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有效开发利用我国2000多万亩沿海滩涂资源,发展贝类养殖生产,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先后做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工作,终于摸索出牡蛎底播插滩养殖技术。牡蛎底播插滩养殖技术一改传统地投石、插竹或设置浮筏等养殖方式,无需任何养殖设施,只需单体育苗(或海区采苗),植插于适合养殖的海滩上即可,而且单位面积产量,效益都远远高于传统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2.
莫新 《科学养鱼》2004,(11):34-34
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牡蛎的种苗主要来源于采集天然苗。近几年随着牡蛎养殖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牡蛎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大大刺激了蚝农采苗的积极性。但是,许多蚝农采苗时,盲目地往海里投入大量的附着器,不但效益不高,而且破坏采苗场的环境。现将牡蛎采苗技术介绍如下。一、附着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牡蛎的种苗主要来源于采集天然苗。近几年随着牡蛎养殖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牡蛎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大大刺激了蚝农采苗的积极性。但是,许多蚝农采苗时,盲目地往海里投入大量的附着器,不但效益不高,而且破坏采苗场的环境。因此,为了提高牡蛎的采苗技术,特编此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牡蛎的种苗主要来源于采集天然苗种。近几年,随着牡蛎养殖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牡蛎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极大地刺激了蚝农采苗的积极性。但是,许多蚝农采苗时盲目地向海里投放大量附着器,不但效益不高,而且破坏采苗场的环境。因此,为了提高牡蛎的采苗技术,笔者编此文稿供大家参考。一、附着基的制作附着基是牡蛎苗附着生长的根基,其质量的优劣不但影响种苗采集时的附着效果,而且决定着牡蛎未来能否长期固着在附着基上生长。为了提高牡蛎苗的附着效果,附着基应用水泥制成,水泥、沙(中沙)的比例为1∶2.5,并用淡…  相似文献   

5.
李克元 《水产科学》1996,15(2):29-30
褶牡蛎潮间带采苗及养成技术李克元(长海县水产研究所,116500)为开发利用我县沿海滩涂,发展褶牡蛎增养殖,近年来在哈仙岛等渔区进行褶牡蛎自然海区采苗及养成试验,取得了每片采苗板平均苗585个的好效果,达到了生产要求。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采苗海...  相似文献   

6.
苗种是养殖的基础,采苗好坏直接影响收成丰歉。福建沿海采集牡蛎苗的传统季节一般在“清明”至“夏至”,此时正是藤壶大量繁殖季节,且常在牡蛎繁殖高峰之前出现,因此,采苗器经常被藤壶布满。1987年,厦门沿  相似文献   

7.
海产贝类在我国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贝类的主要养殖品种有牡蛎、贻贝,缢蛏、泥蚶、蛤仔和珍珠贝,近年来还试养扇贝和鲍。苗种生产以海区自然附苗为主。为提高天然采苗率,在我国有些海区对牡蛎、蚶、蛏进行过(或仍在进行)附苗预报,平畦预报工作,对生产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组织,  相似文献   

8.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9.
洪婧妮 《科学养鱼》2022,(12):66-67
<正>牡蛎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在泉州沿海地区广泛开展养殖。惠安县长期开展牡蛎养殖,苗种来源主要依靠海区半人工采苗,通过投放附苗器采集海区天然苗种,在海区中集中养成。近年来,由于牡蛎需求量大,养殖户养殖热情高涨,采苗养殖活动日益频繁,养殖密度增大,惠安海区牡蛎天然苗种发生品种退化的现象,海区采苗苗种附着率低,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浙江省玉环县芦浦乡在楚门港内用浮筏养殖牡蛎500亩,挂橡皮条100余万条。这些浮筏式养殖的牡蛎是分别于6月下旬在自然海区和室内人工采苗、附苗的,经过4个月的管理,一般壳长已达4厘米左右;室内人工附苗的牡蛎,长势更为喜人,虽然附苗期比自然海区晚了近一个月,但目前平均壳长已4.5厘  相似文献   

11.
广西钦州市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近江牡蛎采苗基地,每年可生产近江牡蛎种苗1.5亿支(串),其中有部分种苗销往广东湛江、汕头、中山、台山等市及海南省进行养殖。近江牡蛎属滤食性贝类,主要滤食海水中的藻类,从理论上说,它是无公害产品。粤西与广西沿海一衣带水,气候与海洋环境十分相似,而近江牡蛎产品营养丰富,历来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因此,构建粤西、广西沿海近江牡蛎产业带,将极大地促进两地渔农民的增收和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镇海湾,位于珠江口西海岸,是广东近江牡蛎种苗的主要产区,现有种苗生产面积16500亩,占该湾牡蛎养殖面积的40%,种苗除供应该湾牡蛎养殖需求外,每年提供深圳、宝安、珠海等地一批优质种苗。近二年,该湾种苗生产专业户大力开发种苗生产场地,全面推广水泥采苗器采苗技术。从1985年开始,把石块地播采苗逐步改为水泥瓦(规格为:22×12×2厘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乳山县海阳所镇渔民辛启伦充分利用泥质滩涂插苗养殖牡蛎获得高产。辛启伦有丰富的滩涂养贝经验。他根据牡蛎适应性强的特点,把蛎苗均匀地插在泥质滩涂上进行养殖。春天插  相似文献   

14.
正白肉蚝是两广人食用牡蛎的最佳品种,也是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贝类。笔者曾在广西钦州海水养殖场从事大蚝养殖多年,研究与总结有"近海养蚝技术""单杆蚝钳""茅尾海白肉蚝采苗技术研究"和"茅尾海蚝苗市场占有率下滑的原因与对策",并在《广西水产科技》发表。现根据这四项技术的要点,推出新的养蚝模式。1场地选择1.1采苗场地广西钦州茅尾海是白肉蚝采苗的天然好地方。每年蚝苗商品率占全国60%以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牡蛎养殖由于受苗种的限制发展较慢,为此我们从1989年开始进行了牡蛎筏式半人工采苗试验。通过几年试验结果表明,要提高牡蛎筏式半人工采苗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单纯 《水产养殖》2022,(4):57-58
通过对盐城市大丰区沿海多年的条斑紫菜养殖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影响条斑紫菜养殖产量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后续条斑紫菜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1网帘采苗和养殖前期苗帘的管理 1.1网帘采苗管理 由附着于网帘上的紫菜苗萌发的叶状体是紫菜养殖产量的基础.网帘上紫菜苗采集的质量、密度是影响紫菜养殖高产的第一关键因素.江苏中部沿海地区,紫...  相似文献   

17.
台山县下川镇在传统的插桩式养殖翡翠始贝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共投资200多万元,在独湾、略尾等海区,开拓浮吊式养殖翡翠贻贝1000多亩。用浮吊篾缆绳、旧轮胎、旧胶丝绳等各种采苗器近30万吊。目前,各种采苗器全部附上了翡翠贻贝苗,每吊采苗多达1500粒,少的也有几百粒。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稚参比同期人工培育的稚参体质健壮、肉质肥厚、生长速度快,深受养殖业户的欢迎。养殖栉孔扇贝和牡蛎都能不同程度地采集到一定数量的稚参。受此启发,去年在总结往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套子湾扇贝养殖海区结合栉孔扇贝的养殖和栉孔扇贝半人工采苗生产投挂刺参采苗器,进行了刺参半人工采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牡蛎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浙江省牡蛎养殖模式,处延牡蛎养殖海区,进一步巩固自然附苗基础上的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搞好太平洋牡蛎良种场建设规划,尽早使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达到工厂化生产水平,重视牡蛎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搞好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拓宽牡蛎销售渠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张进上  陈国铭 《水产科技》1996,(2):32-37,41
种苗无论是在养殖渔业方面或者是在栽培渔业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其生产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用采苗器或渔具采捕发生于海中的幼体的天然采苗和使受精卵孵化由人工育成幼体的人工采苗。战前已进行了紫菜、牡蛎、蛤仔、珠母贝等双壳和罗氏石勃卒、鰤鱼等的天然采苗养殖。从1935年前后起,对海产生物生活史的解释逐渐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