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实用技术》2009,(3):34-35
中药材于姜,是多年生草本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干燥块茎,别名生姜、黄姜、粉姜等,中药饮片也称炮姜。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止呕圣药”。  相似文献   

2.
水城小黄姜高产栽培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5):48-49
水城县自古盛产小黄姜,当地种姜历史悠久,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当地小黄姜色泽漂亮、姜味浓郁、姜油丰富,深受市场喜爱。现就当地独特的小黄姜种植、贮存技术做简单介绍,希望为广大农户种植和储藏小黄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4.
罗平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现已成为罗平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诸多不利于生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习惯、生产方式或措施,导致姜瘟病发生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些制约因素也日趋显现。为了使罗平小黄姜生产走向优质标准化生产,创建和打造过硬品牌,由罗平县农业局和云南省农科院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岳西小黄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不断增加。由于种植效益良好,小黄姜产业已成为促进安徽省岳西县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与岳西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小黄姜产业的逐步发展,姜瘟病的发生使岳西能种植小黄姜的土地逐年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使得小黄姜价格不稳定,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使得小黄姜销售渠道不畅,加工不足使得产业发展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实际在政策、加工、品牌建设、销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为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以金寨县为例,围绕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与贮藏方法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黄姜培育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介绍金寨的地理环境和小黄姜产业情况,其次分析小黄姜高产栽培技术,再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黄姜高产贮藏方法,进一步提升小黄姜的产量与延长小黄姜的贮藏时间,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姜(Zingiber officinarium Linn.)在我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调味佐料,作为药用也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方则主要取其香精,用于调配糕点和饮料。姜目前广泛栽培于全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东方栽培的历史更为悠久。但是他的原产地究竟在什么地方?一说印度,一说印度尼西亚,一说中国。由于迄今未发现其野生类型,故一直尚无定论。本文拟从我国栽培姜的历史文献记载、出土文物、语源学等方面论证中国是姜的栽培起源地。  相似文献   

8.
对莱芜姜、大黄姜、来凤姜、怀姜、沙姜、罗平小黄姜、南姜、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04‰,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仅0.04‰,莱芜姜、沙姜、南姜、怀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集中在0.50‰~3.00‰.沙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0.69‰;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来凤姜、怀姜、南姜、竹根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集中在5.50‰~9.00‰;大黄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低,仅4.34‰左右.生姜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共6种,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仅存在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沙姜中,以组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0.
紫色姜为傣族传统常用药,是傣成药"双姜胃痛丸"的主药,目前栽培方式多为小面积的庭院栽培。介绍了庭院栽培的紫色姜(Zingiber purpureum)引种到平原地区后的物候期及生长特性,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紫色姜的扩大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姜青枯病,是对生姜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一旦发生,一般损失率20%~30%,严重时损失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青枯病为害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罗平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 栽培防治1.1选地试验表明,罗平小黄姜种植在地势较高、土质疏松的地块,青枯病几乎不会发生。一般情况下,罗平小黄姜种植地块要选择土壤疏松的坡地。1.2 整墒试验表明,罗平小黄姜分墒种植,  相似文献   

12.
小黄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高、矮杆作物的立体空间优势,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小黄姜套种玉米,既不影响小黄姜质量,又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从小黄姜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中的整地起畦、姜种选择处理及玉米种植技术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论述,主要目的是利用玉米为小黄姜遮荫达到小黄姜高产、优质的效果,为小黄姜种植产业持续有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耐Cd种质资源并研究生姜耐Cd机理,以华东、华中和西南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凤头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和山东大姜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CK)和镉(Cd)处理,两处理的水分处理一致,CK无外源添加Cd。测定生姜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Cd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d处理显著(P<0.05,下同)降低了生姜的株高、茎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及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升高了叶片中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山东大姜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与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无显著变化。综合评价5个品种生姜的耐Cd性排序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茎粗、Car含量与综合评价值(D值)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叶片TBARS含量、POD活性与D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竹根姜Cd含量是山东大姜的3.57倍,Cd主要富集在根和叶中,山东大姜的Cd主要富集在根中。5个品种中山东大姜耐Cd性最强,竹根姜耐Cd性最差。茎粗、Car含量、叶片TBARS含量和POD活性可以作为生姜耐Cd品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罗平小黄姜栽培技术,包括选种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小黄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抗枯萎病的生姜品种,建立抗病评价体系,为生姜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及抗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5个生姜主产区的主栽品种,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测定枯萎病菌(腐皮镰刀菌)侵染对不同生姜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苷酶(GLU)活性及次生抗菌物质含量、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合抗病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对5个生姜品种幼苗的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山东大姜病情指数最低(4.0)、发病率最低(4%)、发病周期最长(24 d),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罗平小黄姜病情指数最高(45.2)、发病周期最短(7 d),表现抗病性较弱。不同生姜品种幼苗接菌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山东大姜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防御酶(PAL、CHI、GLU)活性和次生抗菌物质(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O2-·、H2O2和MDA含量低于其他品种,而罗平小黄姜呈现相反趋势。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生理生化指标转换为3个独立综合指标,聚类分析将5个生姜品种划分为3类,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5个生姜品种抗病性强弱表现为:山东大姜>凤头姜>竹根姜>贵州黄姜>罗平小黄姜,与人工接种试验中5个品种的发病程度一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D和类黄酮与抗病性综合评价值(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5个生姜品种中山东大姜抗病性最强,罗平小黄姜抗病性最弱;SOD和类黄酮可作为生姜枯萎病抗性鉴定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黄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三病(根腐病、褐斑病、软腐病)三虫(地下虫、蚜虫、姜尺蠼)以及各类草害,直接危胁着黄姜的正常生长,对黄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处理对生姜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系姜科姜属植物,原产我国和东南亚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生姜苗期形态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生姜耐涝机理研究及抗涝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生姜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山东大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贵州小黄姜、凤头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TR),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淹水胁迫下各生姜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生姜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SOD和POD活性在竹根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在山东大姜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在竹根姜和凤头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淹水后5个品种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升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品种生姜的耐涝性排序依次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综合评价值(D值)呈极显著正...  相似文献   

19.
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发展受到限制,自1999年以后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黄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罗平县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对罗平小黄姜的科学种植技术要求较迫切,为了满足农民和技术部门种植的需要,对罗平小黄姜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姜笋(Zingiber mioga Rosc.)是因为根部和茎叶与生姜相似,而食用部分则是围绕茎秆由根部长出像小竹笋的笋苞,故此叫姜笋,古称襄荷,别名阳荷、姜花等,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