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2014-2019
为探讨miR-23b-3p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通过化学修饰的miR-23b-3p模拟物成功转入3T3-L1前脂肪细胞后,利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miR-23b-3p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基因CyclinD1和CDK4以及成脂标志基因PPARγ和FABP4的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测定甘油三酯积累情况。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3b-3p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导致细胞G1期阻滞,CyclinD1、CDK4在mRNA和蛋白水平极显著下调;在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miR-23b-3p的表达水平上调;过表达miR-23b-3p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甘油三酯积累,PPARγ、FABP4在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上调。结果表明,miR-23b-3p能够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miR-425-5p对小鼠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效应,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25-5p组织和细胞表达水平;运用CCK8、EdU、油红染色、甘油三酯含量分析等分别检测miR-425-5p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分别预测、验证miR-425-5p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靶基因。结果表明,miR-425-5p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低表达,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动态表达;与阴性对照相比,过表达miR-425-5p可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FAS等)表达,减少脂滴和甘油三酯积累;抑制miR-425-5p表达可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增殖,阻止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过表达或抑制miR-425-5p可分别抑制或促进IGF1基因表达;与阴性对照相比,过表达miR-425-5p可抑制IGF1基因3′-UTR荧光活性,而突变miR-425-5p种子序列与IGF1基因3′-UTR的绑定位点可解除该抑制效果。综上所述,miR-425-5p可促进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并可直接靶向IGF1负向调控其分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miR-425-5p对小鼠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效应,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25-5p组织和细胞表达水平;运用CCK8、EdU、油红染色、甘油三酯含量分析等分别检测miR-425-5p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分别预测、验证miR-425-5p调控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靶基因。结果表明,miR-425-5p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低表达,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动态表达;与阴性对照相比,过表达miR-425-5p可促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α、FAS等)表达,减少脂滴和甘油三酯积累;抑制miR-425-5p表达可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增殖,阻止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过表达或抑制miR-425-5p可分别抑制或促进IGF1基因表达;与阴性对照相比,过表达miR-425-5p可抑制IGF1基因3′-UTR荧光活性,而突变miR-425-5p种子序列与IGF1基因3′-UTR的绑定位点可解除该抑制效果。综上所述,miR-425-5p可促进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并可直接靶向IGF1负向调控其分化。  相似文献   

4.
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是目前研究脂肪相关疾病和脂肪沉积最常用细胞模型之一。本研究拟建立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方法。采用油红O染色法对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染色,镜下观察到在诱导分化后的7、8、9、d均有明显的脂质沉积,脂滴被油红O着染成鲜亮的橘红色,脂滴大小和数量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采用Real-time qPCR检测在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质积累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的ADIPOQ和C/EBPα两个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阶段,随分化时间的延长ADIPOQ和C/EBPα在3T3-L1前脂肪细胞的脂质高度累积阶段分别呈现出逐渐降低和增加的趋势。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成功地将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Ghrelin对microRNAs(miRNAs)表达的影响,将pcDNA3.1(+)-Ghrelin转染至3T3-L1前脂肪细胞,real-time PCR检测10种miRNA的表达变化,并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pcDNA3.1(+)-Ghrelin的表达明显上调,约是对照组的5倍;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125b-5p(P0.05)表达显著上调,miR-21a-5p(P0.01)、miR-30c-5p(P0.05)、miR-181-5p(P0.01)表达显著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预测调节的1 062个靶基因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发育功能相关,核因子1b(Nfib)是其共同调节的重要潜在靶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signaling pathway)和成脂基因信号通路是其调节差异最为显著的信号通路,与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结果表明,Ghrelin可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影响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Ghrelin发挥效应的分子调节机制和分子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140-5p在前脂肪细胞(3T3-L1)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待3T3-L1细胞汇合度达100%时诱导其成脂分化,收集分化第―1(诱导分化前1 d)、0、1、2、3、5、7天的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40-5p相对表达量;将miR-140-5p mimics、NC转染3T3-L1细胞并诱导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脂标志基因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δ(C/EBPδ)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相对表达量;利用miRandn和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miR-140-5p的靶基因;通过对比序列差异分析P300/CBP相关因子(PCAF)的3'-UTR序列中与miR-140-5p的结合位点序列在小鼠、人等不同物种间的序列保守性。将miR-140-5p mimics、inhibitor、NC转染3T3-L1细胞并诱导成脂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40-5p、PCAF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CAF蛋白水平;将PEGFP-N1-PCAF、PEGFP-N1转染3T3-L1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AFC/EBPδ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C/EBPβ、C/EBPδ、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将3条PCAF siRNA(siRNA1、siRNA2、siRNA3)、siRNA NC转染3T3-L1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CAF蛋白水平,筛选最佳PCAF siRNA。将最佳PCAF siRNA和siRNA NC转染3T3-L1细胞,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AFC/EBPβC/EBPδ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C/EBPβ、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将miR-140-5p mimics、NC与PGL0-PCAF 3'-UTR载体和PGLO空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miR-140-5p与PCAF的靶向关系。【结果】在诱导3T3-L1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与诱导分化前1 d相比,在细胞成脂分化第1、2天时miR-140-5p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分化第3天时显著升高(P<0.05)。与NC组相比,miR-140-5p mimics组脂滴数量明显增加,miR-140-5p mimics组成脂标志基因C/EBPδPPARγ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靶基因预测结果表明,miR-140-5p与PCAF存在预期结合位点;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靶基因PCAF结合位点序列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与NC组相比,mimics组miR-140-5p和PCAF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nhibitor组miR-140-5p极显著降低(P<0.01)、PCAF显著降低(P<0.05),PCAF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PEGFP-N1组相比,PEGFP-N1-PCAF组脂滴数量增多,PCAF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和C/EBPβ、C/EBPδ蛋白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PPAR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CAF siRNA1、siRNA2与siRNA3均极显著抑制PCAF蛋白的表达(P<0.01),siRNA3的效果最显著,因此选择siRNA3进行后续试验。与NC组相比,PCAF siRNA3组3T3-L1细胞中脂滴数量较少,PCAFC/EBPβ、C/EBPδ、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和C/EBPβ蛋白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显示,miR-140-5p与PCAF基因之间无靶标关系。【结论】内源性miR-140-5p在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升高,miR-140-5p可能通过间接上调PCAF基因表达促进3T3-L1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RNF20及其介导的组蛋白H2B第120位赖氨酸的单泛素化(H2Bub)对小鼠棕色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采集1日龄和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的棕色脂肪组织(n=3),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NF20的表达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1日龄小鼠的棕色前体脂肪细胞。分别诱导棕色前体脂肪细胞和C3H10T1/2细胞系成脂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其分化效果,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分化前后(0和8 d)RNF20的表达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通过siRNA干扰Rnf20基因在C3H10T1/2细胞系中的表达,油红O染色方法观察Rnf20基因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nf20基因的干扰效率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结果显示,2月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RNF20表达量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均显著高于1日龄小鼠。脂肪细胞分化标记蛋白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RNF20表达量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在棕色前体脂肪细胞及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后均显著增加。此外,在C3H10T1/2细胞中敲降Rnf20基因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RNF20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显著降低,成脂分化后脂滴明显减少。综上表明,RNF20对小鼠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是必需的,敲降Rnf20基因导致组蛋白H2Bub水平显著降低,且降低了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效率。本研究丰富了小鼠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为深入理解动物脂肪细胞分化提供了新的基因素材。  相似文献   

8.
miR-26a-5p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miR-26a-5p mimic和inhibitor成功转染至3T3-L1前脂肪细胞,使miR-26a-5p过表达和功能缺失。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周期,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G1期标志基因CyclinD1和CDK4及成脂标志基因FABP4和C/EBPα的表达,油红O染色检测甘油三酯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6a-5p显著降低3T3-L1前脂肪细胞的活力并导致其G1期阻滞;与对照组相比,miR-26a-5p mimic组CyclinD1和CDK4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下调而FABP4和C/EBPα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上调,甘油三酯积累增加;当抑制其表达后出现与之完全相反的结果。结果表明:miR-26a-5p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并促进其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iR-137-3p在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诱导分化第0、2、4、6和8天的3T3-L1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7-3p相对表达量;将miR-137-3p的模拟物(mimics)、抑制物(inhibitor)和阴性对照(NC)分别转染3T3-L1细胞并诱导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脂标志基因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C/EBP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EBPβ、PPARγ和FABP4蛋白表达水平;利用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miR-137-3p的靶基因,比对候选靶基因3′-UTR区与miR-137-3p结合位点在不同物种间的序列保守性。分别将miR-137-3p mimics、NC与3′-UTR-WT和3′-UTR-Mut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检测miR-137-3p与MYC相关因子X(MAX)基因的靶向关系。将s...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在猪微小RNA-15b(miR-15b)前体(pre-miR-15b)基因位点第58位碱基上发现了1个C>T突变(+58C>T),本试验旨在探究此突变对微小RNA(miRNA)生物学加工过程以及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试验通过构建野生型(pmR-miR-15bW)和突变型(pmR-miR-15bM)miR-15b过表达载体,分别转染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进行miR-15b的过表达试验,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比2组细胞pre-miR-15b和miR-15b成熟体的表达量,在体外细胞水平明确+58C>T对miR-15b生物学加工过程的影响;随后,诱导转染了不同基因型miR-15b过表达载体(pmR-miR-15bW和pmR-miR-15bM)的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比2组细胞miR-15b靶基因叉头框蛋白O1(FOXO1)(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结合油红O染色,明确此突变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组细胞miR-15b初级转录本(pri-miR-15b)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RNF20及其介导的组蛋白H2B第120位赖氨酸的单泛素化(H2Bub)对小鼠棕色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采集1日龄和2月龄雄性C57BL/6小鼠的棕色脂肪组织(n=3),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NF20的表达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1日龄小鼠的棕色前体脂肪细胞。分别诱导棕色前体脂肪细胞和C3H10T1/2细胞系成脂分化,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其分化效果,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分化前后(0和8 d)RNF20的表达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通过siRNA干扰Rnf20基因在C3H10T1/2细胞系中的表达,油红O染色方法观察Rnf20基因对成脂分化的影响,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nf20基因的干扰效率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结果显示,2月龄小鼠棕色脂肪组织中RNF20表达量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均显著高于1日龄小鼠。脂肪细胞分化标记蛋白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RNF20表达量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在棕色前体脂肪细胞及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后均显著增加。此外,在C3H10T1/2细胞中敲降Rnf20基因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RNF20及其介导的H2Bub水平显著降低,成脂分化后脂滴明显减少。综上表明,RNF20对小鼠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是必需的,敲降Rnf20基因导致组蛋白H2Bub水平显著降低,且降低了C3H10T1/2细胞的成脂分化效率。本研究丰富了小鼠棕色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为深入理解动物脂肪细胞分化提供了新的基因素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索其在成脂分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将0、10、50 μmol/L葛根素加入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分别通过油红O染色法及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的脂滴积累、甘油三酯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及Akt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0 μmol/L葛根素极显著增加了成熟脂肪细胞中脂滴和甘油三酯(TG)的积聚,极显著促进了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的刺激可增强Akt信号通路Ser47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表明葛根素对成脂分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实现的。综上所述,葛根素能够促进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kt信号通路Ser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有关。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胰岛素的效应机制提供新见解,为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索其在成脂分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试验在脂肪形成过程中将0、10、50μmol/L葛根素加入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分别通过油红O染色法及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葛根素对3T3-L1脂肪细胞的脂滴积累、甘油三酯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及Akt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0μmol/L葛根素极显著增加了成熟脂肪细胞中脂滴和甘油三酯(TG)的积聚,极显著促进了脂肪形成相关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的刺激可增强Akt信号通路Ser47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表明葛根素对成脂分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实现的。综上所述,葛根素能够促进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kt信号通路Ser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有关。本试验结果可为研究胰岛素的效应机制提供新见解,为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突变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基因序列,造成GluT4功能障碍,从而获得一种稳定、自发胰岛素抵抗的脂肪细胞模型。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T3-L1细胞的GluT4编码区进行定向切割,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基因测序筛选稳定突变的细胞株;使用CCK-8法检测所筛选细胞株的增殖活力;对细胞进行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以判断细胞成脂分化能力;以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入量确定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程度;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胰岛素抵抗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第九外显子处13 bp的缺失导致3T3-L1细胞GluT4蛋白功能障碍,这一突变不影响细胞的增殖活力;成脂诱导分化过程中,该细胞株表现出严重且稳定的自发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摄取受阻,与成脂分化和脂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综上所述,GluT4功能障碍阻碍了脂肪细胞响应胰岛素的葡萄糖摄取,从而造成脂肪细胞产生自发的胰岛素抵抗;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该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进行检测分析,验证了其稳定性和有效性,为脂肪营养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反式视黄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10-9、10-8、10-7、10-6和10-5 mol/L ATRA的处理组,油红O染色观察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提取法分析不同浓度ATRA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10-7、10-6和10-5 mol/L的ATRA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P0.01),而10-9和10-8 mol/L的ATRA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没有显著影响(P0.05)。10-5 mol/L的ATRA处理的前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PPARγ和C/EBPαmRNA的表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高浓度的ATRA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的堆积,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染料木黄酮对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及对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浓度为0、10、50、100、200μmol/L的染料木黄酮处理细胞,测定不同天数3T3-L1细胞相对增殖量、细胞合成脂肪量以及第8天与脂肪合成有关的基因PPARγ、FASN、LPL、ACC、HSL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增殖方面,染料木黄酮能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P〈0.05)。随着染料木黄酮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强。当浓度为200μmol/L时,细胞停止增殖。在分化方面,染料木黄酮能显著减少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合成脂肪的量(P〈0.05)。随着染料木黄酮浓度的增加,细胞分化合成脂肪量减少。染料木黄酮能显著减少3T3-L1细胞与脂肪合成有关的基因PPARγ、FASN、LPL、ACC、HSL的相对表达量(P〈0.05)。在浓度为50μmol/L时,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在浓度为200μmol/L时,FASN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在浓度为10μmol/L时,LPL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在浓度为200μmol/L时,ACC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在浓度为10μmol/L时,HSL基因相对表达量最低。分析推测,染料木黄酮通过抑制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减少脂肪合成量。  相似文献   

17.
旨在鉴定非编码RNA circNMT1,明确其组织和细胞的表达模式,以及探究过表达circNMT1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本试验以30月龄中国沼泽水牛(信阳水牛,n=3)的心、肝、脾、肺、肾、背最长肌、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和前体脂肪细胞以及3T3-L1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技术对circNMT1进行鉴定、细胞定位并明确其时空表达模式。进一步分别将其过表达到3T3-L1和水牛前体脂肪细胞中,利用形态学方法及定量方法检测过表达后脂滴累积情况,同时采用qRT-PCR检测脂肪标志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ircNMT1是真实存在且稳定表达的circRNA,在水牛前体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表达,且在脂肪组织和成熟的脂肪细胞中高表达(P<0.001)。功能获得性试验表明,在3T3-L1细胞和水牛脂肪细胞,circNMT1显著促进脂肪细胞的脂滴积累,并且显著提高成脂标志基因PPARGC/EBPαFABP4的相对表达水平(P<0.01)。circNMT1可能是水牛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控因子,这为circNMT1在水牛脂肪细胞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miR-215-5p在固始鸡腹部脂肪沉积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miR-215-5p在14周龄固始鸡8种组织和腹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表达特征;通过miR-215-5p mimics和inhibitors转染试验,利用CCK-8、EdU、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等方法,分别评价了miR-215-5p对固始鸡腹部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iR-215-5p在固始鸡腹脂和皮脂等组织中高表达,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具明显时序表达特征;当转染miR-215-5p mimics后,前体脂肪细胞中增殖标志基因CDK1和PC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细胞周期阻滞因子p21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EdU阳性细胞比例和前脂肪细胞总数极显著降低;同时,可显著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G、CEBPA、FABP4和LPL的表达,减少脂肪细胞内脂滴生成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此不同,miR-215-5p inhibitors转染前脂肪细胞后,在增殖和分化上获得与miR-215-5p mimics转染后相反的结果。同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了mi-R-215-5p的靶基因,过表达miR-215-5p可抑制核受体辅激活因子3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3, NCOA3)基因3′-UTR区荧光活性,而突变NCOA3基因3′-UTR区与miR-215-5p种子序列的结合位点可解除其抑制效果。上述结果证明,miR-215-5p可抑制固始鸡腹部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直接靶作用于NCOA3。因此,miR-215-5p是固始鸡腹部脂肪形成的一个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Wnt/β-catenin通路激动剂-Li Cl对3T3-L1细胞Villin 2表达的影响,明确Villin 2在脂肪生成中是否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培养3T3-L1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和20 m M Li Cl处理组,油红O染色观察3T3-L1细胞分化的形态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Villin 2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20 m M Li Cl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显著抑制3T3-L1细胞分化;在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和完全分化后20 m M Li Cl处理组的Villin 2 mRNA相对表达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20 m M Li Cl能在3T3-L1细胞中成功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Villin 2在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和完全分化后都是作为一个下调基因起抑制脂肪生成的作用,并且Villin 2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维生素D受体(VDR)在SD大鼠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进行SD大鼠脂肪细胞的分离培养,并将其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分别在细胞生长至单层汇合后的第0、4、8、12、16天收集细胞样品。对VDR和脂滴进行荧光染色,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VDR蛋白表达量进行分析,采用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VDR表达量。结果显示,随SD大鼠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中脂滴逐渐增加,V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脂质积累过程呈负相关性,表明VDR的表达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其可能以负反馈的调节机制参与了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