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毕玉霞  董红霞  方磊涵  孙学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98-9298,9301
探讨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黄芪及其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糖含量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而还原性糖依次为:生品>米制>酒制>盐制>炒制>盐麸制,生品的含量最高。黄芪炮制后其多糖含量均比生黄芪高,多糖含量依次为:酒制>盐制>炒制>米制>盐麸制>生品,酒制最高。为黄芪在临床应用中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龙庆徳  张旭  袁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49-1875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酒制、酒炒、醋制、醋蒸、清炒、盐制、蜜制和姜制等15种炮制方法炮制虎耳草,并设对照。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虎耳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醋制1(100 g药材中加入3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岩白菜素的含量最高;醋制2(100 g药材中加入40 g米醋,加热至100℃,炮制时间30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最高;醋制3(100 g药材中加入20 g米醋,加热至80℃,炮制时间15 min)炮制的虎耳草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最高。综合各种不同的炮制方法,醋制优于其他炮制方法,且以醋制1的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稳定虎耳草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黄精多糖含量为参考指数,研究黄精药材和黄精饮片经炮制后对黄精中黄精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精在实际生产中优选出更加合理的炮制工艺。[方法]预试验采用黄精药材和黄精片的不同炮制方法进行试验,得到多组样品,每个样品粉粹成细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对比得出最适合工厂生产的工艺。再选取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黄精炮制工艺进行优选。最后,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进行可验证性试验。[结果]酒黄精饮片的炮制过程中,润制时间为主要因素。对于浸出物的分析,影响浸出物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蒸制时间、润制时间、焖制时间,即蒸制时间过长,浸出物含量明显会下降,说明酒黄精饮片在炮制过程中蒸制时间不宜过长。对于黄精多糖的分析,影响黄精多糖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润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时间,即润制时间和焖制时间越长,黄精多糖的含量会越来越高。[结论]该试验以黄精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比较,得到黄精饮片加15%的黄酒润制10 h,蒸制10 h,焖制10 h,取出,干燥,为黄精生产最佳工艺条件且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炮制去心方法的巴戟天及其术心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用改 进的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及其术心中多糖含量高低依次为:制巴戟天>巴戟肉> 盐巴戟天>巴戟天术心、结论巴戟天经甘草制有利于多糖的溶出,盐炙品的多糖含量低于巴戟肉,巴戟天术心多 糖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NaNO2-AlCl3-NaOH法测定枇杷叶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以精制枇杷叶多糖测得枇杷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苯酚-硫酸法测定枇杷叶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枇杷叶生品与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枇杷叶生品总黄酮含量3.40%,蜜炙品、姜汁炒制品、姜汤煮制品、清炒制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77%、4.02%、2.88%、3.98%;枇杷叶生品多糖含量9.16%,蜜炙品、姜汁炒制品、姜汤煮制品、清炒制品多糖含量分别为9.51%、7.95%、10.09%、9.19%。枇杷叶经过炮制后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均有变化,其中总黄酮含量以姜汁炒枇杷叶中的为最高,多糖含量以姜汤煮枇杷叶中的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李军  姜华  韩建国  蒋长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84-4985
[目的]比较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柴胡及其不同炮制品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柴胡不同炮制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35 nm波长下测定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在3种炮制品中,柴胡醋炙品中总皂苷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最低,酒炙品中总皂苷和Fe、Mg、Zn含量最高。[结论]柴胡炮制前后总皂苷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透骨香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稳定透骨香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对透骨香中水杨酸甲酯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用清炒、酒炙、醋炙、醋蒸、盐炙5种炮制方法炮制所得的透骨香粗提物中,水杨酸甲酯苷含量分别为37.92%、41.70%、38.20%、34.17%、37.32%,均低于生品的含量(42.77%);水杨酸甲酯苷含量最高的是酒炙法炮制的样品,最少的是醋蒸法处理的样品.表明:采用乙醇为提取溶剂利于水杨酸甲酯苷的溶出,在实际应用该药时采用酒制可增加其溶出从而增强疗效,酒制应是透骨香的最佳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龙胆生品、酒炙、姜炙、甘草炙、炒炭等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炮制工艺,探讨提高龙胆苦苷含量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对龙胆药材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含量,选择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的样品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结果]龙胆不同炮制品中酒炙龙胆的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当炮制温度为100℃,闷润时间为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为5∶1时,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结论]酒炙法是适用于龙胆的炮制方法,且最适宜的炮制条件为炮制温度100℃、闷润时间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5∶1。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将芦荟用清炒、酒炙、盐炙、醋炙、醋蒸几种方法进行炮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芦荟炮制品中总蒽醌类物质、游离蒽醌类物质和结合蒽醌类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炮制方法对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有明显影响,醋蒸品中的总蒽醌类物质和游离蒽醌类物质含量最高,生品中的结合蒽醌类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秦汝兰  鹿文蕾 《农技服务》2009,26(11):137-137,140
[目的]以王不留行中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确定王不留行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王不留行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王不留行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由大到小为:油砂炒法>清炒法>中火酒炒法>润炒法>砂炒法。[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王不留行总黄酮成分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影响,且油砂炒法为王不留行最佳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冰葡萄酒的品质及发酵过程中成分的变化。[方法]以辽宁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威代尔(Vidal)冰葡萄汁为酿酒材料,基于3种发酵温度、3种菌株和9种接种量,设计正交试验,对酿造冰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冰葡萄酒成品的理化指标为:酒精度11%、糖度27.8°Brix、干浸出物244.3 mg/L、游离SO236.4 mg/L、总SO265.0 mg/L、氨基酸367.8 mg/L、总酸11.4 mg/L,挥发酸561.0 mg/L。根据冰葡萄酒的实际酿造结果和品质综合评价,冰葡萄酒的发酵温度为12℃,莱蒙特D47为酿造冰葡萄酒质的最佳的酒酵母。[结论]研究可为冰葡萄酒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加工技术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冰冻类水果的加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利用紫外光谱法对橄榄品种鉴定的基础上,对泸州合江产的橄榄酒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希望能够有效鉴定所分析的橄榄酒,进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从而为泸州橄榄酒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自制橄榄酒和青果无水乙醇、丙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为对比,采用无水乙醇作溶剂,分别把3种橄榄酒适当稀释并且定容,用紫外光谱法分别在波长为190~1000 nm和190~400nm范围测定。[结果]自制橄榄酒和3种橄榄酒紫外、可见吸收峰的数目、形状、强度和位置有所不同。[结论]利用紫外光谱法可准确鉴别3种橄榄酒。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广藿香的最佳炮制工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方法]采用汽相置换式润药机,分别考察广藿香茎和叶的炮制工艺。以炮制品的性状、醇溶性浸出物得率、百秋李醇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茎的最佳软化方法,然后采用正交设计试验L_9(3~4),考察切段长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等因素对茎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水分、百秋李醇和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优选叶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广藿香茎的最佳炮制工艺:茎抢水清洗1次,置真空汽相置换润药中50℃润制2.0 h,取出后,切制成段(4 mm左右),再于50℃干燥1.5 h。叶的最佳炮制工艺:叶抢水清洗1次,置50℃干燥135 min。[结论]经过工艺验证可知,该工艺稳定可靠,确定的广藿香炮制工艺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提取山茱萸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在山茱萸多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最佳配合的基础上,选取酒精用量、沉淀时间2个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用响应面法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两次优化。[结果]建立的山茱萸多糖提取产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具有显著性(P<0.05)。失拟性检验结果表明,失拟不显著,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从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对比来看,也说明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对回归方程求导可得到极值点,在酒精用量为6.52倍,沉淀时间59.7 h的条件下,山茱萸多糖提取最大预测值为35.22 g/100 ml,实际值为35.17 g/100 ml,两者基本相符。[结论]利用优化工艺参数提取山茱萸多糖时具有最大的提取产量。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65-13066
[目的]优化鲜西洋参蜜制保健酒的生产工艺。[方法]以西洋参、蜂蜜为主要原料,通过对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并辅以浓缩、配制、沉降、过滤等工艺精制成鲜西洋参蜜制保健酒。[结果]西洋参中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在60℃时,用1倍量70%乙醇溶剂提取3h。[结论]鲜西洋参保健酒能够充分发挥西洋参中有效成分的功效,是补气养血类保健酒,且口感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木瓜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时间对木瓜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超声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0(g/ml),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木瓜多糖的最佳提取率为12.81%。[结论]超声波强化提取木瓜多糖效果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8.
刘玲  鲍家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53-8155,8158
[目的]优选炮制栀子的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炒栀子的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和炮制品色泽评判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焦栀子炮制工艺的影响;以浸出物、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为基础,经加权平均计算所得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姜汁浓度对姜栀子的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于炒栀子的质量均有显著性影响;炒制温度对于焦栀子的质量有极显著性影响,炒制时间对其有显著性影响;炒制温度对姜栀子的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姜汁浓度对其有极显著性影响.炒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5 min;焦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00℃、炒制时间10 min;姜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姜汁浓度0.24 g/m1、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10 min.[结论]该研究为栀子炮制的标准化操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成熟的香蕉和菠萝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香蕉菠萝不同原料配比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以及初始含糖量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香蕉菠萝复合果酒酒度生成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蕉菠萝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在固定化酵母发酵条件下,香蕉与菠萝原材料采用1∶1的配比发酵酿制复合果酒可使其品质最佳。极差分析可知,影响该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因素依次为:初始含糖量>发酵温度>亚硫酸氢钠用量>发酵pH值。该产品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含糖量30%,发酵温度25℃,亚硫酸氢钠用量80 mg/L,发酵pH值4.0。[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复合果酒品质最佳,具有典型的香蕉、菠萝果酒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