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甘蓝和花菜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与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烈  周宏  许敏球 《浙江农业科学》2014,1(8):1244-1246
研究并建立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的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净化液氮吹近干后,用1 mL 01%甲酸溶液/乙腈(V/V,8/2)定容,液相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在10~1 000 μ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甘蓝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添加回收率在834%~883 %,变异系数为50%~66 %,花菜样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添加回收率为832%~871 %,变异系数为58%~77 %。在甘蓝和花菜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为05 μg·kg-1。田间残留试验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降解符合动力学曲线,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花菜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9和48 d。  相似文献   

2.
葛谦  苟春林  姜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90-6691
[目的]建立黄瓜和土壤中醚菌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用乙腈提取黄瓜和土壤样品,经弗罗里硅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ECD检测器检测。[结果]在醚菌酯添加水平为0.05、0.20、0.50 mg/kg 3个浓度时,黄瓜中回收率为80.2%~114.0%,变异系数为2.1%~5.8%;土壤中回收率为95.1%~106.5%,变异系数为3.1%~7.3%,醚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2.5×10-2ng,最低检出浓度为2.5μg/kg。[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重现性好,完全能够满足黄瓜和土壤中醚菌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定虫隆、虫酰肼和茚虫威在花菜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了定虫隆、虫酰肼和茚虫威3种农药在花菜中的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定虫隆、虫酰肼和茚虫威在花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净化液经氮气吹至近干后用1 m L 0.1%甲酸溶液/乙腈(V︰V=8︰2)定容,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在10~1 000μ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定虫隆、虫酰肼和茚虫威在花菜中添加回收率在70.5%~98.4%之间,变异系数为5.9%~9.1%,在花菜的检出限分别为2.5、0.25和0.5μg/kg,符合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要求。田间残留试验表明:定虫隆、虫酰肼和茚虫威在花菜中降解符合动力学曲线,在花菜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6、4.2和1.7 d。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异菌脲平菇及培养基料中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平菇中异菌脲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用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LC-PDA测定。异菌脲在平菇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0%~97.70%,变异系数为2.23%~10.30%;异菌脲在培养料中添加回收率为78.50%~95.00%,变异系数为3.02%~7.82%,方法的检出限为2.5×10-4 mg.kg-1,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消解动态试验表明,500 g.L-1异菌脲670倍液采用拌料法施药后,平菇中异菌脲最终残留量低于方法的检出限,培养料中异菌脲消解半衰期为52.16 d。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7,(12):64-65
基于QuEChERS改良,建立液质联用仪检测哒螨灵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哒螨灵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在0.01~5.0mg·kg~(-1)添加水平下,哒螨灵在甘蓝和土壤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2%~104.5%、90.5%~104.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3%~4.8%、2.2%~2.5%;方法检出限(LOD)为0.002ng,在甘蓝和土壤中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1)。消解试验结果表明,哒螨灵在甘蓝中降解较快,消解半衰期为1.2~2.2天;在土壤中为5.1天。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哒螨灵在甘蓝和土壤上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6.
联苯菊酯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残留联苯菊酯的检测方法,研究质量分数1%联苯菊酯·噻虫咹颗粒剂中联苯菊酯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在广东广州市、广西南宁市和湖北潜江市进行田间试验,联苯菊酯在0.01~1.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01、0.10、0.5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联苯菊酯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得到联苯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联苯菊酯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64%~96.44%,相对标准偏差为3.26%~7.24%;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6.76%~90.09%,相对标准偏差为2.17%~4.94%。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6.77~13.51 d,在甘蓝中未检出。【结论】联苯菊酯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在蔬菜中的安全性及其科学使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7种蔬菜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5、0.20和1.0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蔬菜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1.1%~99.5%,相对标准偏差为2.3%~4.1%。消解动态试验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白菜、韭菜、黄心乌白菜、奶油小白菜、奶油生菜、香菜和萝卜菜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中,吡唑醚菌酯在白菜中的消解速率较快,半衰期为1.36 d,在黄心乌白菜、奶油小白菜、香菜和萝卜菜中的消解次之,半衰期分别为2.10、2.31、2.67和2.89 d;而其在韭菜和奶油生菜中的消解较慢,半衰期分别为5.33和6.93 d,属于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施药14 d后,吡唑醚菌酯在7种蔬菜中的残留量均可降解至5 mg/kg以下,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试验结果为吡唑醚菌酯在蔬菜生产中的科学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氟铃脲在甘蓝植株及种植土壤中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氟铃脲及其相关制剂在甘蓝生产中使用后的残留降解行为,指导其科学合理的使用,通过添加回收率试验,借助HPLC检测技术,研究并建立了氟铃脲在甘蓝植株和种植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甘蓝植株和种植土壤样品中的氟铃脲均可用乙腈提取,Florisil柱层析净化,HPLC检测;当氟铃脲的添加浓度为0.05~1.00 mg/kg时,氟铃脲在甘蓝和甘蓝种植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73%~85.56%,相对标准偏差为1.25%~4.65%;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量分析与检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氯吡脲在土壤和黄瓜中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氯吡脲在土壤和黄瓜中残留的HPLC分析方法,氯吡脲的添加回收率大于80%,变异系数小于12%,最小检出浓度为3.75×10-3 mg/kg,检测限为3.0×10-10g.对黄瓜消解动态的研究表明,氯吡脲在黄瓜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5.50~7.61d;黄瓜收获时(施药后40 d),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脲残留.土壤消解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脲在土壤样品中的半衰期为6.54~8.39 d;黄瓜收获时(施药后40d),土壤中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1、0.5、1.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印楝素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印楝素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2%~93.21%,相对标准偏差为2.75%~3.55%;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0.69%~93.3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3.46%。印楝素在甘蓝中的残留半衰期为0.89 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40 d。【结论】印楝素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稻谷及秸秆中阿维菌素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娟  汤锋  唐俊  花日茂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3995-13996
[目的]运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建立稻米及水稻秸秆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稻米样品采用乙腈-乙酸乙酯(1:1,1:1)提取.水稻秸秆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经三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衍生化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在0.001-0100m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1%~94.5%,变异系数为3.5%-6.2%;在水稻秸秆中的回收率为77.8%~82.8%,变异系数为1.1%~4.9%、该方法在稻谷中的最小检测浓度为1.00μ/kg,在秸秆中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500μ/kg[结论]该方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恶霉灵在西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恶霉灵在西瓜全果和土壤中的残留。[结果]恶霉灵在西瓜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02%~83.25%,变异系数为1.12%~3.25%;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11%~84.23%,变异系数为1.25%~3.08%。恶霉灵在西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湖南长沙和北京两地西瓜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40、3.13 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66、3.67 d。[结论]在西瓜上使用0.1%恶霉灵颗粒剂兑水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为600kg/hm2施药1次时,恶霉灵在西瓜上的安全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化苦在土壤上的残留分析方法及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氯化苦在土壤中的残留,用石油醚对土壤样品进行超声波提取,毛细管柱色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进行了3种添加浓度的回收率试验并进行实际样品检测。[结果]氯化苦的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008mg/kg,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LOQ)为0.020mg/kg,回收率89.5%—111.1%,变异系数为3.6%—7.2%,均在农药残留测定所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在0.008—2.000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值与氯化苦浓度线性关系良好,且线性范围较宽,适合测定土壤中不同浓度水平的氯化苦。氯化苦的消解很快,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5d。[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可有效地测定土壤中氯化苦含量。  相似文献   

14.
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结果]噻嗪酮在柑橘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17%~97.38%,变异系数为6.10%~9.07%;在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24%~105.46%,变异系数为3.30%~6.01%;在果皮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76%~93.64%,变异系数为5.12%~6.27%;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79%~104.3%,变异系数为2.45%~9.21%。噻嗪酮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湖南长沙、浙江杭州和贵州贵阳3地柑橘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65、7.64、8.40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75、9.97、10.18d。[结论]在柑橘上使用25%的噻嗪酮悬浮剂兑水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为166.7~250.0mg/L,施药2~3次的情况下,噻嗪酮在柑橘上的安全期可定为14d。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的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十字花科蔬菜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紫甘蓝、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油菜、油麦菜中的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初步考察白萝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稳定性.[结果] HPLC结果显示,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中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紫甘蓝、西兰花、花椰菜、油菜、油麦菜中均含有芥子碱硫氰酸盐,其中白萝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最高(0.006 7%),紫甘蓝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次之(0.002 6%),红萝卜、青萝卜、西兰花、油菜、油麦菜、花椰菜中虽然含有芥子碱硫氰酸盐但含量较低超出检测范围,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中未检测到芥子碱硫氰酸盐.[结论]芥子碱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含量差别较大,白萝卜中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抑菌灵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提取,GPC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结果]抑菌灵在0.01~1.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方法检测限(S/N=3)为0.32μg/kg。在0.01、0.02、0.04 mg/kg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4.7%~95.7%,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3.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蔬菜中抑菌灵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效唑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在花生上安全使用多效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样品用乙腈提取,土壤经液液分配净化,花生样品经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和石墨化炭黑净化后,用带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并进行两年3地的田间残留试验,探究多效唑在花生仁、花生壳、花生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多效唑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法最低检出量为0.15 ng,在土壤、花生仁、花生壳和花生植株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05 mg/kg.在添加浓度水平为0.05、0.50和1.00 mg/kg时,多效唑在土壤、花生仁、花生壳和花生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2.5%~108.8%、95.9%~108.3%、81.8%~109.6%和75.2%~96.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1%~14.3%、5.8%~8.7%、4.6%~9.3%和5.0%~8.9%.多效唑在土壤和花生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14.3和1.0~5.7 d.广西、湖南和河南3地成熟花生中多效唑的最终残留量未检出.[结论]以气相色谱—氮磷检测法检测多效唑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可用于花生和土壤中多效唑残留检测.在花生下针期间按照推荐剂量90~120 g a.i./ha使用15%多效唑悬浮剂对水施用1次,收获时无多效唑残留,对花生安全.  相似文献   

18.
简韬  杨仁斌  杨周宁  付强  周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67-14169
[目的]研究代森锰锌在辣椒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方法]于2008~2009年在长沙、广州和北京三地分别开展田间施药试验和室内分析试验,研究代森锰锌在辣椒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所用残留分析方法,辣椒和土壤中代森锰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59%~93.03%、92.57%~95.14%。代森锰锌在辣椒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2.29~4.65 d和4.01~4.65 d。在辣椒上使用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最多施药3次(每次间隔5 d),最后一次施药3 d后,采收的辣椒中代森锰锌的残留量均小于2 mg/kg。[结论]研究结果为代森锰锌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蔬菜与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测定蔬菜和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代森锰锌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条件下被氯化锡-盐酸溶液酸解生成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经异辛烷收集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并通过测定蔬菜和水果4种不同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代森锰锌在0.1 ~ 2.5 mg/kg添加水平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代森锰锌在蔬菜和水果4种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为74.80% ~ 1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5% ~ 19.1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蔬菜和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