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根据辽河下游平原区台安径流实验站2003—2004年的水稻灌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水稻各生长期的需水量,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规律,有利于水稻的种植与节水灌溉,提高效率,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更为制订节水灌溉制度和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水稻生长季内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的动态特征,使用2020年5—9月稻田通量观测资料,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LUE日平均值为0.95%,波动范围为0.25%~2.23%,小时尺度表现为早晚值较高、中午值较低,日动态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日尺度上的LUE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影响。研究为合理利用农田生态系统资源、推动LUE在生产力模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对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涡动协方差/涡动相关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观测技术。讨论了基于该技术的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成果,总结了当前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源/汇估算;② CO2通量观测源区/足迹的计算;③ CO2通量动态特征的提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④基于统计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物候特征参数的提取;⑤基于机理模型的气候系统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主要结论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汇,在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CO2通量观测时需对其通量源区的空间代表性进行检验,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状态受到树龄、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空气温度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影响因子。未来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应该集中于提高通量足迹模型计算精度,讨论不同林分对大气CO2的贡献强度。结合气候系统模型和生态生理模型建立植物生理过程参数化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森林碳交换的影响。区域-全球尺度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未来将关注多站点通量,气象数据长时间序列的整合分析,讨论CO2通量气候态特征与碳源/汇的空间格局,更好地了解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表1参64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与涡动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涡动相关技术观测资料和同步的气象要素监测资料,分析了CO2的浓度日变化,描述了CO2通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风速、温度、动量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以及光合有效辐射对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天,CO2通量和梯度的输送方向是从大气向植被,在中午输送达到负的最大值。在夜间,CO2通量和梯度输送的方向与白天相反,并且,在早晨达到正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从节水灌溉的基本原理着手,运用农田水量平衡原理,以板蓝根灌区为例、洪水河灌区益民灌溉试验站多年试验资料为依据,作出适合当地板蓝根的灌溉预报。结果表明,板蓝根的灌溉定额为2 580 m3/hm2,夏灌1次水的灌水时间为6月中旬,灌水定额为1 290m3/hm2;夏灌2次水灌水时间为8月下旬,灌水定额为1 290 m3/hm2;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节水1 200 m3/hm2,增产值5 755元/hm2,节水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指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优劣等级的评定,传统技术方法主要依据经验及历史数据对农产品生长气候条件进行定性化评分认证。以宁夏吴忠市灌区水稻为例,以历史气候数据作为参考背景,构建水稻品质气象条件适宜性梯度级,结合当年水稻各生育期的气候因素,综合考虑气象灾害对水稻品质的影响,建立水稻气候品质定量化认证模型,实现对水稻气候品质定量化评价。2019年宁夏吴忠市灌区水稻的气候品质认证结果与农业气象观测站记录基本吻合,表明该认证模型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MODIS-NDVI的水稻遥感估产——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NDVI为遥感特征参量,分析水稻关键生育期的长势并对产量进行预测.考虑到NDVI数据饱和的局限性,选取库区各区县0.2~0.8范围内的NDVI值与作物产量建立水稻估产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估算出的水稻产量表明,各关键生育期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75以上,且与实产数据对比表明,各区县预测精度均在90%以上,可见利用MODIS-NDVI能够有效的进行水稻监测和估产.  相似文献   

8.
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概述,并以辽宁大学图书馆的流通信息数据为分析数据源,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图书馆读者的借阅规律进行挖掘实践,在挖掘结果中获取知识,从中探寻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上海奉贤县1995~1999年的水稻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在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原有的框架下,补充、完善了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RPEST),利用奉贤县2000、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上海精准农业园区上述4种病虫害的前期发生资料,对其后期的发生期、发生量或发生程度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RPEST对上述病虫害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且误差较小。可以认为:RPEST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
土壤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分析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应用GIS的复合叠置分析、聚类聚合分析、统计学分析等方法,探索了中尺度土壤分布规律及土壤理化性质随海拔高度、坡向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地理信息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土壤学研究是可行的,有传统分析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西安市土壤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明显,随地形因子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控制灌溉的条件下进行的水稻不同插植密度试验,得出了插植规格为30cm×13cm、每穴3苗、即插植密度为76.5万苗/hm2的水稻群体透光性最佳、叶面积系数最合理,为宁夏银川灌区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最佳插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蜻蛉河大型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充分灌溉理论,按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以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递阶控制优化模型,对灌区多水源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应用上述数学模型,对蜻蛉河大型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于每个层次子系统,采用适宜于解决多阶段过程或能转化成多阶段决策过程的动态规划方法来求其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引用和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是正确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经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将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此研究成果为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下游枣树根灌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塔里木河下游枣树根灌需水量与灌溉制度,在不干涉当地灌溉习惯的前提下,于2012-2013年在塔里木河下游红枣生态经济林开展灌溉试验,采用TDR测定红枣生长期不同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结果表明,各灌溉周期前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消退集中于20cm土层,后期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消退集中于80cm土层,40~60cm是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稳定层,可保证红枣正常生长;红枣生长期的实际日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整个红枣生长期实际耗水量为639.26mm;参照当地管理者灌溉习惯和根灌条件下土壤体积含水量消退特征,制定红枣根灌灌溉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滴灌条件下番茄需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出适合番茄生长且能够达到节水、增产、优质的需水规律.[方法]采用小区作物栽培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生理特性、耗水量与产量的影响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番茄的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关系式为:y=-11.634x2 +703.84x-8 714.3.[结论]处理②为最佳,能够提高番茄产量,且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冀北地区白菜生产上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以常规滴灌(白菜全生育期滴灌8次)为对照(CK),在白菜主要生育期设置不同的灌水次数,试验设白菜全生育期内灌水4、5、6和7次4个节水灌溉处理,灌水量均为240 m3/(hm2·次),研究了不同节水灌溉条件下白菜地上地下生长质量、产量和耗水量的变化,以筛选与CK地上地下生长质量和产量均基本相当条件下的最省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白菜全生育期滴灌5次(苗期1次,团棵期1次,结球期3次)效果较好。该处理的灌水定额仅为CK的62.5%,但白菜根鲜重、叶球紧实度和产量与CK差异不大,且耗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发现,生物质烤房在燃料费、电费等方面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增加0.35和0.05元/kg;在用工方面,生物质烤房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均有所下降,其中烘烤用工减少了0.27元/kg,减幅达40.3%;在环保、经济效益方面,生物质烤房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有所增加,生物质烤房CO2、SO2和CO排放量均有所下降,生物质烤房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烟叶均价较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蔡长举  刘浏  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72-10272,10346
以2009年贵州省41个样点灌区田间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彭曼-蒙特斯公式进行计算,对节水灌溉与传统灌溉2种灌溉模式作对比分析,得出贵州省水稻灌溉节水潜力,并提出贵州省实施水稻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灌区作物需水量预报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基于周期性变化时间序列的分析预报方法, 针对灌区需水量变化规律,通过消除其趋势项和周期项,对残差序列进行模拟,经变换后建立灌区需水预报模型。分析表明,该法用于灌区作物需水预报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刘坤  焦国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85-10986
论述了农业需水预测的重要性,并根据农业需水预测的不同目的和农业需水量预测结果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相似文献   

20.
红壤丘陵区作物耗水需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水分蒸渗仪对赣东北低丘红壤区的几种主要作物(花生、水稻、荞麦)需水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生产1kg的花生荚果需要消耗1.31m3水量用于作物腾发;生产1kg的稻谷则需要消耗0.76m3水量用于作物的腾发;而生产1kg荞麦籽实需要消耗1.23m3水量用于作物的腾发。与其对应的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为7.65kg/mm·hm2、13.95kg/mm·hm2和8.10kg/mm·hm2。作为一般规律,作物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腾发量成线性关系,因此,每公顷产3000kg花生需要3930m3(或393mm)的水量维持腾发;每公顷产7500kg水稻则需要5700m3(或570mm)的水量用于腾发;而每公顷产3750kg的荞麦籽实产量需4605m3(或461mm)的水量。在田间条件下,设计作物需水量时还应考虑地表径流和水分的渗漏与下渗的情况。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的水分利用率要高于花生和荞麦,在规划和配置灌溉水时,应优先考虑水稻的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