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湖渔业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2015年太湖捕捞与养殖渔业产量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近10年太湖渔业资源演变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2006—2015年太湖年捕捞量持续上升,但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小型鱼类产量比重大,占47%左右;渔获物构成中,湖鲚是产量最高的品种,渔业资源小型化、单一化趋势明显;养殖渔业以围网养蟹为主,面积缩减至3 000 hm2,产量自2008年大幅度下降以来,目前趋于稳定状态。但养殖户小农思想浓厚,养殖规模效益差,缺乏合理的经营制度安排。针对太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安排角度,提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优化鱼种放流制度以及推进经营制度创新,为实现太湖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了海洋保护区与渔业管理间的关系:海洋保护区能够在生态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社会功能上提供教育研究原型、在经济功能上增加渔民就业机会,能从多方面强化渔业综合管理的目标;而渔业管理可为海洋保护区提供立法依据、完善构建框架、增强管理效果,能从多方位推进海洋保护区的建设进程。将海洋保护区应用于渔业管理,应采取编写具有协调性和统领性的法律、成立海洋保护区委员会、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监测体系、加大针对海洋保护区的科研力度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行政区域属于湛江市管辖。对雷州半岛湛江市当前开发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加强雷州半岛海域管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经济,从实现海洋经济产业化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红艳  陈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86-1688
在分析江苏沿海海洋灾害的基础上,介绍了江苏沿海主要海洋灾害的类型以及海洋灾害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相对海平面上升、风暴潮、赤潮3种具有代表性海洋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
世界渔业资源状况持续得不到有效改善,养护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非政府组织通过对渔业认证,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鼓励渔业的养护与可持续利用。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海洋管理理事会自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认证体系。研究分析,近年来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的渔业数量大幅度增加,已达近120个,未来还将继续增加;从数量上看,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在发达国家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对已经衰退的渔业以及数据不充分的渔业、底拖网渔业等认证方面,海洋管理理事会仍需改善。对我国而言,国内渔业不可能申请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但其认证标准可为国内渔业管理提供参考。从事公海生产的远洋渔业企业,如我国金枪鱼公司,则可通过申请海洋管理理事会认证以进一步拓展和巩固发达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6.
7.
海洋生态系渔业管理是世界渔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美国较早开展海洋生态系的渔业管理模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在科学评估海洋渔种资源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完善的渔业管理计划及分配模式,以及健全的过程监管及社会配套措施加以保障。借鉴美国经验,中国实施海洋生态系渔业管理,应当以海洋环境与资源的立法统筹为保障,科学划定渔区,参考美国渔区管委会设置,制定利益相关主体充分参与下的渔业管理计划,在产出控制、投入控制、过程监管、生态补偿以及渔业磋商等制度保障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洋生态系渔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对渔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超  徐博 《湖南农业科学》2009,(10):135-137
首先阐述了中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及开发现状,并分析了其对渔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海洋矿业权与捕捞渔业权利存在矛盾、海洋矿产资源的盲目开发对渔业的影响、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海域造成污染、近海海砂的无序开发对渔业的影响、周边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引发与中国的海域之争等。最后,提出了5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现代海洋渔业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海洋农业”概念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海洋农业是在更宽更广更深范围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海洋农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归纳南海各渔业区的渔业资源特点及国内渔业管理现状,提出了当前南海渔业资源及其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南海为我国渔业资源最富饶的海域之一,然而南海北部渔业区重要经济种类正面临资源开发过度的严峻形势。南海外海开发潜力巨大,但迫切需要及时丰富和优化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和手段。有关南海目前的渔业管理现状,休渔制度的实行使得开捕后的多种主要经济物种资源有所恢复,但效果有限,仍需未来更多的研究和调查数据来论证休渔制度的效果。人类活动、气候变暖及海洋酸化、资源评估手段较为单一和落后等问题,为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带来巨大挑战。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开展持续的资源调查以及引入合适的资源评估手段,对实现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长江口渔业资源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玲  黄硕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96-6198
介绍了长江口的鱼类区系组成及主要经济鱼类,分析了长江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利用长江口渔业资源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方面要素,一是管理者的要素,二是开发者要素.要使渔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必须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相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刘帅  瞿群臻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66-7268
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权属、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海洋资产管理、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培养海洋科技人才等一系列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2年9~12月的太湖鱼类资源调查,结合历年渔业捕捞数据及渔具渔法等资料,分析了太湖渔业的发展趋势及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湖鱼类捕捞产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近年来湖鲚等小型鱼类的比重不断增加,渔业资源的小型化衰退趋势明显。网簖与高踏网的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开捕初期,并且不同湖区的渔获物产量及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太湖各湖区的鱼类资源密度依次为湖心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不同食性鱼类的资源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浮游食性鱼类的资源密度在湖心区最高,草食性鱼类则在东部湖区最高,这与浮游生物、水生植物等生物饵料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针对太湖捕捞渔业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合理调整开捕时间和强化大型经济鱼类的增殖放流等建议,以期为太湖渔业资源的合理调控和有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晏正碧  王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795-2797,2800
阐述了水下爆破对渔业资源造成影响的机理,总结了受水下爆破影响的渔业生物的行为、解剖及生理特征,同时对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方法和减少水下爆破对渔业资源损伤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邓茹  孟顺龙  陈家长 《农学学报》2020,36(2):138-143
为了进一步促进人工鱼巢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渔业资源增殖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综述了国内外人工鱼巢养殖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系统汇总了国内外不同类型人工鱼巢在渔业资源增殖中的研究实例,阐明了人工鱼巢养殖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并对国内外人工鱼巢的类型、构造、材质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人工鱼巢的选址、建设、管理等要求,展望了人工鱼巢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人工鱼巢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春季渔业资源进行调查。[方法]依据2014年4月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鱼类密度的时空分布,分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对鱼类分布的影响。[结果]调查水域共鉴定游泳动物23种,隶属6目16科。其中,鱼类8种,占总种类数的34.78%,占渔获物总重量的80.08%。渔获物尾数组成以虾类为主,占渔获物总尾数的61.26%。拖网调查海域优势种为凤鲚、安氏白虾、日本鼓虾、鮸鱼、红狼牙虾虎鱼。渔业资源平均重量密度为93.365 kg/km2,平均尾数密度为7.265万尾/km2。虾类是调查海域的渔业资源重量和尾数密度最大种类。蟹类头足类在重量和尾数方面比例小。调查海域的12个站位多样性指数均小于2,个别站位小于1,总体而言调查海域游泳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偏低,均匀度分布水平低。[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舟山本岛南部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评价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洋渔业属于大农业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高风险行业.渔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交织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对水域的高度依赖性以及生产受自然资源的高度影响性.渔业生产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尤其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是两大主要风险,保险是管理海洋渔业风险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然而,作为我国海洋强省的广东,其海洋渔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该研究从广东海洋保险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为广东发展海洋渔业保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海里渔业管辖权的主张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迫于世界形势的发展,1976年美国宣布建立200海里渔业保护区,因渔业管理所需,遂在其沿海3~200海里内建立了8个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属于半官方机构,其成员主要是在渔业保护和管理、商业性或娱乐性捕捞方面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和实践的个人。该机构的建立,使得美国的渔业管理由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向由政府和渔业利益相关者团体共同协商、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本文对地区渔业管理委员会建立的历史背景、职能、组织和决策程序进行分析,并对其渔业决策方式进行探讨,最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讨论,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科学规范的渔业决策程序、健全渔业决策科学支撑机制、建立保障公众参与渔业决策的途径这几个方面切实改进我国渔业管理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