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初步建立了农村居民商品能源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村住宅商品能源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现有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能源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并都间接影响农村居民住宅商品能源消费行为;(2)农村居民的态度与主观规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利于能源政策制定者制定社会节能策略,对鼓励农村居民可持续能源消费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机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及产品知识对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图之间的驱动关系。【方法】以国内主要城市大型超市700个消费样本为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并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消费者产品知识、环境价值、安全价值、健康价值和社会价值均正面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态度,其中消费产品知识的影响最大,享乐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态度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消费者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正面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其中消费者态度影响最大。【结论】促进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关键在于提升消费者态度,因此在努力提升农产品顾客感知价值外,尤需重视提升消费者有机农产品知识。  相似文献   

3.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广东农村村民应急行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调研数据对应急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进行实证分析与修正完善,分析影响应急行为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以及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影 响应急实际行为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应急知觉行为控制、应急主观规范、应急行为意向和应急素质条件,应 急行为态度与应急主观规范以及应急知觉行为控制之间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改善农村村民应急行为 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理论(SLA)和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以农户生产结构调整为主线,构建从"农户生计资本→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农户种生产结构调整意向→农户生产结构调整行为"的完整路径,从农户视角去探讨农户生产结构调整决策行为形成机理问题。应用SPSS17.0和AMOS23.0软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566户样本农户的生产结构调整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并对理论模型假设进行检验、模拟。结果发现,云南跨境山区农户生产结构调整决策行为受到农户生计资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结构调整意向的不同程度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通过充分发挥农户生产结构调整主体作用、激发农户生产结构良性调整意向,以及提高农户的生计资本水平,促进云南跨境山区农户生产结构良性调整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农民土壤培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出发,解释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壤培肥意愿的影响:行为态度,指农民对土壤培肥所持的正面或负面感觉;主观规范,农民对于采取土壤培肥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以及其他个人或团体对其产生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反映农民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土地流转能使农民对于土壤培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化,从而增强培肥意愿。并从该理论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土地流转,增强农民的培肥意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S-O-R理论,构建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影响机制模型,探讨内部因素(健康意识、面子观)与外部因素(主观规范)对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面子观、主观规范对其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引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与低碳旅游动机关联程度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认知、产品质量、个人客观因素对长株潭市民低碳旅游态度起到正向显著影响;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对低碳旅游动机起到正向显著影响,但主观规范对低碳旅游动机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94-197
新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动力资源的重要配置方式,鼓励和促进农民工创新创业能够有效地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围绕新形势下农民创新创业现状,以计划行为模型(TPB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多个样本中选取了4个典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并详细探讨了农民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与主观规范增强了创业者的创业意向,感知行为控制对创业意向贡献较大甚至直接影响了创业者的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陕西省安塞和米脂县6个乡镇21个村为分析样本,探讨退耕农户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生态建设意愿的影响以及生态建设意愿对生态建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退耕农户的生态建设意愿和行为,其中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退耕农户生态建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态建设意愿对退耕农户生态建设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构建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对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2镇4乡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以及个体特征五大维度均...  相似文献   

11.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经历了灌溉管理制度改革,即将灌溉管理权利和责任从政府机构向用水协会或其地方非营利组织转移。农民用水协会被广泛认为是地方农业灌溉管理的卓越制度安排。农户参与对用水协会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行为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江西省307 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行为因素。结果表明,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意向,而行为态度对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意向影响不显著。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农户的决策参与和灌溉管理参与。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认知行为控制等3个方面设计问卷,对佤族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在5%水平下对佤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在5%水平下对佤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认知行为控制在5%水平下对佤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但不是很显著。论文提出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形成,需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制定进行低碳生产的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再生水由污水处理而来的特点导致居民使用意向不高的现实问题,以道德认同作为切入视角,以西安市为例展开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探究道德认同对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道德认同、环保自我担当可直接影响再生水回用行为意向,并且道德认同可通过影响环保自我担当,影响再生水回用的态度、主观规范,间接影响其行为意向,为再生水回用推广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碳控排企业的林业碳汇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基于碳控排企业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碳汇认知、行为执行意向两个核心变量以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变量对企业林业碳汇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汇认知、行为执行意向两个核心变量以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控制变量均显著正向影响支付意愿。为了提高企业的林业碳汇支付意愿,相关政府部门应从加强企业林业碳汇认知、政策支持和制定合理林业碳汇项目价格等方面着手,从而增强碳控排企业对林业碳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户施用农药效率不高,过度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户高效喷雾技术采纳意愿的心理归因。结果表明:1)高效农药喷雾技术得到了大部分农户的认可,有62.3%的农户表示愿意采纳该技术,其他农户持观望或否定态度;成本偏高和扩散渠道不畅是影响农户采纳该技术的主要障碍。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正向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即农户对高效农药喷雾技术的态度越积极、主观规范越强、知觉行为控制越充分,农户对技术的采纳意愿越强;影响程度依次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3)不同群体的农户对高效农药喷雾技术采纳意愿的心理归因具有差异,老年群体、小规模种植群体和不认可技术补贴群体的技术采纳意愿较低。老年群体的采纳意愿更易受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小规模家庭种植群体的采纳意愿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的影响;不认可技术补贴群体的采纳意愿主要受行为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林农特征、加入林业合作组织的预期收益与成本风险、法律政策等制度环境和社会舆论、周围人群的期望和态度、林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分析林农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最后指出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提高和保障林农收益、优化制度环境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以及指导林业合作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等增强林农加入林业合作组织的意向。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涉农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从事涉农创业,既能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能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影响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涉农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如何强化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建立相应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水体质量和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环境问题,当前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省市均已出台相应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农业生产过程(种植、养殖等)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农业生产主体的响应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基于多元农业生产主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TPB)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生产主体的响应行为与响应意向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主体的响应行为主要受其响应意向的正向影响,响应意向主要受到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其感知行为控制等因素的正向影响。未来相关部门可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宣传力度、精准落实生态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生产主体的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的污染治理氛围,进而实现提高和巩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农户主观认知对耕地“非粮化”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耕地“非粮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粮食作物家庭增收程度、亲朋好友影响力、耕地距住宅远近程度等对农户耕地“非粮化”行为具有较大影响;2)从事养殖(挖鱼塘)意向、工商资本合作意向的中介效应显著,是形成耕地“非粮化”的主要路径;3)不同类型的农户“非粮化”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独立决策的农户影响显著,行为意向对在工商资本等第三方干预下做出行为决策的农户影响显著。最后,提出加大政策宣传、严控工商资本下乡、差异化农户管理措施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巨大的食物浪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后果,阻碍社会的发展。消费者是食物浪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减少食物浪费,就必须了解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961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从食物和环境相关行为两个角度,分析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探讨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食物浪费量较大,占总食物量的16.52%。一般态度、金钱态度、环境态度、主观规范、个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其中,环境态度对减少浪费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食物浪费的一般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个人规范影响最小。而减少食物浪费意愿则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因此,为有效减少食物浪费,提出加强沟通宣传、改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的行为态度;规范相关条例制度、强化消费者减少食物浪费的规范;同时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物浪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