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石漠化地区精英相对于石漠化地区群体具有较强的城市就业能力,但相对于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则处于相对劣势,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石漠化精英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做得下,留得住,防止因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被迫返回石漠化地区,从而减少对石漠化地区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减少石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生态压力,有助于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恢复.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毕节市石漠化的现状及危害,探讨了其防治措施,提出了实施石漠化防治工程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期防治,并将生态重建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水利水保工程、农村能源开发工程、生态移民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采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措施,以推进石漠化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珠江-西江经济带西部的广西境内有较大范围的石漠化片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和恶劣.绿色发展是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统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唯一办法.目前,经济带内的石漠化地区存在缺乏绿色发展技术、绿色产业发展态势弱、绿色发展规划不够健全等问题.鉴于此,可以从提高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科技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4.
韦庆卓 《吉林农业》2012,(1):141-142
我国石漠化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广西喀斯特地区岩溶多、人口多,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喀斯特石漠化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地质生态灾害,也已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文章总结了广西地区石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并逐步介绍一些综合治理技术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基于黄河源头区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两个不同类型移民社区的生态移民户调查样本,借鉴可持续生计核心思想和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安置方式生态移民搬迁后生计结构及生活方式变化的差异,发现异地远迁至经济发达区的曲麻莱驻格尔木社区移民能更好的适应搬迁后的生计生活;探讨两种安置方式下移民在生计模式变迁及社会适应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认为应通过完善移民补偿制度、成立三江源移民生态补偿基金委员会、提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健全基础配套设施、明确异地远迁型移民隶属行政管辖关系、增加对移民精神生活的关注力度等措施全面提高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6.
要加快库区移民脱贫步伐,必须注重提高移民素质,根据库区经济与移民教育程度、劳动技能情况,采取移民易于接受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以库区青壮年移民为主要对象的科技培训。各级领导要重视科技培训,库区资金应向科技培训工作倾斜。  相似文献   

7.
对巩固和加强广西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石灰岩地区而言,石漠化已经成为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如何遏制石漠化的发展,减少石漠化的危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马山县是广西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分析了马山县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巩固和加强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建设,以期为马山县的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水库移民是由于建设水库等水利工程而产生的一种非自愿性移民现象。目前,我国的水库移民安置已经转化为以移民技能培训为主的开发补偿性安置模式。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富源县分校作为富源县水库移民技能培训的实施者,有效开展水库移民技能培训工作对促进富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现以富源县为例,从农广校实施水库移民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出发,讨论农广校持续推进水库移民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对策,希望能给其他地区的水库移民技能培训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两者具有目标一致性,探寻共同富裕目标下生态移民户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路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结合山西师范大学“黄土高原生态移民”课题组对内蒙古、宁夏地区的实际调查数据,从“就业质量、人力资本、生活质量、精神生活”4个方面构建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内蒙古、宁夏地区生态移民户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及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研究发现,从各子系统水平看,内蒙古地区的就业质量水平略高于宁夏,人力资本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如宁夏地区;从综合水平来看,内蒙古、宁夏地区生态移民户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内蒙古地区需通过就业帮扶提高就业质量,宁夏地区可通过教育及再就业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以此改善内蒙古及宁夏地区生态移民户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特有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涉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等8个省份,石漠化土地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石漠化地区一方面土层贫瘠,保水性差,地表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当地石漠化的概括介绍,分析了石漠化治理过程对生态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加快农村生态新能源建设、退耕还林(草)有序开展、林地保护得以加强、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及治理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漠化是当今我国岩溶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定量化地分析桂西南岩溶生态敏感区石漠化演变情况及其变化原因,全面系统地对区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的石漠化治理经验进行剖析,旨在为我国岩溶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石漠化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已经成为限制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建立一套广西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广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西地区基岩裸露、成土缓慢、植被生长困难等石漠化特点,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应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通过广西水利厅提供的水文站资料、县志、年鉴等历史资料集成、野外小流域采样调查、原位监测等方法,总结出涵盖包含社会、生态、经济3大方面在内的9类指标构成的初选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并结合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分析各主成分中指标主要的作用途径,对指标的敏感性进行检验,筛除冗余指标,使得到的指标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全面,指标信息重叠较少,代表性较强,最终形成包涵8个生态效应指标、7个经济效应指标、1个社会效应指标的水土保持效应指标体系。其中,生态效应指标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草措施面积(11.21%)、蓄水措施有效面积(11.10%)、有效土层厚度(6.28%),经济效应指标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果产品产量(15.11%)、粮食生产量(14.95%)、第三产业总产值(14.74%),社会效应指标为负向指标,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越难以治理。本研究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为深入讨论生态效应补偿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优化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广西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综述了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及程度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变化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林业对策。  相似文献   

15.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area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s 3.023 8 million hm~2, accounting for 17.16% of total area of land in the province.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logical problem that restrict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Guizhou, so the primary task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is to curb rocky desertification. How to effectively, efficiently and persistently use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is not only 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an urgent problem solved for local people's survival and anti-poverty. Due to having developed roots, growing fast, high yield of grass, strong resistance to drought, and high regeneration capacity, Pennisetum sinese Roxb has become a new method to control rocky desertification. How to use P. sinese Roxb efficiently becomes the key to the ecological control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by P. sinese Roxb. 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of "P. sinese Roxb-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edible mushrooms" was studied, and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Pleurotus eryngii with P. sinese Roxb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was analyzed. Moreover, an outlook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 sinese Roxb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Guizhou was given.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6个乡镇为例,运用回归统计原理和数学拟合方法建立胁迫阈值模型并求取胁迫阈值,然后通过胁迫阈值,选取1988、1999、2005三个时间段作为时间研究点,分别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对6个研究点进行石漠化程度演变的研究,揭示了石漠化程度演变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人类不合理的干预是喀斯特土地石漠化发生的主导因素,为喀斯特石漠化规划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长江上游石漠化地区影响着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大力推行石漠化综合防治下,石漠化形势有明显缓解,但目前缺乏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实时、定量地进行生态评价。  方法  以长江上游典型石漠化地区云南省会泽县2002、2010、2018年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划分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  结果  ①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整体明显改善,石漠化面积减少583.33 km2。②石漠化与生态环境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2 为0.688~0.873),表明RSEI法评价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效果较好。③ 2002、2010、2018年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均值分别为0.458、0.490、0.488,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16 a间生态环境质量优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27.42%,生态变差的地区面积占15.09%。④干度指标对遥感生态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增加,第一主成分载荷值由?0.029变为?0.622,是制约会泽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  结论  2002—2018年,会泽县石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呈中等水平,干度是制约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的重要因素。今后应着重石漠化严重地区的保护。表8参28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为例,研究不同植被、坡向、年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试图用土壤脲酶活性来说明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天峨见夕森林公园乔灌混交林,侧柏、青檀、阴香等样地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其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光板地脲酶活性最低,其他样地居中;坡向对土壤脲酶活性有较明显影响,东南坡的土壤脲酶活性明显高于西北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植被恢复年限越长,土壤脲酶活性越高。脲酶活性可以作为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工程需要,应用生态学、植物学、营养学等学科理论,综述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用灌木资源,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以多花木兰(Magnolia multiflor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等为代表的饲用灌木不但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其抗逆性强,具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并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用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大力发展以饲用灌木为主的非常规饲料加工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保障,也是石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3S"技术对慈利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进行监测,调查了全县石漠化现状及其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对石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数据分析,第一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60 222.40 hm~2,第二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5 354.30 hm~2,第三次监测石漠化土地面积为50 037.88 hm~2。实践证明,经过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能够有效地改善石漠化土地,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对今后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