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经过○红尘国家森林公园,这个一度令许多中国人所陌生的字眼,目前已渐渐深入人心,正成为人们、尤其是城里人向往的好去处。可是,问及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的来历,却仍然令许多人茫然。早在1832年,美国边塞风景画家乔治·卡特林就预见到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我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塞罕坝。在来之前,我百度了一下,网上那些美丽的风光让我心怀期待。可没想到的是,报到的第一天,我就大失所望。我家在石家庄行唐县,距离塞罕坝有800公里。报到那天,已经是12月中旬了,知道那里冷,我特地穿了上最厚的保暖内衣和棉衣棉裤。坐着绿皮火车咣当了10个多小时到承德,再坐5个多小时汽车到了林场,一下车,我人就傻了。  相似文献   

3.
王翀 《森林与人类》2007,27(1):28-43
5月中旬的一个早晨,我坐上了北京至盘锦的长途大巴,这是我第一次去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望着窗外的小雨,心中默默祈祷这次会有好运气,尽管这样,我也没有抱有太多拍出好片子的希望。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盘锦兴隆台车站。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测量日记●曹伟风1991年5月×日我第一次跟中队野外作业,就是进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我们4人乘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由塔河出发,行车两个多小时,到了呼玛县。我们的向导是鄂伦春人。他身背猎枪,手拿劈刀,头戴皮帽,十分豪爽英俊。他要我们把仪器、帐篷和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林业工作做得很扎实。无论是造林绿化,还是森林资源保护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营造林质量,连续11年进入全国“三甲”,其中6年居全国第一。回顾去年全省的林业工作,我认为有3个方面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汪永晨 《森林与人类》2001,21(12):15-16
如今还有人把家建在石头上,不是一家,而是108家。不是亲眼所见,听起来真有些“天方夜谈”。21世纪第一个秋天,玉龙雪山脚下的树正黄,叶正红时,我爬到了这块大石头上,准确地说是下到了这块大石头上。正在修建的公路和大石头隔山相望。半个小时山路,我下到了这座住有108户人家的石头城。石头城有东门、西门两座城门。西门位于古城西南悬崖边,呈拱形,由砖石砌筑而成。过去城门分内外两道,相距数米。东门是一座木结构门楼,高两层,楼下是过关通道,楼上为守卫哨所。云南丽江,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兴盛,国人已不陌生。可是丽江…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21日150团场刮了一场大风。刮风时间是在21日下午8点20分至22日凌晨3点30分,历时7个小时零10分。风速每秒由17米逐渐增大至25米,即风力由8级增到10级。这是该团场自58年建场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大风,(第一次是在1961月5月31日,风力10级,刮了12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万佛山半日     
在通道县城办完差事还有一点时间,当地的同志说去乡下看看,感受感受这里的自然和民俗。搞林业这一行的,要看的自然是山。就这样我不经意地跟随通道的同志出了县城。从县城双江出发,沿1805省道行5公里,便是临口镇,车子再在乡间公路上颠簸半个小时就到了万佛山门口。未跨入山门,我感觉这就像是个大宅院,门前空旷的田野闻到了稻花香,两旁的山突兀靠近似宅门洞开,从门外往里望去,宅院深深,神秘莫测,我陡然兴奋起来,入门槛欲见堂奥。入院的第一脚就踏在草地上。这草儿浅浅的,匍匐的茎似竹鞭把泥土扎得严严实实,茎节间透出发达的…  相似文献   

9.
故乡行     
我离开故乡近50年,只回去过两次。一次是1984年冬天,一次是今年5月3日。两次故乡行,深深震撼着我,令我感慨万千。  1984年冬季,我利用出差之便,同我的大姐回到了故乡——慈利县阳和乡江边村。刚踏上这片故土,我感到有些陌生。老屋前澧水河边的小山岗上,过去一片风景林,都是几人抱不到的松树、樟树,却全不见了。叔叔说:是“公社化”大炼钢铁时砍掉的。江边村的房子,仍然依旧。偶尔一两栋红砖瓦房,是村干部或“个体户”盖的。大河里的鱼,也因水被污染或电打,已基本匿迹。  住房倒“似曾相识”。我住在远锡叔家,他是最老的…  相似文献   

10.
茶树花     
对茶,我是不陌生的,"寒夜客来茶作酒"的诗意一直萦绕心怀; 对树,我更是熟悉的,我的职业就是种树; 但对茶树,我却是第一次这般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1.
在赤峰市敖汉旗的长胜镇,一位叫王子龙的建筑包工头,3年投资160多万元,承包荒沙3300亩,创办了家庭林场。其规模之大,效益之显著,还有他那执着而感人至深的治沙精神令人感慨良多。受王子龙精神的感召,正月初二,我乘坐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公共汽车,专程采访了他和他的“私人”林场。来到林场后,我说明了来意,  相似文献   

12.
七一冰川     
2008年11月,我单身进行了一次西北之旅,在列车上临时决定增加了七一冰川之行。因为这个决定做得过于仓促,无论在心理和物资上都准备不足。攀爬海拔4360米的祁连山腹地冰雪世界,5个小时,10多公里山路,步步充满艰辛,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然而,我终于走了过来,所有的艰险都如同祁连山深处的千年冰雪,被踩在了一双历经万水千山的破旧登山鞋底下。  相似文献   

13.
“马医生,您查过我们家属病房了吗?”“查过了,没事,放心吧。”“马主任,您看我的病,怎么办呀?”“我怀疑你是白血病,不用着急,一会儿王医生会安排你住进病房。”这是我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血液科病房走廊里看到的一幕。血液科主任马健,中国年轻一代的血液病专家,就是这样每天穿梭于病患之间,为他们解除病痛。在我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马健和我聊起了他的行医生涯。  相似文献   

14.
笑林     
正海市蜃楼半个小时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问我需不需要贷款?我说要……对方很高兴问:要多少?我说:50个亿!他问:有抵押物吗?我答:有楼。对方:哪里的楼?我答:海市蜃楼。对方:哦……清仓大甩卖阿娇经过一家店铺,听到店铺里反复播放着"因公司倒闭,清仓大甩卖,最后三天",可三天后,阿娇再次经过店铺的时候,店里还在播放同样的录音。阿娇忍不住进店问老板:"老板,三天前你不就说是最后三天了吗?"老板笑笑说:"是啊,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我们不得不接着‘倒闭’啊……"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C 一个无人的下午,在电视机旁徘徊了两个小时后,我终于拨通了邱海文的手机。 我并非蓄意背叛周小院。 最初,和邱海文的接触也仅仅限于一般朋友。但慢慢地,我像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推着,无可拒绝地一步一步偏离了轨道。坐在海文的小屋里,我们喝“喜力”,聊天。我  相似文献   

16.
9月23日,舒婷从承德开完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讨会回来,下榻在北京河北饭店。我很荣幸地拜访了这位新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她给我的印象是:仿佛普通人,但骨子里又有诗人的多情与敏感,而最重要的是她为人为诗的真诚。舒婷1971年开始诗歌创作,第...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踏上这片中原热土——河南,心中无限感慨。就是在这里孕育了我中华儿女就是在这里发源了我五千年的文明。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为之战死,多少豪杰为之献身,多少历史的足迹才踏出这万里平原,多少岁月的风霜才抚平了沟沟坎坎。历经千年,历史诗他蹒跚,岁月乘其厚重,地处中心反而让其成了人们心中的隐士。初冬时节,白雪掩映着翠绿,枯树梢头久久不肯落去的两片黄叶在随风飘摇,似乎是在迎接我这位来自远方的客人。似乎又是在翘首以待,春花烂漫时。北京到郑州八小时,郑州到许昌两小时,心中的迫切已将千里之遥缩成咫尺……当许昌市渐渐映入我的眼帘。周身的血液都在回诉。素来喜好历史的我对于许昌,仅限耳闻于师、目睹于书。今日亲邻至此。真谓幸有余焉。此时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面对历史的长河,我只不过是即将被卷入河中的一粒沙。许昌地处河南中部。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许、陈、钟、方等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8.
双峰县荷叶区,曾因森林植被遭到破坏,耕层浅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七十年代,全区动员三万劳动大军,耗资15O万元,治理渭河。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苦战3年,幸福万年”。可是不到3年,治理的河道又淤塞了。农业区划在这里开展后,经过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终于找到了振兴荷叶区农业的突破口在于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于是,区委提出了“还我青山绿水”的口号。经过3年努力,全区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一是过去的癫头山现在一片葱郁,剥皮山开始变目。二是年流失水土量减少了41%,洪涝灾害大减轻。在1994年7月初罕见的两小时降雨89.3…  相似文献   

19.
土是家乡热     
土是家乡热(散文)肖家相春节,我和妻儿回到了阔别30年的四川老家──陈食乡。家乡的山山水水,坡坡坎坎和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在记忆里这么的熟悉、亲切。但是,对于我这个被“嫁”到云南的汉子,这一切又是那么的陌生──当年的马儿石坝、十六挑田、“克蚂”坡不见...  相似文献   

20.
早春二月,人们的心头还残留着些许冬日的痕迹,可柳绿桃红已经在酝酿之中了,想着春天,想着一年一度的植树造林,记者决定从造林的源头———林木种苗探起。接受我采访的是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副站长刘红。这位刚刚到任不到一年的女副站长谈起种苗来却不陌生,一切稔熟于心。也难怪,在造林司摸爬滚打了20年,与造林事业结缘26年,会对造林的原料——————种苗陌生吗?转变观念调整思路记者:当前我国林木种苗的发展环境怎样?刘红:当前我国林木种苗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备加关注为种苗工作注入了更多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