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发展食用菌中的新优特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松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优质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栽培前需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松菇则可以用稻草或麦草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料栽培,不需先行堆制发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已对其进行过初步研究[1~4].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大球盖菇嫩滑柄脆,味道鲜美,维生素B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相似文献   

3.
柑橘园套种大球盖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裴氏假黑伞、皱环沿丝伞、牛粪菌等,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盖菇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栽培方法简单,对原料要求不严,抗逆、抗杂能力强,管理粗放,用稻草、麦秸生料栽培容易成功,产量也较高.而柑橘则是我国华中、华东和华南等地广泛栽培的多年生常绿灌木型果树.大球盖菇在柑橘园内栽培,既可充分利用柑橘繁茂枝叶为其遮荫,又能使柑橘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菌丝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互相供给对方利用,达到互惠互利.同时柑橘园内形成的小气候环境在高温季节还有一定的降温保湿作用,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而栽培过大球盖菇的培养料则可以就地施于柑橘园用作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加柑橘产量,是一举数得的好事,符合农业立体种植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正常林木储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食用菌种植来提高复合经营效益,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达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昆明地区进行了林下食用菌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下栽种的大球盖菇与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产量差异显著,林下食用菌每棒出菇率和产量为:大球盖菇榆黄蘑香菇灵芝长根菇;每棒产值为:大球盖菇灵芝榆黄蘑香菇长根菇。由此可知,大球盖菇和灵芝更适宜在滇中地区杉木-华山松、油橄榄及核桃等林下栽种,并能够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松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食用菌新品种——松菇,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松菇可用稻草或麦草进行生料栽培,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泛,而且菇肉细嫩,味道鲜美,品质和价值均比平菇和鸡腿菇高得多。我国是水稻、小麦主要生产国,稻麦资源丰富,利用稻麦草栽培松菇,即可防治因秸秆废弃或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生产出优质食用菌,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变废为宝、利国富民的新途径。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安吉县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发展现状,采用入户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吉县毛竹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发展毛竹林下食用菌栽培面积19.24 hm2;毛竹林下食用菌栽培经营主体分别有家庭林场(农场)2家、毛竹专业合作社14家、企业3家,共计19家;食用菌种类由一个食用菌种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发展到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黑皮鸡枞菌Oudemansiella raphanipes、灵芝Ganoderma Lucidum、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等多个食用菌种共同发展;竹荪可产954.63 kg·hm-2·a-1,按干竹荪500元·kg-1计算,经济效益可达47.73万元·hm-2·a-1,大球盖菇可产19 625 kg·hm-2  相似文献   

7.
竹下套种食用菌多被报道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竹林和土壤生态的影响如何缺乏研究和评估.在叙永县邬高林下种植产业园内不同类型(散生、丛生和混生竹)竹林下分别进行了食用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annulata和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套作,观测了套作前后竹林立竹胸径、竹笋品质以及...  相似文献   

8.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赤松茸,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文章对大球盖菇栽培的重要参数进行了详细说明:培养菌丝期要求温度21~27℃,草料相对湿度为70%~75%,二氧化碳浓度不小于2%,每小时可进行0~1次通风,此阶段无须光照。出菇期要求温度约10~16℃,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尽量保持在95%~98%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不能高于0.15%,可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适当通风,每小时约4~8次,光照100~500lx。子实生长期要求温度保持在16~21℃之间,相对湿度略有下降,为85%~95%,此时期的二氧化碳浓度、通风次数及光照可与出菇期相同。  相似文献   

9.
以大球盖菇"云茸"栽培菌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橡胶林下栽培技术研究,分别探索不同配方、覆土、覆盖等处理对大球盖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和不同覆盖处理的大球盖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差异显著,不同覆土处理差异不显著;最适宜培养料配方为50%玉米芯+20%甘蔗渣+20%木屑+10%谷壳,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在小粒咖啡种植园进行的咖啡园+大球盖菇和咖啡园+姬松茸两种复合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利用咖啡副产品混合其它原料生料栽培的大球盖菇和发酵料栽培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分别达36.5%和35.8%;鲜菇产量分别为5.84 kg/m2和5.78 kg/m2,姬松茸经济效益高于大球盖菇;两种复合栽培模式能实现咖啡园与草腐型食用菌复合周年栽培,栽培1个周期后,平均效益比咖啡纯作增加510倍,达到7 742元/667 m2,最高可达14 242元/667 m2;养菇的营养基料为咖啡园持续提供良好的田面覆盖和优质的有机肥料,增进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竹资源高质量培育与利用新团队开展了竹林下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香菇等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竹林下两种食用菌高值栽培及保质加工关键技术"科技成果1项,创新性地研究并提出了以竹基培养料为食用菌茵棒优质营养源的新技术和竹林下食用菌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球盖菇又称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鲜品气味清香,味道鲜美。其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具有预防冠心病等疾病的药用价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栽培原料广泛,可用纯稻草或麦秸等农作物下脚料作栽培料,不需添加有机肥料,生产成本低,抗逆性强,具有良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球盖菇是近年引进辽宁省栽培的适宜粗放栽培管理的优秀菇种,具有适应性强,在自然条件下,可春、夏、秋3季室外栽培;冬季可在暖棚像平菇一样,进行床式栽培.栽培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麸皮等营养料,栽培料可以是木屑、稻壳、木片、短树枝、野草等,接种后发茵迅速,污染少,播种后45~55d可以出菇;栽培成本大大低于目前普遍栽培的平菇,经济效益高出平菇;初次栽培食用茵的人易于栽培成功.适宜林下、玉米地等室外栽培和冬季暖棚栽培.该文简要介绍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以引进的4个大球盖菇菌株为对象,观察在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以及栽培种培养基上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在栽培料上进行了产量试验。结果筛选出2个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均匀、浓密,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丛生,菌盖酒红色,菌柄粗壮。  相似文献   

16.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竹屑发酵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氮源,通过以纯竹屑作对照,设置尿素、麦麸、玉米粉和菜籽饼4种不同氮源添加试验。分析了竹屑添加不同氮源的发酵温度、发酵后的理化性质及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与全氮、水解氮、可溶性糖、持水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碳氮比和气水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EC、有机碳、磷、钾、容重和通气孔隙度呈弱相关(P>0.05)。竹屑添加4%的菜籽饼,在发酵过程中有最长的有效高温(>50℃,14 d),发酵后物料的持水性、全氮、水解性氮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N为44.02,接种大球盖菇后菌丝长势最佳,日生长速度最快达3.24 mm·d-1,可作大球盖菇栽培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农业基料,在成龄李树下种植大球盖菇,研究环境因子对大球盖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菌柄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降雨量与菌盖直径、菌柄直径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主要因素,却是影响大球盖菇外观品质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葡萄园套种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对葡萄Vitis vinifera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在'夏黑'和'阳光玫瑰'两个葡萄品种林下套种皱环球盖菇,分析植株根部土壤肥力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以及套种食用菌对葡萄果实大小、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花色苷、叶片大小和...  相似文献   

20.
取油后的樟叶是一种较好的食用菌栽培原料。试验表明,樟叶培养料比木屑培养料鲜菇产量可增加20—30%,但出菇时间推迟,添加木屑等其他原料可缩短栽培期。该项试验可充分发挥樟叶的应用潜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