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腐植酸对香根草吸收去除营养液中扑草净的影响,以香根草为研究对象,用温室模拟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检测仪器,分析水样和植物样品中扑草净在添加腐殖酸的条件下的动态含量,结果表明:200 mg/L腐植酸对香根草去除营养液中扑草净的影响不显著,但200 mg/L腐植酸能显著促进香根草根系对扑草净的吸收,并且能显著抑制扑草净从香根草根系到茎叶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香根草在扑草净胁迫下植物体内的代谢应答机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研究了香根草在5 mg/L扑草净胁迫下叶片中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扑草净胁迫5 d时,与对照相比,差异代谢物总量为121个;胁迫10 d时与对照和5 d相比,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151、48个。在胁迫过程中差异代谢物下调较多的是黄酮类、生物碱和脂质,上调数量较多是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和其他类(如微生物、糖、醇类);丙酮酸、茉莉酸、五羟色胺等物质推测在抗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其中茉莉酸可能在胁迫后期起到防御信号终止的作用;游离氨基酸下调的数量要高于上调的数量。从代谢通路上看,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在叶片抵御扑草净胁迫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ABT生根粉处理香根草苗会影响香根草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根粉对香根草移植后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500mg/L浓度的生根粉处理香根草苗综合效果最佳,过高浓度生根粉处理会抑制香根草根系和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为了比较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的优劣。[方法]采用不同等级的NaCl溶液或K2CO3溶液,定期定量浇灌栽培在同质地土壤上的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通过5个月试验研究,分析香根草的成活率、分蘖率和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的生物量积累率及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并比较了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和能力。[结果]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都对土壤中盐分有吸收能力,且苜蓿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最强,香根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次之,三叶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最弱。[结论]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能力与土壤盐度有关,同时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9.
10.
香根草对土壤盐碱降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等级的NaCl溶液或K(2)C0(3)溶液定期定量浇灌引种栽培的香根草,通过3个月试验研究观测,统计分析了香根草的引种成活率、分蘖率和生物量积累率及香根草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并进一步测定计算了引种栽培的香根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和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香根草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能力较强,香根草对于土壤中盐分的吸收能力与土壤中盐度有关,同时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是选择性的.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海南野生香根草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根草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与生物资源。海南和广东吴川是我国2个野生香根草的天然划分布地,而海南还是我国最早发现野生香根草的地方。但最近20a来,再无文献报道过海南的野生香根草资源情况。笔者在对海南进行长达7d的野外走访调查中,也未发现野生香根草的足迹。也许海南的野生香根草已经消失。倘若如此,加强对广东吴川仅存不多的野生香根草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香根草施肥与防治土壤侵蚀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通过施用肥料加快香根草生长,促进生物篱形成,作为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自1995年开始,开展了本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农耕地种植香根草、施肥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高锰(Mn)胁迫对香根草矿质元素吸收、光合系统的影响,揭示香根草对高Mn胁迫的耐受能力、Mn积累特征及生理响应,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Mn胁迫(15、30、60、120 mmol·L~(-1))下香根草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以及叶绿素荧光指标、K、Mg、Fe元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在Mn处理下,香根草的SPAD值、叶片含水率、株高、植株干物质质量、K含量、净光合速率(Pn)、潜在最大电子传导率(ETR_(max))等参数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15~60 mmol·L~(-1)Mn处理下,香根草的植株干物质质量为对照的77.6%~88.1%;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SPAD值等部分参数接近正常水平或降幅较小;且根叶中的Mn含量分别为14 393~18 845 mg·kg~(-1)和4118~4782 mg·kg~(-1);根中的Mn富集系数也大于1。此外,还发现在30~120 mmol·L~(-1)Mn处理下,根中的Mn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根部的Mn富集系数持续下降;而在15~60 mmol·L~(-1)处理下,叶中的Mn含量和转移系数没有明显差异。在Mn胁迫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非调节性被动能量耗散Y(NO)保持稳定,而调节性主动耗散Y(NPQ)增加。高Mn处理下叶中K含量有小幅降低,Mg和Fe的含量基本维持稳定。但根中K和Mg的含量大幅度下降,而Fe则显著增加。香根草对60 mmol·L~(-1)以下的Mn胁迫有较好的耐受和积累能力,具有修复Mn污染环境的潜力。限制Mn离子的吸收和转运、增加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消耗、维持叶中Mg、Fe的相对稳定是香根草对高Mn胁迫的适应性响应。 相似文献
15.
香根草—一种理想水土保持植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也称岩兰草,是禾本科岩兰草属的一种多年生禾草。根和叶含芳香油,过去被用以提取芳香油,最近发现这种植物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受到世界银行的广泛推荐。世界银行选定香根草作为植物的水土保持措施已在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洲建立了示范推广点。我国浙江、广东、福建早已引种作为香料植物。前几年世界银行结合在中国开展的南方红壤开发第一期计划,在有关省份进行推广,现在在南方正开展的某些世行农业项目(如柑桔项目),也在积极推广香根草种植。 相似文献
16.
17.
香根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冬季低温是影响香根草冬季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越冬性能以及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返青期、成活率、株高、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均有一定影响,而且不同时间移栽的香根草其覆盖效果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初冬和隆冬前移栽香根草,覆膜处理效果最好,可提高香根草的成活率;隆冬后移栽香根草,不需要采取任何覆盖措施即能生长良好,而覆盖秸秆和覆土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香根草的返青时间推迟、成活率降低、分蘖数减少。 相似文献
18.
客土改良铜尾矿对香根草生理特征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客土改良方式对尾矿修复的效果,将香根草盆栽试验分别在尾矿掺土(掺土10%和20%)和覆土(覆土5 cm和10 cm)改良条件下进行,并对改良后基质的性质以及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客土加入铜尾矿后,提高了基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了有效态重金属含量(Mn、Cu、Zn、Cd和Pb),改善了铜尾矿基质环境。客土改良后,香根草生物量和光合色素含量都出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覆土10 cm对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最显著。同时,4种改良方式都能降低植物体中MDA含量和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有效缓解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两种掺土改良处理对香根草体内重金属含量没有较大影响,覆土改良促进了植物根对重金属的吸收,香根草根部Mn、Cu、Zn、Cd和Pb含量在覆土10 cm处理中分别比对照(不加土壤的铜尾矿)增加104.71%、47.47%、103.13%、61.54%和47.82%,掺土改良不改变香根草体内重金属的转运特征,香根草仍将重金属积累在根部以维持较高的重金属抗性,覆土改良可以增加香根草根部重金属的富集,有效固定尾矿中的重金属。研究表明,客土改良方式能够有效改善铜尾矿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缓解重金属胁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淹水胁迫下香根草体内的生理变化规律。[方法]以成苗香根草为材料,设浅淹组(10 cm)和深淹组(40 cm)2种深度的淹水处理,不淹水为对照组,定期跟踪测定香根草在淹水条件下光合生理及与淹水胁迫有关的4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淹水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超过了对照组,而且随淹水深度增加而升高;淹水使香根草CAT活性升高,SOD活性基本不变,说明淹水胁迫下香根草体内保护酶系统产生了适应性变化,保持了体内自由基的平衡;MDA的含量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有所积累,但质膜透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香根草在淹水条件下生理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抗涝性极强,在治理湖泊、水库水间带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香根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又称岩兰草.原产印度等国,我国的广东和海南等地亦有天然分布,是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据史料记载,人类对香根草的利用有近千年历史,但过去主要是用它的根提炼精油,用作香料和化妆品原料。近20年的实践表明,香根草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并可用作饲料和造纸原料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