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板栗胴枯病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在2004~2006年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不同时期、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镇安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每年3月下旬,采用刮除发病部位树皮、伤口涂抹40%福美砷药剂,并对全树喷洒的方法,对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4.3%,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板栗胴枯病又称腐熟病、杆枯病,是板栗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有些地区发病很严重,常成片发生,全株枯死,如不及时防治,开发种植的栗园将毁于一旦。板栗胴枯病除了用药物防控外,在生产实践中还可根据其发病规律,总结管理栽培中的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防治,以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与传播。一、诊断识别症状  相似文献   

4.
板栗枝枯病有2种:棒盘孢枝枯病和黑盘孢枝枯病,分别由棒盘孢属、黑盘孢属病原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枝干,还为害果苞及幼果。病原菌在病株组织内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由昆虫、风雨传播,7~8月为发病盛期。通过营林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及喷洒稀农威、禾枯灵、多菌灵等杀菌剂,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栗胴枯病(又称栗干枯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南方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镇安、柞水、商州等县(区)也较普遍。此病严重时,使树皮腐烂,枯枝或全树枯死,以致造成大片栗树死亡,是目前板栗生产上的一种危险性病害,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板栗枝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枝枯病由真菌的半知菌类 :黑盘孢目、棒盘孢属栗棒盘孢侵染所致 ,主要为害枝干 ,还为害果苞及幼果 .病原菌在病株组织内越冬 ,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由昆虫、风雨传播 ,7~ 8月份为发病盛期 ;在湖北 ,发现稻绿蝽是该病的传媒昆虫 ;通过营林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防治稻绿蝽 ,喷洒福美胂 ,多菌灵 ,代森锌等杀菌剂 ,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板栗胴枯病Endothid Parasiticd (Mart) And,etAud又称栗疫病、干枯病、溃疡病。该病对板栗为害极大,常成片为害,引起栗树主干、主枝树皮腐烂,直至全株死亡。长期来其病害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板栗主产区均有发生。镇安县是陕西板栗主产区,近几年胴枯病在县域及邻近县板栗产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板栗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历年来在防治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1板栗胴枯病1.1发生特点。该病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树皮上出现长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病斑(以后扩大直至树一周),组织松散呈水肿状隆  相似文献   

9.
刘全正 《吉林农业》2004,(10):22-23
柞蚕空胴病,俗称稀屎腚、皮条、倒流。柞蚕区发病普遍,东北蚕区发病较重。一般发病率20%-40%,危害蚕(幼虫)、蛹、蛾(成虫)。蚕4-5龄发病重。春蚕轻、秋蚕重。 柞蚕空胴病原为柞蚕链球菌。是一种慢性致病细菌。蚕被柞蚕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油桐芽枯病与枝枯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栗疫菌(Endothia parasitica)引起的板栗疫病是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病原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一向被认为是致病的重要因子。本实验以PD液体培养基为基础,通过震荡和静止两种培养方式,采用浸渍法和针刺法对板栗叶片和小枝进行了生物测定。研究显示板栗小枝和叶片可产生典型的症状,证明栗疫菌能产生具生物活性的毒性物质(毒素),PD培养液适于菌株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震荡培养比静止条件更利于产毒,浸渍法处理后第二天板栗小枝和叶片都表现典型的病斑和萎蔫症状,针刺法处理后第一天便表现出典型症状,说明针刺法比浸渍法效果更明显、叶片比小枝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板栗疫病与主要生境和经营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量化理论I模型分析板栗疫病与生境和经营因素的关系。复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板栗疫病发病率和感病指数两个数学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偏相关t检验表明,发病率同A层厚度、土层厚度、经营水平有紧密的相关性,与土壤质地有较紧密相关;感病指数同A层厚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紧密的相关,与经营水平有或较紧密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陕西板栗病虫害调查与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调查了陕西省板栗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结果表明,陕西板栗病害有18种,虫害有35种,其中板栗疫病已经发展成为陕西板栗的灾害性病害。调查表明,板栗疫病的发生具有扩散蔓延快的特点,其发生与品种、树龄、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同时提出了板栗主要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板栗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数年的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板凤在浙江发生普遍,但危害轻度的地方多,严重的地方少。危害稍重和严重的地方,多半是由于管理差,其他病虫弱枝多,特别是板栗吉丁虫危害重等原因诱发的。接种观察的结果是无伤接菌的发病率为0,轻伤接种(削皮接)的发病率为20%,重伤接种(撬皮接)的发病率100%,1a之后,发病株死亡率为33%和80%,表明栗疫菌对无人务或轻伤的板栗枝干难以侵染,对有较重伤口的板栗枝干则能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15.
燕山板栗疫病菌的培养性状与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板栗疫病菌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产孢多少等培养性状和毒力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中国栗疫病菌从培养性状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正常培养性状 :浅黄色或黄色、生长快、形成分生孢子器的野生型菌落 ;另一类为不正常类型 :培养性状及生长速率与野生型菌株均不相同。非正常培养性状的菌株占有较大的比例 ,分布于各取样点。中国栗疫病菌株间存在明显的毒力分化 ,培养性状不正常的菌株的毒力有下降的趋势。对燕山栗产区的栗疫病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VC)研究表明 :有 4 3个营养体亲合组(VCGs) ,从而推算至少有 6个VC基因控制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相似文献   

16.
于1982—1985年间对荸荠秆枯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田间试验。此病菌仅侵染荸荠和野荸荠,主要以带菌球茎、土中病残体为初侵染源,病菌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经气孔或直接侵入,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般潜育期5—13天,多雨或重雾露天气,重茬,定植早或过密、灌水方式不当、种植易感品种及偏施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试验证明防病有效措施为,种球茎和荠苗用25%多菌灵250倍液浸16h;生长季节及时用2s%多菌灵250倍液、70%托布津1000倍液或45%代森铵10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1次,防效达95%,防治区比对照区增产2—3倍。  相似文献   

17.
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随着烟草生产向无公害发展,生物防治取得较大进展.就其植物诱导抗性的利用、生防菌等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的药剂。[方法]比较寡雄腐霉菌、烯酰吗啉和精甲霜灵·代森锰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寡雄腐酶菌对烟草黑胫病菌丝EC50为0.113μg/ml,烯酰吗啉EC50为0.713μg/ml;田间防治效果显示,寡雄腐霉菌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64.07%),与精甲霜·锰锌(65.35%)差异不显著,且略高于烯酰吗啉(63.85%)。[结论]寡雄腐霉菌能显著降低烟草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示出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栗疫病菌对板栗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实生苗和嫁接苗 (怀黄 )为试材 ,研究了栗疫病菌 (Cryphonectriaparasitica)菌块、CFE、ME等对板栗几丁质酶的诱导 ,测定了几丁质酶活性、比活性 ,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 ,菌块对板栗几丁质酶总活性、比活性的诱导效果最佳 ;接种后 35~ 4 0 h几丁质酶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到高峰 ,之后开始下降。能够同时检测到板栗几丁质酶的内切酶和外切酶 ,以内切酶活性稍高。初步确定板栗几丁质酶的分子质量为 6 0 k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