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北沙参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沙参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北沙参植株中分离到内生真菌137株,利用ITS-r DNA序列分子鉴定法将北沙参生真菌鉴定为21个分类单元,分布在6纲8目11科21属。河北安国北沙参内生真菌归于10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08、D=0.90,优势菌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占总菌株数的29.93%;山东烟台北沙参内生真菌归于17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1、D=0.94,以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9.71%和13.87%,两地北沙参内生真菌种类的相似性系数Cs=0.57。由此可见,两地北沙参内生真菌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山东烟台北沙参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河北安国北沙参。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对昆明市寻甸县人工栽培的大田灯盏花的根、茎、叶、花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筛选产黄酮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植物内生真菌,利用形态鉴定及显色反应筛选产黄酮内生真菌。【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0株,经显微形态观察40株内生真菌初步分类鉴定为14个属。通过黄酮类物质特异颜色反应,筛选到7株内生真菌产黄酮类物质,这7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镰孢霉属(Fusarium sp.)、痕格孢属(Sirosporium sp.),根中内生菌产黄酮最高质量浓度为2.625 mg/L。【结论】灯盏花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有差异性,从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产黄酮类质量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内生真菌群落在不同植物的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组成和分布,采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4种不同桉树叶片、果实和枝条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 4种桉树(Eucalyptus spp.)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所有样本的优势菌门,但在不同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有差异.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同一组织和不同组织中托里桉和柠檬桉的内生真菌群落均相似,而窿缘桉与无性系广9在同一组织中内生真菌群落相似,在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群落差异较大. 4种桉树在枝条中的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而窿缘桉果实、无性系广9的叶片和果实内生真菌群落的Chao1、Observed species和PD whole tree指数均显著高于托里桉和柠檬桉. LEfSe分析表明,柠檬桉(枝条和果实)和窿缘桉(叶片和果实)中的差异物种分布在子囊菌门,托里桉(果实)和无性系广9(叶片和枝条)中的差异物种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中均有分布.桉树中蕴含了丰富的内生真菌菌群,因树种和组织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无性系广9叶片和窿缘桉果实部位拥有更丰富的内生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枝条和果实中的内生真菌,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的内生真菌,通过菌落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测定木麻黄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细菌的抑制活性,采用多孔板-DPPH显色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从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得到12株内生真菌,枝条和果实内生真菌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同的菌株只有2株,分别为Cef-1(Pseudofusicoccum sp.)和Cef-7(Pestalotiopsis sp.);1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9个不同的属中,分别为Pseudofusicoccum、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pergillus、裂菌属Rhytidhysteron、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其中,葡萄座腔菌属种类最多,为木麻黄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其次是拟盘多毛孢属真菌。抗细菌活性的结果表明,Cef-2(Botryosphaeria sp.)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对所有供试细菌的抑菌斑直径均大于10 mm,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Cef-1和Cef-9(Fusarium sp.)对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内生真菌Cef-2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0.80mg/mL。【结论】木麻黄枝条和果实中均存在内生真菌且均以葡萄座腔菌属为优势种群,2个部位真菌的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内生真菌Cef-2表现出最强的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候选菌株进一步分离和鉴定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白芨内生菌的多样性,从新鲜白芨根中提取内生真菌的DNA,构建ITS r 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项信息分析。结果显示,白芨内生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门(83.4%)和子囊菌门(14.3%),另外2.3%无法鉴定;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菌根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834 1、0.142 6、0.000 3,无法鉴定的真菌菌根优势度指数为0.022 9。纲、目的分类水平上,伞菌纲蜡壳菌目占83.4%,盘菌纲盘菌目占11.4%,锤舌菌纲柔膜菌目占2.1%,无法鉴定的占2.3%。科分类水平上,内生真菌主要属于Serendipitacea(83.4%)和盘菌科(11.4%)。属的分类水平上,梨形孢属(Piriformospora)占83.4%。Shannon index、Chao1、Observed species和Simpson 4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芨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对四川汉源铅锌矿区6种常见植物进行内生真菌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挑选了27株代表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RAPD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8株代表菌株的rDNA-ITS序列,利用MEGA 4.0构建了供试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从6种植物的300个组织块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86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在0.430.85之间,平均为0.62,所有植物茎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叶部次之,根部最低。RAPD分析表明,在76%的相似性水平处,27株供试菌株被分为8个遗传群。系统发育表明,这8个代表菌株分别分布于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漆斑菌属(Myrothecium),格孢腔菌属(Pleosporale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8个系统发育分支。【结论】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盐碱环境中耐盐植物白刺的根际土壤和叶片内生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方法】运用Novaseq测序平台对白刺根际土壤和叶片进行16SrDNA-V4区和ITS1区测序。经FLASH进行拼接,经过Qiim过滤叶绿体和线粒体序列,得到的序列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聚类成为操作分类单元(OTUs)。对序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物种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Alpha多样性。【结果】白刺根际土壤细菌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真菌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叶片内生细菌优势菌群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真菌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白刺不同部位的微生物菌群数量和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白刺各样地之间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结论】白刺不同部位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宜君核桃(Juglans regia L.)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分布特征,为活性菌株筛选、抑菌机理研究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不同季节、组织部位的核桃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以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通过相对多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等分析核桃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798株,归属于38个属,有9个属的真菌属于优势类群,相对多度较高的3个属依次为Alternaria、Anthina、Colletotrichum。不同组织部位中,茎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最为丰富,分布有32个属,占菌株总数的87.84%,其中1年生茎的相对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41.37%和1.16,干茎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属丰度最高,为20属;不同季节中,秋季内生真菌的相对数量及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31.45%和1.12,夏季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19属,丰度最高。【结论】宜君核桃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丰富度指数、相似性系数反映出不同季节、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气候区的植胶区橡胶树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以及环境因子相关性,为橡胶林高效种植管理及增产提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海南和西双版纳植胶区橡胶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橡胶树根际土壤样品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分析两地橡胶树根际真菌的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并对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海南和西双版纳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根际真菌组成及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西双版纳的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高于海南,但其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低于海南。降雨量和铵态氮(AN)对海南橡胶树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变异的解释率最高,速效钾(AK)和全钾(TK)对西双版纳橡胶树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变异的解释率最高。优势菌门中,子囊菌门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担子菌门与SOM呈正相关被孢霉门与SOM、AK呈显著负相关。在OTU水平上,海南植胶区橡胶树根际真菌的Shannon指数高于西双版纳,差异极显著(P<0.01);两地橡胶树根际真菌的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海南植胶区橡胶树根际真菌的γ多样性更大。海南橡胶林根际真菌中内生菌—凋落物腐生菌—土壤腐生菌(Endophyte-litter saprotroph soil saprotroph)、真菌寄生菌(Fungal parasite)和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西双版纳橡胶林根际真菌。【结论】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橡胶树根际真菌的最主要原因,西双版纳的SOM高于海南,从而导致西双版纳担子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子囊菌门较低,且西双版纳的AK也高于海南,故西双版纳的被孢霉门相对丰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油橄榄果实感染炭疽病后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为油橄榄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和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健康油橄榄果实、患炭疽病初期和后期油橄榄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果皮和果肉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结果】(1)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上,从所有样品中获得1596个真菌非重复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分属于2门9纲17目21科25属,其中,果皮上有939个真菌OTU,果肉中有921个真菌OTU;(2)Chao指数和ACE指数对发病程度均无显著响应(P>0.05);(3)无论是果皮还是果肉,患病果实的真菌多样性均显著少于健康果实(P<0.05);(4)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排名前5的真菌类群对发病程度均有显著响应(P<0.05);(5)染病后,炭疽病病原菌取代原优势菌群(黑孢霉属和短梗霉属),成为优势菌群。发病初期和后期,病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在果皮上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6.97%和70.02%,而果肉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2.31%和91.38%...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油茶内生真菌的种类、分布特点及应用潜能,采集湖北省5个地区不同季节的油茶样品,分离其内生真菌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抑菌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 612株,经形态学鉴定可归于24属,未产孢的菌株暂归为无孢菌群(66株)。青霉属(Pen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1.09%、19.11%、14.70%。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地区而言,黄冈地区油茶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为2.44;就不同组织部位来看,茎中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为2.52;就不同季节而言,秋季油茶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为2.58。总体而言,油茶中内生真菌的菌群较为稳定,地区间及组织部位间样品内生真菌组成有一定的相似性。抑菌性结果显示,在挑选的24株内生真菌中,有17株内生真菌的发酵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中3株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分别属于青霉属、链格孢属、叶点霉属(Phyllosticta),这说明油茶内生真菌的抑菌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特异性菌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根系分泌物对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为西瓜枯萎病的生态防治和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连作3年的西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中总真菌、尖孢镰刀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群丰度,增加了木霉菌的菌群丰度,且有西瓜苗并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高,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低。无西瓜苗并添加去离子水溶液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低,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高。在门水平,增加了西瓜连作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和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p.)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腐生菌(Humicola spp.)物种的相对丰度。【结论】小麦根系分泌物引起的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是小麦间作西瓜减缓西瓜病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健康、罹病柑橘叶片在温室条件下内生菌群落结构差异,以及同一植株不同罹病程度叶片的内生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黄龙病侵染相关的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种群动态变化,为柑橘黄龙病菌的共培养和病原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引物对OI1/OI2c对植株染黄龙病的状态进行检验,以健康和不同罹病程度(无症绿色、斑驳黄化、均匀黄化)的柑橘叶片为样本,通过对细菌16S rRNA和真菌rDNA-ITS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将得到的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数据进行聚类和多样性分析。【结果】4组样品分别通过聚类获得13个门类、22个纲、57个目、101个科、208个属的细菌,以及2个门类、12个纲、24个目、43个科、43个属的真菌。黄龙病菌的相对丰度随着叶片罹病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健康组和罹病组共有的细菌优势菌属为甲基细胞菌属、1174-901-12属。Sphingomonas属为健康组的优势菌属。AlphaI cluster属和Hymen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随黄龙病的入侵增加。健康组和罹病组共有的真菌优势菌属为横断孢属,Zasmidium属和Trichomerium属只为罹病组的次优势菌属。Zymoseptoria属的相对丰度与黄龙病菌呈正相关。【结论】黄龙病菌的侵入改变了植株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健康组和罹病组的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优势及次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度也有存在差异。高通量测序对植物样本的直接检测能有效避开前人使用传统检测的短板,获得包括难培养、低丰度菌群在内更完整的内生菌群落结构,为更系统分析与黄龙病菌入侵生长相关内生菌和寻找其潜在伴生菌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红树植物白骨壤(Aricennia marina)的根、茎、叶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产孢的11株分属于1目3科7属,其余不产孢的20株暂归属于无孢菌群,还有1株属于担子菌纲.采用滤纸片法对内生真菌的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白骨壤内生真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的有6株、占18.75%,对茄科雷尔氏菌有抑制活性的有4株、占12.50%.并首次发现白骨壤内生真菌BZ-21(青霉属)和BG-14(地霉属)发酵液的提取物对茄科雷尔氏菌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对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杓兰植株中分离到内生真菌59株,利用ITS-r DNA序列分子鉴定法将大花杓兰内生真菌鉴定为18个分类单元,分布在7纲9目11科16属。北京大花杓兰内生真菌包括12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9、D=0.96,优势菌群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茎点霉属(Phoma)真菌,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5.25%和8.47%;吉林大花杓兰样品内生真菌归于9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1、D=0.93,以毛壳菌属(Chaetomium)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3.73%。由此可见,北京大花杓兰中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吉林大花杓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中国水仙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仙根际土壤微生物样品的保守基因区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中国水仙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组成,并对水仙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优势菌属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获得优化序列175 840条,基于97%序列相似度,聚类为2 680个OTUs。优势细菌类群是绿弯菌门Chloroflexi(30.86%)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0.67%),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84.94%)为主,属水平上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28.15%)和散子囊菌Eurotiales(25.01%)占较高比例。古菌类群主要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51.40%)、深古菌门Bathyarchaeota(25.98%)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20.65%)。其中,来自奇古菌门的SCG类群(25.67%)和嗜酸性氨氧化古菌Candidatus_Nitrosotalea(12.93%)占较高比例。【结论】中国水仙根际土壤微域具有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类群,这对于开发和利用水仙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海南省10个县市的15个不同地点采集橡胶树RRIM600品系的叶、枝、果、根等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内生真菌507株,415株能够产生孢子,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18个属,23个种,其中丝孢纲真菌9个属,10个种;腔孢纲真菌6个属,9个种;子囊菌门真菌3个属,4个种。初步研究表明:在所研究不同地区的橡胶树中,穗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均有分布。不同地区橡胶树内生真菌定殖率为17%~100%,分离率为0.42~0.97。不同地点橡胶树中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地理分布对橡胶树中内生真菌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地、不同品种来源的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近等基因系种子内生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探讨变异发生的影响因素,为研究GM水稻种子内生真菌种群结构的非预期变异提供科学基础。【方法】收集转2mG2-epsps抗草甘膦水稻株系(transgenic line,T),及相应的对照样本亲本品种(parent variety,P)和非转基因组培再生株系(non-transgenic regeneration line from tissue culture,NR),建立亲本对照-转基因株系-非转基因对照(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 line-non-transgenic control,PTN)近等基因系。粳稻品种日本晴亲本(P1)及其相应的T16和NR25组成P1近等基因系(P1 near-isogenic line,P1L),粳稻品种PJ574亲本(P2)及其相应的T23和NR18组成P2近等基因系(P2 near-isogenic line,P2L)。在海南省(Hainan province,H)和浙江省富阳市(Fuyang,Zhejiang province,F)两地种植并收获水稻种子,采用组织培养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分类鉴定。以分离率(isolation rate,IR)、分离频率(isolation frequency,IF)、丰富度指数Margalef(D)、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H')和均匀度指数Evenness(E)反映真菌的结构和分布,以Sorenson相似性系数(Cs)和Fisher精确检验(Fisher's exact test)结果描述水稻样本之间的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差异。【结果】从海南省和浙江省富阳市两地的P1L和P2L近等基因系水稻种子样本中共分离121株内生真菌,鉴定为15个属,其中,Curvularia、Dendryphiella、Epicoccum、Fusarium为优势菌属,Fusarium为两地共有的优势菌属。F地水稻种子内生真菌总IR(4.61%)是H地样本(0.83%)的5.05倍。F地样本内生真菌类群的丰富度指数(2.29),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1.63)和均匀度指数(0.66)均显著高于H地样本。H地种植的P1L和P2L种子内生真菌菌属组成的相似性系数(Cs)为0.615,F地种植时二者的Cs=0.737,均为中等相似,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HT16外的GM株系与相应亲本种子内生真菌类群的相似性系数为0.500—0.667,均为中等相似。但与相应亲本相比,GM水稻株系种子内生真菌的IF和菌属数存在显著性非预期变异,其中IF变异方向和幅度因种植地不同而波动。而且FT16增加2个菌属Phaeosphaeria和Nigrospora,HT23增加了1个菌属Letendraea helminthicola,FT23增加了Curvularia和Cladosporium 2个菌属,这些GM株系种子内生真菌菌属增多的变异来源于转基因插入突变,需要关注其安全性。而GM株系种子内生真菌种类减少的变异来源于组织培养无性系变异,较为安全。水稻种子真菌IF变异幅度及排序:P1和P2品种两地之间差异(30.58%)P1和P2品种之间差异(27.28%)NR株系变异(23.14%)GM株系变异(22.32%)。种子内生真菌总属数变异幅度及排序:P1和P2品种两种植地之间差异(9)P1和P2品种之间差异(8)=NR株系变异(8)=GM株系变异(8)。【结论】水稻种子内生真菌丰富多样,可培养内生真菌绝大多数为子囊菌。不同种植地域水稻种子内生真菌菌群组成存在差异,镰刀菌(Fusarium)为海南省和浙江省富阳市两地水稻种子的共有优势内生菌属。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均显著影响水稻种子内生真菌类群的结构,但其非预期变异效应低于种植地域影响和品种差异,其中GM水稻种子内生真菌菌属种类增多的变异主要来源于转基因插入突变效应,需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效唑常用在杨梅上用来催化花芽分化,过量施用会使树势衰弱、叶片卷曲皱缩。研究过量多效唑对杨梅根围土和根表土的土壤酶活性以及杨梅树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多效唑提供理论指导。【方法】1年生‘东魁’杨梅嫁接苗种植在经150、300和600 mg∙kg-1多效唑处理的酸性红壤,不施用多效唑为对照。检测根围土、根表土、根、枝和叶中多效唑的积累量,测定土壤酶活性,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多效唑对根围土、根表土、根、枝和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杨梅叶片积累多效唑量最多,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高浓度多效唑处理下,根围土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降低,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升高,而根表土内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升高、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降低,根内细菌、枝内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明显降低。在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中,施用多效唑后,明显降低杨梅根以及根围、根表土壤中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以及重要的生防类菌芽孢杆菌纲的相对丰度,增加根围土壤和枝条样品中伯克霍尔德菌属的相对丰度;而在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中,施用多效唑后,明显提高根围土壤和根表土壤的子囊菌门以及枝条叶片中外担菌纲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根围土壤、根表土壤和根中担子菌门、伞菌纲以及枝条和叶片中青霉属的相对丰度。【结论】土壤施用多效唑后,杨梅树体叶片残留量最多,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显著变化,根围土、根表土、根、枝和叶中细菌、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施用多效唑和评价多效唑对果园土壤和杨梅树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指导多效唑的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了四种不同林药复合经营模式下的根系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为科学评价这四种不同林药种植模式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也为不同林药复合经营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杜英套种多花黄精(G),纯杜英林(g);杉木套种草珊瑚(T),纯杉木(t);杉木套种灵芝(I),纯杉木(i);杉木套种铁皮石斛(J),纯杉木(j)4组的根际土壤进行转录间隔区(ITS)测序,4组处理中分别得到68119、62710、64257、64035、63997、65701、62013和68366条有效序列,注释为1799、1662、1900、2237、2010、2440、1618和2068种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结果】杜英-多花黄精复合系统根系土壤真菌数量高于纯杜英林,chao 1指数、Ace 指数和Shannon 指数显著增加;与杉木林相比,杉木套种其他药材让土壤样本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Ace、Chao)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降低。不同林药复合种植真菌组成在门分类上优势菌种较一致,均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在纲分类水平上,杜英套种多花黄精的优势菌群为Sordariomycete(粪壳菌纲)和Mortierellomycetes(被孢霉纲),与纯杜英林比较,Archaeorhizomycetes(古根菌纲)降低了498.31%。杉木套种其他药材的优势菌群为Agaricomycetes(伞菌纲)、Mortierellomycetes(被孢霉纲)和Sordariomycete(粪壳菌纲);与纯杉木林相比,杉木套种草珊瑚中Archaeorhizomycetes(古根菌纲)降低了2701.79%。杉木套种灵芝中Geminibasidiomycetes增加了153倍。套种铁皮石斛中,真菌群落组成无明显变化。【结论】杜英-多花黄精复合系统有利于根系土壤真菌的生存,后期可以对此种复合经营模式进行更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