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牛山区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牛山区甘薯天蛾的发生与防治黄广泰(淅川县植保植检站,淅川474450)甘薯天蛾又称旋花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以幼虫危害红薯等旋花科植物的叶和嫩蔓,食量大,常将红薯叶片吃光,严重影响红薯生产。为此,我们从1995~1997年对甘薯天蛾在我县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2.
甘薯也称山芋、红芋、红薯、白薯、地瓜、红苕、番薯等 ,属旋花科、甘薯属 ,甘薯种。在热带终年常绿 ,为多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甘薯抗旱、耐瘠、耐碱、要求土壤条件不高 ,虫危害后再生能力强 ,在土质差、施肥水平低的条件下 ,每亩能收鲜薯500kg以上。甘薯在工业用途很广  相似文献   

3.
红薯蔓尖越冬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薯(又名番薯、甘薯、地瓜、红苕)产区,薯蔓不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为了节约种薯和提早出苗,霜降后从大田红薯剪取蔓尖密植于温床保护过冬,次年春剪苗栽插温床或采苗圃扩大繁殖后,再剪苗供大田生产用,称为红薯蔓尖越冬育苗.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甘薯(Impoea batatas Lam.),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Ipornoea),又名红薯、白薯、番薯、地瓜、甜薯等,是一种蔓生性的草本植物,热带地区能终年常绿生长,为多年生植物~([1])。由于其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以及各种氨基酸,还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2])。甘薯因周期短,易  相似文献   

5.
甘薯又称地瓜、红薯、白薯、蕃薯等,是以地下块根为食的粮、菜兼用作物,属蔓生性草本植物。甘薯嫩茎叶、芽梢便是我们生产的芽苗菜,甘薯芽苗菜以其品质鲜嫩、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价值而成为时下居民菜篮子里的安全食品之一。盆栽芽苗通过修剪整型,使植株以特有姿态进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甘薯又称山芋、红薯、地瓜、番薯等,为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藤本植物,大田生产作一年生栽培。生理特性为:短日照作物,喜光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1水培生理基础甘薯是一种生根能力强的作物。从生物学上讲甘薯的根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种子根是指以种子繁殖实  相似文献   

7.
<正> 种植红薯的农户,只有掌握以下4点操作技巧,就可以使红薯达到增产的目的。 (一)改翻蔓为手提蔓 过去不少农民习惯为红薯翻蔓,用木棍将红薯茎蔓挑起,使劲摔打,以免扎根。在红薯生长过程中,一般翻蔓2~3次,茎蔓损伤量大,减产20%以下。改为手提蔓,可增产10%  相似文献   

8.
红薯茎线虫病又称甘薯茎线虫病,近几年在襄城县部分地区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对红薯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一、症状 红薯茎线虫病主要为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在发病初期和中期,对薯蔓的伸长及块根的发育无明显影响,只有在发病严重时,薯蔓及块根才表现出发育不良.薯蔓受害,初期髓部呈白色干腐状,后表皮龟裂形成不规则的褐斑,翻蔓时病蔓极易折断.薯块感病后,其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两种.  相似文献   

9.
张贵景  苏玉鹤 《福建农业》2012,(6):12+15-12,15
甘薯又称番薯、地瓜,甘薯茎叶菜俗称"过沟菜",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矿物质等。  相似文献   

10.
<正>甘薯[Ipomoeabatatas(L.)Lam.]又称红薯、地瓜、山芋、红苕等,是世界第7大作物。在植物分类上属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蔓生草本植物。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作为集能源、粮食、饲用、食品加工、保健等功能于一身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感染病毒,病毒在体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使  相似文献   

11.
正甘薯(又称番薯、红薯)含水量大,皮薄,糖分含量高。储藏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湿度过小易糠心,湿度过大易引发病害。对温度要求也很严格,高于18℃:易生芽,低于10℃:易腐烂。温度、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甘薯的储存状况。甘薯储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紫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腐殖酸活性肥、甘薯专用肥、氮磷钾复合肥对紫甘薯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3种施肥方式都可以增加分枝数、最长蔓长及蔓粗,促进紫甘薯地上部的长势,鲜薯产量增加54.8%~67.7%,薯干产量增加67.3%~78.6%,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均能显著提高紫甘薯的综合食用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结论]对于鲜食型品种及花青素型品种建议施用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13.
正甘薯(Sweetpotato)又名甜薯、地瓜、番薯、红薯,是旋花科甘薯属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蔓性藤本植物,它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甘薯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大量热能,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以甘薯为主食。甘薯原产于南美洲,16世纪由菲律宾和越南等地传入我国。目前我国各地  相似文献   

14.
<正>红薯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也叫甘薯、山芋。是一种旱地农作物,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都较强。红薯含有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红薯品种有红心薯、紫心薯、白心薯、黄金薯和粉香薯等。由于多年的无性繁殖,导致红薯遭受病毒侵蚀,影响产量和品质,为此,近年来磁县引进脱毒红薯种植取得较大效  相似文献   

15.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地瓜、番薯等,为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我国很多地区均有栽培和种植。甘薯是薯蔓生出的不定根膨大而成,称之为“块根”,按皮色区分为红白两型,按肉色可分为白、黄、杏黄、桔红四色,甘薯通常被蒸熟后鲜食,常见的加工制品有熟制(熟制后凉干或烘干)也被用于制造淀粉和粉条,或作为酿  相似文献   

16.
15个甘薯品种(系)在玉溪的生态适应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玉溪优良甘薯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选自南北方的15个甘薯品种(系)进行生产对比试验,从蔓粗、蔓长、分枝、茎色、茎尖色、开花、地下薯块产量及干物质重量等方面对不同品种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在15个甘薯品种(系)中,15 302、15 303、桂薯131和云紫2号等4个品种(系)的产量较高,分别为77.2t/hm~2、63.6t/hm~2、58.8t/hm~2和56.0t/hm~2;板栗甘薯、云紫2号、运薯654等3个品种的干物质重量较高,均≥28%;板栗甘薯、15 520、济薯26、15 302、南紫008等5个品种(系)的熟食口感最好,适合鲜食消费。综合产量、干物重及熟食口感来看,板栗甘薯、运薯654、云紫2号、15 520、济薯26、15 302、南紫008等这7个品种(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最佳种植密度,选取短蔓型品种(晋甘薯9号)、长蔓型品种(济薯25),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扦插密度下各项群体生理指标与甘薯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密度对2个甘薯品种的群体生理指标、单株鲜薯质量、产量及商品薯率有显著的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鲜薯质量降低,产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抛物线状;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不同生育期不同密度处理薯蔓比(T/R)值表现不一;晋甘薯9号以4.8万株/hm~2、济薯25以3.9万株/hm~2密度种植,在甘薯生产中可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有利于单位面积株数、薯数和薯质量的协调发展,使甘薯产量达到最高。不同蔓型甘薯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扦插密度。  相似文献   

18.
国家重视发展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选育高淀粉高产红薯新品种是适应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需要。在广西南宁地区,对筛选出的红薯(甘薯)新品种桂经薯3号、桂经薯5号进行夏种试验,结果表明,两个鲜薯淀粉含量分别达到29.5%和30.4%,鲜薯产量每公顷分别为30870kg和31875kg,属于高淀粉高产红薯品种,且适宜夏种。初步认为,这2个品种属能源与食用兼用型红薯品种,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作物开发利用。同时还指出2个品种今后在广西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藤薯双用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甘薯又称番薯或地瓜,甘薯茎叶菜俗称"过沟菜",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矿物质等。甘薯嫩尖的营养食用价值高于芹菜、菠菜、芥菜等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  相似文献   

20.
一、洪涝渍害对红薯的影响红薯较耐旱怕涝,蒸腾系数稍低于一般旱地作物,田间耗水量的绝对值比一般旱地作物高,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一般为田间最大含水量的60%~80%,耗水高峰出现在薯蔓并长期。红薯的整个生长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只有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中,红薯才能正常生长。在栽插后的40 d,适宜红薯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60%~70%;在茎蔓和薯块并长期,即栽后40~70 d,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70%~80%;栽后的70~150 d为薯块膨大期,直至收获,这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应在70%左右,土壤含水量若超过以上指标,则成为渍涝水害。过多的水分如果来自地下水则为渍害;如果来自地表水而造成地面积水,则为涝害。一般涝害造成红薯的产量损失比渍害更大,薯块膨大期所受的涝害又比其苗期和中期受的涝害损失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