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四翅滨藜叶水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5-9月.采用PSYPRO露点水势仪和稳态气孔计Li-1600,在库布齐沙漠测定了从美国引种的四翅滨藜的叶水势和蒸腾速率的日、月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测定的杨柴、白刺的叶水势进行了比较,旨在为这一优良灌木树种的推广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叶水势在月和9月的较高,生长最旺盛的6-8月较低;一天中,叶水势与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呈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成显著正相关.气温与大气相对湿度的综合作用对叶水势影响显著:在低温高湿时,叶水势最高;在低温低湿和高温高湿时,叶水势均较低;在高温低湿时,叶水势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在相同条件下,四翅滨藜的叶水势较杨柴和白刺的要低,表明它从干旱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比另外两者更强.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高寒半干旱区2年生蒙古莸叶水势日变化、季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因子及SPAC水势梯度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蒙古莸叶水势早晚高,通常13:00左右达到最低值,6月份蒙古莸叶水势日均值最低;在充分灌水条件下,蒙古莸叶水势日变化与气温、光辐射强度、大气相对湿度有显著的相关性,且三者综合因素对叶水势的影响要高于单因子对叶水势的影响;当土壤水受到限制时,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正相关。SPAC中土壤水势〈叶水势〈大气水势,形成水势梯度。从蒙古莸整个生长季来看,叶水势与土壤水势的相关性较大,与大气水势的相关性次之。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西部高寒区引进树种银水牛果叶水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8年5-8月,采用PSYPRO露点水势仪,以3 a生银水牛果为试材,对叶水势的日、月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并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银水牛果叶水势的日变化过程除5月份外均表现为双谷曲线,最低值出现在13:00-15:00;6-7月是银水牛果生长需水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叶水势的日均值较低;当供水充足时,叶水势的日变化取决于蒸腾速率的变化,其与气温、光照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综合效应对叶水势的变化起很大作用;当土壤水受到限制时,盆栽银水牛果苗木的清晨叶水势与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正相关性,苗木的永久萎蔫系数为4.76%.  相似文献   

4.
东江中上游4树种水势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江中上游,以6a生树种木荷、红锥、火力楠和藜蒴为材料,采用PSYPRO露点水势仪对4树种在旱季与雨季的土水势、根水势、茎水势和叶水势日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探讨了4树种在自然生境下的水势梯度变异及叶水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叶水势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日均值表现为木荷>火力楠>红锥>藜蒴,旱季叶水势明显低于雨季;叶水势与大气温度(Ta)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空气相对湿度(RH)和大气水势(Ф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气象因子对东江流域主要造林树种叶水势直接作用由大到小结果如下:火力楠和藜蒴(Ta>RH>Фa>PAR),红锥(RH>Фa>Ta>PAR),木荷(Ta>Фa>RH>PAR)。  相似文献   

5.
在蒸腾旺盛的7,8月份,选择典型晴天,对5种不同密度(1 400,1 600,1 800,2 000,2 200株/hm2)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林的叶片含水量、蒸腾速率、叶水势、根水势日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林地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各密度林分叶片含水量的日均值在7,8月份均为ρ2200>ρ2000>ρ1400>ρ1600>ρ1800,8月低于7月;(2)不同密度刺槐林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在7,8月份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即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由"双峰型"趋于"单峰型",最大值均出现在下午13:00-14:00,日平均蒸腾速率在7,8月份为:ρ1800>ρ1600>ρ1400>ρ2000>ρ2200;(3)不同密度刺槐林叶水势的日均值在7,8月份均为ρ1800<ρ1600<ρ1400<ρ2000<ρ2200,但8月份明显低于7月份,其日变幅则明显高于7月份;(4)根水势高于叶水势,日变幅小于叶水势日变幅,日均值大小在7,8月份均为:ρ1800>ρ1600>ρ1400>ρ2000>ρ2200,且8月份低于7月份,而日变幅则是8月份大于7月份;(5)不同密度刺槐林一天中根、叶水势之差(Δψ)与蒸腾速率(Tr)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曲线来拟合;(6)刺槐的叶水势随着叶片含水量的增大而升高,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曲线来拟合;(7)不同密度林地7月份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幅较小,而8月份变幅较大,0-60 cm土层的土壤平均含水量随林地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从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以及达到最佳生长状况的角度出发,建议试验区15年生刺槐林分密度为1 800株/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观测,利用统计分析对毛乌素沙地南缘的赖草蒸腾速率与叶水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赖草蒸腾速率呈现双峰变化;6月份的水势值要明显大于7月份,说明赖草7月份受到的干旱胁迫要大于6月份;通过相关性分析,建立了赖草蒸腾速率与叶水势间的一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
用中9B和金早47在温室及网室条件下,设置4个水分处理,对不同生育期的叶水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主要生育期的叶水势日变化表现为早晨和傍晚较大,而在中午前后较小,呈现反抛物线的曲线走向,中午前后是叶水势曲线拐点.水稻叶水势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下降而降低,土壤保持湿润处理和淹水处理的水稻叶水势差异不明显,而水...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势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野外定位观测技术,于2008年5—10月在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对华北落叶松林整个生长季土壤水势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降雨量是影响土壤水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势在不同深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有较大差异,020、2040、4060cm土层的土壤水势梯度在6—9月份最大,8月份水势梯度最低;2)华北落叶松5—10月各月的耗水速率排序为6月>5月>7月>8月>9月>10月,耗水量分别占生长季的20.3%、25.4%、20.1%、18.6%、15.1%、10.7%,耗水月主要分布在6月;3)在华北落叶松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短缺,生长后期水分充足,2个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树干液流速率表现明显差异,充足条件下蒸腾耗水明显高于短缺条件,且水分亏缺时期20cm和60 cm土壤水势与树干液流变化相关性极显著。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亏缺与否是华北落叶松蒸腾耗水差异的主要原因,生长季中前期土壤水分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农田SPAC系统水分传输势能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测定华北平原夏玉米农田SPAC系统不同界面的水势,并计算水流传输阻力结果表明,大气水势和叶水势均呈明显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日出前;大气水势日变幅最大,土壤水势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而日变化较平缓。夏玉米植株由下部至上部呈逐渐降低的水势梯度,水流在SPAC系统传输过程中不同界面间存在明显的水势梯度和较大的阻力,从叶片至大气的阻力远大于由土壤至叶片的传输阻力,证明从叶片至大气阻力对限制与调节作物水分散失强度和数量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于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采用PSYPRO露点水势仪连续4个月测定分析了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叶水势与其他因素(肥料、树种、喷施浓度、土壤含水量等)之间的影响作用。本试验以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中主要采用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山杏(Prunus sibirica)、杨树(Populus)、核桃(Juglans regia)为研究对象,以自制的抗蒸腾叶面肥、市场上已推广施用的叶面肥以及清水对照为主要依据,运用正交试验探讨自制肥料在提高植物叶水势值方面的效果,比较各树种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喷施浓度处理下叶水势的日变化进程趋势和波幅。研究结果表明:清水处理条件下山杏和杨树叶水势全天波幅能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分别为1.12Mpa和1.19Mpa),有高水势延迟脱水的抗旱机理表现,而核桃在清水处理条件下的叶水势日波动幅度最大,全天波幅高达1.59Mpa,显示出低水势忍耐脱水的耐旱机理,即其叶组织抗脱水能力较强。最终研究结果证明山杏或核桃、自制叶面肥A、稀释800~1 200倍、土壤含水量为12%~22%时对提高植物叶水势值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81-2010年江西省市(县)级稻瘟病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符号相关法,分苗瘟、叶瘟、穗瘟分析各时期病害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分别建立病害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与病害高峰同期的气象因子之间,早稻苗瘟与4月份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早稻叶瘟与5月中旬-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早稻穗瘟与6月上旬-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雨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晚稻苗瘟偏重发生的概率随着苗期高湿天数和雨日的增加而增大;晚稻叶瘟与8月中旬-9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雨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晚稻穗瘟与9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雨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通过相关关系和符号相同、相反的概率差值确定各气象因子距平值的量化值和权重系数,计算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指数,建立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表明,模型准确率为60%~75%,且对偏重级别的准确率高于偏轻级别。  相似文献   

12.
沙木蓼蒸腾耗水特性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讨毛乌素沙地固沙树种选择和植被水分管理,2009和2010年5—9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利用热包裹式树干液流仪测定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茎干液流,并同步观测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表明:(1)沙木蓼茎干液流日变化呈显著规律性,液流速率呈多峰曲线,且昼夜变化明显。(2)沙木蓼生长季液流变化具有节律性。5—6月植物处于生长初期,液流量较小;7—8月雨季到来,植物生长旺盛,液流速率也达到生长季的最大值;9月植物生理过程减慢,沙木蓼液流量逐减降低。(3)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于沙木蓼茎干液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沙木蓼茎干液流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和风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方式对沙地养分的恢复效果,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开展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合理的经营活动对沙漠化土地肥力的恢复和提高有较大影响,在农业耕作制度中,其改土培肥效应以草田轮作最高,农作物套种次之,农作物单种最低;在荒漠沙地上种植农作物较果树更有利于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在荒漠沙地上造林,应以防护林为主,不宜营造大规模杨树速生丰产林;在沙地上营造灌木薪炭林,可起到改良贫瘠沙地的功效;在沙地上种植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均可有效的提高沙化土地肥力,以沙打旺效果最好,草木樨次之,苜蓿最差;在围栏封沙育草中,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对沙地土壤改良效果有所不同,多植物群落优于单一植物群落。土壤氮磷比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白刺+沙蒿>沙蒿+沙竹>沙蒿>沙竹>小花棘豆+沙蒿>白刺>小花棘豆,土壤氮磷比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究多年冻土区白桦次生林蒸腾特征对影响因子的响应,为准确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提供科学参考。运用热扩散式探针法,从2021年5—9月对多年冻土区的白桦树干液流进行监测,并同步观测影响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白桦次生林蒸腾表现出明显的小时、日、月变化。(1)白桦次生林小时蒸腾特征表现为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蒸腾动态在晴天呈单峰曲线,在雨天呈双峰曲线。日尺度上,白桦次生林蒸腾平均值为1.47 mm/d,且最大值出现在7月。在整个观测期,林分蒸腾表现出明显的月变化,即7月>6月>8月>9月>5月,分别为65.08,62.43,54.27,22.92,19.84 mm;(2)林分累计蒸腾量共计224.54 mm,占同期降雨量的32.41%,其中优势木为林分蒸腾的主要贡献者,占林分总蒸腾量的62.64%;(3)在小时尺度上,林分蒸腾量主要受大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所影响;日尺度上,林分蒸腾与潜在蒸散、空气温度、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叶面积指数以及土壤温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胡梅  叶萌  苟勇 《核农学报》2019,33(7):1423-1431
为探究竹叶花椒花芽分化规律及其芽结构特征,以栽培的竹叶花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冰冻切片法及观察法对竹叶花椒的花芽形态分化及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花芽分化特征。结果表明, 根据竹叶花椒花芽分化的特征可将其分化过程分为7个时期,即未分化期(7月20日以前)、花芽分化始期(7月30日-9月10日)、花序轴分化期(9月10日-10月20日)、花蕾分化期(10月20日-12月7日)、萼片分化期(11月1日-次年2月1日)、子房分化期(2月1日-3月5日)和花柱分化期(3月5日-3月15日)。竹叶花椒花芽分化整个周期历时7个多月(227 d)。花芽分化进程呈慢-快-慢-快的变化特征。竹叶花椒的花芽属于混合芽,花芽与叶芽均为裸芽。竹叶花椒的芽外由6~9片幼叶包被,幼叶柔软、肉质。综上,9月上旬为花序轴分化时期,此时期决定了后期花序的大小,是生产上灌水、施肥的关键时期。10月下旬,花芽进入花蕾分化期,此时花芽与叶芽可以明显区分。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竹叶花椒花芽形态及分化过程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四川等地的竹叶花椒种植及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温室番茄茎流和叶片水势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金粉2号"(Jingfen 2)品种为试材,设正常灌溉(T1)、轻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3个土壤水分处理,观测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番茄植株的茎流速率和叶片水势。结果表明,番茄植株茎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明显的规律性,晴天,T1和T2的番茄茎流速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中午12:00左右气孔关闭,茎流速率出现低谷。阴天,T1和T2处理番茄茎流日变化趋势总体较为平缓。不同水分处理下番茄的蒸腾量差异明显,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蒸腾量均小于正常灌溉,土壤水分胁迫程度越严重,日蒸腾量越低。随着水分处理天数的增加,不同灌溉处理番茄的蒸腾量差异逐渐缩小。叶片水势随灌溉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减少,叶片水势T1>T2>T3。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番茄茎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研究认为,番茄茎流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叶片水势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设施番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山区刺槐、栓皮栎生长旺季液流特性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扩散式树干液流探针于2008年5—9月对北京西山地区刺槐、栓皮栎树干液流进行系统观测,同时结合环境因子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在晴天为宽峰或双峰型曲线,阴雨天为多峰型曲线。5,6月,刺槐月平均树干液流速率小于栓皮栎,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58和1.08倍;7—9月,刺槐月平均液流速率大于栓皮栎,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391,1.408和1.450倍。栓皮栎不同高度处树干液流差异明显,5,6月典型晴天树干上位液流速率大于中位和下位,7—9月典型晴天树干下位液流速率大于上位和中位。生长旺季刺槐、栓皮栎树干液流速率均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水势和空气水汽压亏缺呈正相关,与土壤水势呈负相关,建立了生长旺季观测期间的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经F值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a typical succulent xerophyte with high level of seed dormancy, is one of the few shrubs found to date that can develop and form fixed dunes in desert regions. Our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rong drought tolerance of the succulent xerophytes was strongly linked to high sodium (Na+) accumulation in the photosynthesizing branches (PB) as well as leaves.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a method that can rapidly promote the seed germination of N. tangutorum, and then investigat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 compound fertilizer (NaCF) on the growth and drought tolerance of N. tangutoru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short-term pot experiment in a greenhouse and long-term field and pot experiment in a desert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seeds obtained a maximum by 69% when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150 mg L ?1 gibberellic acid (GA3) for 48 h followed by soaking in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98% H2SO4) for 55 min, and then germinated (25/5°C) in darkness for 8 d. After breaking seed dormancy, the NaCF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growth of N. tangutorum and, concomitantly, improved its ability to cope with water deficit (30% of field water capacity) by increasing Na+ more than Potassium (K+) accumulation for osmotic adjustment in greenhouse and desert conditions. The contribution (take the pot experiment in the desert, for example) of Na+ to the osmotic potential (compared with control) varied from 13.9% in plants subjected to diammonium phosphate [(NH4)2HPO4] to, surprisingly, 63.9% in plants grown in the presence of NaCF under water defici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Na+ (1620 mg) in the NaCF indicate that 691.2 mg (42.7%) is absorbed by plants, 848.8 mg (52.4%) remained in the pot and 80 mg (4.9%) leached, which accounted for 2.2% of the nursery soil,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effect of NaCF on the drought resistance of N. tangutorum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also confirm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apid seed germination technology of N. tangutorum combined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CF can shorten the seed germination period and make the seedling establishment much easier, which may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restore and reconstruct degraded vegetation in many desert regions.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对白刺种子萌发的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白刺种子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处理方法,测定了白刺种子生活力、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结果表明:浸种最初的2 h是白刺种子的迅速吸水期,整个吸水过程呈快--慢--缓慢规律.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处理对白刺种子萌发有明显调控作用.150 mg·kg-1的赤霉素处理24 h,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生活力最高,300 mg·kg-1赤霉素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低.6 mg·kg-1细胞激动素处理白刺种子1 h,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生活力均最高,而10 mg·kg-1细胞激动素处理白刺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