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H5亚型禽流感Re-4毒株疫苗免疫效果,采用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方法对16个县区102个规模场/散养户送检的1621份鸡血清,进行H5亚型禽流感Re-4毒株免疫抗体检测。结果:Re-4毒株免疫血清抗体合格率为72.9%(抗体滴度≥5log2),Re-4毒株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50%的蛋鸡场户占80.4%,免疫抗体滴度≥7log2的血清份数占合格数的76.2%;发生过H5亚型禽流感疫情和疑似H5亚型禽流感疫情地区的17个养鸡场户,鸡群抗体滴度≥7log2的血清比例占到免疫合格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1 禽流感 近年来,流感疫情的发生主要呈局部性和散发性。尽管表面上H5(Re-4/Re-5)的抗体很高,但似乎对变异毒株的保护“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旦感染变异毒株,鸡群仍会有10%~30%的死亡率。H9在很多鸡场普遍存在,尤其是多日龄混养鸡场,有时兽医会把严重的H9视为新城疫,把轻微的H9视为大肠杆菌病(或误认为霉形体),采取的办法只有投药,治标不治本。由于对H9的认识不足,加之采取的措施不当。使得鸡在育成期感染H9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产蛋期,导致鸡群一旦开产就立刻发病。  相似文献   

3.
疫情动态     
《中国动物保健》2012,(10):90-91
以色列暴发新城疫疫情以色列农业部日前报告了一起发生在中部地区的新城疫疫情。此次疫情发生于两圈不同的5周龄肉鸡群,虽然只有其中一圈确认感染,但所有鸡只均被扑杀。目前疫情暴发的源头尚不清楚,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检疫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摘编自:国际畜牧网2012-9-4)越南禽流感疫情发现新型毒株据越南《劳动报》9月4日报道,越广义省人委会副主席黎曰字8月31日称,自8月13日-31日,该省思义、义行、山靖、平山和慕德等5县的17个乡发现了H5N1禽流感疫情,销毁家禽近58000只。又有报道称,日前在越南发现了一种新的强度性禽流感毒株(2.3.2.1C)。越南动物健康部部长表示,这种病毒已经感染了越南7个省份和城市。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鸡群中常发一种由中等或低毒力禽流感毒株(如H9N1、H9N3、H5N2)引起的、多症状表现的、低死亡率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有的可达100%,但多数在80%以内,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一般在10%以内.发病鸡群生长缓慢,病弱鸡增加,淘汰率高,给肉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A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目前已发现16种,神经氨酸酶(NA)有10种,且不同的H抗原或N抗原之间无交叉反应。同时,它们可以以不同的配对组合、变异形成新的毒株。2008年12月初,国内某地监测发现的毒株就是变异的新毒株。农业部为预防控制这一新变异毒株对养鸡业的危害,保障生产安全,决定对鸡群实施重组禽流感H5亚型二价(H5N1,Re-5株+Re-4株)灭活疫苗的免疫(以下简称禽流感H5亚型二价苗)。按照这一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人们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高度重视,但常常忽视低致病力禽流感(H9)的免疫,致使H9抗体水平低,保护力差,很多乡镇蛋鸡饲养户散发H9疫情。虽然发病鸡群死亡率较低,但产蛋率下降,医疗花费、鸡群淘汰及其他开支给养鸡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进行了H9免疫程序的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有关部门对昌平区养殖场鸡群进行了H5亚型禽流感免疫。为了检验免疫效果,笔者对鸡群进行了抗体跟踪监测试验,分别监测免疫后30 d、31~60 d、61~120 d的蛋鸡群抗体。检测结果表明,30~120d的3个时间段AIVH5Re-12-HI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6.87%、91.23%和94.51%,均合格。  相似文献   

8.
2017年,全球共有5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1 860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涉及易感禽约2 000万只,导致280多万只禽发病,210多万只死亡,1 200多万只被销毁。从空间分布看,欧洲疫情国家数量最多,共有29个国家报告疫情,其次是亚洲,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疫情;从时间分布看,1—3月份报告疫情数最多,占77.6%(1 444/1 860),其他月份报告疫情数较少,每月不足70起;从流行毒株亚型看,涉及H5N1、H5N2、H5N5、H5N6、H5N8、H7N3和H7N9等多个亚型,其中H5N8亚型引发的疫情数最多,占83.0%(1 544/1 860);从群间分布看,感染禽类涉及鸡、鸭、鹅、火鸡和鹌鹑等5种家养禽类以及38种野生禽类,疫点涉及规模场、散养场、公园、村庄、森林、动物园、屠宰场、市场等多个场点。总的来说,与前几年相比,2017年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更为严重:疫情分布较广,且欧洲最严重;感染禽类众多,涉及多种家禽和野禽;流行毒株复杂,疫情流行面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分析表明,全球禽流感流行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9.
国外     
<正>美商业家禽中发现新城疫强毒株疫情2018年12月15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宣布,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县的商业鸡群中证实了新城疫强毒株疫情。这一发现是2018年5月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鸡群暴发疫情的一部分。据了解,美国动植物卫生检验局正在与加利福尼亚州食品和农业部密切合作,以应对这一发现,限制疾病在商业家禽中的传播,然后根除。  相似文献   

10.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陛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11.
免疫鸡群中新城疫流行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疫苗接种后仍然有新城疫(ND)疫情流行。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及实验数据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为ND疫苗接种方法、时间提出一个基本模式。一、疫苗 1.种类:鸡群对不同毒株的疫苗产生免疫应答有显著的差异。KL. Mcvory测定了4种疫苗的性能。Ulster毒株、Quecnslang毒株、Hiechor B_1毒株、Lasota毒株  相似文献   

12.
2010~2013年对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规模化肉鸡场采集临床样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111份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阳性样品中有74份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阳性,且混合感染鸡群死亡率均高达10%以上,所有IBV毒株经序列分析和毒力测定均为类QX型,未发现疫苗毒株与H9 AIV的混合感染。调查表明,H9 AIV和IBV混合感染的协同作用是导致当前H9亚型禽流感流行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水禽禽流感防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前水禽禽流感发生情况 自1878年在意大利鸡群爆发A型禽流感已有126年历史,在近45年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有20余次爆发流行。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这次流行除H5N1亚型毒株外,还有H5N2、H2N2、H7N2、N7H7等亚型毒株流行,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禽流感每次爆发流行对鸡和火鸡等养禽业,均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全球6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传播范围广、发病禽种类多,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特别是流行毒株发生了明显变化,2021年1~5月以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主,此后H5N1亚型疫情逐渐增多而H5N8亚型疫情呈减少趋势,至2021年11月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已形成以H5N1亚型疫情为主、H5N8亚型疫情零星发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张艳菊 《当代畜牧》2014,(23):61-62
目前虽然国家对新城疫的防控十分重视,然而由于养禽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养殖越来越多,家禽产品的运输范围越来越大,使得新城疫的传播也越来越难以控制,鸡群新城疫的发病也越来越频繁。虽然鸡场会对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但由于新城疫病毒毒株变异快,不同毒株毒力也并不相同,因此非典型新城疫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本文对新城疫的发病原因进行讨论,希望能减少鸡新城疫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的病毒株很多,目前已发现的有 16个 H亚型和 9个 N亚型,不同的亚型毒株之间又没有交叉保护作用,这给制造疫苗带来很大困难。   从疫苗的选用角度来讲,最理想的是选用当地流行的亚型毒株制造灭活苗。但这样做最的弱点是免疫鸡群可以感染其他血清亚型病毒,从而造成新的疾病流行。   接种禽流感疫苗后,鸡群能够抵抗外来接触野毒的感染,并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鸡群发病和病毒漫延,但特别指出,禽流感疫苗必须在严格控制和鸡场完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使用,并且要得到政府的许可,疫苗使用其间的粪便和蛋不得随便向外扩散,人员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6):44-45
★OIE:野鸟H5N1禽流感疫情减少2007年5月21日,巴黎(路透社):OIE星期一宣布,野鸟感染H5N1禽流感减少,表明如果不通过家禽该毒株在野鸟中就会消失。自2003年底以来,亚洲出现许多H5N1禽流感毒株亚系,并导致全世界185人患病死亡。某些亚系毒株能够在  相似文献   

18.
<正>H9N2亚型仍为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型,H9N2亚型禽流感呈地方性流行、持续存在、鸡群常在带毒,一旦鸡舍环境和外界环境条件发生突然改变,就会造成个别鸡只感染发病,从而波及整个鸡群,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健康发展。H9N2亚型禽流感持续发生的表观因素:传染源及疫源地的根除十分困难,疫情隐患长期存在;市场开放、流通频繁、检疫工作滞后等都给LPAI的流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不免疫或不知如何免疫;疫苗保护力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疫苗毒株的血清型与流行毒株的血清型不相吻合;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19.
疫苗免疫程序对机体抗体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茶花鸡2号"鸡群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规范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分别对两批次的"茶花鸡2号"商品鸡群在不同日龄随机采血124份,分离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对鸡群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群在30日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较低,4~5周龄时间段的病毒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要求。因此在原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制定了防控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优质地方鸡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清H5亚型禽流感(Re-4+Re-5株)疫苗对不同禽群的免疫效果,以及时发现、分析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免疫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补免,确保山东省不发生疫情,本研究使用H5亚型禽流感(Re-4+Re-5株)灭活疫苗免疫鸡、鸭、鹅等不同家禽,测定其免疫抗体合格率。结果表明,加强免疫H5亚型禽流感(Re-4+Re-5株)灭活疫苗可使鸡群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但鸭群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