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渭北黄土原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问题,提出了地下水新含水层的概念。并以宝鸡峡、羊毛湾灌区为例,介绍了新含水层的分布及厚度,分析了新含水层的形式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进一步证明新含水层已构成渭北黄土原灌区巨大的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2.
论渭北黄土原灌区地下水新含水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渭北黄土原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问题,提出了地下水新含水层的概念。并以宝鸡峡、羊毛湾灌区为例,介绍了新含水层的分布及厚度,分析了新含水层的形式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进一步证明新含水层已构成渭北黄土原灌区巨大的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桂  黄永明  蔡贺  朱巍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306-4312
选用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多年动态监测资料,绘制地下水位动态曲线,论述松嫩平原不同地貌单元及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年际及年内动态变化特征,分析探讨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各种因素,指出人为因素是引起松嫩平原地下水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可以有效保护松嫩平原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北省石津灌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现状,根据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MODFLOW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并利用地下水位实测资料进行率定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反应该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可用于该区域的地下水位预测。本研究利用该模型对井灌和井渠联合灌区地下水位进行模拟预测,并考虑井灌次数、井灌定额、渠灌定额等3种因素,提出了5种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方案2(对灌区采用井渠联合灌溉方式,调整灌水时间:3月份采用井灌模式,单井平均抽水量为45m3/h,5月份和10月份采用渠道灌溉模式,平均灌水定额为1 800m3/hm2)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它能有效控制灌区地下水位,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了解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以灌区1955~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开发利用状况下的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多年补给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位变动很大;灌区水质多年平均矿化度为2.48 g/L,属微咸水,而矿化度随水位上升呈淡化趋势,又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全灌区的矿化度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应合理建立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确保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的变化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加强水情、水质的动态监测预报与调控,强化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水资源贫乏(年人均885米~3)。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一直在不断增长,以致引起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并在沈阳、辽阳、鞍山和大连等地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永久性地下水漏斗形成、含水层部分疏干以及海水内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咸淡水形成分布规律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大量水文孔、石油深孔、地震构造潜水等水位线图、第四系等厚图等,对河套地区第四系含水岩组、控水构造、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咸、淡水形成分布规律等,提出了综合研究新成果,该成果对内蒙古和宁夏河套灌区开发利用地下淡水资源,有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LM算法的神经网络在灌区地下水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气候干旱的宁蒙引黄灌区,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治土壤盐碱化、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LM算法的灌区神经网络地下水位预测模型,并以宁夏河东灌区为实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灌区地下水系统的变化特征,对地下水位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洛惠渠灌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情况,为该灌区地表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采用3层BP网络建模方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位动态进行研究,运用缺省因子检验法分析各因子对地下水埋深影响的敏感性;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结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定量描述地下水位动态与各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因子,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关联排序结果基本符合敏感性因子分析结果,很好地验证了各因子的敏感程度。【结论】将这2种方法结合运用到灌区地下水位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位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景电二期灌区白墩子盆地是一个封闭型盆地 ,当盆地地下水补给区的灌溉回归水和地下水蒸发排泄增量达到平衡时 ,由于地下水位埋深变浅而产生次生盐渍化。本文通过对景电二期灌区上水后白墩子盆地地下水补给和排水量计算 ,找出了地下水补给和排水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河套灌区引水量限额后节水灌溉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水体硝酸盐污染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6年7月采集的202个水体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津市水体硝酸盐含量总体水平较低,为5.79 mg/kg。各类型水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硝酸盐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小于100 m井水>排污河>河流>排灌沟渠>大于100 m井水>水库。同时对103个地下水水样的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天津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地下水埋深有比较密切的联系,随着地下水埋深的提高,水体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对农业种植区农户施肥水平的调查显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同区氮肥施用水平呈正相关,氮肥施用水平偏高是造成天津市蔬菜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发旺  程彦培  王滨  陈立  郭晓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56-13359,13368
黑龙港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水资源的缺乏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正常的农田灌溉用水,已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纠其原因在于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现状与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不适应。运用GIS技术客观、定量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各县水土资源分布和农业种植结构,提出了该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该地区的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夏银北地区位于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下游.由于黄河水量逐年减少,引黄灌溉已不能足量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干渠平行排列,渠系过长,渠道分级不明显,不适应现代灌区管理和调度的要求.输水渗漏损失严重,导致引黄灌区下游灌期灌溉水量的严重短缺.银北地区为盆地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量丰富,但水质较差,矿化度(TDS)较高,不能单独用于农田灌溉.因此,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确定他们合适的混合比例,以满足银北地区农田灌溉水的需求,意义重大.运用Phreeqc模型软件的Mix模块进行模拟,提出利用地表水(黄河水)、地下水,确定合理的混合比例,以满足银北地区灌水需求及适合农田灌溉的需要,又不引起土壤盐渍化,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5.
孙根火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87-17788
分析了银北灌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成因,研究了灌区地下水位年际和年内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灌区地下水位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在年际间相对稳定;影响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引水量、退水量、降水量.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压采地下水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平原是我国农业主产区,长期以来,该区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大量抽取地下水维持,区域的水资源安全乃至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当前为实现地下水压采,该区域提出了以节水为核心,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量、低耗水作物的农业措施,而小麦又是该地区的主粮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因此,在优化农业灌溉方式和调整种植结构方面明确小麦生产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对于实现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种植结构对小麦产量、耗水量的影响,进而探讨不同生产方式对小麦产量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各地在推进压采地下水措施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节水模式或节水技术,而不是简单地调减小麦种植面积乃至退出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7.
As a high priority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water scarcity, the effect of water pricing policy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especially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 Using household-level panel data of three irrigation districts (IDs) in the northern China, this paper probe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water price rising on local environment. The examination shows that farmers will reduce the rice area as a response to the rising surface water prices. The changing cropping pattern will exert three-fold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ing the dropping groundwater level resulting from the reduction of seepage and percolation of irrigated water and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and the loss of field irrigation facilities. Water pricing is not a valid means of significantly reducing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due to the substitution of groundwater for surface water, it will lead to neg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 It is an imperative task for Chines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t IDs.  相似文献   

18.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with rainfall of less than 500 mm·yr−1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over the past 40 years, with the groundwater levels decreasing at a rate of over 1 m·yr−1. In this paper, it is demonstrated theoretically that the water level in the aquifer can be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sum of water added as rainfall and imported from outside the basin. Therefore,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to halt groundwater depletion are importing water, decreasing cropping intensity and growing less thirsty crops. Irrigation improvements, mulching and agronomic measures that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have less of an impact on solving the declining groundwater levels.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灌溉用水受到严重污染,作为全国主要商品量生产基地的淮河流域,地下水在农业灌溉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在此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计算出了适宜灌溉和不适宜灌溉的地下水面积比例.结果表明,埋深小于20 m浅层地下水中有85.55%比例适宜灌溉,埋深20 ~50 m地下水中有83.34%适宜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