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反应器堆肥本部分对日处理2吨和5吨畜禽粪便的反应器堆肥工艺进行具体说明。1.工艺介绍。反应器堆肥是一种在堆肥反应器内进行有机固体废弃物物氧发酵处理的堆肥工艺。堆肥反应器设备必须具有改善和促进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功能,在发酵过程中要运行翻堆、搅拌、混合、曝气、协助通风等设施或操作来控制堆体的温度和含水率,同时在反应器堆肥中还要解决  相似文献   

2.
卧式滚筒好氧堆肥采用卧式滚筒作为好氧反应器,通过滚筒的转动使物料、氧气、微生物充分混合反应,实现物料腐殖化。条垛式好氧堆肥是在好氧条件下,将物料混合后堆积成窄长条垛状进行堆肥化,并定期使用机械或人工进行翻堆通风。为验证卧式滚筒好氧堆肥和条垛式好氧堆肥效果的差异性,该研究以干式厌氧后的沼渣为主要原料,粉碎后的玉米秸秆、鸡粪为辅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第13天,卧式滚筒好氧堆肥温度不再上升,发芽指数(GI)为1.02,碳氮比(C/N)为14.36,胡富比为1.26,堆肥产物达到完全腐熟,堆肥时间远小于条垛式好氧堆肥的29天。卧式滚筒堆肥产物的总养分增加0.94%、胡敏酸含量为24.85 g/kg、纤维素降解率为33.45%、半纤维素降解率为34.33%、木质素降解率为15.33%,条垛式好氧堆肥产物总养分增加0.65%、胡敏酸含量为22.08 g/kg、纤维素降解率为29.33%、半纤维素降解率为30.26%、木质素降解率为10.28%,卧式滚筒堆肥产物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条垛式好氧堆肥产物(P<0.05),表明其质量更优。因此,与条垛式相比,卧式滚筒好氧堆肥能够加速堆肥...  相似文献   

3.
正堆肥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固体废弃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发酵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经过堆肥发酵的粪便有机物得到分解,也杀灭了其中的病菌和寄生虫,施用于农作物更加安全。目前,常见的堆肥有:条垛式堆肥、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和堆肥反应器堆肥等多种方式。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是在条垛式堆肥的基础上开发了通风系统,对其进行了优化。由于不需要进行翻堆,能确保达到高温,更有效地杀死寄生虫卵和病菌,通风系统能够更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牛粪好氧堆肥的微生物菌剂,促进有机物质转化、养分释放,改善堆肥环境质量。通过添加4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进行好氧堆肥,并对堆肥温度、含水率、p H、电导率(EC)、碳氮比(C/N)、发芽指数(GI)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均可不同程度加速堆肥升温,加快堆体水分的蒸发,促进有机氮、无机氮的相互转化,提高堆肥种子发芽指数,降低碳氮比,其中以添加地衣芽胞杆菌、里氏木霉、热带假丝酵母、嗜热侧孢霉的试验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奶牛粪便为原料,通过自然堆放(T1)、被动通风静态堆肥(T2)、条垛式翻堆堆肥(T3)、槽式翻堆堆肥(T4)4种堆肥方式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并对堆肥的产品进行评价,为奶牛粪便的低成本、简易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T1堆肥最高温度低于50℃,T2、T3、T4堆肥温度≥50℃的时间分别持续了6、10、10d。T1处理的堆肥产品粪大肠杆菌数和蛔虫卵死亡率不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12)规定,T2、T3、T4处理符合规定;发芽率试验表明,T1处理的堆肥产品未完全腐熟,对植物生长具有毒害,而T2、T3、T4处理的堆肥产品达到腐热,对植物生长无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堆肥反应器处理农村养殖场鸡粪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约化养鸡户呈现鸡场规模小、密度大、与居民区交错分布的特点,鸡粪污染严重。选择堆肥反应器集中处理我国中部某养殖户聚集农村地区的鸡粪,反应器采用密闭连续式堆肥工艺,每天消纳3吨恶臭鸡粪,产生1吨堆肥。堆肥的种子相对发芽率94%,发芽指数53%。处理现场基本闻不到臭味,除臭滤池的氨气去除率达到87%以上。堆肥反应器能很好地解决农村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翻抛设备特点及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核心设备主要是翻抛设备,翻抛机是一种基于动态堆肥过程而研发生产的机械设备,早期的堆肥工艺是静态堆肥,常常由于供氧不足而转化成厌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臭气,且有爆炸风险,后来在上世纪中期,最早由德国的BACKHUS(巴库斯)公司研制出了用了改善好氧发酵堆肥中供氧和改善物料形状的机械设备,称之为翻抛机,也叫翻堆机。依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条跺式、槽式和链式,依据运动形式移动式、自走式翻抛机。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玉米秸秆对马粪堆肥发酵的影响,以确定马粪堆肥适宜的玉米秸秆添加量。以马粪为试验原料,比较添加不同含量的玉米秸秆(CK组:马粪中不添加玉米秸秆;A、B和C组分别于6 kg马粪中添加1.0、1.5和2.0 kg的玉米秸秆)对马粪堆肥发酵中温度、含水率、pH值、种子发芽指数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B组发酵过程中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最高温度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pH值处于弱碱性的时间较短;种子发芽指数各组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出现增长的趋势,且试验B组在相同的发酵时间段,种子发芽指数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进行马粪堆肥发酵时,加入适当比例(马粪与玉米秸秆的重量比为4∶1)的玉米秸秆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适合的牛粪无害化处理技术,采用粉煤灰、锯末和牛粪为原材料进行堆肥发酵试验,设置处理组(牛粪50∶粉煤灰4.5∶锯末4.5)、对照组(牛粪50∶锯末9.0),研究其对堆肥发酵温度、含水率、pH值、碳氮比(C/N)及堆肥感官变化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5 d时处理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0.55和0.75,处理组T值小于0.6达到堆肥腐熟标准,处理组比对照组堆肥综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玉米芯对马粪堆肥发酵的影响,以确定马粪堆肥过程中玉米芯的适宜添加量。以马粪作为试验原料,研究添加0(对照组)、1.0(A组)、1.5(B组)和2.0 kg(C组)玉米芯对马粪堆肥发酵中温度、含水率、p H值、种子发芽指数以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中,试验B组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比其他3组提前进入50℃高温期,最高温度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2)各处理组的种子发芽指数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其中试验B组在相同的发酵时间内,种子发芽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0 d时,种子发芽指数比对照组多7.73个百分点。综上所述,在马粪堆肥发酵时,加入玉米芯能提高马粪的堆肥效率,马粪与玉米芯的比例以4∶1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研究物化特性能为有效堆肥高纤维类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前期理论基础,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试验以牛粪和锯末为原料,用添加不同浓度(0.20%、0.35%、0.50%、0.65%和0.80%)的木醋液和对照组对35 d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的堆体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有助于堆肥升温、高温保持;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所有堆体的含水率均在40%~70%,处理组含水率下降值要比对照组大,0.65%木醋液组的堆体含水率减少量最大为24.14%;各处理堆体pH值最终稳定在8.30左右,呈弱碱性;添加木醋液能促使堆肥物料的降解,在35 d的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有机质分别降低了12.43%、13.93%、16.62%、17.88%、15.29%和10.43%;同时添加木醋液还能提高NH+4-N的含量,促使堆肥后期NO-3-N的转化。堆肥结束时,添加木醋液可使NO-3-N的含量提高87.37%~92.31%。研究表明,添加木醋液能促进堆肥物料的降解,加快堆肥腐熟,提高产品质量。木醋液作为一种潜在的牛粪堆肥添加剂,在促进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有机肥还田使用中重金属的影响,为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和养殖户等提供高效易行的堆肥工艺,试验以肉牛粪为研究对象,设置翻堆条件和堆肥时间两个因素,测定不同处理重金属铜、锌各形态质量分数的变化,并进行理化指标和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翻堆条件对铜的钝化影响显著(P<0.05),钝化率达47.51%~67.95%;翻堆条件和堆肥时间对锌的钝化影响显著(P<0.05),钝化率达12.79%~25.58%;堆肥对重金属的钝化伴随着整个堆肥过程,堆肥前期合理的翻堆有利于调节堆体的温度和pH,保证堆体氧气充足,有利于可交换态向氧化态和还原态转化,堆肥后期生成的腐殖质与重金属络合,有利于可交换态向氧化态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添加辅料及微生物菌剂对牛粪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试验对不同处理牛粪的温度、p H值、GI值、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牛粪堆肥效果无明显差异,不添加可降低生产成本;若为提高堆肥效果而添加菌剂,可同时添加秸秆等辅料适当提高碳氮比有利于堆肥,且能解决畜牧业固体废弃物因焚烧和任意堆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各处理堆肥产物经实验室测定,其碳氮比(C/N)、含水率、氮、磷、钾总有效养分、有机质等指标均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和有机肥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我国畜禽粪污年产出量大,如不加以合理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好氧堆肥作为一种可有效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近年来发展快速。好氧堆肥的主要技术模式包括条垛式、静态垛式、槽式和反应器式等,功能膜法好氧堆肥技术是一种以强制通风静态垛为基础的改良型好氧堆肥技术模式,因其具备节能环保、智能高效、轻简便携、经济普适的特点,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本文就功能膜法好氧堆肥技术模式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与工程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分析,并指出了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接种不同复合菌剂对羊粪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方法] 试验设4个组,空白组不接种任何发酵剂,试验组1接种课题组前期研制的粪污腐熟剂1,试验组2接种优化后的粪污腐熟剂2,试验组3接种市售粪污腐熟剂。在发酵不同时间段测定各组堆肥的温度、pH值、含水率、E4/E6值和种子发芽指数,记录堆肥颜色、气味和状态等表观特征。[结果] 堆肥过程中试验组2升温速率快于其他3组,空白组升温速率最慢。发酵第35天,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空白组堆肥的水分含量分别降至27.15%、25.97%、28.03%、42.30%;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的pH值分别为8.03、7.98、8.09,空白组pH值最高,为8.58;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的E4/E6值分别为2.35、1.80、2.53,均低于空白组(3.00);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94.5%、108.5%、101.3%,均彻底完成无害化处理(堆肥完全腐熟),而空白组为75.3%,堆肥未完全腐熟。在发酵终点,3个试验组的堆体呈深褐色,无臭味,较松散,有白色菌丝,不吸引蚊蝇,无虫卵,进一步说明堆肥已经完全腐熟;空白组堆体呈暗褐色,有微臭味,手感粗糙,局部有团块,吸引蚊蝇,深层孳生少量的虫卵,进一步说明堆肥未完全腐熟。[结论] 接种复合菌剂可以促使羊粪堆肥腐熟进程加快,提前完成无害化处理;接种优化后的腐熟剂2的堆肥种子发芽指数最高,腐熟度也最高,且加快堆肥腐熟进程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兔粪堆肥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兔粪堆肥过程中的参数变化,为规模化兔场兔粪堆肥处理提供技术储备。以兔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室内堆肥,设置兔粪-稻草组、兔粪-稻草翻堆组和兔粪组,在为期55d的堆肥过程中,测定了各堆体温度、水分、酸碱度(pH)、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大肠杆菌和种子发芽指数(GI)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各组高温期温度均能维持5 d以上,能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兔粪-稻草翻堆组高温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各组有机质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均稳定在35%以上;TP和TK总体呈上升趋势;高温期时大肠杆菌数均为0,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又出现了少量的大肠杆菌;种子发芽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堆肥37d后均能达到腐熟标准。由此可见,生产中对兔粪进行处理,既可以单独利用兔粪进行堆肥,也可以采用兔粪和稻草按7.4∶1的比例进行混合堆肥。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以养蚕生产大宗副产物蚕沙制造养分丰富的有机肥料技术,直接采用含有约10%桑枝和5%桑叶的蚕沙为主要原料,以废弃蘑菇基料作为调理剂进行好氧堆肥,研究蘑菇基料的不同添加比例对蚕沙好氧堆肥腐熟条件中的温度、pH、含水率等因素以及堆肥中养分的影响。用90%蚕沙+10%蘑菇基料(处理1)、75%蚕沙+25%蘑菇基料(处理2)、100%蚕沙(对照)制造堆肥,均可在6 h达到最高温度(分别为64.4、66.0、68.3℃),但处理1组的高温持续时间较短,处理2组和对照组的高温持续时间在5 d以上,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规定。处理1组和对照组堆肥中的含水率较高,处理2组可降低堆肥中的含水率及pH。从堆肥中的养分来看,各处理均可增加堆肥中的磷、钾含量,但处理1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氮素损失(分别下降0.62%、5.84%)的问题,而处理2组由于降低了堆肥的pH,因此比初始状态增加4.19%的氮素含量。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在蚕沙堆肥过程中添加25%的废弃蘑菇基料有利于改善堆肥的反应条件,提高堆肥的氮素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兔粪堆肥过程中的参数变化,为规模化兔场兔粪堆肥处理提供技术储备。以兔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室内堆肥,设置兔粪-稻草组、兔粪-稻草翻堆组和兔粪组,在为期55d的堆肥过程中,测定了各堆体温度、水分、酸碱度(pH)、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大肠杆菌和种子发芽指数(GI)随时间的变化,并用SAS软件处理数据,用EXCEL作出各种参数变化的趋势图。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各组高温期温度均能维持5d以上,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兔粪-稻草翻堆组高温阶段持续时间最长;各组有机质相对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时,有机质均稳定在35%以上;TP和TK总体呈上升趋势;高温期时大肠杆菌数均为0,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又出现了少量的大肠杆菌;种子发芽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堆肥37d后均能达到腐熟标准。由此可见,生产中对兔粪进行处理,既可以单独利用兔粪进行堆肥,也可以采用兔粪和稻草按7.4:1的比例进行混合堆肥。  相似文献   

19.
利用牛粪堆肥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牛粪的有效措施。以新鲜牛粪和稻壳为发酵原料,借助翻堆通风方式进行牛粪好氧发酵试验。A组将牛粪与稻壳按4:1的比例混合,添加3‰发酵菌剂;B组在牛粪中直接添加3‰发酵菌剂;C组仅为牛粪发酵,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A组堆肥的C/N比提高到25.48∶1。堆肥含水率、有机质、C/N比值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由快到慢的依次为A、B、C组。A、B组C/N比降低到16∶1以下分别在堆肥第28、35d,而C组在第35dC/N比仍为17.40∶1。3个组pH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总腐殖酸的含量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A、B两组大于C组;但总腐殖酸占总有机碳比率呈增加趋势,A、B、C 3组发酵前后对比分别提高了40.28%、23.44%、21.67%。(3)堆肥后A、B、C组分别在第5、9、11d温度上升到55℃以上,且维持55℃以上达到25、18、14d。(4)经35d发酵处理后,A、B、C 3组的堆肥有机质、pH、重金属、总养分均符合有机肥标准NY525—2012。综合各项物理化学指标,添加稻壳和发酵菌剂有利于牛粪的腐熟。  相似文献   

20.
用热水、酸蚀以及磨破种皮处理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种子,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影响差异显著(P<0.05),25%硫酸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无显著影响(P>0.05),而98%的硫酸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75℃的热水以及磨破种皮处理对银合欢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有提高。不同处理对银合欢种子发芽率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为:98%硫酸>75℃水>75%硫酸>研磨种子>50%硫酸>25%硫酸>无处理种子。98%硫酸处理银合欢种子20 min是最佳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