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DD-PCR技术在植物抗土壤逆境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示PCR(DD-PCR)技术是分离特异表达目的基因的重要手段,在环境逆境诱导表达基因的分离、克隆研究中已有报道。随着DD-PCR技术的不断改进,它将在植物抗土壤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的背景研究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差示PCR的方法原理与技术改进及其在分离土壤植物营养胁迫诱导表达基因方面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以其数量丰富、遗传稳定性高、易于快速自动化检测等优点备受关注。该文综述了基于不同原理的SNP分型检测方法,包括几种常见的测序技术、基于酶学及杂交原理的分析检测技术和基于色谱及质谱的相关技术。阐释了方法的原理、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总结了目前在动物遗传育种、亲缘鉴定、动物品种及产品溯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为下一步开发更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高通量及低成本的SNP检测方法及拓展SNP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茶长林系列优良无性系的SRAP分子鉴别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茶(Camellia oleirera)良种鉴别是解决目前生产上种苗混乱的重要途径.采用SRAP方法,对油茶长林系列12个优良无性系进行分析.筛选出15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得到423个位点,多态性位点达到93.14%,品种特异性条带达50条,其中有13对引物能够独立鉴别所有供试材料.为了提高鉴别效率,选择多态性高的24个位点建立了所有供试材料的DNA指纹图谱,实现了供试材料的有效鉴别.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表明,长林系列无性系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是0.5022~0.8163,取GD=0.35时,可将长林系列12个无性系分为3大类群.这为油茶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Allozyme polymorphism at seven loci (TPI, G6PD-2,IDH-1, SKD-2, MDH-1, GOT-1, andGOT-2)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geneticdiversity in C.alismatifolia populations from both cultivatedand wild habitats in Thailand. High diversity was observed in allpopulations with relatively lower values in cultivated populations.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P)varied from 85.7–100% in cultivated populations comparedwith 100% in all natural populations. Allele number per locus(A
L) was 3.14 in cultivatedpopulations, and from 2.86–4 in natural populations. Allelenumber per polymorphic locus(A
P) of cultivated andnatural populations ranged from 3.14–3.5 and 2.86–4,respectively.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populations(H
S) varied from0.586–0.611 in cultivated and from 0.621–0.653 in naturalpopulations. The genetic identity(I
SP) for the species was0.833. The cultivated populations yielded higher value of geneticidentity with highland populations(I
C
/H
=0.776) than with the lowland ones(I
C
/L
=0.754).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similarities with theNeighbor-Joining algorithm results in the separation ofcultivated populations from all wild populations. One highlandpopulation from the tourist spot, H2, was placed in a separatecluster between the cultivated and other wild populations. It isconsidered as the possible origin of the cultivated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6.
微卫星标记分析我国南方常规水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2个DNA微卫星标记对2005-2007年参加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23个长江中下游早籼、晚粳和华南早籼常规品种进行标记检测,结果共检测到等位基因47个,平均每个标记3.9个,变幅2~7个,多态性频率(FP)平均值0.632,变幅0.403~0.842。遗传差异分析表明:长江中下游早籼与长江中下游晚粳(平均遗传相似系数AGSC=0.036)、华南早籼与长江中下游晚粳(AGSC=0.125)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明显,长江中下游早籼与华南早籼(AGSC=0.449)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中等,华南早籼(AGSC=0.606)、长江中下游早籼(AGSC=0.682)、长江中下游晚粳(AGSC=0.761)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
部分柿属植物I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和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建立柿属(Diospyros)植物反转录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IRAP)技术体系,对IRAP分析中影响PCR扩增结果的若干因子进行了研究。确立了适合柿属植物IRAP分析的技术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1×Buffer、模板DNA50ng、Mg2 2.0mmol/L、dNTPs0.25mmol/L、引物0.40μmol/L、TaqDNA聚合酶1.0U,矿物油20μL;PCR扩增程序:95℃5min;95℃1min,56℃1min,升温速率 0.6℃/s,72℃2min,循环44次;72℃延伸8min。该优化体系在7种柿属植物33个基因型的I-RAP分析中获得较理想的扩增结果,扩增片段120~1500bp,不同种和柿种以下不同品种间扩增条带总数和带谱相同。每个基因型都有其独特的指纹图谱,可作为区分不同基因型的依据,尤其芽变品种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应用ITS序列和RAMS技术对福建省不同地域,不同寄主作物的青枯雷尔氏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21株青枯雷尔氏菌的ITS区序列有3种类型,这3种类型菌株的ITS序列只有1-2个碱基的差异,与参比菌株GMI1000的ITS区序列或者相同或者有1-2个碱基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RAMS技术进一步分析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及参比菌株GMI1000的基因组DNA间存在丰富的多态性。聚类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可聚为3个类群,同一寄主作物的菌株聚在同一类群中,同一地理来源的菌株聚在同一亚类群中,说明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分化与寄主作物和地理来源都存在相关性,与寄主作物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
采用磁珠富集法对已建立的生长较快的西江段野生浅色鲮群体的极大、极小群体各31尾基因组DNA进行了微卫星序列的筛选,128个阳性克隆成功测序93个,其中80个为的微卫星序列,微卫星序列完美型占85%,非完美型占6.25%,混合型占8.75%。利用微卫星序列合成了23对微卫星引物,扩增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为1~10个,扩增片段大小为92~283bp,其中14对引物扩增条带清晰,为中度或高度多态位点,极大、极小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3.0784、3.2079和0.5675、0.5974,反映出2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高度多态性引物4的位点b,片段大小为119bp,在极大群体中出现频率为61.3%,在极小群体占22.6%,出现频率极大群体高于极小群体近3倍,初步可作为候选差异性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摘要:实验室检测了甘肃藏羊、甘南藏羊、湖羊、青海藏羊、小尾寒羊、滩羊、岷县黑裘皮7个绵羊群体268只个体15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进而开展了等位基因变异分析、杂合度分析、哈代—温伯格比率检验、遗传距离估算、系统发生树构建和遗传结构推导。结果表明:7个绵羊群体在15个微卫星座位上共发现187个等位基因。哈代—温伯格比率偏差检验中共发现43个“群体-座位”偏离了哈代—温伯格比率,其中湖羊偏离哈代-温伯格比率的“群体-座位”数最多。群体杂合度分析表明青海藏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而湖羊和岷县黑裘皮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距离和系统发生树的分析表明,滩羊、小尾寒羊和湖羊亲缘关系较近,类群起源上享有共同的祖先,岷县黑裘皮羊与其它6个绵羊群体遗传关系较远,7个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推演为三类。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62个籼型水稻亲本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东南亚水稻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以东南亚62份籼型水稻亲本为材料,选择29对水稻功能基因标记以及平均分布于12条染色体、多态性较高和条带清晰的72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2对多态性引物在62份水稻材料中检测到20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Na)变异范围为2~12,平均为6.28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变异范围为1.067~5.399,平均为2.867;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61~0.789,平均为0.51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176,变幅为0.143~1.908;观察杂合度(Ho)为0.977,范围为0.936~1.000;期望杂合度(He)为0.439,范围为0.179~0.937;固定指数(Fis)的范围为0.882~1.000;基因流(Nm)的范围为0~0.0157。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05处,东南亚水稻亲本被分为6大类,同一国家大多数品种聚为一类。相对于普通分子标记,功能基因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不高,其遗传多样性参数也低于普通分子标记,东南亚各国水稻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研究结果为水稻育种亲本选配、新种质资源的创制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mtDNA D-环序列和微卫星DNA两种标记方法,对9个绵羊群体225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得出的结论一致,即在研究的9个绵羊群体中青海藏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湖羊和岷县黑裘皮羊遗传多样性都较低。但在系统发育分析中,通过mtDNA D-环序列和微卫星DNA座位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现为很大的不同。由于微卫星DNA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能够反映群体间的亲缘关系,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构可靠。mtDNA是核外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在反映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上不具优势。此外,青海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育种实践表明它们的遗传来源相似,亲缘关系相近,这与微卫星DNA座位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反映的结果一致,因此,在群体的亲缘关系研究上,微卫星DNA数据分析的结果比mtDNA序列分析结果更可信。172个单倍型序列网络关系分析表明研究的9个绵羊群体可能有三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13.
小麦RIL群体SSR标记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普通小麦3338与斯卑尔脱小麦Altgold杂交得到的F6代重组近交系群体为材料,筛选出334个(271个SSR和63个EST-SSR标记)多态性标记,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28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些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发现82个表现为偏分离(P<0.05),其中70个可以定位到遗传连锁图谱中。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33个标记位点偏向母本3338,占40.2%,49个标记位点偏向父本Altgold,占59.8%。这些偏分离标记在图谱上的分布有两种:成簇分布和孤立位点的偏分离。在5条不同染色体上发现6个偏分离热点区域,这些偏分离热点区域的形成可能与配子体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