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马鼻疽则是由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的鼻疽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传染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马传贫和马鼻疽简称"马两病"。上海市各级政府及畜牧兽医部门高度重视马传染性贫血、马鼻疽的防控工作,在农业部和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悉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相似文献   

2.
正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生很难消灭,曾给世界养马业造成重大损失,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加以控制消灭。目前,在我国已呈消灭状态。  相似文献   

3.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以马的易感性最强,骡、驴次之。该病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我市多次发生和流行,严重地影响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市按照农业部及省局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严格检疫、监测、预防注射、扑杀病畜和阳性畜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到80年代中期,马传贫疫情得到控制,并于1995年通过农业部考核验收,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  相似文献   

4.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EIA),该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以马属动物贫血、消瘦、出血和水肿为主。一旦发生,能给马、骡、驴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马传贫的综合预防和控制,及时有效地扑灭疫情,为马属动物养殖业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成为防治马传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马传染性贫血(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EIA)简称马传贫,又称沼泽热,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特征是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应以及临床反复发作,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正>马传染性贫血(以下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严重疫病,被国际兽医局列为重点疫病之一。吉林省1958年11月首次在白城地区双岗牧业场从苏联进口马匹中发现马传贫病例。此后,  相似文献   

7.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是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主要是以发热(稽留热或间歇热)为主的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特征.在发作期(有热期)症状明显;在间歇期(无热期)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马传贫病毒是RNA性病毒,但在增殖的初期(12h以内),尚有一段时间依赖于DNA.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20℃时,可保持病毒力6个月到2年,日光照射经1~4h死亡.2%-4%氢氧化钠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均可在5min内杀死,煮沸立即死亡.在动物中只有马属动物对马传贫具有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equine infectious anemia,EIA)是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贫病毒(缩写EIAV)引起的马、骡、驴的一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马属动物的疫病。该病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在咸阳地区多次发生和流行,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市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强化“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严格的“养、检、隔、封、消、处、免、监”等综合防制措施,到80年代中后期,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的诊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简称MD),是由疱疹病毒科α亚群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