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龙河流域是辽西地区植被保存最好的区域,也是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湿地内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生态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辽西地区尤为珍贵。从植物数量、植被类型2个方面介绍了湿地植物的多样性,并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方面介绍了湿地动物的多样性,以期为朝阳凌源青龙河省级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修河流域湿地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总结了修河流域湿地植物区系的特征,介绍了整个修河流域的主要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修河流域湿地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类型多样,在江西省湿地植物区系中属于较丰富的区域之一,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GF-4号卫星数据为数据源,以东洞庭湖区域为研究区域,在区内选择芦苇、苔草、泥蒿+辣蓼3类典型植被类型,每类选取30个样本区,与数据、物候等尽量接近的Landsat 8商业卫星进行对比,采用同样的训练样本,相同的信息提取方法,包括监督分类最大似然法和非监督ISO分类方法进行湿地植被类型信息提取,比较湿地植被分类结果,可以发现GF-4影像色彩丰富,类内过渡较为稳定,可以对主要湿地植被类型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4.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湿地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分布海拔高并为森林生态系统所涵养,该湿地类型孕育了特殊的湿地植被和物种,并成为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根据考察结果,碧塔海湿地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4个植被类型及4个植被亚型和18个群系。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湿地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共67科181属327种;全区湿地植物划分为6个生活型和3个生态型;湿地植被类型统计分析则表明鄱阳湖湿地植被丰富,大致分为5大群系60余个群丛;资源植物和珍稀保护植物较丰富.  相似文献   

6.
于2014年11-12月和2016年7-8月2个阶段对浙江景宁望东垟亚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对望东垟亚高山湿地植物的生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域的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建立矢量模型对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共计61科122属182种,其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51.10%),木本植物也占有较大比例(25.82%);该区域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山地天然植被型组和沼泽湿地植被型组),4个植被型(常绿针叶林植被型、亚热带山地矮林植被型、森林沼泽植被型和草丛沼泽植被型),6个群系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浙江红山茶Camellia lucidissima,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沼原草Moliniopsis hui,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华东藨草Scirpus karuizawensis)。分析表明:区域植被的分布表现出优势种较少、盖度大,外貌不整齐,层片结构分化明显的群落学特征。最后,分析了湿地植被分布在人为破坏前后的自我恢复变化过程及规律,针对该区域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武昌湖湿地植被的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此地植被类型较多,资源丰富,并对湿地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法对广州市湿地植被进行研究,利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和Pielou 物种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湿地植被共125 科224 属362 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科。沿海及海岸湿地植被以马唐、茳芏、芦苇和弓果黍为主;河流湿地植被以马唐为优势物种;人工湿地主要植被为荷花、马唐、狗牙根和弓果黍。各湿地类型植被多样性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沿海及海岸湿地,其余3 项指标大小均为沿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但差异不显著。并提出湿地植被保护建议: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制定湿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规划;建立高效共管机制;加强湿地植被研究与监测,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方法]利用1998~2011年SPOT/VGT逐旬最大合成NDVI资料和研究区周边5个气象站点气象数据,分析研究区内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扎龙湿地各植被类型NDVI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04年后NDVI值出现跳跃式的增加。各植被类型NDVI与同期旬平均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最高气温、旬降水量、旬平均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不同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具有不同的特征。扎龙湿地各植被类型NDVI对气象因子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旬平均温度、旬平均最低温度响应的滞后期为10~20d,对旬平均最高温度响应的滞后期为20~30d,对旬降水量响应的滞后期为20d,对相对湿度变化响应的滞后期为0~10d。[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了解扎龙湿地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制定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植被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岸植被缓冲带,作为生态交错带的一种类型,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研究河岸水陆交界带的重要区域,对河流水质保护和湿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在靖江新桥镇长江沿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雨洪调节功能、自然生产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分析了靖江新桥镇长江沿岸湿地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有种子植物148科506属771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41科496属760种),其中湿地植物24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植物种类以低山丘陵类群为主,石灰岩生境物种丰富。种子植物区系在科级水平上有10个分布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4个分布型,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植被类型丰富,森林植被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8个群系;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46个群系。  相似文献   

12.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线路踏查与样地调查法对广州市湿地植被进行研究,利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湿地植被共125科224属362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科.沿海及海岸湿地植被以马唐、茳芏、芦苇和弓果黍为主;河流湿地植被以马唐为优势物种;人工湿地主要植被为荷花、马唐、狗牙根和弓果黍.各湿地类型植被多样性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沿海及海岸湿地,其余3项指标大小均为沿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但差异不显著.并提出湿地植被保护建议: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制定湿地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规划;建立高效共管机制;加强湿地植被研究与监测,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植物类型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鄱阳湖周围植被调查,系统地报道了目前鄱阳湖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植被类型和分布,依其生态环境和群落特征可划分为水生群落、沼泽、草甸、沙洲4类型60余个群系,阐述了鄱阳湖植物的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45-3049
按《世界鸟类分类及分布名录》的分类体系,调查统计四川省雷波县豆沙溪沟流域水电规划区鸟类的组成、区系状况、居留性质、珍稀鸟类以及分布情况.对该区域进行调查统计得鸟类11目31科87种,其中留鸟60种、夏候鸟20种、冬候鸟3种及旅鸟4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繁殖鸟类占该区域鸟类的91.95%,成为该区域鸟类组成中的主要优势类群,该区域内植被划分为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低山灌草丛、农耕地植被及河流湿地5个类型,繁殖鸟类在各植被类型中仍然占据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莫莫格湿地植被结构研究及其对碱性湿地演替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莫格湿地属于典型的松嫩平原碱性湿地,在白鹤的全球迁飞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退化过程中植被结 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以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为基础,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去趋势对 应分析(DCA)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植被进行分类,并以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的方法研究当地物种与环 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莫莫格湿地的植被可以划分为9 种类型,即羊草群落、水蓼群落、扁秆藨草群落、鹅绒 委陵菜群落、芦苇群落、毛马唐群落、狗尾草群落、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其中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是分布最 为广泛的2 个类型。莫莫格湿地植被主要组成部分为中生植物群落,表明该湿地正处于退化过程中,植被类型 可归类为退化草甸。植被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湿地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土壤pH 值、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也是影 响该地区植被结构的重要因素。适当干扰促进了虎尾草单优势种群落的形成,羊草群落和过度放牧不是其出现 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园区后滩湿地植被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上海世博园区后滩湿地分布的植物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植物的区系成分特点、主要植被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后滩湿地区域共有植物138种,分属于51个科,108属。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蓼科、十字花科等优势种群组成,体现了上海地区生物群落演替初级阶段的基本区系特征。结合世博园区总体规划,对后滩湿地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湿地植被分类系统及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特点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基本查清了组成浙江省湿地植被的主要类型。报道了浙江省的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将浙江省的湿地植被划分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红树林及半红树林,竹林,落叶单身汉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盐生灌丛,高草,低草和水域植被等11个植被型,及水杉林,秋茄树林,温州水竹林,枫杨林,柽柳灌丛,芦苇群落,狗牙根群落及槐叶萍群落等129个群系(其中含17个栽培群系),并分析了浙江省5类湿地(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和山地沼泽湿地)中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宿松沿江湖泊湿地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湿地植被资源丰富,有利于渔业的发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