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运用2000~2005年湖南省内244个强对流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湖南省强对流天气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强对流天气多在春、夏季出现,72%的强对流天气出现在夜间,其中冰雹、短时强降水出现在山区的频数大于平原,而大风在平原地区出现平均频数大于山区。通过分析强对流天气个例各气压层形势场的特点,结合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将湖南省内强对流天气划分为5种类型:地面冷锋型、副高边缘型、地面倒槽型、静止锋型、东风波影响型。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4~5日菏泽市强降水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菏泽市2008年7月4~5日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边缘偏南风风轴及其左侧与偏西风带的交汇区未来24 h往往发生强降水;在高空偏南气流背景下,地形狭管效应可在狭管入口区激发强降水或暴雨,这种效应在这次降水中得到充分体现;利用加密地面天气观测资料考察这次降水的地面风场特征看出,暴雨及强降水发生在地面风场辐合线上并滞后2~6 h地面加密观测对分析与预报中尺度天气系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借助江西多普勒雷达产品、地面自动站同步观测资料和GPS水汽探测资料,对2011年8月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特征、地面观测资料、GPS水汽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是江西东北部处在副高边缘,低层受偏南暖湿气流控制,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较强,且低层有低空急流发展,并处于850hPa急流出口左前方,水汽辐合较强;(2)强降水发生前,垂直上升气流表现为整层抬升,降水开始后为一完整的垂直运动环流圈;(3)回波强度梯度大、移速快,具有弓形特征,其前部探测到出流边界,上述特征是判别大风的重要指标,降水强度的迅速增强与气旋性辐合、逆风区的形成密切相关;(4)强回波影响强降水区域前,不稳定区域地面有中尺度辐合形成,同时对应较低气压值;(5)强降水发生前,大汽可降水量具有跃升、持续特征,强降水一般在峰值前出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天气图、区域自动气象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7年8月17日(以下简称"8.17")发生在新泰境内的局地大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588线附近;35 dBz以上的强降水回波的长时间滞留是造成强降水的关键;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是造成强对流发生的动力机制;特殊的山地对这次强降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云图和雷达资料,分析了2019年8月19日大通的强对流暴雨天气.结果表明:此次大通暴雨是副热带高压边缘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副热带高压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和高空短波槽引导的偏西气流在西宁地区交汇,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条件;低层暖平流、高层弱冷平流形成了热力不稳定层结;500 h...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21年6月10—11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GFS再分析资料对海东地区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6月10日傍晚至夜间海东地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以冰雹天气为主,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局地性强的特点,前期以降雹为主,后期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对流层和地面均有干冷空气入侵,这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地层的地面辐合线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较好的抬升机制;雷达产品分析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回波有列车效应,在冰雹发生时段内回波强度强、回波顶高较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多且在强回波发展地区存在逆风区,说明维持时间较长且冰雹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7.
东北冷涡外围辽西沿海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9日辽宁省西部到中部地区1次短时强对流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降水的大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底层冷空气和低空急流以及中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本次强对流天气。底层925~850hPa的充沛水汽和辐合上升运动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地面复合线和低压环流造成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45dbz的强回波区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并对应地面中尺度气旋式环流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Micaps高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20年8月18—19日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铁岭地区此次强降水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天气系统下产生的,高空槽的东移下摆带来的冷空气导致局地强对流天气,同时移动速度缓慢的副高使本次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刘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16-10417,10420
利用地面和探空资料,对2005年3月22日广东省一次集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为一体的长达300 km的飑线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形成时间短、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和强度强,伴随的天气也复杂多样等特点;两广临近地区的探空资料所显示参数指标信息,对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有着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3月4日广西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线是本次强对流天气发生的主要触发机制,中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低空急流带来的充沛水汽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层结和水汽条件,中层冷温槽、中低层低压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可能是强风暴系统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因素。飑线沿地面辐合线发展,造成了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1.
康桂红  杨夯  杨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46-19448,19484
针对由切变线云系发展合并形成的对流复合体进行分析,探讨卫星资料在强对流性天气诊断分析中的应用,揭示切变线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性天气过程是高空西北气流控制下低层切变线影响造成的;上冷下暖的层结导致对流旺盛,致使雷电产生,低空急流发展加强,保证了山东水汽供应,导致暴雨产生。低层深厚的南方暖湿气流向北推进,其北部边缘为湿舌和高能舌区,大气层结不稳定;动力场上,山东北部为暖切变线,风向辐合和风速辐合,造成强烈的垂直运动。此次切变线暴雨受2个对流云团影响,一个是8日01:00低空急流生成的对流云团,04:00移至鲁中南部发展成对流辐合体MCC;第2个是在鲁西北低层暖切变线对应的对流云团,与鲁中南部的MCC合并成一个强大MCC影响整个山东;这次强对流性天气主要是由第2个切变线对流云团生成合并,延长并加强了第1个MCC持续的生命史,致使强对流性天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8.8”舟曲特大泥石流天气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动站、卫星云图、探空等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10年8月8日凌晨造成舟曲特大泥石流的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背景、形成机理、物理成因、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动站气象要素变化能反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信息;卫星云图上,东移锋面云系尾部在顺时针旋转的南亚高压东部激发起对流云团,对流云团在有利的温湿条件、不稳定的层结、较大的高空风垂直切变下,迅速发展、合并成中α对流系统,在其前进方向右后方边缘亮温梯度大的地方出现短时强降水;副高边缘的高能水汽输送带使甘肃南部具备对流发展的潜势,500 hPa小槽、200 hPa辐散区、地面冷锋的配合,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使其得以发展;有利的层结条件和高空风垂直切变使MCS得以加强,最终造成舟曲短时局地强降水,并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及自动站等资料,对秦巴山区一次致灾冰雹过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前倾槽东移过程中产生的,中低层切变线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地面辐合线是此次强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适宜的0℃和-20℃层高度、地面暖低压和特殊的“喇叭口”地形等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冰雹发生在低空急流左前方、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左侧和地面辐合线附近。较强不稳定层结和垂直风切变是导致对流快速发展并维持的原因之一;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对流单体中心强度大于68 dBZ且维持5个体扫,有超级单体生成;反射率因子剖面图上有有界弱回波、回波悬垂等出现;速度图上具有低层辐合和中气旋等特征;在反射率因子和速度图上均可看到三体散射;VIL跃增和骤降的时间与冰雹发生的时间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程海霞  张红霞  张燕  王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59-19462
[目的]分析2010年8月晋城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2010年8月18~19日发生在山西晋城的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次暴雨产生于西低东阻的环流场中,是在中低层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有利的天气形势下产生的,低层切变、风向辐合均有利于晋城地区附近不稳定空气的抬升,而对流层低层和地面冷空气的入侵是这次对流天气产生的主要触发机制;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充沛的水汽,高温高湿为暴雨的发生积蓄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这次过程的主要降水系统是地面中尺度切变线扰动激发的对流回波单体,对流回波单体在中低空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晋城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在晋城地区产生了大暴雨;多普勒雷达资料揭示了此次中尺度暴雨系统的发生、发展、移动的特征;强降水中心位于TBB低值中心后方的梯度大值区内。[结论]该研究为此类短时暴雨的预报、预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36-12338
[目的]分析一次先后受2个天气系统影响的暴雨天气过程。[方法]2010年8月19~22日锦州地区先后受高空槽和蒙古冷锋、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线影响而产生暴雨天气,为了分析思路清晰,分为前后2个降水阶段,结合降水情况、天气形势、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由前后2个降水阶段,前一阶段降水主要受高空槽和地面蒙古冷锋影响,后一阶段降水主要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后部切变影响;高空冷空气、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副热带高压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是造成这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和原因。云图分析发现,在水汽通道的对流云带上不断有对流云团发展、减弱、消亡、再生成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列车状运行状态,云图呈现的加强和减弱与实况降水非常吻合。数值预报产品对产生暴雨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较为准确,特别是副高东退南落趋势预报准确;欧洲中心预报场形势与实况吻合较好,T639的形势预报有一定偏差,降水预报指示作用较好。[结论]该研究为以后做好此类天气的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车军辉  刁秀广  史茜  王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34-17138
利用济南多普勒天气雷达、山东省气象自动观测网等资料,对2005年9月2日发生在济宁市郭楼镇的一次极端降雨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场特大暴雨局地性强、持续时间长,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南撤退形势下发生的,大气层结表现为强的对流性不稳定,特大暴雨对流回波带恰好发生在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区,并与低层辐合线相对应;位于狭窄而持续强盛的对流性回波带上,具有中-γ尺度气旋性旋转特征的强回波块长时间(4h左右)维持在郭楼镇上空,从而造成了该地区的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17.
利用EC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3月30-31日发生在贵州省安顺市的伴有10级大风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中高层的低涡、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降雹区域大气低层的湿热能条件好,在雷暴发生前中层有干冷空气向下入侵,使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强,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固原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方法]综合利用常规观测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和和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了固原市2011年8月25日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结果]高空冷块、低层暖温气流和低空切变线是这次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旺盛的上升运动以及低空暖气流和水汽供给为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动力条件。冰雹指数(HI)是预报(固原)冰雹天气的有效的雷达指标。反射率因子和VIL与冰雹天气关系较密切。[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T213、自动站、加密雨量站等资料,对2011年7月23-25日福建省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中冷空气沿海岸线扩散南下,侵袭副热带高压,触发了强对流天气,产生强降水和强雷电。中尺度辐合和冷平流触发此次强对流天气,其过程具有中尺度特征。中尺度辐合线的强度变化及其移动,与强降水的强度及落时、落区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整理分析岳阳2019年3月20—21日常规天气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产品,应用天气学、雷达气象学方法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背景及环境场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不稳定能量积聚,19—20日地面倒槽发展,南风强盛,岳阳市前期地面升温明显,最高气温达到28℃以上;500 hPa中高纬为多波动型,湖南处于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850 hPa四川、贵州交界处有低涡形成,中低层切变移动影响岳阳,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动力条件;地面冷空气南下,斜压锋生,触发对流发展;中低空西南急流建立,来自孟加拉湾的强盛的水汽输送与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此次强对流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动量输送,同时也大大加强了低层上升运动的形成,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与热力条件;此外,垂直上升运动的大值区与强对流发生时段对应较好,K指数、沙氏指数及对流不稳定能量CAPE已达到岳阳出现强对流和短时暴雨指标;在强对流预报中,不仅要考虑大尺度环流及特征物理量,也要考虑地形对降水及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