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安市污水污泥林地施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在杨树,泡桐和油松林地上施用不同量污泥一年后,供试树木在树高和地径的生长上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0-20cm的理化性质也起了有益的变化;土层100-120cm中硝态氮的含量均不大于30mg/kg,未引起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属均累积于土壤表层(0-20cm),未向下层迁移。  相似文献   

2.
在杨树、泡桐和油松林地上施用不同量污泥一年后,供试树木在树高和地径的生长上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0~20cm的理化性质也起了有益的变化;土层100~120cm中硝态氮的含量均不大于30mg/kg,未引起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属均累积于土壤表层(0~20cm),未向下层迁移。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六种特有松科植物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A核型,K(2n)=24=20m+4sm;天山云杉(P.schrenkianavar.fianshanica)为2B核型,K(2n=24=16m+8sm;峨眉冷杉(Abiesfabri)为2A模型,K(2n)=24=14m+8sm+2st;红杉(Larixpotaninii)为2A核型,k(2n)=24=12m+10sm+2st;高山松(Pinusdensata)为1A核型,k(2n)=24=24m。试材来源于原始林区的自然居群,根据核型资料,结合各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遗传变异及进化程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监测红壤旱地剖面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根系生长与利用深层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作物在不同土层出现凋萎含水量的时间为:耕层0-20cm7天;中层20-40cm17g天,下层40-60cm40天;旱地底土经施用复合肥,栏肥、钾肥、硼砂和石灰石粉,棉花单株根长比不施肥处理增长。根系干重增加12.3-21.9%,20cm以下测根数增加28.7-38.1%;在边疆干旱20天中增加吸取30-5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泡桐不同粗度种根的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种根粗2.6-3.5cm时,苗木生长最好;种根粗度1.6-3.5cm时,出苗率和成苗率均很高;种根粗度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苗木速生期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烤烟双棚育苗和大田覆膜增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增加2.6-4.8℃.5cm地温增加0.8-2.1℃,10cm地温增加1.8-3.6℃,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和地温提早2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在双棚内可提早20d播种;提前17d移栽;大田覆一膜比不覆地膜5cm和10cm的地温提早1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成活率达98.9%,双棚育苗和大田覆地膜的增温保显效应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表现在株高90cm,单  相似文献   

7.
梓,别名梓树、假梧桐、梓白树 等。紫藏科梓树属植物,落叶乔木。 为北方优质绿化树种之一。一般高 达8~10米。树皮浅褐色。叶三枚轮生 或二枚对生,有叶柄,8~10cm;叶宽 卵形或圆卵形成熟叶片长21cm,宽 19cm;3~5浅裂或全绿,无毛或微有 绒毛。树冠舒展,形如伞状。初夏开 花,随纬度增大,开花逐渐延迟,从6 月初到7月末。花两唇形,淡黄色,每 枚小花 1.2~2cm;花冠内面有黄色浅 纹和紫色斑点;多枚小花形成圆锥 花序,生于茎、枝的顶端,花序梗稍 有毛。蒴果细长,18~23cm,10月份 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二分册)、《泡桐栽培学》等著作中泡桐属植物进行了修订与增补.其主要内容:①纠正了泡桐属植物形态描述中几个术语的错误应用;②报道了泡桐属植物特异特征的发现;③补充了泡桐属的形态特征描述;④收录了泡桐属1新分布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土壤剖面中砂质夹层的储水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土壤剖面中砂质夹层的水分行为,试验采用模拟土柱进行研究。土柱的剖面组成是:中壤土夹10cm厚的松砂土于20、50、80、110cm深处;中壤土夹5、10、15、20、25cm厚的松砂土于30cm深度以下。用限量供水与足量供水两种方式处理上述土柱,观测剖面各层(每层10cm)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饲料菜为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植物,叶片宽大肥厚,叶数量最多可达300多片。全株长有白色短毛,株高130cm,200多个叶片,叶片长80cm,宽20cm。根系发达,主根粗大,肉质,分有许多侧根,根深1m以上。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抗寒,在-40℃可越冬。7℃开始发芽,在20~25℃、土壤持水量70%~80%时生长最快,0℃以下停止生长。1 栽培技术1.1 繁殖方法俄罗斯饲料菜常年开花但很少结种子,主要靠无性繁殖。其繁殖方法有二:①分株繁殖法:按根块上的幼芽多少纵向切开,每条根栽1株,栽培后1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32)P与~(86)Rb对泡桐丛枝病病枝叶吸收磷钾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对5种泡桐当年生正常实生苗进行了示踪试验,结果发现,抗病的种(如白花毛泡桐)吸收的磷少钾多,感病的种(如兰考桐)吸收的钾少磷多。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课题为系统研究泡桐属各树种各部位的化学组分及其经济价值。从综合利用角度提出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确定生产价值。本文只报导了泡桐属白花泡桐和毛泡桐药用成分综合利用的工艺过程及其主要技术措施。至于各重要药用成分进一步的分离、分析、鉴定及其临床实验待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上都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而无本质差别。(2)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3)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4)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只重视毛泡桐×白花泡桐而忽视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14.
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体系的各主要因素的研究,建立了适于泡桐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佳酶切体系(20μL)为500 ng模板DNA,3 U的Pst 1和Mse I,在37℃下双酶切3 h;20μL最佳连接体系中为酶切产物15 μL,0.25 μmol·L-1Pst I接头,2.5 μmol·L-1 Mse I接头,1 μL 10×T4 Buff-er,2 U T4连接酶,22℃连接18 h;20 μL最佳预扩反应体系中5 μL稀释10倍的连接产物,100 μmol·L-1dNTP,2 U Taq酶,250 μmol.L-1 Pst I和Mse I引物(P+AGT/M+AGT),2 μL 10×PCR Buffer.20 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中5 μL稀释20倍预扩增产物,100 μmol·L-1dNTP,2 U Taq酶,350 μmol·L-1 Pst I和Mse I引物(P+AGT/M+AGT),2 μL 10×PCR Buffer.最后,筛选出了97对适宜于泡桐AFLP分析的引物.  相似文献   

15.
泡桐属植物自然分布及栽培范围广阔,是园林绿化、农桐间作等的优良树种之一。同时,泡桐木材材质优良,常应用于制造业,是重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目前,泡桐的繁殖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泡桐雄性不育,有性繁殖需要经过天然杂交才能结实,但这样的种子往往不能保持优良的性状。插根法繁殖,则受到种根不足的限制。为了打破泡桐繁殖中的局限性,加快泡桐的优良品种的应用和推广,我们对泡桐进行了劈根嫁接育苗方法的尝试,研究发现劈根嫁接泡桐成活率高,操作简便,易出苗。同时,对泡桐的生态习性、园林绿化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泡桐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及园林绿化应用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泡桐繁殖速率,还可保持泡桐树种的优良性状,对泡桐属种质资源的推广和园林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蛋白质单向凝胶电泳对泡桐属7种1变种1变型─毛泡桐(Paulouniatomentosa)、川泡桐(Paulowniafargesii)、山明泡桐(paulownialamprophylla)、鄂川泡桐(PaulowniaalbiphloeaZ.Y.ZhuNov.sp)、南方泡桐(PaulowniaaustralisGongTong)白花泡桐(Panlowiafortunei)、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成都泡桐(PaulowniaalbiphloeaVar.ChengtouensisZ.H.Zhu)、白花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f.albaZ.X.ChengetS.L.Shi)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桐属宜分为三个组:白花泡桐组(白花泡桐、白花兰考泡桐)、南方泡桐组(南方泡桐、成都泡桐)、毛泡桐组(毛泡桐、川泡桐、鄂川泡桐、山明泡桐、兰考泡桐)。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研究泡桐埋根苗生长发育动态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在郑州地区生长良好的4个泡桐品种(种源)埋根苗为研究材料,对1年生埋根苗生长期的苗高、地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指标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泡桐品种(种源)埋根苗的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苗高生长的快速生长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下旬,9月为生长缓慢期,10月初到10月中旬苗高生长基本停止;地径生长的快速生长期从7月中旬到9月初,9月中下旬到10月为缓慢生长期,但10月下旬地径仍然还在缓慢生长,即泡桐地径生长比苗高生长延长10~15 d。不同泡桐品种(种源)埋根苗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4个光合指标在不同月份的日变化规律比较一致,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单谷曲线特征;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在6、8、10月份出现双峰现象,且峰值出现时间较为一致,说明几个指标呈正相关;毛白33、9502的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郑州白花的值相对较小,与生长量的表现一致;总体来看,5、10月份各泡桐品种(种源)无性系埋根苗的净光合速率偏低,6、7、8、9月份则相对较高,显示了泡桐在不同月份光合能力大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泡桐林带遮光与桐果农间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在四周建有泡桐防护林带的苹果园东,西,南,北4个方向上离林带等距离布设样点,对各样点的光照强度,日照时数,叶面温度,蒸腾强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苹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泡桐林带遮光对近林带样点的影响,相对日照总量(KST)降低35.74%,各项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为:距南北向林带8m以内,东西向林带5m以内。据此  相似文献   

19.
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中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33泡桐为研究对象,通过外部形态观察研究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同期观测其光合特性,并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泡桐的高生长停止于9月下旬;9月底10月初,多数泡桐顶芽已经由绿变褐而干枯;地径生长的停止期晚于高生长;泡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是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 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温呈显著正相关性;非气孔因素可能是诱导泡桐顶芽死亡的主要原因;9—10月泡桐的光合速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水平,且主要用来粗生长和休眠侧芽的形成;泡桐顶芽枯死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3种方法提取了豫杂一号泡桐组培苗叶片DNA,并对其得率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DNAkit,CTAB-Ⅰ和CTAB-ⅡI法提取DNA的得率分别为0.250,0.284,0.312 mg·g~(-1);CTAB法提取的DNA片段大于DNA kit法;利用CTAB-Ⅱ法得到的DNA可被EcoRI,MspⅠ和Hpa Ⅱ完全酶切,该DNA经AFLP-PCR扩增电泳后,产物带型清晰,稳定,重复性好.CTAB-Ⅱ法为泡桐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