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究冀北山区天然林黑桦木材材质,为天然林黑桦木材的培育与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阴坡和半阴坡长势良好的林木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通过离析法、拉线法和切片法对冀北山区2种坡向50年生天然林黑桦木材胸径处圆盘解剖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阴坡黑桦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均值分别为1607.86、24.74μm和64.87、0.69,半阴坡黑桦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均值分别为1782.69、25.91μm和68.75、0.70;不同坡向天然林黑桦木材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由髓心向树皮方向的径向变异趋势为初始迅速增大,随后趋于稳定;纤维壁腔比自髓心向树皮方向呈波浪式变化,且略有增大的趋势。2)阴坡黑桦木射线比量、导管比量、纤维比量均值分别为16.80%、18.93%、64.27%,半阴坡木射线比量、导管比量、纤维比量均值分别为15.37%、18.96%、68.72%;由髓心向外,组织比量等指标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波动,变异规律较差。3)黑桦木材2种坡向间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高度白桦木材解剖特征径向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3种不同海拔高度白桦木材解剖特征径向谱异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不同海拔高度白桦木材解剖材性指标的径向变异模式为y=α+blnx,此模型具有典型的生物学意义。②单管孔径、弦向直径,复管孔平均直径平均值相比460m〉650m〉610m。差异显著。③海拔高度对复管孔平均壁厚、胞壁率、壁腔比有显著影响。白桦作为纸浆材培育时,选择高海拔地区最佳。  相似文献   

3.
测定3株(Z1,Z2,Z3)7年生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eva’)的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并分析其径向变异模式。结果显示,所测定材料中木射线比量变化幅度为10.21%~13.60%,导管比量为17.30%~24.40%,纤维比量为64.37%~71.24%;纤维长度为635~1261μm,纤维宽度为17.96~22.33μm,胞腔径为14.34~17.83μm,双壁厚为3.55~5.35μm,壁腔比为0.22~0.34,长宽比为37.81~60.89,微纤丝角度为15.39°~25.63°。径向变异模式研究得出:Z2从髓心向外纤维比量持续下降,Z1和Z3在髓心与第4生长轮之间为纤维比量先下降后上升,从第4生长轮开始纤维比量缓慢下降。导管比量径向变异与纤维比量恰好相反,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从髓心向外迅速增加,到第6年后缓慢增长或开始下降。微纤丝角在髓心到第3生长轮之间表现为波动,从第4生长轮开始先上升随后下降到树皮。长宽比从髓心到树皮Z2一直保持迅速增长趋势,Z1上升到第5生长轮后,开始下降;而Z3上升到第6生长轮后,开始下降。双壁厚在髓心与第4年轮之间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向外逐渐增长。Z1和Z3壁腔比从髓心到第5生长轮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上升到树皮;而Z2壁腔比从髓心向外下降到第4生长轮,然后开始逐渐上升到树皮。认为幼龄期胶质纤维的存在对杨树木材解剖特性径向变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各单株在髓心附近的径向变异模式差别较大,并建议在今后的类似研究中关注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源白桦木材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模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5个种源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白桦木材生长轮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源木材生长轮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径向变异真本相同。种源间生长轮密度的平均值差异显著,吉林露水河地区。木材生长轮密度最大。其次为内蒙古金河、生长轮度大小排序为新宾、凉水、露水河,帽儿山金河。(2)木材生长轮密度在海拔高度460-650m范围内呈正相关。生长轮宽度呈负相关;(3)木材生长轮密在  相似文献   

5.
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采自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生态站的红松人工林内的试材为例 ,分析和探索了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结果表明 :①管胞长度、长宽比、胞壁率的径向变异模式为 y =a +blnx ,该模型具有典型的生物学意义。②管胞径、弦向直径和壁厚的径向变异为略呈增加趋势 ,径向直径是早材大于晚材 ,弦向直径是晚材大于早材 ;管胞径、弦向壁厚均为晚材大于早材。③管胞径、弦向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昌宁产翠柏木材各生长轮间的解剖参数、结晶度的径向变异趋势和它们的相关性及化学性质做了全面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管胞形态、胞壁率和结晶度总体径向变化趋势随生长轮龄的增加而增加,20~25 a后趋于稳定;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趋势随着生长轮龄的增加而降低,20~25 a后趋于稳定;组织比量无明显变异规律。相关分析表明,结晶度与管胞长度、宽度和壁厚、胞壁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78、0.951和0.950;与微纤丝角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4;与组织比量无显著相关;据此建立了木材结晶度与各解剖参数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化学性质分析表明翠柏木材纤维素的质量分数是42.63%,综纤维素的质量分数是68.31%,木质素的质量分数是20.72%;乙醚、苯醇、1%NaOH、热水、冷水的质量分数分别是3.41%、10.26%、21.55%、5.83%和3.52%;灰分的质量分数为0.42%;pH值为5.89。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桢楠木材宏观、微观构造并测定管孔、木纤维等结构参数,分析其构造特征参数在径向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市金凤寺的桢楠古树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生长状态良好且树龄100年以上的桢楠单株钻取木芯样,筛选后以树龄110年且完整无缺陷的树干木芯为研究样本,以5个年轮为1个单位对其进行宏观和微观构造及木纤维结构的径向变异研究。【结果】桢楠木材构造特征为心、边材区分不明显,材色黄色或深黄褐色;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稀疏傍管状;射线细胞含油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少见,导管分子偶见梯状复穿孔,导管内具有侵填体;导管内纹孔与管间纹孔为互列式,具缘纹孔;木射线细胞内常见的球形物可能为树胶类物质,块状物可能是含有钙盐的树胶。桢楠生长状况随着树龄的增长呈现出一定差异,其中管孔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加而波动下降;管孔弦向直径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树龄35年之前迅速上升,35~105年平稳波动,之后迅速增加;纤维长度与宽度在树龄35年之前迅速增加,之后总体趋于平稳;胸径连年生长量在树龄10~40年增长较快,40年后呈波动下降模式,90~110年波动逐渐趋于平稳,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桢楠在树龄35年前生长较快,而在35年后生长较为缓慢,在90年后开始逐渐趋于平稳,生长极为缓慢。【结论】树龄35年后野生桢楠材性趋于稳定,可用作家具与建材,并且其胸径连年生长量与管孔、纤维解剖参数及微纤丝角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初植密度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实验站的落叶松人工林为例.对3种初植密度(1.5m ×2.0m、2.5m×2.5m、3.0m×3.0m)林分的落叶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①微纤丝角、管胞壁厚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胞壁率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②管胞长度、管胞直径、微 纤丝角、管胞壁厚、胞壁率等指标均表现为差异显著。作为纸浆材培育宜选择 3. 0 m × 3. 0 m的初植密度.有利 于提高纸张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材性的径向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吉林省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Pinus densiflora人工林为例,对坡下、坡中和坡上等3种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性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条件下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及壁腔比等指标表现为在0.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坡中人工林赤松木材管胞壁腔比平均值比坡下和坡上分别大11.62%和16.45%,微纤丝角的平均值分别比坡上和坡下小54.31%和38.77%,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比坡上和坡下大10.5%和7.02%.从各种指标差异的分析结果来看,坡中的人工林赤松木材更适合于做结构材料.图9表3参6  相似文献   

10.
以采自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生态站的红松人工林内的试材为例,分析和探索了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结果表明:①管胞长度、长宽比、胞壁率的径向变异模式为y=a blnx,该模型具有典型的生物学意义。②管胞径、弦向直径和壁厚的径向变异为略呈增加趋势,径向直径是早材大于晚材,弦向直径是晚材大于早材;管胞径、弦向壁厚均为晚材大于早材。③管胞径、弦向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50年生天然林闽楠(Phoebe bournei)为研究对象,借助数码光学显微镜和图像测量分析软件对闽楠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了闽楠木材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闽楠木材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壁腔比、长宽比平均值分别为1079、21.93、14.56、7.31μm和0.55、49。纤维长度和长宽比的径向变异规律较为明显,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增-稳定”的变异规律;纤维双壁厚和壁腔比随树龄的增长径向变异规律总体上呈波动性递增的趋势;纤维宽度、腔径随树龄的增长变异规律不明显。经方差分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随树龄变异在0.01水平差异显著,纤维双壁厚随树龄变异在0.05水平差异显著,纤维宽度、腔径和壁腔比随树龄差异不显著。采用有序聚类最优分割法,划分出天然林闽楠幼龄材和成熟材的界限为21~23a。  相似文献   

12.
桤木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径向变异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表明,14年生桤木人工林的木材性状,由髓心至树皮,在生长轮间存在着明显的变异性.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为“波动渐高型”;纤维长度随轮龄递增,开始时的增加速度较慢,9a后的增加速度加快,径向呈递增稳定的形式,其径向变异模式归于panshinll类型;生长轮宽度在1~7a中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7轮之前在某一范围内波动,并在7年生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坡向人工林赤松材性变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人工林为例,对北坡和南坡两种坡向赤松人工林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管胞直径和微纤丝角及生长轮宽度等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在相同轮龄范围内,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微纤丝角、生长轮基本密度、晚材率、生长轮宽度等指标中,除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指标北坡的比南坡的大之外,其它指标的平均值均为南坡的大于北坡。  相似文献   

14.
欧美杨107杨木材化学组成径向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株7年生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cv.‘Neva’)化学组成径向变异研究得出,所测定材料中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化范围为75.38%~85.46%;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4.85%~50.91%;α-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9.92%~45.99%;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8.28%~24.35%;1%氢氧化钠抽提物质量分数为16.19%~24.72%;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浮动为1.52%~3.66%。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由髓心向外逐渐增大,随后在第4或第5生长轮处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木质素质量分数从髓心向外的整体趋势如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其顶点在各单株之间有所不同;纤维素质量分数从第1-2生长轮到第3生长轮基本变化较缓,随后迅速上升到第5轮或第6生长轮附近,然后开始下降至树干最外部;α-纤维素质量分数从髓心到树皮逐渐上升到第6生长轮处,随后在第7生长轮时略有下降;1%氢氧化钠抽提物质量分数的径向变化如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第5轮是抛物线的顶点;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径向变异趋势从髓心向外保持下降趋势。从各化学组成径向变异来看,如果以制浆造纸为目的,107杨轮伐期可以选在5~6 a。  相似文献   

15.
以东北5个白桦天然林种群为对象,较全面地研究了白桦木材材质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天然林白桦种群间木材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小拉什强度和年轮宽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壁腔比、木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不显著。白桦导管比量与均温和降雨量、胞壁率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9)。在种群间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呈显著正相关(r>0.9);纤维宽度与胞壁率、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r>0.8),纤维长度与微纤丝角呈负相关(r=-0.97)。  相似文献   

16.
池杉木材解剖性质和物理性质及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池杉木材解剖性质、物理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池杉木材管胞长度2.266mm,管胞宽度35.13μm,单壁厚7.18μm,长宽比68.52,壁腔比0.767,柔性系数0.492,次生壁S2层微纤丝角13.08°,木材基本密度0.3444g/cm3,20年生平均年轮宽度5.16mm,晚材率10.11%。自髓心向外,管胞长度、宽度、长度比、柔性系数经向变异呈递增趋势,基本密度开始减小,约11年后呈上升趋势。池杉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滩地和低丘陵地造林优良树种,产出木材可作为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7.
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长在安徽省天长市城西林场的5种不同的杨树无性系人工林木材H22、Z9、Z3、B3和107 为对象,对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径向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杨树的纤维长度、宽度以及长宽比在幼龄期较小,但随着生长轮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并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保持稳定波动或略有减小;腔径、双壁厚以及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总体上也是随着生长轮呈增大趋势,可能受到早晚材的影响,部分无性系的双壁厚和壁腔比变化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三角枫木材细胞组织比量及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角枫木材纤维组织比量由髓心向外迅速减少,上下波动13年后稳定减少;导管比量的径向异与之相反;木射线比量径向变异保持恒不变,微纤丝角由髓心向外逐渐减少,根据组织比量和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划分三角枫木材的龄期为13年左右。  相似文献   

19.
冀北山地山杨白桦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山杨和白桦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直径分布指标,对木兰围场次生山杨、白桦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杨、白桦次生混交林的树种组成很丰富,群落中当地树种占绝对主导地位;从水平结构来说,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2,群落呈现出随机分布格局;群落的树种隔离度很高,平均混交度为0.618,但其主要树种山杨和白桦的混交度最低为0.26和0.39;群落所有乔木树种以胸径作为大小比数的指标的优势树种排列为:落叶松>黑桦>白桦>蒙古栎>山杨>棘皮桦>花楸>云杉>黄桦>油松>五角枫;林分整体处于结构稳定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0.
研究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纤维长度、长宽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木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分别为1 170μm和82.1,木纤维宽度变化范围为14.8~21.2μm,7a时木纤维宽度达到最大为21.2μm。酸枣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大,10a左右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基本密度为0.497g/cm~3。从木纤维长度分布特征的径向变异分析得出,随着树龄的增大短纤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长纤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5a时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