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缓减全球变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表明,我国森林面积为2.2亿hm~2,蓄积量为175.6亿m~3,森林覆盖率达22.96%、比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上升1.33个百分点,这相应地增加了树木的碳汇能力。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备受关注。为了达成“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碳达峰后净排放量要逐步减少,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我国将在2021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逐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基于市场机制的林业碳汇交易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据实际交易情况来看,相对于CCER机制下的林业碳汇项目,广东省的林业碳普惠交易发展迅速。将CCER机制与广东省PHCER机制的方法学进行对比,分析广东省林业碳普惠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其在参与主体限制、基线设定与计入期的选择等方面都极大地降低了林业碳汇的交易风险与交易成本,因而促进了其发展。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构成及影响因素,从寻找对手和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MRV(监测、报告、核查)成本3个层面分析了交易成本对碳市场的影响,提出了降低碳排放权交易成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权交易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碳减排经济的刺激手段,碳排放权交易既能减缓气候变化又能保障能源安全。然而,完全自由放任的碳排放权交易会因市场固有的缺陷而诱发金融风险,如碳排放权的社会分配不公和碳排放权交易的不完全竞争。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育尚未成熟时,政府需要培育市场良性运行的外部条件;在市场逐步成熟时,市场将取代政府起基础调节作用;在市场失灵时,政府能纠正这一失灵。通过对碳排放交易基本原理的分析,可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已经具备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正>据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裁周丞介绍,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总量设定与配额方案也在制定当中。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报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纳入企业名单的通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涵盖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化学农药等产品的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是国际社会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提出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资源,且碳排放权的相关交易市场在发达国家已渐趋成熟。但由于我国在碳排放权方面目前只参与了CDM(清洁能源机制)项目,因此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碳排放权在会计上的确认等问题还处于一个研究讨论的阶段。目前,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较为匹配的方式是对碳排放权按照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再根据其取得方式及用途的不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互搭配的模式。但从长远看我国碳排放权确认必须依托于政府对其在经济和会计上的细化分类,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目的所产生、持有的碳排放权制定出具体的会计规定和准则。  相似文献   

6.
<正>本报讯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这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对于实现控制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碳交易市场建设,真正起到对于环境谁污染,谁负责,谁保护,谁受益。另外,碳市场的建设,也将对农  相似文献   

7.
正酝酿已久碳交易终于开市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首日迎来开门红,达成了逾2.1亿元的成交额,远高预期加权平均碳价40元。据了解,首笔全国碳交易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首日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相似文献   

8.
张节  简义龙 《湖北农业科学》2022,(17):110-115+154
基于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碳排放权交易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显著提升了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并产生了协同减排效应和制度同构压力;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创新机制驱动了大气污染治理绩效的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总绩效和响应绩效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据此提出降碳与减污应协同增效,绿色创新和低碳发展需紧密结合,精准施策和联防联控可双管齐下,最终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日本作为全球较早着手低碳发展战略的国家,在减排领域做了大量的尝试,既有全国性的JVETS体系、JVER体系、JEET体系等,也有以东京、埼玉、京都为代表的地区性强制交易体系。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日本还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借助CDM、BOCM等机制,不仅为本国经济发展争取了一定的空间,也为提高日元在碳交易计价结算中的地位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积累的经验都将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建设发展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娜  何继新  周俊  顾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02-3203,3213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是将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科学、技术、经济的综合问题。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资源国家和碳排放较大的国家,碳交易在中国刚刚起步,中国仅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参与者,只少量地加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此,首先将排污权交易市场分为一级和二级交易市场,通过排污排污权界定发现,二级碳交易市场的排放权交易方式与方法是碳交易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可以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并从面法律保障、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国实施排污许可证交易拍卖制度的可行性。其次,采用查特金和萨缪尔逊双方叫价拍卖模型,在双方叫价拍卖中,假设模型中一个卖者和一个买者对一单位的排放权进行报价,卖者提出要价,买者提出出价,最后确定市场成交价清算市场。从买者和卖者获利最大角度确定报价策略,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博弈模型。最后,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置效率问题,并对模型中的纳什均衡进行了分析,试图为中国的碳排放权贸易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7年底全国范围将推动实施排污权交易,安徽省实施排污权交易既面临挑战又具有机遇。安徽省排污权交易起步较晚,在全国属于滞后省份;在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方面较为落后,应迎头赶上其他地区。法学视阈下研究安徽省排污权交易为其探索出一条创新、高效的路径:首先尽快制定与实施符合本省特点的排污权交易实施细则与办法,构建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法规政策体系;其次通过法律实施,完善和规范排污权交易监督和约束机制。建议通过规范交易主体权责、搭建区域性交易平台构建安徽省排污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2.
抵御气候变化、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虽然当前国际碳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前景也十分不明朗,但随着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碳市场的参与主体将日趋多元化,碳交易体系也将日益成熟与完善。建议设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指标,明确减排责任以确保我国碳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通过建设符合实际、科学严格的计量和监测体系,营建林业碳汇的信息库和储备库等措施,将林业碳汇项目纳入到交易体系中,建立国内碳减排市场。  相似文献   

13.
该文概述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国际我国两岸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分析了厦门碳权交易平台构建在政策、经济、区位、交通、金融、资讯、基础研究方面的有利条件,从建设原则、框架设计、制度建设、交易流程、组织构架方面提出构建方案,并就此提出推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前景.初步提出了在政府引导支持下,双边谈判模式在碳交易中的应用,并根据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引入了价格系数、离散消减率、自消减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构建了森林碳;12项目与碳排放主体、碳排放主体与碳排放主体等2种市场运行模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3种具体交易方案及谈判过程中产生的交易量、交易价格、成本、收益等因子的计算方法,尤其对基于双方自消减与边际成本的碳排放主体间交易模式及因子计算公式做了前瞻性研究:同时,讨论了影响交易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交易流程图。意在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汇资源、地区环境的优化配置作用。图6参11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减排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淑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14-17516,17536
[目的]研究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并提出可行的减排对策。[方法]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提供的农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采用IPCC推荐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估算了2000~2009年广东省农业生产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结果]随着农业产值和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2000~2009年广东农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423.63万t碳增加到2009年的605.99万t碳,年均增长率4.1%;而农业终端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则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0.424 t碳/万元下降至2009年的0.301t碳/万元,年均下降率为3.7%。农业产值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能源消费结构高碳化等是农业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的节能,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宏观调控机制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论]该研究为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及受生产影响的相关领域内单位碳排放所带来的效益(或效用)较高的农业。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存在着交易成本高、政策风险大、市场地位低、与他业比较无优势和碳汇交易规模过小等问题。低碳农业发展更需要依靠庇古机制。庇古机制可以细分为补贴机制、税费机制和补贴与税费相结合机制三种。对林业项目主要应采取奖励机制;对粮食产业中的正常碳排放给予免责待遇,并对其低碳生产方式进行奖励;对蔬菜水果花卉业采取税收和补贴相结合的机制;对畜牧业主要采取税收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加强对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的管理,推动林业碳汇造林的发展,调动碳汇造林者的积极性,本文对2013年以来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碳交易价格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3月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数据,采取分类分析中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以来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碳交易价格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和规律性,每年6月或7月和1月及2月份是碳市场最为活跃的时期,且在周期性波动中,交易价格明显发生变化。碳交易价格共分为3类,即1—5月份交易价格为第1类;6—7月份交易价格为第2类;8—12月份交易价格为第3类。另外,在碳交易价格周期性波动中,每年4月份、9月份的碳交易价对价格划分的影响较大,且对交易价格类型的划分的影响显著。另外,研究还对林业碳汇造林进行了讨论,指出按目前的碳市场价格进行林业碳汇交易,其收益远低于当前的林业碳汇平均造林成本。目前的林业碳汇造林平均成本约为28 812.08元/hm2,造林30年的林业碳汇平均收益为14 102.58元/hm2。这是在目前的碳汇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存在明显的波动和规律性,且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一年中的碳交易价格呈现3次近似的“Ⅴ”字型变化。目前,我国林业碳汇造林的平均成本远高于按目前碳市场交易价格所获得的平均收益,从经济上来说是十分不划算的,这种情况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排放和土地利用密切相关。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测算池州市200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牧草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同时对碳源、碳汇和净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演变情况,计算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池州市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碳排放总量由2000年的35.835 4kt增加到2010年的1 774.016 3kt,碳排放总量递增主要以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递增为主,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总量具有趋同的变化趋势。2)2000—2010年池州市碳汇能力基本稳定,碳源与碳汇的比例整体呈增加趋势,由2000年的1.135 5增加到2010年的6.657 2。3)2000—2010年池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划分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3个阶段。4)地均碳排放强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而建设用地地均碳排放强度则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均碳排放强度、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的增长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5)碳排放量和人口总量、人均GDP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且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解释程度要大于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的解释程度。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1996-2013年农业生产5大碳源碳排放及种植业碳汇进行测算,从时间、空间、结构3方面分析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在农业净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净碳排放压力指数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在总量上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上保持下降;在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喀什地区碳排放量最高,是克拉玛依市的72倍;从结构特征看,牲畜养殖、农用物资、农业活动占碳排放源的96%以上。牲畜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农业活动、农用物资碳排放呈明显增长趋势。碳汇总量增加较为迅速,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整体保持下降趋势。净碳排放量大致分为“持平-下降”两个阶段变化特征。由净碳排放压力指数看出,新疆农业碳排放压力呈逐年递减状态。由此可知,要根据新疆实际合理适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宏观布局,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路线;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回收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20.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