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孙义姗 《猪业科学》2019,36(11):18-21
研究探讨了妊娠109日龄母猪背膘厚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种猪场收集了846头3~5胎次的经产大白母猪的相关数据。根据妊娠109 d时母猪的背膘厚(≤16,17~18,19~20,21~22,23~24和≥25 mm)分为6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评价包括窝产仔数、初生窝重和21日龄断奶窝重、分娩胎盘重、胎盘效率和母猪泌乳日采食量。测量与血脂和胎盘脂质浓度相关的参数,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背膘厚、胎盘脂质和仔猪性能之间的关系。各组间的出生仔猪数、产活仔猪数、寄养仔猪数和断奶仔猪数差异不显著(P 0.05)。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仔猪初生重、断奶重、胎盘效率以及出生体重800 g的仔猪数量和比例与背膘厚呈显著的二次效应(P 0.05)。在泌乳期,母猪的日采食量在妊娠109 d时随背膘厚度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 0.05)。虽然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母猪和脐带血中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均显著升高(P 0.05)。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胎盘脂质浓度也显著增加(P 0.05)。此外,背膘厚和胎盘脂质浓度与体重800 g的仔猪数呈正相关(P 0.01),而与初生重、窝产仔重和断奶仔猪重呈负相关(P 0.01)。综上所述,妊娠末期母猪背膘厚与仔猪出生和断奶体重相关。胎盘异位脂质堆积引起的脂毒性可能是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选取6胎~8胎长大母猪6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麦麸组,WB)、赛麸源Ⅰ型组(SF-Ⅰ)、赛麸源Ⅱ型组(SF-Ⅱ),每个处理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至哺乳第23 d断乳结束,哺乳期对照组和试验组饲粮配方一致。测量母猪妊娠第1 d、妊娠第110 d、分娩后第21 d背膘数据,计算妊娠后期背膘增加、哺乳期背膘损失;母猪分娩当天记录总产仔数、活产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仔猪个体重、胎盘重、分娩持续时间,计算死胎发生率、木乃伊发生率;称测调圈后每窝仔猪起始体重和断乳体重,计算全期日增重,评估哺乳性能;记录每头母猪整个哺乳期给料量、剩余量和浪费量,计算整个哺乳期的平均采食量;称测分娩第1 d和断乳时仔猪空腹重,以测定仔猪生长性能。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赛麸源Ⅱ型添加组显著提高总产仔均重和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P<0.05),也有增加活产仔窝重(P=0.06)与活产仔均重(P=0.07)的趋势。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对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健仔数、死胎数、死胎发生率、木乃伊数、产程、总产仔窝重及哺乳性能均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妊娠母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3.
妊娠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妊娠母猪膘情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试验随机选用32头妊娠母猪,用B超活体测定其产前3 d倒数3、4肋骨间、胸腰椎结合处、腰荐椎结合处偏离背中线5~8 cm处背膘厚,并与其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仔猪初生重、初生窝重、18日龄断奶重、断奶窝重及断奶后发情天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背膘厚度较薄组各项繁殖指标普遍优于背膘厚组,说明保持适当膘情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4)
为研究母猪妊娠期采食水平对其体况、哺乳期采食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58头大约克母猪,配种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食高、中、低水平采食量饲粮,测定母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统计母猪妊娠和哺乳期采食量,以及母猪的繁殖性能,分析母猪妊娠期采食量对其背膘厚、哺乳期采食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高水平的饲喂量可增加其妊娠30 d、分娩和28日龄断奶时的背膘厚,分别增加13.77%~17.34%、28.11%~28.87%、16.60%~17.58%,高水平饲喂量使母猪分娩时的背膘厚达到21.74 mm,而妊娠期中低水平饲喂母猪分娩时的背膘厚为16.87~16.97 mm,极显著低于妊娠期高水平饲喂母猪分娩时的背膘厚。妊娠期的采食量与泌乳期采食量负相关;妊娠期中低水平饲喂的母猪,其分娩后的采食量增加较快,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娩至断奶日均采食量达到3.66~4.30 kg。妊娠期饲喂中等水平母猪的初生仔猪数、21日龄仔猪数和28日龄仔猪数最多,其次分别为高水平饲喂组、低水平饲喂组,中饲喂水平组初生仔猪数显著高于妊娠期饲喂低水平采食量的母猪,而且所产仔猪整齐度最好,仔猪初生、21日龄、28日龄体重的变异系数低于10%,而其他两组均高于10%。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间饲喂水平自1.4倍维持需要逐渐增加至2.6倍最为适宜,不仅有利于母猪分娩后采食量的快速增加,保障仔猪的营养需求,而且有利于使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背膘厚保持在适宜水平,母猪哺乳期的体脂损耗减少。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不溶性膳食纤维(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ISF在猪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64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饲喂添加1% ISF的基础日粮|第Ⅲ组饲喂添加3% ISF的基础日粮|第Ⅳ组饲喂添加5% ISF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配种至断奶结束。试验期间分别称量和测量母猪初始、妊娠107?d、分娩后和断奶后的体重和背膘厚,用于分析母猪体重和背膘厚的变化|记录母猪产子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畸形数、初生重、产程和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用于分析母猪繁殖性能|分别记录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用于计算平均日增重和平均窝增重|分别于每天7:00和14:00观察母猪排便情况,根据粪便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和记录|于母猪产后3?d采集粪便,用于分析大肠微生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3%和5% ISF均可显著降低母猪泌乳期失重和泌乳期背膘损失,提高初生窝均重,缩短产程和断奶至发情间隔(P<0.05),显著降低母猪产前7?d粪便评分及大肠杆菌数量(P<0.05),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个体均重、平均日增重、断奶窝均重和平均窝增重(P<0.05)|同时添加1%和3% ISF还可显著降低大肠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5)。结论,在母猪日粮中添加ISF对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大肠微生物菌群及仔猪生长性能均有一定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添加3% ISF效果最好。 [关键词]不溶性膳食纤维|母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6.
母猪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试验考察了纯种大白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和哺乳期背膘厚度变化对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及断奶至发情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时背膘厚度为14.5~19.0mm母猪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最重;不同背膘损失母猪对其断奶至发情间隔无显著影响,但背膘损失较多有增加断奶至发情间隔的趋势。结果提示,母猪中等背膘对其繁殖性能有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白母猪哺乳期背膘损失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大白母猪1 178头,统计6个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断奶窝重、断奶发情间隔、哺乳期背膘损失等性状,根据哺乳期的背膘损失情况将母猪分为6组:<0、0~1、1~2、3~4、5~6、>6 mm,以断奶窝重为协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检验开展组间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断奶发情间隔等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大白母猪6个胎次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断奶窝重、断奶发情间隔和哺乳期背膘损失分别为13.67头、11.51头、10.32头、65.90 kg、4.83 d和2.89 mm,大白母猪1~6胎产仔数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全部6个胎次的结果可知,第4、5、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第1、2、3组(P<0.05);第4组总产仔数最高,达13.54头,比第1、2、3组分别高出1.90、2.29和1.63头(P<0.05)。虽然各胎次中各组间产活仔数和健仔数性状有时也出现显著差异,但综合分析6个胎次组间并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从断奶发情间隔性状来看,各组间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大白猪生产中,将哺乳期母猪的背膘损失控制在3~4 mm可以获得更高的总产仔数。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初产母猪不同妊娠期背膘厚度对其窝产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的影响,本实验对加系长白和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开始(配种当天,74头)和结束(妊娠110 d,217头)时的背膘厚度进行测定,记录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初生窝重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配种时背膘厚为14.0~18.0 mm的后备母猪总产仔数13.62头、活产仔数12.32头,显著高于配种时背膘厚为<14.0 mm和>18.0 mm的母猪;后备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度为12.6~15.5 mm时,其总产仔数(13.14头)、初生窝重(14.93 kg)及初生个体重(1.37 kg),均高于其他3个组(P>0.05);哺乳期背膘损失随妊娠110 d后备母猪背膘厚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当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18.0 mm时,其哺乳期背膘损失达4.11 mm,且9.0~12.5 mm组和12.6~15.5 mm组的背膘损失与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母猪分娩前背膘厚与繁殖性能及体况的关系,试验测定了分娩前3天进入产房的经产待产母猪的背膘厚,根据背膘测定结果选取其中24头母猪,再根据背膘厚度不同将其分为试验Ⅰ组(背膘厚13~≤17 mm)、试验Ⅱ组(背膘厚17~≤21 mm)和试验Ⅲ组(背膘厚21~≤24 mm),每组8头猪,即8个重复,后续对试验母猪的繁殖性能、体况进行测定,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母猪分娩前背膘厚与其繁殖性能及体况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对母猪总产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21日龄窝重、仔猪28日龄断奶重及母猪发情间隔均有显著影响(P0. 05),但对母猪产活仔数没有显著影响(P0. 05)。母猪分娩前背膘厚与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关联度最大,其次与母猪总产仔数关联度较大;母猪分娩前背膘厚13~≤17 mm时,其与仔猪初生重关联度最大,其次与仔猪21日龄窝重关联度较大;母猪分娩前背膘厚17~≤21 mm时,其与母猪断奶体重关联度最大,其次与仔猪初生重关联度较大;母猪分娩前背膘厚21~≤24 mm时,其与28日龄仔猪断奶重关联度最大,其次与仔猪初生重关联度较大。说明母猪分娩前背膘厚与一些繁殖性能关联度较大,可以通过营养手段调控母猪背膘厚来改善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乳成分、采食量、背膘厚、断奶后发情问隔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长白×大约克母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和试验组3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含赖氨酸0.93%、缬氨酸0.84%)、基础日粮+0.10%缬氨酸、基础日粮+0.25%缬氨酸和基础日粮+0.40%缬氨酸.试验期从妊娠107 d到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结果表明:第1天和第14天,添加缬氨酸极显著提高了母猪乳中乳脂、乳蛋白、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乳糖的含量(P<0.01),其中试验组2效果最好;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提高了仔猪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其中试验组2的这2项指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92%(P<0.05)和22.17%(P<0.05),效果最好;添加缬氨酸对母猪泌乳1~5 d、6~10 d、11~15 d、16~21 d以及全期的采食量、泌乳期背膘厚、断奶后至冉发情的间隔天数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町促进泌乳,改善乳品质,从而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使仔猪获得最大断奶窝重和断奶窝增重的母猪开粮缬氨酸含量为1.09%.  相似文献   

11.
分娩胎次及季节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7,(6)
统计分析了不同胎次及产仔季节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娩胎次对台系杜洛克母猪的怀孕天数、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死胎数、死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产仔季节对杜洛克母猪的产仔胎次、怀孕天数、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对配种情期、木乃伊数、寄出仔猪数、哺乳成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此文研究分析大白、长白纯种母猪在配种时背膘厚度,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与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哺乳期间背膘厚度减少与断奶窝重、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配种时的背膘厚度呈下降趋势,第2胎母猪下降最明显;经产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度为12.5~18.0mm时,窝均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也最重;哺乳期间母猪背膘厚度减少与仔猪断奶窝重关系不明显,当背膘厚度减少3.0~6.0mm时,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最短(5.24±0.46)天。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9,(2)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背膘厚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母猪妊娠期各阶段的背膘厚与母猪的产仔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只有母猪产前背膘厚能分析出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显著影响。母猪的产前背膘厚与总产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且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凸二次曲线变化。而弱仔数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凹二次曲线变化(P=0.02)。死胎数是随着母猪背膘厚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变化(P=0.03)。然后对母猪背膘厚与相关的母猪繁殖性能指标进行线性拟合,当母猪背膘厚处于21~22 mm、23~24 mm时,总产仔数和健仔数最多,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最高,而弱仔数最少。尽管根据母猪背膘厚与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母猪妊娠后期背膘厚处于21~24 mm时,母猪均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建议产前背膘厚保持在21~22 mm,以节约饲料和达到最佳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泽青  于海霞  闫峻  付永利 《猪业科学》2019,36(11):118-120
试验旨在研究智能化饲喂模式对哺乳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膘情相近的健康母猪80头饲喂相同日粮,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采用人工投料饲喂,处理组采用智能化哺乳母猪饲喂器饲喂。试验期为产前7 d到仔猪28 d断奶,计35 d。检测哺乳母猪采食量及生产性能、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40 kg/d,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减少1.52 mm,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减少1.1 d,哺乳期仔猪断奶个体重增加2.36 kg,日重增加244 g。结论 :采用智能化饲喂模式有利于提高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减少母猪背膘损失,减少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断奶重。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7):27-30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多肽菌素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新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预产期前45 d的母猪23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头,对照组11头。每头母猪单栏饲喂,作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g/kg多肽菌素。试验期69 d(妊娠期45 d,哺乳期2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母猪窝产仔总数比对照组高2.98%,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高4.98%,窝产健仔数比对照组高6.95%,健仔率比对照组高3.9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平均窝增重及平均个体增重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试验组仔猪初生窝重均匀度及断奶窝重均匀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2.23%和38.78%,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妊娠母猪日粮添加2 g/kg多肽菌素可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和初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生猪养殖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湖北省某猪场1219窝不同胎次加系大约克夏母猪繁殖记录为基础,分析了不同胎次、配种季节、背膘厚、与配公猪品种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母猪健仔数和断奶数均以3~4胎次最佳,初生窝重3~4胎次最重,显著高于1、2、5、7、8胎次(P <0.05);弱仔数、畸形数、死胎数及木乃伊数随胎次的增加呈不规律变化;(2)与其他配种季节相比,冬季配种母猪的初生窝重最重,死胎数最低,木乃伊数最高,且差异均显著(P <0.05),但配种季节对健仔数和断奶数的影响不显著(P> 0.05);(3)妊娠后期母猪背膘厚度17~20mm时健仔数和初生窝重最高,14~17mm时弱仔数和畸形数最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4)除了死胎数和木乃伊数外,与配公猪为长白公猪的母猪健仔数和断奶数均显著高于与配公猪为加系大约克夏公猪的母猪(P <0.05),但对初生窝重、弱仔数和畸形数无显著影响(P> 0.05)。由此可知,胎次、配种季节、背膘厚度及与配公猪品种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加系大约克夏母猪的繁殖性能,其中加系大约克夏母猪3~4胎次、冬季配种、与配公猪为长白公猪...  相似文献   

17.
半胱胺盐酸盐对妊娠后期和泌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添加半胱胺盐酸盐(CSH,保生灵)对母猪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母猪泌乳期体况、背膘变化和发情间隔的影响.选择30头妊娠85 d健康的长×大杂交经产母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添加CSH,每组15头猪,单栏饲养,试验期51 d.结果表明:1)妊娠后期日粮添加CSH,提高妊娠母猪总产活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平均窝质量提高10.46 %(P<0.05),平均初生质量提高7.50 %(P<0.05),初生质量均匀度提高15.05 %(P<0.05).2)CSH没有提高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和乳猪总采食量,但提高了3和21日龄的均质量及窝质量,按奶质量比核算,3~21日龄泌乳量提高5.06 %.3)在带仔数相同的情况下,CSH改善了泌乳期3日龄背膘平均厚度及21日龄体况评分,21日龄背膘平均厚度改善19.54 %(P<0.05),哺乳期(3~21日龄)背膘损失改善了62.20 %(P<0.05),断奶后发情间隔缩短.结果显示,CSH可提高妊娠母猪的产活仔数、初生质量及初生窝质量,促进乳房发育,提高泌乳性能,减少泌乳期体质量损失,缩短发情间隔.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葡萄糖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0头纯种大白母猪与20头纯种长白母猪按品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试验中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妊娠85 d时开始添加葡萄糖,50 g/d,产前一周变量,以100 g/d的量饲喂至断奶结束,试验时间长达50 d,待母猪分娩产仔后,对猪只所产健仔数、弱仔数、仔猪初生重、木乃伊胎与21 d断奶重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得出试验组母猪所产健仔数、木乃伊胎、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表现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猪饲料中添加葡萄糖可显著提高母猪产健仔数,降低母猪产死胎数和木乃伊胎数,同时可显著提高仔猪初生重及断奶重,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素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预产期相近、胎次相近(3~6胎)的20头母猪,按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54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25 g/kg的乳酸菌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在重胎期及哺乳期的采食量均较高(P>0.05);试验组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总窝重、健仔重及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所增加(P>0.05);母猪日粮中添加0.25 g/kg的乳酸菌素不影响母猪粪便中的微生物(乳酸菌、大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断奶后的发情情况及哺乳仔猪粪便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因此,哺乳母猪料中添加0.25 g/kg乳酸菌素可提高重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改善母猪的产仔情况,提高母猪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A(IgA)与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降低仔猪的死胎率、弱仔率及腹泻率。综上,哺乳母猪料中添加0.25 g/kg乳酸菌素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长大经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B超仪测定经产母猪配种时、妊娠30 d、60 d、90 d和110 d时的背膘厚,并对测定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长大经产母猪在配种时保持背膘厚大于16 mm,妊娠前期背膘厚保持在18~20 mm,妊娠后期及临产时背膘厚保持在20~22 mm,母猪繁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