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噻嗪酮在水稻上的内吸输导作用和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相色谱检测结合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试验,证明水稻对噻嗪酮具有明显的内吸辅导作用。 稻茎可吸收和富集田水中的噻嗪酮,浓缩系数为2.4~3.5.施药187.5 g(ai)/ha后1~4周,噻嗪酮在稻茎中的消失率依次为73.30%、90.32%和95.01%。粗喷雾、泼浇、弥雾、毒土(有水层)等不同施药方式之间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噻嗪酮对稻飞虱的高度生物活性,在水稻上的内吸作用和稻茎对田水中药剂的吸收、富集能力,是该药在田间表现长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特丁硫磷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衣纯真(北京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傅桂平,翟宝杰…∥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20(4).-439~443特丁硫磷是天津农药总厂新研制的一种新型有机磷广谱内吸杀虫、杀线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在山东、北京...  相似文献   

3.
7%棉虫威涂抹剂是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的一种专供涂抹使用的新型杀虫剂(已通过省科季鉴定并获国家专利)。它具有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为验证该药剂对抗性棉蚜、棉铃虫的防治效果、1990~1991年  相似文献   

4.
扑虱灵是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方式是破坏幼虫几丁质台成,控制其脱皮’直至杀死幼虫。此外,还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对同翅目害虫有特殊防效。为探讨扑虱灵对长白蚧(Lopholeuaspis japonica Cockerell)的防效,以及为大面积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呋喃丹是美国FMC公司生产的一种氨基呷酸酯类杀虫剂,具有内吸、渗透、触杀及胃毒等作用。在我国除广泛用于防治水稻害  相似文献   

6.
拉维因在抗性棉铃虫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室内、小区、大面积示范和推广试验,全面评价了新一代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拉维因在抗性棉铃虫治理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拉维因具有杀卵效果好、胃毒作用强、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7~10d)、保蕾效果好、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较安全等特点,是防治抗性棉铃虫(特别是抗菊酯类农药棉铃虫)的理想替代农药品种,适宜于南北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锐劲特防治茶丽纹象甲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锐劲特是一类新型苯吡唑类杀虫剂,由于其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活性高,被喻为新一代高技术杀虫剂。该药对半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等害虫均有极高的活性。杀虫作用主要以胃毒作用为主,兼具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为探讨该药对茶丽纹象甲的防治效果,我所于2002年4~6月开展了试验研究,现简要汇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种类5%锐劲特悬浮剂: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2002年生产80%敌敌畏乳油: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生产1.2试验方法1.2.1锐劲特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室内毒力试验试验于2…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87~1990年对马铃薯主要病毒毒源试管封闭保存的研究结果.保毒植物为普通烟草、心叶烟、德伯尼烟、番茄、千日红,洋酸浆等.在无菌条件下,温度为20~25℃,2000~3000m烛光照,取其0.5~1cm大茎尖消毒后扦插在试管培养基上培养,因保毒植物种类不同,其成活率为57.6%~100%,平均为87.1%,进管20~26天生根发育正常.在试管内发育成株时,可进行单节切段更新繁殖,其生长发育比大茎尖初次进管时速度快,一般6~12天生根发育正常,并保持试管毒源纯度和含毒量.  相似文献   

9.
“三九一一”是中国科学院统一命名的“甲拌磷”的代号。目前我省用于甜菜浸种的“三九一一”是天津农药厂生产的乳油剂,有效成分75%,浅棕色油状液体,有烂蒜恶臭味,溶于水为乳白色,中性、稳定,遇酒精、强酸、强碱可分解失效。“三九一一”具有强大内吸作用,浸种后毒效可通过种皮进入作物的各部组织,有强大的胃毒、触  相似文献   

10.
优质食用稻硫镁钙吸收运转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 年,在长沙县基点利用多品种进行了优质稻硫镁钙的吸收运转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生产 62~80 t 优质稻谷,需吸收 S 141~189 kg, M g 18.0~28.1 kg, Ca24.3~35.4 kg;生产100 kg 稻谷的 S, Mg, Ca 吸收量优质晚稻高于普通晚稻,更高于优质早稻。稻株最高含 S量在分蘖期,成熟期最低; M g, Ca 则与 S相反。吸 S高峰2 个,主峰在孕穗至齐穗(030~031 kg/hm 2·d); M g, Ca 吸收高峰分别在孕穗前后(059~063 kg/hm 2·d)和穗分化至孕穗间(074~093 kg/hm 2·d)。向谷粒中的运转率为 S> Mg> Ca,优质稻低于普通稻;表观运转率优质稻亦低于普通稻。  相似文献   

11.
大扶农(Diafuran)是日本国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氨基甲酸酯类广谱型杀虫剂。药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在棉花等旱田作物使用,药效可维持30天以上。1990年,用大扶农对棉田小地老虎进行药效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室内、小区及大面积示范试验,全面评价了化学结构不对称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速杀硫磷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效果。结果表明,速杀硫磷具有杀卵效果好、触杀兼胃毒作用强、击倒速度快、速效姓好、特效期较长(3~5d)、保顶保蕾效果较好等特点,可作为防治抗性棉铃虫的替代新农药品种之一,适宜于南北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旱地花生开花规律及有效花终止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旱地花生出苗后30d左右始花,花期60d。始花20d后进入盛花期,有70%~80%的花在始花至盛花期内开放。挂牌标记各期果针入土结实的结果表明:旱地花生有效花终止期为始花后30d,有效果针入土终止期在收获前60d。  相似文献   

14.
呋喃丹又名卡巴呋喃,为高效、广谱、低残留农药,是一种良好的杀虫、杀螨、杀线虫药剂。其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2,3—二氢苯骈呋喃—7—氨基甲酸甲酯。 呋喃丹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杀虫作用,持效期长,一般可达30—60天。美国FMC公司生产的原药含量为97%。我国进口的为75%呋喃丹母粉,由国内加  相似文献   

15.
巴丹原粉对茶小绿叶蝉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丹是一种从海边动物沙蚕体内分离出来的一种有毒成份为基础合成的一种衍生物,俗称杀螟丹。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硫化氨基甲脂内类杀虫剂.作用迅速,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毒性。LDSO力250毫克/公斤。根据茶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以刺吸茶树嫩梢皮层吸取汁液,雌虫产卵于嫩消内,使茶树生长受阻,严重地影响了茶叶的外形和内质.喷施巴丹药液进行防治。一、试验地点:城关茶场.时间:1994年和1995年8月一9月。H、试验材料:18一19龄生茶树、巴丹原粉三、试验方法1.处理:处理()25亩,喷IOO{l信…  相似文献   

16.
茶树再植障碍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在同一地块连年种植都会出现连作障碍又称自毒作用,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并释放到土壤中积累,使同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受到抑制或毒害作用。研究发现,茶籽在茶园中不能顺利萌发成苗,老茶园改植换种茶苗生长势比新垦殖茶园差等现象也与自毒作用有关。通常表现为幼苗生长衰弱,根系发育不良、腐烂,植株矮化,节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啶虫脒防治茶园害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萍  徐泽  侯渝嘉  邓敏 《中国茶叶》2006,28(2):24-25
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Acetaniprid,奠比郎)是继吡虫啉之后叉一种氯代烟碱类优良杀虫剂。据报道,该药剂对同翅目(蚜虫、叶蝉、介壳虫),鳞翅目(小菜蛾、潜叶蛾、小食心虫、纵叶螟),鞘翅目(天牛、猿叶虫)以及蓟马类害虫均有效,且活性高、用量少、见效快、持效期长。啶虫脒的作用机理与目前常用杀虫剂不同,它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是一种高效、广谱、机制新颖的杀虫剂。2005年8-9月,对茶园中的小绿叶蝉、角蜡蚧进行了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可否在茶叶生产上推广使用?一种适合于在茶叶生产中推广使用的农药品种,应该具备下述条件:(1)对人畜毒性低,使用安全;(2)对防治对象效率高,有一定广谱性;(3)残留期较短或中等;(4)残留毒性低。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都是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又名多灭磷,它对昆虫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但对高等动物的急性口服毒性较大,据报道,甲胺磷对大白鼠的口服致死中量为20毫克/公斤,小白鼠为12  相似文献   

19.
玉米黄斑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黄斑菌(Curvularia lunata)是一具有产毒作用的半知菌。通过试验表明,不同的培养条件菌丝体的产毒量不同,产毒以15~20 d达到高峰,产毒的适宜pH值为6,适宜温度15~20℃,并且黑暗和静止条件相对于光照和振荡条件产生毒素量较多;玉米黄斑菌毒素对热稳定,在黑暗条件下利于毒素保存。  相似文献   

20.
戊菊醋是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又名多虫畏、中西除虫菊酯、戊酸醚酯、S—5439,研制时代号为 K—9701,系我省轻化工业研究所和新干化工厂研制的。戊菊酯以触杀作用为主,并具有胃毒和拒避作用,但无内吸,熏蒸作用,是一种神经性毒剂。其毒性是目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最小的,属低毒农药。新干化工厂年产35吨戊菊酯原油的中试已于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通过鉴定。笔者等曾承担中试产品的小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任务,现将各单位试验结果综合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