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以超声辅助的水酶法/水代法提取工艺为基础,利用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蛋白的乳化作用和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性,初步分离牡丹籽油和牡丹籽粗多糖.采用冷冻解冻破乳法得到了牡丹籽油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牡丹籽粗多糖的水溶液利用D101大孔树脂层析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联用,脱色纯化分离,得到偏中性和酸性的牡丹籽多糖.实现了牡丹籽油、牡丹籽粗多糖和少量牡丹籽粗蛋白的提取分离,并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综合提取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得到的牡丹籽油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99~216、178~182 g/kg;牡丹籽粗多糖得率为100.1~123.4 g/kg,牡丹籽粗蛋白得率为65.8~66.2 g/kg.  相似文献   

2.
牡丹籽油是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金黄色透明植物油脂。牡丹籽出油率为20%~28%。本文简要阐述了物理和化学方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方法,并对牡丹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活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广大农林和食品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温度、空气以及抗氧化剂储藏条件对牡丹籽油过氧化值(POV值)影响,通过测定POV值来提高牡丹籽油的贮藏。[方法]利用过氧化值测定试剂来检测牡丹籽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POV值,并添加不同的抗氧化剂来抑制牡丹籽油氧化。[结果]牡丹籽油在4℃储藏条件下相对于25和45℃的POV值增长较慢,表明在低温时牡丹籽油易于储藏。在密封储藏条件下,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会变慢,牡丹籽油保存的时间更长。在25℃条件下,设定不同时间对牡丹籽油的POV值分别在见光与避光条件下进行试验,8 d之后,牡丹籽油见光条件下的自由基开始快速生长,加速了氧化过程,因此应采取避光措施来储藏及运输牡丹籽油。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牡丹籽油的氧化速率,选取8种抗氧化剂进行试验,最适宜牡丹籽油贮藏的添加剂是合成抗氧化剂BHA,还有TBHQ,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是竹叶黄酮、V_C。[结论]牡丹籽油要在低温、密封、避光条件下进行储存。且在选择添加剂时,竹叶黄酮作为一种低价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考虑作为牡丹籽油的一种新型植物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选取不同地区10个批次牡丹籽样品,榨油后,采用GB 5009.168—2016酯交换法及气质色谱对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批次样品中共检出脂肪酸14种,主要为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在7.72%~14.8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85.20%~92.2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最高的是毕节赫章(116.25±4.17 mg/g),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铜仁思南(210.44±2.57 mg/g).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牡丹籽油中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牡丹籽油中所含有的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不皂化物及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其功效,综述了牡丹籽油粗加工和深度加工的产品现状,以期为牡丹籽油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延长其产业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型的木本油料作物,适应性广、出油率高、油质优,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α-亚麻酸,并且其根可入药,花既具有观赏性,亦可制作花茶,也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油料牡丹的经济价值、籽油制备工艺、品种、种苗繁殖和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油料牡丹生产和研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牡丹产业发展前景,以为油料牡丹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海省油用牡丹籽油的质量。[方法]通过溶剂浸提、真空浓缩法提取青海共和县、安徽铜陵市和亳州市3个产地的牡丹籽原油;按照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第二法外标法测定比较3个产地牡丹籽原油的脂肪酸成分。[结果]青海省共和县牡丹籽油提取率为29.38%、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284%,其中所含α-亚麻酸为25.651%,均高于安徽铜陵和亳州产区。[结论]青海省共和县的地理位置与气候适宜油用牡丹种植,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油用牡丹籽为原料,通过牡丹籽油感官指标及脂肪酸分析,研究不同方法(超声波辅助水酶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溶剂浸提法)提取牡丹籽油与市售牡丹籽油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提取率为22.13%)外观品质与市售牡丹籽油相近,具有牡丹籽油固有气味和滋味、口感良好,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92.85%),相对密度(20℃)、酸价、碘值、过氧化值分别为0.9278、0.798 mg KOH·g~(-1)、169.2 g·100g~(-1)、1.61 meq·kg~(-1),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6,(5):107-112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利用响应面(RSM)分析试验,对超声辅助法提取刺玫籽油工艺进行优化,数学模型拟合度较好。选择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确定刺玫籽油超声最优提取条件:粉碎粒度为60目、料液比为1:4、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此时刺玫籽油得率达到11.92%,该条件下浸提的刺玫籽油油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辅助溶剂萃取法制备了黑莓籽油,并采用MTT法研究了该黑莓籽油对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脐静脉表皮细胞(HUVEC)的抑制增殖活性。该制备方法易操作,试验中所需物品无毒,并发现黑莓籽油对上述4种癌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76.99、172.18、206.50和413.94μg/mL,而对正常细胞(HUVEC)的IC50值>500μg/mL,表明该黑莓籽油抑制Hela细胞、HepG2细胞、MCF-7细胞和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较强,且无毒,为抗癌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在绿色植物中挖掘新油脂原料的来源;并且该黑莓种籽油突破了传统食用油的局限性,是一类具有优良前景的高级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11.
牡丹籽油软胶囊回复突变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对牡丹籽油软胶囊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试验。[方法]试验选用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将牡丹籽油软胶囊配制成浓度为5.0、1.0、0.2、0.04 mg/皿4个剂量,和阳性对照组(叠氮钠、2-氨基芴、敌克松)进行比较,观察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结果]牡丹籽油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对照组2倍,为阴性结果。[结论]牡丹籽油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直接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13.
张弓  吉守祥  叶菊  毛继祖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30-11130,11268
[目的]优选并确定正己烷提取河湟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河湟红花籽油出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估选研究。[结果]对河湟红花籽油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C)〉提取温度(A)〉液料比(D)〉提取时间(B)。以B因素为误差项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综合河湟红花籽油得率及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为ABCD,即提取温度65℃,每次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3∶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牡丹油微胶囊化技术。[方法]利用β-环糊精、阿拉伯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牡丹油的工艺,对牡丹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得到制备牡丹油微胶囊的最优工艺参数∶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大豆蛋白的配比3∶1∶2,固形物含量35%,芯壁材配比3∶1,乳化剂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牡丹油包埋率达到92%。[结论]在此工艺下牡丹油的包埋率高,为牡丹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市售光皮木瓜中的木瓜籽为试材,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木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的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木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时间为9 h,最佳液料比为8∶1,最佳提取温度为45℃。在此基础进行的正交试验表明,木瓜籽油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9 h、液料比7∶1、提取温度为48℃,在此条件下,木瓜籽的出油率为28.77%。[结论]该研究为木瓜的综合利用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文兵  李晓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06-107,110
[目的]探讨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选用乙醚作溶剂,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0;在该优化条件下,提取率为12.19%。[结论]所得葡萄籽油颜色鲜亮、透明清澈,气味较纯正,其理化性质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7.
张剑  王煊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88-6489,6528
[目的]对花椒籽油的2种降酸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因素对花椒籽油降酸的影响。[方法]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采用萃取和酯化2种方法对其进行降酸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降酸效果的影响。[结果]对于花椒籽毛油的降酸,酯化降酸的效果明显优于萃取降酸,通过一次降酸可使花椒籽油的酸值低于2 mgKOH/g。[结论]对于合成生物柴油的要求而言,萃取作为花椒籽油的降酸方法效果还不够理想;采用酯化反应降酸,醇油比越大,酸值降低越多,同时,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效果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油用牡丹引种栽培的基础上,提出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油用牡丹在河南省泌阳县的引种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任秋壮  袁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55-13556,13560
[目的]优化葡萄籽油的精炼工艺,找出相对提取率较高的提取方法。[方法]为获得优质精油,将葡萄籽毛油经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工艺精炼,通过正交试验对葡萄籽毛油精炼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毛油精炼的最佳脱酸方案为碱液浓度18%,碱炼初温44℃,超碱用量0.3%;最佳脱胶方案为水化温度77℃,水化加水量为4倍毛油磷脂含量,水化作用时间为9h;选择白土脱色的最佳脱色方案为2次脱色工艺,第1次加入白土量为4%,温度为90℃,脱色时间为30 min,第2次加入白土量为3%,温度为85℃,脱色时间为15 min,2次的真空度均为0.1 MPa;脱臭的最佳方案:真空度0.08 MPa,控制温度180℃,控制时间90 min。[结论]该研究为葡萄籽油的提取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牡丹为我国的传统名花,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是传统中药材中重要的天然药物来源。本文对牡丹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进行了综述,如大多数牡丹都有深度简单上胚轴形态生理休眠的特性;牡丹的种胚分化但发育不完全;种胚必须达到一定的长度,胚根才能突破种皮;牡丹种子的萌发需要经历暖层积打破种胚的形态休眠和胚根的生理休眠;上胚轴的生长需要冷层积,且只有胚根生长到一定的阈值,上胚轴才对低温敏感;赤霉素可以代替层积,促进种胚的生长和休眠的打破。最后,针对国内外的研究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