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窗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窗作为一种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 是森林循环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林窗的形成影响着森林小生境、森林群落的组成和动态变化过程, 同时也影响着森林群落的结构和景观格局, 因此, 林窗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文中从林窗的基础理论、概念、特征、林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林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林窗模型是一类以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为主要驱动变量对森林动态进行模拟预测的方法, 因其参数易于获得和估计, 结构灵活而开放, 便于研究者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森林类型中得到广泛应用。阐述了林窗模型假设及其发展变化, 系统总结了林窗模型树木生长方程以及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 分析了林窗模型对树木死亡过程和更新过程的模拟方法, 指出目前林窗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林窗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窗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中小尺度干扰,是促进森林更新、养分循环、功能提高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阐述林窗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以期为今后的林窗理论研究和森林经营实践提供参考。林窗生态学研究集中于林窗的形成、基本特征以及林窗对森林小气候和植物群落特征等地上结构与过程的影响;近年来,林窗对细根与枯落物分解、土壤碳氮动态及酶活性以及对森林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影响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的时空尺度较小且不够全面、深入。今后应着重研究林窗如何调控林分结构和森林生态服务过程与功能,重点阐明林窗对土壤碳氮分配、循环和固持,细根分解及根际效应等地下生态过程,以及对动植物与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的影响与影响机制;同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时空尺度,并加强地上与地下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宏观与微观尺度等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林窗形成导致环境资源再分配,进而影响物种入侵、种子萌发、幼苗更新和幼树存活;林窗改变了森林空间结构和植物群落组成,增加了群落异质性,这为保持森林群落相对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多种生物共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目前,关于林窗对植被更新、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较多,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量化林窗定义的方法,导致研究者采用的林窗识别标准不同,无法对现有林窗研究进行有效比较,且林窗特征测定方法也尚未完善。文中对林窗的概念形成、定义发展及林窗特征(形状、大小、形成、年龄及边缘木)测定方法进行梳理,探讨目前林窗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林窗干扰相关研究提供历史脉络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林隙影响天然林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隙干扰是森林循环中经常发生的小规模干扰,林隙的存在为天然林幼苗更新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文中综述了林隙大小、林隙年龄和林隙边缘木在天然林更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林隙更新理论在林业生产中实际应用情况,指出林隙更新理论在森林经营上的应用是未来林隙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植物功能性状与系统发育对不同林窗大小的响应,以格氏栲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探讨格氏栲天然林的叶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随林窗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相关性,结合系统发育树和功能性状树揭示物种适应策略。结果表明:格氏栲天然林的比叶面积随林冠开度的增大而极显著减小(P<0.01),叶干物质含量随林冠开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叶片氮含量随林冠开度的增大而极显著降低(P<0.01),叶片厚度随林冠开度的增大显著增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磷含量随林冠开度的增大显著升高(P<0.05)。增大林冠开度,格氏栲天然林的功能均匀度、功能分歧度和功能离散度具有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而功能丰富度和Rao二次熵系数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格氏栲天然林的系统发育结构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仅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与功能丰富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格氏栲天然林的叶功能性状均未检测到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P>0.05),且许多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具有功能相似性,表现出对外...  相似文献   

7.
试论近自然林业与次生天然林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近自然林业经营思想出发,阐述了次生天然林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福建次生天然林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次生天然林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沐川天然林与人工水杉林保水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沐川县天然林、人工林(水杉林)枯落物蓄积量调查分析和持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蓄积量为天然林>人工林(25.7 t·hm-2> 18.1 t·hm-2),最大持水量为天然林>人工林(75.0 t·hm-2 >47.0 t·hm-2),最大持水率为天然林>人工林,各时段吸水量、吸水速率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有效拦蓄量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28.6 t·hm-2> 17.0 t·hm-2).总体分析可以看出,天然林落物层保水功能相对要比人工林好.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自1947年Watt提出林窗概念以来,林窗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阐述了林窗的形成方式及其对光照和温度、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业与生态》2021,(3):11-11
临湘市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素称“湘北门户”。全市有林地面积9.55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5.68万公顷,已纳入补偿的天然林面积2.33万公顷,惠及农户36454户。近年来,临湘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天然林保护工作相关政策,将天然林保护纳入建设生态城市的整体布局,力求以专项工作带动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我省至今未建立林价制度,使林业产值计算、森林保险、青山交换等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了林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林价制度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营林生产过程具备商品生产的全部特点,因而它是一种商品生产。它生产的产品——立木(本文是指用材林)和其它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管涔林区的天然林具有价值,这是因为,它们早已不是人迹罕至的天然原始林,  相似文献   

12.
走近栎林,就深深感到标林对于中国森林的重要性。壳斗科植物的木材通称为“栎木”。由壳斗科植物为建群种构成的森林通称为“栎林”。我国的壳斗科植物计7属300余种,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它们的落叶种类在温带地区组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常绿种类在我国的各类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占据主要地位。在东北,蒙古林(柞木)林常见于大兴安岭南坡和小兴安岭、长白山的阳坡险峻陡坡上,是红松林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人称半旱生的森林类群或柞木系统。在华北,落叶际林是顶极的森林植被。辽东林、麻砾与赤松是组成东部滨海地区森林的主要树种;北部、…  相似文献   

13.
森林群落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内源干扰,从而形成林窗。林窗的形成对推动森林群落的演替更新和生态系统发展至关重要。林窗面积的大小与树木的倒伏方式和林冠冠幅及大小有关。林窗面积及林窗内位置的不同,导致其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林窗内树种更新和物种组成、林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等方面。未来林窗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次生林和人工林的林窗效应,林窗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机制,林窗凋落物分解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和养分循环,不同树种的林窗与最适更新面积的关系,林窗的边缘效应,林窗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动态及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以大面积的天然林为对象的森林施业中,我们一般采取首先进行适当的林型区分,然后分别林型确定施业方案的方法。但是,在实际进行林型区分的过程中,又以什么因子作为区分的标准呢,显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关北海道的天然林曾有不少人作过相当的研究,但是,由于在一般情  相似文献   

15.
林隙及其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隙是森林中由自然或人为小规模干扰形成的,是森林演替和循环中必不可少而又经常发生的现象,为森林的更新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本文通过对林隙尺度、特征和森林微环境变化等叙述,重点分析了我国对天然林林隙的研究现状、分布的区域和森林类型,林隙大小、年龄和边缘木等方面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以及林隙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出,林隙更新理论是森林经营,尤其是天然林经营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省东部山区自长白山系的龙岗、钢山、牛毛大山等支脉向西到千山山脉一带,区内山恋起伏、丘陵连绵、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生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本区自古为我省著名天然林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发挥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调节  相似文献   

17.
对天然林进行择伐作业,是西北、西南高山林区森林经营的方向。处于长江、黄河上游森林水平和垂直分布边缘地带的森林,用皆伐方式进行森林采伐,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国土保安和恢复森林植被,都是不适宜的。甘肃省洮河林区是一个开发了70多年的老林区,现在仍能青山常在,主要经验就是把择伐作为森林采伐的主要方式。因  相似文献   

18.
抚顺矿业集团林业处现有森林36 305 hm2,但1990年前,落叶松、油松人工纯林面积占到了86%。由于培育单一树种大面积的人工纯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有害生物蔓延、生态功能下降等弊端。20年来,依据"近自然林"理论,在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中,连续采取改变人工纯林树种组成、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逐步诱导人工纯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演替,初步实现了人工纯林向建康的近自然林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天然林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完备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国约有64%的森林面积为天然林。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天然林保护与修复政策,倡导全社会提高天然林保护意识。分析克罗地亚、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山区天然林自然再生与生态恢复及我国山区天然林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了解山区天然林生态修复的检测手段、林区管理制度和人工干预森林再生的方法,归纳山区天然林生态修复的新方法和新方向,总结我国山区天然林生态修复重点,可为我国今后山区天然林生态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西闸水林场天然林现状,提出了天然林抚育经营目标和方向及栎类阔叶混交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模式、油松和栎类针阔叶混交林近自然抚育经营类型、油松天然纯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