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安顺市秸秆资源与饲料化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了秸秆饲料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发展方向,探索拓展现代生态畜牧业饲草饲料渠道,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进程;着重解决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中的技术问题与难题;积极搞好宣传培训与示范推广工作;打造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秸秆加工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宜昌市夷陵区找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切入点,因地制宜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推行肥料化利用(全量还田)、饲料化利用、原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拓宽秸秆利用途径,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主要矛盾提出政策扶持、产业支持、资金投入、宣传引导等相应对策,稳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林彩丽 《乡村科技》2023,(5):137-139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多用途生物资源。合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于农民增收、资源节约、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农作物秸秆除了可以直接充当燃料、饲喂家禽和牲畜、堆沤还田、加工为家用品外,还可进行创意产业化利用,如创作秸秆画、制作秸秆包装材料和秸秆餐具、制造建筑材料、用于生产食用菌等。为促进农作物秸秆创意产业化利用,各地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府积极宣传引导、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的新风气。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总结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分析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制订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加快全省种养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强化技术转化推广服务工作、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力度等进一步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泾县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泾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建议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强化工作措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提出了适合泾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5种途径,对泾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荆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常年秸秆产量约550万t。据调查研究,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滞后、产业化落后、资源化利用率低,田间焚烧量占48%。建议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取政策性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大产业。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秸秆综合利用的手段和方式相对成熟。对秸秆综合利用国际趋势的系统总结发现,秸秆的机械化加工、产业化利用,综合利用的多元投资、政府扶持等方面,国外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这些方面也是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对比国际经验,首先对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量化测定,并对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链的延伸、体制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中卫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利用引导、严格禁烧监管、完善市场运作、严格作业要求、强化宣传引导、拓宽利用途径、探索秸秆还田影响监测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卫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天水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专用品种示范,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建立大型沼气生产车间,促进沼气综合利用;推广尾菜处理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尾菜利用率;破解果枝收集难题,提高综合利用率;扶持草编企业发展,提高秸秆附加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引导和宣传教育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潜江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推广高效利用方式、拓宽利用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形成可复制、可持续推广的利用模式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在分析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制定的政策、资金、技术、考核等保障措施,归纳分析了秸秆全量化利用和收储运体系的发展模式,并从工作创新机制、资金投入机制、政策创设机制、技术支撑机制、示范带动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以期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6):210-212
在了解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概况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资料法和数形结合法,对兴化市安丰镇3个村的农民进行了调研,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效益不突出、缺乏专业技术指导、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不足、未形成规模化农业、对秸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等。对此,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指明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向,包括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分别从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等角度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组织管理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建立产业示范园区几个方面,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促进我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综述了各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利用现状及现有技术模式。2016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84×108t,可收集量达到8.24×108t,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3.51%。秸秆已利用量为6.73×108t,综合利用率达到81.68%,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7.20%、17.99%、11.79%、2.23%、2.47%,形成农用为主的综合利用格局。不同区域之间秸秆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依次为94.73%、89.21%、88.89%、83.01%、74.27%、63.43%。全国秸秆利用技术模式可分为秸秆还田利用型和循环利用型两大类,其中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玉米秸秆深翻养地还田模式、棉花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模式、麦秸覆盖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技术模式、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稻麦(油)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有秸-饲-肥种养结合技术模式、秸-沼-肥能源生态技术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技术模式、秸-炭-肥还田改土技术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量利用的技术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相互结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秸秆高值化利用现状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重要生物质资源。我国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正处于初始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秸秆资源化利用面临着总量大,但区域特色明显、产品附加值低、商业化应用不足的困境。基于我国农业秸秆资源现状和高值化利用视角,重点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经济效益和技术困境,并提出发展路径,即围绕秸秆的高值化利用,重点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坚,拓宽和提升秸秆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和能力。可为下一阶段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也是可利用、可开发的重要资源。立足天津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系统分析当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及其制约因素,从推动综合利用方式转变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春 《农学学报》2015,5(2):42-46
为了明确农村种植业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对北京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了各地区的秸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北京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和小麦,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4.9%,秸秆利用主要以秸秆还田为主。除家庭燃用、秸秆还田以及养畜等用途外,北京仍有10%的剩余秸秆资源。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郊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SAS环境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进行预测。[方法]以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估算2005—2015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以农村就业人口、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影响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在SAS环境下,利用GM(1,1)灰色模型和基于GM(1,1)的多元回归模型对2016—2020年的陕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精度与误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基于GM(1,1)的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精度高于GM(1,1)模型的精度,较准确预测了2016—2020年陕西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量。[结论]准确预测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可为政府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南阳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河南省南阳市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总结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以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