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是衡量奶牛泌乳性能的主要指标,也是规模化奶牛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收集了兵团农八师地区乳品厂对该地区所有规模化奶牛场原料奶质量检测的数据,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了农八师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奶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变化规律,并对其中影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奶牛乳脂低而影响原料奶质量问题,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综述了产生奶牛乳脂降低的主要原因、机理及预防措施,旨在奶牛生产中减少低脂乳综合症的发生,提高原料奶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乳脂率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生鲜乳收购检验的主要指标之一。在以质论价的今天,因乳脂率偏低而被乳企压价甚至拒收的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奶农的养殖效益。影响乳脂率的因素较多,本文从饲料营养和饲喂技术方面探讨提高奶牛乳脂率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奶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营养食品之一,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其中牛奶的乳脂率是评定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乳脂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疾病因素等,提高牛奶的乳脂率是提高牛奶质量,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奶牛养殖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分析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原因,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奶牛乳脂率。  相似文献   

5.
奶牛最高日产奶高峰后奶量305天奶量及乳脂率间的关系分析北京市双桥农场畜牧分场(100024)宋乃社,孙玉萍奶牛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泌乳。为了更好地揭示其中的规律,我们对其整个泌乳期中几个关键性量化指标:305天产奶量、乳脂率、最高日产奶、高峰后奶量进...  相似文献   

6.
乳脂是牛奶的重要成分,也是衡量牛奶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由于奶业的迅速发展,造成奶牛的品种杂,饲养管理不规范,使牛奶乳脂率普遍降低,有时甚至出现2.0%以下的超低乳脂率,在消费者质量观念与日俱增的今天,这势必严重影响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那么应该如何提高牛奶的乳脂率呢?1从遗传育种上着手品种好的牛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奶。牛的血统不同,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产出的奶乳脂率是不同的。不注重奶牛品种的改良,私交滥配,使得品种退化、血统混杂是造成奶牛乳脂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养殖者应通过科学的选种选配,用适合母牛改良特…  相似文献   

7.
改变饲喂方式对奶牛乳脂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尽管奶牛的个体产奶量有所提高,但伴随着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乳脂率很难提高,而且有下降的趋势。影响乳脂率高低的因素除遗传 (品种、个体 )外,还与外界因素 (饲料、饲养管理、生理阶段、气候等 )有关。由于奶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按质论价”的收购标准,故在一些奶牛场 (家 )只注重产奶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奶质量。由于奶质量达不到购方的要求而给生产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如灵武奶牛场在 1999年 8月份因鲜奶乳脂率达不到夏进乳品公司的收购标准而损失 7万多元 )。同时,从营养角度出发,奶牛日粮中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奶牛业个体产奶量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乳脂率的下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乳脂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乳产品的质量,现有奶牛的乳脂率难以达到育种指标3.5%,长期在2.8%-3.5%之间徘徊。造成乳脂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各地在选种选配时,只注重产奶量的选择,忽视乳脂率及乳蛋白的选择,注重产奶数量,忽视奶的质量,结果造成牛奶稀薄乏味、浓香味消失,干物质减少。其二,全国各地鲜奶收购没有实行统一的“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原则,各乳品厂(尤其是小型个体乳品厂)牛奶质量(乳脂率、乳蛋白和干物质)检测手段落后,很多乳品厂仍然以奶量…  相似文献   

9.
乳脂是鲜奶的主要成分,乳脂含量的高低是评价鲜奶质量的主要指标,乳的含量与牛的品种、个体、年龄、产奶阶段、饲养管理、挤奶操作、气候等因素有关,笔者根据有关报道和生产中的经验,总结提高乳脂率的措施如下:1培育高乳脂率母牛群体经研究表明,乳脂率遗传力在0.26~0.84之间,而总乳脂量与总产奶量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569~0.900,可见,选用高乳脂指数公牛及高乳脂率母牛为亲本,培育高产高乳脂率母牛群体是可以实现的,培育高乳脂率牛群是提高鲜奶乳脂率的重要措施。2奶牛日粮中保持一定的粗纤维水平粗纤维经瘤胃微生物分解后产生挥发性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乳脂率乳脂率的高低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乳脂率虽与奶牛个体、品种等遗传因素有关,但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也可得到显著提高。这就要求奶牛场或奶农必须根据奶牛不同产奶期、不同胎次的营养  相似文献   

11.
乳脂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牛乳的热价,并与乳干物质含量呈强正相关,因此,乳脂率是牛乳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个体牛所产奶的含脂率并不相同,为了生产及育种的需要,当比较不同牛的产乳能力时,需要先将不同含脂率的牛奶加以校正,才能比较。如国际上一般都以含脂率4%的奶作为标准奶,其校正计算公式是:FCM=M(0.4+15F)式中FCM—4%乳脂校正乳量(又称标准乳量)M—含脂率为F的产奶量F—需要校正奶的含脂率但有的奶牛场由于生产需要,要将不同乳脂率的奶换算成不是含脂4%的标准乳,而是含脂率为3.5%或3.8%的奶量时又该如何校正呢?为此,笔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乳脂是乳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是确定乳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在目前我国奶牛生产中存在重视产奶量而忽视乳脂率的现象 ,造成牛奶乳脂率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了乳产品质量。乳汁中乳脂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品种、个体、泌乳期、胎次、环境及饲养管理等。目前生产中乳脂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青绿多汁饲料 ,粗饲料品质差 ,营养低 ,缺乏青贮饲料 ;二是干物质采食少 ,能量供应不足 ,奶牛体瘦造成产奶量 ,乳脂率下降 ;三是管理不当。1 选择乳脂率高的品种和个体奶牛品种不同 ,其产奶量和奶的组成不同。一般奶牛乳脂率与产奶量呈负相关 ,…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尽管奶牛的个体产奶量有所提高 ,但乳脂率很难提高 ,且有下降的趋势。影响乳脂率高低的因素除遗传 (品种、个体 )外 ,还与外界因素 (饲料、饲养管理、生理阶段、气候等 )有关。由于奶业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按质论价”的收购标准 ,故一些奶牛场 (户 )只注重产奶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奶质量。他们多沿袭传统的饲喂方式 ,先精后粗秸秆类自由采食 ,以大量精料、多汁料 (如糟渣类 )催奶 ,以图提高产奶量而取得短期的效益。但随着现代奶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奶的质量尤其是乳成分中脂肪的高低受到普遍的关注 ,从而使得鲜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奶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更注重以质论价。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高低已成为确定原料奶收购价格的主要指标。当前,在奶牛饲养中,养殖户普遍采用的是日给料3次的饲喂方法,但此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奶牛的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5.
牛奶是人类的保姆,是最接近人奶的食品,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其成分可分为水和固形物两部分.固形物包括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固形物含量多少影响着乳质的优劣,其中乳脂率是衡量乳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乳脂是由两种基本类型的前体合成的,其中约一半的脂肪是以瘤胃发酵产生的乙酸和酪酸为原料由乳腺合成的,  相似文献   

16.
兰州地区黑白花奶牛乳脂率分析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马娟娟,刘克仁为了解兰州地区乳脂率现状,给奶牛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兰州市奶协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对兰州地区黑白花奶牛的乳脂率进行了较全面测定。一、材料与方法1.样品来源1992年3—6月,在兰州市与白...  相似文献   

17.
选用36头产奶牛,按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配对的原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处理为大豆皮替代饲粮30%的玉米。正试期90天。结果表明,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FCM)产量和乳脂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处理组日产奶量提高1.5千克;由于乳脂率的差异,4%FCM产量提高2.7千克(P<0.08)。乳脂率提高0.32个百分点(P<0.05)。结论:在奶牛饲粮中用大豆皮替代30%玉米时,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大豆皮可作为奶牛较好的精料替代成分。  相似文献   

18.
影响牛乳乳脂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饲料营养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与牛乳乳脂率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乳脂率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乳脂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饲养管理也能提高乳脂率,具体措施为: 1、喂全价配合饲料:应充分考虑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如氮碳、钙磷等  相似文献   

20.
乳脂率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因素很多.对奶牛养殖者来说,了解影响奶牛乳脂率的各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乳脂率下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提示乳脂率下降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乳脂率下降的因素,同时提出了提高乳脂率的措施,为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