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氮肥形态桐油包膜复合肥料缓释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量法和电导率法研究了自制硝酸铵基和尿素基桐油包膜复合肥料在蒸馏水中的养分释放规律,同时还利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包膜肥料用于烟草栽培中的肥料缓释效应.结果表明:对肥料实施包膜处理可以获得一定的缓释性能;浸泡实验中,未包膜与包膜率为9.37%的硝基复合肥相比,前者24 h养分释放达51.96%,养分累计释放80%的周期为17 d,而后者则分别达到32.05%和156 d;土壤盆栽试验中,施用氮素水平为1.2 g/盆、包膜率为14.53%的商品烟草复合肥,烟株干重大于等氮养分的未包膜肥料,氮素、磷素和钾素的利用率分别比后者高出10.76%、5.28%和8.61%;施用硝基复合肥的处理,烟株干重比相近养分配比和包膜率的尿基复合肥高出0.034 kg.株-1、氮素利用率高出28.40%.就不同形式的氮肥而言,硝铵态氮对烟株生物学性状及氮素利用率的效应最佳,酰胺态氮较差,硝态氮和铵态氮利于烟株吸收而酰胺态氮肥不适宜作为烟草种植的主要氮源.  相似文献   

2.
<正>5在农业生产上怎样施用包膜复合肥包膜控释肥料的控释时间可在2~12个月,可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烟草、果树、蔬菜、花卉和草坪等作物上应用。根据包膜控施肥的种类施肥有机高聚物包膜复合肥料,其氮磷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资源“桐油”为包膜材料(从油桐果实中提取),生产包膜肥料,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固化时间对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7月测定包膜尿素初溶出率为12.6%,2004年4月测定其初溶出率为0%。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进行模拟,2003年7月测定值模拟后,其最大养分释放量为98.8%;2004年4月测定,其最大养分释放量为98.4%。固化期为3个月时,肥料的养分释放期为41.8d,其日释放速率为0.11;固化期为12个月时,肥料的养分释放期为218.5d,其日释放速率为0.021。说明以桐油为包膜材料的包膜尿素,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在生产应用中,要严格注意包膜肥料的生产日期。  相似文献   

4.
包膜肥料对巨峰葡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包膜肥料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施用包膜肥料,研究包膜专用肥料对巨峰葡萄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包膜肥料可改善巨峰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包膜肥料的施用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以包膜加抑制剂比常规施肥减量20%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和NPK常规施肥分别增产35.41%和10.52%;施用包膜肥料后葡萄的糖酸比变化不大,而Vc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5.
不同材料包膜氮肥氮素挥发特征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施用包膜缓/控释肥料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型有机-无机复合包膜氮肥具有缓释性能好、环境友好等优点。研究不同有机-无机复合包膜氮肥的气态氮损失特征,可为新型包膜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改性聚乙烯醇分别与无机材料硅藻土、沸石粉、生物质炭、磷矿粉、硫磺进行混合作为包膜材料制备包膜尿素(分别记作Ag、Af、Ac、Ap、As肥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普通尿素为对照(CK),通过测定60 d内土壤的氨挥发速率和氮氧化物排放速率,揭示不同膜材料包膜氮肥施入土壤后的氨挥发和氮氧化物排放特征。并设计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包膜氮肥对油菜生长和产量影响。【结果】施肥后土壤氨挥发从培养的第1天开始出现,且不同包膜氮肥的氨挥发速率均在培养的第3-10天达到最大值,CK、Ag、Af、Ac、Ap和As肥料的最大氨挥发速率分别为1.132、0.373、0.508、0.696、0.347和 0.304 mg·L-1·d-1,各包膜肥料氨挥发峰值的出现时间迟于普通尿素,说明包膜肥料的包裹层可以有效地阻碍外界水分同其内部的尿素核心相接触,使尿素溶解时间延长,减缓尿素溶出速率。氨挥发速率呈现先快后趋于平稳的趋势。CK、Ag、Af、Ac、Ap和As肥料的氨挥发总量分别为104.0、88.2、93.4、95.6、81.9和79.4 mg,Ag、Af、Ac、Ap和As肥料氨挥发总量较普通尿素CK分别降低了15%、10%、8%、21%和23%。包膜肥料的氮氧化物排放特征与氨挥发相似,氮氧化物排放速率峰值与氨挥发相比明显后移。排放高峰期出现在第6-23天,CK、Ag、Af、Ac、Ap和As肥料的氮氧化物排放速率峰值分别为 0.092、0.033、0.039、0.051、0.027和0.022 mg·L-1·d-1,其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15.8、11.1、12.4、13.2、10.3和8.5 mg,包膜肥处理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低于普通尿素处理。各处理氨挥发占氮素气态损失总量的80%-90%。施用包膜肥料的油菜产量与普通尿素(CK)相比均有提高,提高量分别为 47%(Ag)、37%(Af)、31%(Ac)、52 %(Ap)、63%(As)。【结论】氨挥发是肥料氮素气态损失的主要形式,发生在施肥后的前两周。硅藻土、沸石粉、生物质炭、磷矿粉和硫磺与改性聚乙烯醇制备的包膜肥料对氨气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6.
土壤类型和含水量对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膜肥料中养分释放快慢和释放期长短直接关系到肥料的利用效率和植物的生长,以包膜尿素为材料,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3种作物种植地(水稻、蔬菜和茶树)土壤中养分释放最快的为稻田土,土壤表面和里面平均初期溶出率为11.88%,28 d平均养分累计释放率为61.32%,释放期为123 d;不同土壤含水量(20%、40%和60%)下,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性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养分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撒施在土壤表层的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率略低于埋入土层内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包膜控释尿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硫包膜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它们在壤土与黏土中养分释放的规律。[结果]硫包膜尿素前期(10 d之前)养分释放速率显著高于树脂包膜尿素,而后期(30 d之后)养分释放速率则低于树脂包膜尿素,可见树脂包膜的控释效果较硫包膜好。2种包膜尿素在壤土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均高于黏土,说明土壤类型对包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有显著影响。[结论]树脂包膜尿素适于壤土和黏土类型中施用,硫包膜尿素较适于在黏土类型中施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5种自制包膜尿素对油菜养分缓释作用及油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肥料能够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做到一次施肥长期供应,满足油菜生长期的养分需求。从油菜的品质来看,包膜肥料提高植株油菜Vc含量为8.3%~48%,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为8.5%~36%,降低硝酸盐含量为6.4%~13.3%。  相似文献   

9.
<正>缓释/控释肥料的种类众多,就目前来看,包膜肥料是推广最多,也是较受欢迎的缓释/控释肥料。包膜肥料的包膜材料大多是用矿粉、蜡、聚合物、硫磺、高分子树脂进行包膜,也可以用沥青、硅酸盐水泥、磷酸镁铵、腐植酸等包膜。其原理是在粒状水溶性(速效)肥料表面涂覆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养分通过包膜的微孔、缝隙慢慢释放出来,或在作物某一生长阶段大量释放,为作物所吸收利用,从而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我国最早的包衣尿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一次性施肥(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施肥经济效益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富友9’为材料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设不施氮、常规施氮、减氮10%(30%包膜尿素)、减氮10%(50%包膜尿素)、减氮20%(30%包膜尿素)和减氮20%(50%包膜尿素)共6个处理,分析调查了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包膜尿素在田间的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形,释放期为81 d(氮素累积释放80%)。与常规分次施氮相比,采用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增加2.85%~20.87%,氮肥利用率提高19.1~25.3个百分点。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情况下,夏玉米每公顷净收益(扣除肥料投入)比常规施氮增加1 000~4 484元。夏玉米收获后,在100~200 cm土体内残留硝态氮较常规施氮降低35.1%~56.6%,减少了硝态氮淋失风险。研究表明,减氮10%~20%的一次性基施混施肥在夏玉米上实现了增产增收,减少了硝态氮在深层土壤的残留量,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综合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施肥经济效益和土壤硝酸氮残留等因素来看,减氮10%(30%包膜尿素)施氮配方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为夏玉米轻简化生产和氮肥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杨海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40-4341,4347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油桐(Vernicia fordii)子中提取桐油,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桐油的最佳工艺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温度7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7(m∶V,g/mL),桐油提取率为59.13%.  相似文献   

12.
四川油桐主产区油桐根腐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根据气候生态条件,将四川油桐根腐病发生地域,区划为重病区,发病区和无病区。同时,从土壤生态条件出发,将病害发生的林地类型划分为4个序列:Ⅰ类严重受害的油桐钙质紫色土林地,Ⅱ类中等受害的油桐中性紫色土林地,Ⅲ类轻度受害的油桐中性紫色土林地和Ⅳ类无病的油桐酸性紫色土林地。在重病区Ⅰ类严重受害林地上,建立了大面积综合控制试验林1140亩。1982~1987年连续采用以“栽植良种,增强抗性”为前提,“灌施药液,酸化土壤”为基础的营林生态防治方法,效果显著。文中就四川油桐生产全局,对战略和策略控制此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桐业前景广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挺 《世界农业》2001,(8):18-19
油桐为大戟科木本油料植物,中国广泛栽培有光桐和皱桐2个种。"油桐"一词常泛指光桐与皱桐,或专指光桐。现在,油桐已成为中国亚热带地区代表性经济林树种。一、中国油桐的栽培和桐油的利用油桐原产于中国,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余县(市),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全国油桐栽培面积在80年代已达188.53万hm2,桐油产量八九十年代约为10万~11万t。中国是桐油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依次为阿根…  相似文献   

14.
油桐氮磷钾营养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0年,在金华地区利用叶分析方法对油桐进行了氮、磷、钾三元素的营养诊断试验。结果表明: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与施肥量之间,油桐桐果产量与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61,0.7576,0.8313和0.5209,0.4767,0.5259.本文还给出了叶片中氮、磷、钾含量的临界水平值。  相似文献   

15.
桐油控释复合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自然资源桐油为控释材料(从油桐果实中提取),生产控释肥料,进行烟草温室无土栽培盆栽试验,研究桐油控释复合肥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室环境条件下,桐油控释复合肥的养分初期溶出率为2.8%;施用控释复合肥的产量高出普通复合肥处理26.7 g/株;桐油控释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每克肥料要多生产烤烟2.2 g。说明桐油控释复合肥具有很好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16.
桐油转化生物柴油工艺技术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天顺  张汝坤  玄伟东  范焱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202-8203,8255
[目的]研究以桐油为原料,利用酯交换法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技术,为桐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油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生物柴油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影响桐油转化生物柴油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油中的含水量。其中甲醇用量对桐油酯交换反应转化生物柴油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反应时间,再次为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综合分析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为甲醇用量约占桐油重的50%、催化剂NaOH占桐油重的1.00%、反应温度50~65℃、反应时间30~40min,转换率超过80%。[结论]利用酯交换反应,以桐油转化生物柴油是可行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桐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符合石化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conditions of tung oil with methanol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with immobilized lipase NOVO435 as catalyst.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f tung oil in a nonsolvent system.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rotation rate 200 r/min, molar ratio of methanol to oil 2.2: l, reaction temperature 43℃, and the catalyst amount 14% (based on the weight of oil). After reacting for 18 h, 67.5% of the oil was converted to its corresponding methyl esters (the theoretical ester conversion was 73.3%). The lipase was washed by organic solvents after each reaction and was reused again. The esters conversion of tung oil was decreased by 6% after the lipase was reused for 120 h. The theoretical amount of methanol was added in two steps, 85% ester conversion was obtained after 36 h of reaction (theoretical ester conversion was 100%). The molar ratio of methanol to oil, the catalyst amoun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were all highly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there was a relativ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every two fact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桐油处理对竹材抗老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金竹和楠竹为研究对象,研究桐油浸泡处理的2种竹材在WCAMA 6循环加速老化完成后,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弹性模量的变化,用4种指标的平均保留率来揭示桐油对竹材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虽然2种竹材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差异,但在加速老化试验完成后2种竹材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弹性模量的保留率均很高,同时桐油处理试件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的保留率与未经桐油处理的相比有所降低。[结论]桐油处理对评判竹材抗老化性能关键指标抗压强度提高最为明显,而难以提高其在加速老化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在竹结构设计工作中,这些力学性能指标可为桐油处理后竹材抗老化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贵州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监测等提供参考,分析了贵州岑巩、江口、黎平3个农业气象台站1983-2005年的气温对油桐物候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物候的早晚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气温与春季物候期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早;气温与秋季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迟。春季物候期平均每10a提早2~10d,秋季物候期平均每10a延后2~7d。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酶催化桐油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桐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产物主要为桐酸甲酯,该产物不仅可作为可再生的替代能源-生物柴油,同时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本文以桐籽油为原料,研究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桐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利用Novo435脂肪酶,在无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利用响应面研究方法,对桐油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得到了桐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醇油比2.2:1、温度43℃、脂肪酶用量14%(与油脂的质量比)、搅拌转速200rpm,反应18h后,桐油的酯交换率达到了67.5%(理论为73.3%)。脂肪酶经有机溶剂洗涤后连续使用120h,桐油酯交换率减小了6%。理论上甲醇与油脂的摩尔比为3:1,甲醇不能一次加入,分两批加入,共反应36h后,桐油的酯交换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