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陇原传真     
<正>酒泉: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今年以来,酒泉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扎实推进"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酒泉市创新扶贫方法,在瓜州县、玉门市的9个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试点,每村安排50万元新建1座60千瓦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后,每村每年将实现集体经济收益6万元以上,可连续收益20年。在金融扶贫方面,全面推进扶贫互助资金小额信用贷款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依托财政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获悉,青海省已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农牧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金融服务。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建设,相关金融机构发挥机制创新作用,深化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广金融科技运用、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青海全省已设立4957个惠农金融服务点,遍及  相似文献   

3.
正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磐石农商行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协作,主动对接贫困村、贫困户,以普惠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截至8月末,该行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076人,发放贷款5008万元。一是精心组织,高度重视。该行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该行董事长任组长。业务部门具体负责贷款的协调、沟通和管理。成立三农营销中心,专职负责全辖扶贫贷款调查、发放及贷后管理。二是创新扶贫新模式。该行与担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各地各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全省精准脱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已于6月30日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实现了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目标,这也是我省"1+17"精准扶贫框架方案中率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专项实施方案,为甘肃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电力支撑保障。全省精准脱贫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1+17"精准扶贫框架方案之一,计划从  相似文献   

5.
甘肃     
<正>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日前,欧阳坚在甘肃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紧盯"1236"扶贫攻坚行动目标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六大突破"为主攻方向,抓重点、破难点,精准推进扶贫攻坚。要积极创新,大胆探索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新举措,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继续深化东西扶贫协作。甘肃要围绕2015年实现100万人的脱贫目标实施精准扶贫,全省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尽快把项目和资金精准安排到村、到户、到人,不断改善贫困  相似文献   

6.
袁野 《中国农垦》2020,(2):47-48
2019年,创业农场以岗位扶贫、产业扶贫为重点,政策兜底为保障,通过志智同扶,因户施策,保证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个以上帮扶项目,实现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92万余元。精准对接,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创业农场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22人,其中51户100人于2016年脱贫,13户22人于2017年脱贫。为了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农场建立了党员干部“多帮一”的帮扶责任体系,即:“帮扶场领导+帮扶党支部+机关党员干部+驻场单位”帮扶一户贫困户。明确了各帮扶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每个月至少到贫困户家里走访两次以上,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000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确保瞄准困难群众找准穷根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万人以上顺利脱贫。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减贫事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5.6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以来,重庆市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依托科技特派员,进行了科技精准扶贫的探索和创新,实现了贫困村和深度贫困乡镇所有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为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在科技扶贫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各类科技特派员(含"三区"科技人才,下同)深入贫困区县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扶贫服务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从而助推重庆市科技精准扶贫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继2012年6月在全国率先实现金融基础设施行政村全覆盖后,山东近日又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助农取款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有效供给,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将有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子强表示。据统计,山东省共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超16.74万个。山东是农业大省,不断推进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现有五千多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如何扶贫、如何针对当前农村脱贫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早在2013年11月就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后来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个思想是在总结我国数十年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  相似文献   

11.
特别报道     
<正>农发行珲春市支行积极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周活动王爱华近日,农发行珲春市支行根据人民银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优化和改进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结合本行实际,开展以"普及金融精准扶贫知识,助推脱贫攻坚扎实开展"为主题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周活动。通过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主题、图片、音像资料宣传精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对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在降低贷款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由于贫困人口属于弱势群体,在采用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过程中,运用金融资源进行扶贫,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且其回报率也很低,最终导致很多金融机构在精准扶贫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缺乏,对于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逐利性和动机性太强,因此,为解决这一现状和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先对"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内涵进行概述,最后提出河北省"政银企户保"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优化对策,使该模式更有效地促进精准扶贫的实现,以期促进河北省扶贫工作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湘乡市通过金融扶贫"户贷户用"模式发放小额信贷5701.5万元,使1905户贫困户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受益,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剑"。全市已建成金融服务站29个,已评级贫困户20041户,授信户17677户,授信率达88.2%,授信金额47017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到位1230万元,累计放贷11653.16万元。"通过金融扶贫‘户贷户用’的方式,我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五团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6户,精准扶贫户当年收入实现了人均5000元以上。这是六十五团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发动各方面力量、多条渠道,"各上一门料、办好一桌席",开展精准脱贫工作的新成果。六十五团切实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审核筛查致贫主客观原因,严格确定精准扶贫户;同时各单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等: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深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其中包括设立扶贫再贷款、适当提高贫困地区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意见》强调,要发挥好各类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的主体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加快设立"扶贫金融事业部",大中型商业银行要稳定和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851.6万人据悉,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因病致贫返贫户由2015年底的726.9万户下降到2017年的388.2万户,因病致贫返贫户减少近一半,涉及的贫困人口减少851.6万人,占两年脱贫人数的34%。3000亿元据悉,农业农村部在14个省市开展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探索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电商模式,在42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电商精准扶贫试点。截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临洮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特别是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启动以来,临洮县着眼解决"扶哪些、怎么扶、谁来扶"的问题,坚持以产业开发、基础改善、金融创新、组织引领为支撑,创新机制,精准施策,探索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2014年有1个乡镇实现了整乡脱贫、24个村实现整村脱贫,贫困人口减少2.0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8.41%,先后被国家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被甘肃省确定为"金融扶贫试点县"  相似文献   

18.
<正>泰山天鹅湖精准扶贫基地探索试点"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就业扶贫"有机融合的扶贫模式,该模式有力推动了扶贫就业基地的发展,为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条件。2016年,泰山天鹅湖举办关爱贫困群众公益活动2次,发放物资3.6万元,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的广泛的宣传,在全社会树立了扶贫济困的良好风气。泰山天鹅湖项目投资2.6亿元,占地80公顷,是以珍禽养殖、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701-1705
精准扶贫作为新常态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发力点,是有效推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实现精确甄别、协同帮扶、动态管理、分类考核以及相关对应治贫、减贫的重要举措。通过剖析贵州省毕节市"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模式的成功经验,总结该模式对于我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启示:注重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加大结对帮扶力度是精准扶贫的抓手;推动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动力;拓宽教育培训路径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加快扶贫生态移民步伐是精准扶贫的保障。这可为其他地区完善"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贫困问题的解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经历了农村制度改革、开发式扶贫、八九扶贫攻坚等阶段后,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号召,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确保全面小康为主要目标的精准扶贫新阶段。这些年来,我国在扶贫开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共睹,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新的历史阶段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截止2014年我国农村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12.8万个贫困村,并且由于以前的粗放式扶贫政策,导致贫困人口呈现着插花式分布,意味着精准到户的扶贫政策实施难度将远超以往。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与难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完善路径,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