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把藜麦种植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的富民产业来大力发展.为进一步摸索出更为合理的种植密度,设置藜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探讨不同播种密度对藜麦产量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在陇中旱作区藜麦种植密度以667 m2种植4167株为宜,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4个处理,较66...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青海高原藜麦生产过程中适宜的栽培模式,以大白藜和青藜5号为参试藜麦品种,设置3个钾肥水平(37.5、75.0、112.5 kg/hm2),3个氮肥水平(225.0、300.0、375.0 kg/hm2),3个磷肥水平(300.0、375.0、450.0 kg/hm2),3个种植密度(9、10.5、12万株/h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回归试验,探索钾肥、氮肥、磷肥和种植密度对藜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白藜的最优组合是KCl 75.0 kg/hm2,纯氮225.0 kg/hm2,P2O5 450.0 kg/hm2,密度12万株/hm2,影响因素依次是氮肥、钾肥、密度和磷肥。青藜5号的最优组合是KCl 37.5 kg/hm2,纯氮225.0 kg/hm2,P2O5 ...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藜麦在白银市种植的适宜密度,以品种银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处理间多重比较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观察了不同定植密度对藜麦生育期、主要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为株距40 cm、行距50 cm时,银藜1号的性状、产量表现最好,折合产量为1 791.67 kg/hm2,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藜麦在天祝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促进天祝县藜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设置了9个不同的密度处理,观测分析各密度处理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处理的藜麦株高显著高于密度为7 000株/亩、8 000株/亩、9 000株/亩、10 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密度为5 000处理的藜麦茎粗与密度为7 000株/亩、8 000株/亩、9 000株/亩、10 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密度为3 000株/亩、4 000株/亩、5 000株/亩、6 000株/亩处理的藜麦主穗与密度为8 000株/亩、9 000株/亩、1 0000株/亩、11 000株/亩处理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密度处理的千粒重在3.20~4.06 g之间,其中,密度为6 000株/亩处理的最大,为4.06 g,密度为11 000株/亩的最小,为3.20 g;各密度处理中密度为5 000株/亩的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所有处理;密度为4 000株/亩和6 000株/亩的藜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综合考虑各密度处理下藜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藜麦种植密度在4 000~6 000株/亩时藜麦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明显优于其他密度处理,产量在200.49~205.92 kg/亩之间,可以实现高产高效,建议作为当地最适宜的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藜麦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在中国的种植刚刚起步,尚处在引种和试种植阶段,虽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种植密度等方面有些研究,但在水分管理和肥料利用上鲜有报道。‘条藜1 号’是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藜麦新品种,本试验对该品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对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藜麦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及基追比例是藜麦高产的重要因素,当施氮量为60 kg/hm2、基追比为1:2时,藜麦植株的各项性状指标表现良好、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2019年齐河县在宣章镇农业科技园区试种藜麦46.7hm~2,经过精细管理,7月份喜获丰收,平均单产达到4500kg。为推广发展藜麦产业,提高种植效益,经过认真总结和归纳,整理出了适合平原地区种植的藜麦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松潘本地栽培的藜麦品种和栽培方法,在阿坝州松潘县进行藜麦的露地栽培试验、密度肥效结合试验及品比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藜1号和陇藜4号都可以在松潘县进行露地种植,陇藜1号综合性状表现更好;陇藜1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8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840 kg/亩,以及种植密度9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有机无机肥420 kg/亩,陇藜4号高效种植方案为种植密度7 000株/亩结合施用复合肥50 kg/亩;适宜在松潘县大规模推广的有川农LM-1、川农LM-2、川农LM-3、川农LM-5、陇藜1号、陇藜4号、蒙藜1号7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秦安县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进行藜麦(陇藜1号)不同密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秦安县高山冷凉区及同类地区,采用全膜平覆穴播种植方式,陇藜1号最适宜种植密度为192 315株/hm~2,在此种植密度下,两年平均产量达3 294 kg/hm~2。  相似文献   

9.
藜麦品种冬春季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藜麦在昆明地区冬春季种植的适应性,对引进的2个藜麦品种(雨琪六号和黑种一号)进行生育期、株高、产量、田间表现观察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山地种植的生育期较水田种植长,株高和产量较水田种植高,山地种植株高分别为1.02 m、0.74 m;产量较水田高,亩产量分别为150.75 kg、100.51 kg;雨琪六号的生长势较黑种一号整齐,黑种一号种源杂合度高。综上所述藜麦适宜在昆明地区冬春季种植,施肥对藜麦高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藜麦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利用引进的藜麦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在伊犁河谷生育期为125 d左右,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理论产量差异达极显著,LM2(株距15 cm)较LM5(株距30 cm)处理产量增加31.96%。研究初步认为,伊犁河谷地区藜麦种植密度为0.67万~1.33万株/hm~2时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宁夏藜麦规模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藜麦种植现状及宁夏藜麦规模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宁夏藜麦规模化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藜麦品种引进筛选、加强藜麦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研究、加强藜麦产品开发、探讨藜麦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加强藜麦的国内外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格尔木市藜麦引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藜麦原产地与格尔木地区的环境条件基本相似。选择地块土壤肥力条件好,采取适期早播,亩施磷酸二铵30 kg、尿素20 kg,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措施,藜麦种植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永登县于2014年开始引种藜麦,虽然面积逐年递增,但是产量提高不明显,在施肥方面也不够重视。本试验采用纯N 0、纯P 0,纯N 8 kg/亩、纯P 14 kg/亩,纯N 10 kg/亩、纯P 17 kg/亩,纯N 12 kg/亩、纯P 17 kg/亩4个施肥处理,分别对藜麦生物性状、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水平为纯N 10 kg/亩、纯P 17 kg/亩时,藜麦的生物性状良好,产量最高,可作为当地藜麦种植施肥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藜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麦种植做为产业扶贫项目之一,2019年首次在莎车县恰热克镇阿热阿瓦提村开展了藜麦品种对比试验与藜麦滴灌种植技术示范,种植面积为53.3公顷。本文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总结藜麦种植取得的成效,对今后本区域开展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蕊  马力文  李剑萍 《农学学报》2021,11(12):34-39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种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品种和区域,试验于2017—2018年在宁夏海原、盐池、彭阳、同心、西吉5个地点根据当地环境特点试种不同品种藜麦。结果表明:彭阳、同心、西吉试点连续2年试种失败;盐池试点2017年低产,为3.69 kg/hm2,2018年绝产,均不适合藜麦种植生长;海原试点连续2年各试种品种均试种成功,且适应性、丰产性最好,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其中‘条藜1号’和‘陇藜1号’产量和适应性最好,能够在海原县示范种植。本试验结果可为在宁夏推广种植藜麦规避风险,为进一步利用气象因子进行藜麦种植区划奠定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系空间分布影响作物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发育能力,合理的根系空间配置及种植密度能有效提高藜麦产量,为藜麦合理高效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藜麦品种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用直径20 cm的PVC管裁成高60 cm的H1和高40 cm的H2)栽培法,设置4个种植密度(D2,2株/管;D3,3株/管;D4,4株/管;D5,5株/管),共8个处理,分别于藜麦灌浆期测定根系分布构型、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等,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无论种植密度如何,较大的根土空间均能显著促进藜麦生长,与H2处理相比,H1处理的根长、根系干物质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分别平均增加63.86%、50.42%、9.83%、13.24%和6.34%;相同根土空间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对藜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加大,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以上各指标下降幅度加大,而根冠比、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相反趋势;产量则随着种植密度的递增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土空间H1条件下,在种植密度为D4时达到最大值,而H2条件下在D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秦安县高海拔区域的藜麦最佳种植方式,以藜麦品种陇藜1号为对象,通过露地穴播、白膜平覆穴播、秸秆覆盖穴播3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膜平覆穴播藜麦早熟,全生育期最短,为111 d;株高、单株产量、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分别为242.6 cm、32.56 g、2.23 g;产量最高,为3 232.45 kg/hm2,且极显著高于其余2种种植方式。白膜平覆穴播是目前秦安县高山冷凉山区藜麦的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壮大陇中黄土高原冷凉山区藜麦产业提供藜麦品种筛选依据,对3种不同粒色的藜麦品种进行随机区组排列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陇中黄土高原冷凉山区种植的藜麦品种。结果表明:白色藜麦在陇中黄土高原冷凉山区种植发芽率为82.35%,出苗整齐,植株茎秆直径3~4 cm,抗倒伏能力强,果穗紧凑,落粒现象少,株高230 cm左右,分支多,适应性强,产量达2 698.05 kg/hm2,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藜麦种植过程中要结合藜麦自身栽培特征,合理选取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要依照新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做好新品种引进试验,实现藜麦优质高产种植目标。该文主要介绍了地域选取、整地施肥、播种操作、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藜麦种植技术要点。另外,还对藜麦新品种的引进进行了试验研究,新品种的成功试种不仅提升了藜麦的产量与品质,还大大促进了当地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播期和行距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燕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播期、 3个行距水平开展试验。结果表明,5月15日播种,行距30 cm水平,藜麦平均株高为128.3 cm,主穗宽18.1 cm,千粒重3.06 g,籽粒亩产量最高,为224.3 kg。综合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冀北冷凉区种植燕藜1号建议在5月中旬播种,亩密度0.8万~1.0万株,以实现藜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