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老管道的焊缝检测难题,但随着老管道的逐步退役,对于新管道是否需要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成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比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与传统漏磁内检测的技术优势,重点探讨了老管道与新管道本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对于三轴高清漏磁检测的需求。提出应该进一步加强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管道缺陷,为管道后续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确保管道本质安全,对管道运营者的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老管道的焊缝检测难题,但随着老管道的逐步退役,对于新管道是否需要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成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比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与传统漏磁内检测的技术优势,重点探讨了老管道与新管道本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对于三轴高清漏磁检测的需求。提出应该进一步加强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管道缺陷,为管道后续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确保管道本质安全,对管道运营者的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管道在外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局部位移及弯曲变形,当与管体腐蚀、制造或焊缝等缺陷叠加时,在应力集中点将引起管体失效,严重威胁人员安全、造成环境污染及经济损失。基于惯性测绘的内检测技术是一种准确识别管道弯曲变形及检测弯曲应变的有效方法,在对管道全线实施检测的同时以弯曲应变的形式反映管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弯曲状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境内段途经沼泽、高寒冻融等地质不稳定区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土体移动也会对管体施加外部载荷,在外力作用下管体发生弯曲的可能性较大,易因局部应力集中形成高风险点,通过分析管道弯曲应变数据,结合几何/漏磁内检测发现的管体缺陷,可以更加精确地识别定位对管道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的高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修复计划,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图7,参21)  相似文献   

4.
管道内检测(in-line inspection,ILI)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结构复杂、来源多样、不易管理与利用的特点,为了充分实现管道内检测数据的价值,为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决策支持,结合云环境技术,将分散闲置的计算存储资源用虚拟化技术集中管理起来,建立了一套涵盖内检测数据组织、存储、发布、管理、使用全流程的云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内检测数据进行便捷、安全、高效、持续地管理,并可根据数据量的增加对云资源池进行灵活扩展,满足计算存储需求,使得管道完整性管理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客户端的限制,进行内检测数据的上传、检索、分析等操作。该平台可以减少硬件投入成本,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进一步集中力量挖掘并发挥内检测数据的作用,为管道风险预判及维修维护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5.
管道大数据的形成是大势所趋,管道内检测数据是管道大数据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管道内检测数据模型,梳理了管道内检测数据管理流程,提出在管道大数据背景下,对内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应用,主要包括:管道多轮内检测数据比对,管道内外检测数据比对,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及其在管道日常管理、维护维修、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应用,管道可靠性及安全状态评估等。由此,可以有效提高管道管理水平,保证管道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列车轴温报警器是用于列车轴温监测与报警的重要设备,对于保证列车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根据《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的规定,铁路客车E2、E3检修时需对轴温报警器的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和传感器下车检修,开展通电功能试验和轴温报警仪的联网功能检测以确保轴温报警器功能良好。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列车轴报联网测试系统,解决了铁路客车E2、E3检修时,车辆轴温报警器无法联网测试并开展客车轴报联网试验的问题,对于及时便捷发现检修问题,提高检修效率,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投产前管道测径方法存在检测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大、可靠性差等问题。为此,研发了一种新型投产前管道智能测径检测器,该设备的机械主体由筒体、皮碗、变形探头臂及里程轮组成,电气主体由记录仪、电池组、标记器及变形传感器组成。投产前管道智能测径检测器主要依靠空压机作为动力源,在不建立背压的管内环境下运行,并需解决不稳定的运行状态造成的检测数据丢失、信号失真等问题。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发现、量化和定位站间管道存在的变形,从而大大缩短管道的施工工期,为管道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8.
日东原油管道通过使用静态掺混装置实现了高黏油的在线掺混输送,并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和经验。介绍了日东原油管道的掺混工艺、输送油品的物性、掺混界面的移动对运行参数的影响及油品静置对启输的影响。以黏度异常事件为例,对比分析了事件前后管道流量、压力、黏度及水力坡降等重要参数和数据,最终确定高稠油掺入比和部分管段沉积的杂质颗粒黏团为两个关键影响因素。为确保管道的运行安全,避免再次发生黏度异常事件,建议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以取样数据为依据,严格控制掺混比例和黏度等运行参数,明确清管频次,进一步优化管道生产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管道安全输送掺混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高空探测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时效非常快、精度高、使用便捷以及界面新颖的特点。为了能够有效确保此系统可以顺利运行,对此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了不断地研究总结,了解了它的操作特点与具体方法。本文着重对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做出了相应的介绍,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管道内检测数据均以里程作为管道缺陷点、异常点及特征点的定位基准,不利于缺陷修复及内检测数据的深度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由中心线测量实现内检测数据坐标化的技术流程,建立了根据中心线测量计算管道长度、弯头方向及曲率半径的数学算法模型,制定了中心线与内检测特征点的对齐拟合方法,并确定了拟合点的选取原则.现场开挖验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通信光纤感知管道沿线的振动、应变、温度,实现管道沿线威胁事件的监测与定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将3种感知数据融合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光纤传感原理,提出了管道伴行光缆振动、应变、温度联合监测的方法:利用振动数据进行长度对齐、第三方活动监测,应变数据进行侧向位移监测,温度数据进行泄漏监测等运行异常分析,多维监测数据经过空间长度对准、时间对齐后进行联合分析、交互验证,能够进一步降低误报率。3种感知数据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管道复杂环境的线路状态感知,可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原油管道流动安全评价中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考虑影响因素的实际波动规律,提出了一种分析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新方法。根据管道稳定运行时影响因素参数实际概率分布,定义了新的重要性衡量标准,实现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以各影响因素对进站温度影响为例,对实际管道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新方法能够结合管道实际运行状况和影响因素本身的实际波动规律,反映各影响因素取值不同、波动幅度不同对结果重要性的影响。该方法可以有效、全面地对热油管道流动安全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津京输油管道的概况和投产过程,对管道的运行状况进行了水力分析,找出了管道摩阻损失过大的原因.为了确保津京输油管道的经济安全运行,提出了适合目前运行方式的清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关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完整性是指在运行条件下,管道系统及各组成部分能够满足运行要求,安全经济地完成输送任务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完整程度。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以管道安全为目标的系统管理体系,内容涉及管道设计、施工、运行、监控、维修、更换、质量控制和通讯系统等全过程。为此,论述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管道完整性评价,管道完整性维护决策的优化,管道完整性检测,管道腐蚀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次声波法的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是通过检测泄漏流体湍射流作用于管壁产生的次声波而进行泄漏检测与定位。对管道泄漏时检测到的低频声波信号进行分析,泄漏信号在频域的特征表现在10Hz以内,因此选择0.4Hz、3.8Hz和7.2Hz的次声波特征频率作为检测特征量。当发现信号中同时存在两个特征频率功率谱及其能量顺序比率突变时,及时将异常数据及其GPS时间发送给监控主机。监控主机根据接收到的一端基站发送的异常发生时的GPS时间,结合被监控管道的长度和泄漏信号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另一端基站捕捉到异常信号的起始时间和数据长度,并向该端基站呼叫对应时间段的数据,然后联合两端数据,依据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泄漏诊断。根据两端基站检测到异常信号发生的GPS时间的时间差,次声波传播速度和上、下游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确定泄漏点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16.
薛吉明  李存峰  李建刚 《油气储运》2004,23(11):9-11,24
针对运行多年的输气管道出现的防腐层龟裂、破损和剥离以及管道承压能力下降的状况,提出了以多种检测方法为基础,采用相关理论和标准解决管道防腐层问题和对管道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的方法.认为通过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管道运行状态的监控,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陕京输气管道水合物的处理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京输气管道为例,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对输气管道运行安全的影响,探讨了输气管道内游离水的来源,给出了判断和预测水合物形成位置以及输气管道发生水合物堵塞或冰堵的方法,其判断和预测结果与管道实际运行状况相符。提出了陕京输气管道处理与防范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的具体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韩文海  周晶 《油气储运》2014,(3):318-321
为了研究单点腐蚀海底管道的极限内压,评估管道的剩余强度,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简化的无限长腐蚀管道极限内压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修正将简化的无限长腐蚀管道极限内压公式扩展应用到单点矩形腐蚀管道,并利用以往试验数据对扩展公式进行了验证。结合概率方法,在工程常用的95%保证率下对单点矩形腐蚀管道极限内压进行分析,提出上下边界值。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简化公式可以很好地对无限长腐蚀管道极限内压进行预测,同时扩展公式对试验结果的拟合较好,而基于概率得到的上下边界值可以作为单点腐蚀管道极限内压控制的阈值。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19.
高温原油管道内外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一时期进行内外检测的某条原油管道A站至B站管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内检测发现的管道外腐蚀结果与外检测数据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外腐蚀点远多于外防腐层缺陷点;由于阴极保护的作用,外防腐层缺陷点处管体良好,未见明显腐蚀;管道外腐蚀风险点在防腐层剥离的区域。可以利用内检测数据评价管道防腐层的剥离情况,现有的外检测技术具有局限性。针对外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在管道外检测及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大直接开挖检查力度,对管道外防腐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20.
我国境内"三高"原油基本采用加热输送工艺实现管道输送,热能耗较大,且存在停输后再启动困难的问题。热油管道的最佳运行状态是指既能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和停输再启动,又能使能耗最低或尽可能低的运行状态。降低进站油温是热油管道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给出了降低进站油温后的热能耗节减比计算公式,指出影响热油管道节能效果的因素有:进站油温、输量、管道环境温度或管道埋深地温、原油比热容、管输系统参数。针对原油管道运行规程规定的最低允许进站油温,依据不同情况,提出了降低进站油温的方法。热油管道进站油温存在3个关键的温度点:最小能耗进站油温TjN、安全运行最低进站油温Tjy和安全启动最低进站油温Tjq;上述3个温度数值最高者即为最佳进站油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