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设置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调查,对昆明市松花坝水源区的森林植被类型及水源涵养量进行了研究,认为:松花坝水源区的植被类型以滇石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栓皮栎、旱冬瓜为主的落叶阔叶林、云南松和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以及灌木林以及人工华山松林、云南松林、旱冬瓜以及圣诞树林等。松华坝水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显著,通过估算松花坝水源区每年的水源涵养量为37.96×107m^3。  相似文献   

2.
2010年通过对昆阳磷矿山损毁林地不同年度恢复及不同混交模式的林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磷矿山恢复初期,旱冬瓜、藏柏和麻栎3个树种以旱冬瓜生长最为迅速,能快速成林;藏柏次之;麻栎最慢。由1986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恢复的林分物种及多样性指数比较可知,随着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灌木也逐渐增加;随着林分逐渐郁闭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除受紫茎泽兰生态入侵的影响,草本组成由初期多年生草本过渡为1、2年生草本,向阳性草本过渡为耐阴性草本,种类由多到少,数量由少到多过渡,这一阶段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变化和均匀度变化规律不明显,但随着林分恢复时间的逐渐增加,林下灌草层会逐渐趋向于平衡,达到一个良好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水土保持树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华北石质山区3种30a生典型树种刺槐、侧柏和栓皮栎林为对象,研究各人工林地及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样地土壤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侧柏林种植对土壤粘粒体积分数和孔隙度的提高作用最大,刺槐林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土壤粉粒及含水率,栓皮栎林对土壤硬度降低作用最大;2)侧柏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积累作用最大,刺槐林对土壤速效磷增加作用最好,而栓皮栎林则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累积;3)综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得到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林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1.42,0.99,0.53。刺槐、侧柏、栓皮栎等3种树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质量,且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华北石质山区水土保持林构建中,可以选择侧柏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4.
按照不同立地的植被类型,对太原西山4个煤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综合模型对植被修复后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侧柏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最佳,其次是农林复合林、护坡林、杨树林、风景园林;紫穗槐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差。侧柏林为煤矿废弃地的最优植被恢复类型。  相似文献   

5.
选择昆阳磷矿区废弃地内16种用于人工植被恢复的主要树(草)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茎、叶中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这些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内的含量变异程度很大,不同物种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选择吸收能力和富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Cu富集能力最强的是金竹,对Zn富集能力最强的是华山松,对Pb富集能力最强的是华山松,对Ni富集能力最强的是旱冬瓜,对Cr富集能力最强的是麻栎,对As富集能力最强的是火棘。用综合富集系数进行排序得出,华山松、旱冬瓜、金竹、红豆杉、波斯菊和火棘对重金属的综合富集系数均大于3.30,表现出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可作为云南磷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优良修复植物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袁军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118-121
据 2 0 0 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大理市有桉树 (主要是蓝桉 )林分面积 2 2 13hm2 ,其中低值、劣质林分占85 8% ,因此必须进行改造 ,其措施包括 :①用云南松、冲天柏、麻栎、栓皮栎、旱冬瓜、车桑子等更换蓝桉 ;②进行带状和块状整地、清林、造林 ,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汾西集团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2年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土壤养分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植被恢复对煤矸石山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改良效果较差,对速效磷和速效钾改良效果较好。4种植被模式中,恢复土壤养分综合指数的大小依次为:高羊茅—紫花苜蓿混交模式,紫穗槐纯林,高羊茅—紫花苜蓿—紫穗槐,高羊茅—黑心菊—波斯菊。  相似文献   

8.
叶面积指数为植物冠层表面的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提供了结构化的定量信息,是估算植被冠层功能的重要参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以北京西山实验林场作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域内5种典型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类型叶面积指数表现为乔木林草本层灌木林;4种乔木林分类型生长季平均叶面积指数大小排序为栓皮栎林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2)在整个生长季,4种乔木林分的叶面积指数表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增大—平稳—减小"的趋势;3)灌木林叶面积指数的变异系数均高于乔木林与草本层,就整个生长季,5种林分的变异系数为灌木林(荆条)栓皮栎林刺槐林侧柏林油松林。  相似文献   

9.
抚仙湖流域磷矿区主要植物群落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8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群落的抗径流和土壤侵蚀的能力以及与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水土保持效应较优的植物群落。研究表明:竹林群落和旱冬瓜林群落的抗径流能力和抗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可作为该地水土保持的先期植物群落。荒草地和矿渣废弃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抗侵蚀性差,应进行植树造林和加强封育管理。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桉树林、灌木林的土壤抗侵蚀性稍逊于竹林和旱冬瓜林,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时可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铁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效果,在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废弃地开展: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类芦+邓恩桉、单一树种邓恩桉4种植物组合模式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是铁矿废弃地实现植被快速恢复的关键因子;多草灌+邓恩桉、黑麦草+邓恩桉2种植物组合模式,能在当年迅速形成植被,起到保水保土作用,枯草降解起到土壤改良作用,促进林木生长,可以在矿区植被恢复中推广应用。在矿区生(裸)地上单用乔木树种造林,林分郁闭需要2~3 a时间,在这阶段不能遏制水土冲刷。类芦作为草本在2~3 a内无法形成地表全覆盖,水土保持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对比桉纯林与桉、大叶相思混交育林对地力、林木生长量、生物存量的影响,进行了桉与固氮树混交的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桉与大叶相思混交造林,对林分土壤表层的养分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也加速了速效钾的生成,但对林分土壤中速效磷的影响不明显.在有机物含量上,如果林分凋落物能够保留,则土壤中的有机物会保持一定量的增长,保证...  相似文献   

12.
以张掖市肃南县祁丰林区的4种林分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0~60cm土壤剖面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特征,并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在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林和灌丛林不同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有机质在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林和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点,而全磷在祁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40~60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也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点,全钾在土壤剖面不同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4种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在0~60cm剖面上的均值大小总体上均表现为:青海云杉林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祁连圆柏林灌丛林,全钾均值在不同林分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速效钾均值大小均表现为:灌丛林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混交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土壤质量评价表明,研究区4种林分生长主要缺乏磷素,特别是可供林木生长直接吸收的速效磷。  相似文献   

13.
为给陕西渭北黄土高原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以尧山林场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等3种主要人工纯林为对象,利用常规测试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林地土壤肥力进行了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林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pH值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刺槐林碱解N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腐殖质层有效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油松林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侧柏和刺槐林;刺槐林土壤pH值和碱解N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和侧柏林,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油松和侧柏林;土壤有效P含量油松林>侧柏>刺槐林;3种林分土壤综合肥力差异较大,肥力综合分值油松林(1.01)>侧柏林(-0.34)>刺槐林(-0.99);油松林有机质含量高、刺槐林碱解N含量高;油松和侧柏林地土壤碱解N亏缺,刺槐林地速效K缺乏。  相似文献   

14.
以川北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慈竹林、茶树林、喜树林、柳杉林和农耕地)为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并探讨土壤有机质与抗蚀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增加,土壤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现出慈竹林〉茶树林〉喜树林〉柳杉林〉农耕地的规律;土壤有机质与绝大多数土壤抗蚀性指标呈显著相关。说明土壤有机质能较好地表征土壤抗蚀性,慈竹林对于提高研究区土壤抗蚀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陕西退耕还林中不同类型林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从微生物的角度对当地典型植被类型做出评价,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培育结构合理、生态功能良好的林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米脂县境内退耕坡地5种人工林(柠条林、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和新疆杨林)为对象,撂荒坡地为对照,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及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多酚类和胺类)的利用特征;运用主成分法(PCA)分析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特征。【结果】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显著提高,不同类型林分土壤AWCD值大小依次为:柠条林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新疆杨林对照;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Mc Intosh指数均显著提高,其中柠条林土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4种类型林分(P0.05),而土壤Mc Intosh指数以刺槐林最大;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多聚物类、多酚类以及胺类6类碳源的利用率均高于对照,而不同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不同。糖类是5种类型林分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其次为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而多酚类和胺类利用率较低。PCA分析显示主成分1和主成分2贡献大的碳源分别为20种和17种,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油松林、新疆杨林和对照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特征,而柠条林、刺槐林和侧柏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有各自独特的碳源利用模式,且柠条林分布在PC轴的正方向,表明柠条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强。【结论】黄土峁状丘陵区坡地人工林较撂荒坡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而种植柠条比其他4种人工林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本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角度为黄土峁状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中树种选择和林分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平果县喀斯特山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柚木Tectona grandis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林及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对照)等5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综合敏感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由土壤自然含水率、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等8个指标组成。速效磷是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的高度敏感指标,也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香樟(0.355)顶果木(0.345)柚木(0.304)银合欢(0.299)对照(0.290),表明不同植被对维护和改善其土壤质量的能力存在差异,乡土树种香樟、顶果木优于外来树种柚木和银合欢。因此,在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时,应遵循植被分布规律,选择乡土种树,以促进植被自然顺向演替。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质量贫瘠,土地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17.
郭燕 《林业科技》2012,37(5):51-54
通过对公别拉河流域西岗子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物种多样性调查及植被恢复相关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矸石坝〉农田〉湿地,其他物理性质指标:湿地〉农田〉矸石坝;在矸石坝、农田和湿地土壤中,全钾含量相差0.75~1.4倍,全磷、全氮含量相差5~10倍,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至少相差10倍,且矸石坝土壤中未检测出水解氮;有效养分低是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沙棘作为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的最佳灌木,草本则为本土先锋物种;建议在本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采用灌丛为主、草本为辅的模式,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抚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昆嵛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质量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不同林分类型(日本落叶松林、蒙古栎-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赤松林、杉木林下土壤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林分下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进行测定分析,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林分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不同林分土壤密度随之增加,总孔隙度随之显著降低(P0.05);日本落叶松林、赤松林土壤毛管孔隙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蒙古栎-日本落叶松混交林、杉木林反之;不同林分土壤p H值均介于4.135.07之间,为酸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均呈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呈现出土壤养分的表聚性特征;4种林分各土层全钾含量总体上无显著差异(P0.05),日本落叶松林2040 cm、4060 cm层土壤全钾含量(2.22 g·kg~(-1)和2.34 g·kg~(-1))显著高于其他林分;除杉木林外,其他林分各土层有效磷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除土壤蔗糖酶外,其余3种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林分中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种林分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大小排序为:日本落叶松林(0.792)蒙古栎-日本落叶松混交林(0.639)杉木林(0.353)赤松林(0.267)。[结论]不同林分对土壤剖面各层次理化性质影响显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质量状况各异,其中日本落叶松林土壤质量最好,赤松林土壤质量最次。  相似文献   

19.
昆阳磷矿山损毁林地生态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山损毁林地生态破坏严重,植被恢复困难,在生态植被恢复时,需要先进行客土覆土重建植生土壤,再进行人工植被重建;通过研究,提出了磷矿山损毁林地植被恢复技术模式8种,从各参试树种生长状况来看,乔木树种旱冬瓜、藏柏、墨西哥柏、清香木等树种适应性较好,生长迅速;从参试的灌草长势及适应性来看,火棘、车桑子、马桑、苦刺、多花蔷薇、迎春柳、戟叶酸模均较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边坡长势最好的是藏柏、其次是旱冬瓜和云南松,但由于植被恢复的时间较短,植被恢复后得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北京西山林场火烧迹地植被更新及可燃物负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北京西山林场4种林分类型火烧迹地与对照林地上植被更新及可燃物负荷量的差异,对更新林分的潜在燃烧性进行了分析。所选择林分为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与白蜡林,其中侧柏林和油松林为2003年过火林分,刺槐林和白蜡林为2006年过火林分。火烧后,侧柏林采用人工更新,其它3种林分采用天然更新,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更新的火烧迹地上(侧柏林)植被多样性指数减少,总可燃物负荷量增加;而天然更新火烧迹地上(油松林、刺槐林及白蜡林)植被多样性指数增加,但总可燃物负荷量减少;火烧迹地可燃物负荷量的多少与更新时间成正比。总体而言,火烧更新使林地上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增加,难燃可燃物负荷量减少,从而使更新后林分的潜在燃烧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