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贮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具有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淀粉含量高、干物质产量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青贮玉米作为饲草存在的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不足,采用青贮玉米与高蛋白作物混播混贮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青贮玉米的混播情况进行综述,为提高青贮饲料的产量、改善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青贮玉米混播混贮的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节粮畜牧业得以快速的发展.高产高效的优质青粗饲料储备不仅是丰年的畜牧业生产的坚实基础,更是灾年的防灾、抗灾的重要保障. 全株青贮玉米的饲料价值高,早已受到奶牛养殖企业的认同.饲用高粱是我国近几年主要从美国引进的高效饲料品种,相对全株青贮玉米来讲耐旱,耐瘠薄,耐盐碱.全株青贮玉米与饲用高粱混贮营养搭配,作用相互弥补,是一种高效的青贮方式.  相似文献   

3.
混播对青贮玉米生长、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中熟的中原单32和晚熟的东青1号两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同行混播、间行混播,研究不同混播方式与青贮玉米各生育时期、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方式对青贮玉米品种生育时期影响不显著;实行2:2间行混播,并在中原单32达到乳熟末期时进行混合收获,可获得较高干物质产量和较好的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前,青贮玉米混播拉巴豆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种植,因有良好的增产及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农户的青睐。拉巴豆含有丰富的根瘤菌,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向青贮玉米供应氮元素,从而达到了互相促进增产之功效;其次由于拉巴豆是短日照饲料的农作物,且耐阴性较强,可以增加茎叶产量;再者玉米植株内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拉巴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二者混贮后,可以取长补短,制作优质青贮饲料。因此,应该在国内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二者的混播。本试验选择了优质高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饲玉18号和拉巴豆进行混播。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最佳的间作比例及收获时期,以青贮玉米德美亚1号和饲用油菜华杂6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青贮玉米单作(Ⅰ)、饲用油菜单作(Ⅱ)、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2∶4间作(Ⅲ)、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2∶2间作(Ⅳ)]、收获时期[8月20日(A1)、8月30日(A2)、9月10日(A3)、9月16日(A4)]、混贮比例[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1∶1(B1)、1∶2(B2)、2∶1(B3)]对2种饲草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和饲用油菜不同间作比例种植不影响2种作物的生育进程,会降低青贮玉米株高、SPAD值和光合势,对饲用油菜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Ⅰ处理玉米产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于A4时期收获可获得最高产量,达到28.27 t/hm2;不同收获期,Ⅰ处理玉米平均产量为20.75t/hm2。Ⅱ处理在A3时期收获,油菜产量最高,为11.24 t/hm2。不同间作处理均在A4时期收获产量最高,A3时期次之,两者差异不明显。随着收获时期推迟,粗蛋白、脂肪、淀粉和总可消化养分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以A3时期收获最高。在...  相似文献   

6.
青贮玉米混种饲用扁豆是2009年呼和浩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的一项新的种植技术,目的是通过青贮玉米与饲用扁豆的混种混收,达到增加生物产量和改善青贮料营养结构、提高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种北农青贮208因产量高、抗病性强、耐贮藏、适宜粮饲两用的特性,成为近年来温宿县青贮玉米种植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北农青贮208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不同混贮比例对提高青贮饲用价值的影响大小,本研究以2个豆科牧草品种(‘汾豆牧绿2号’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为主因素,以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4种混贮比例(90%全株玉米+10%豆科牧草;80%全株玉米+20%豆科牧草;70%全株玉米+30%豆科牧草;100%豆科牧草)为副因素,对照组为100%全株玉米青贮(CK),共9个混贮处理,3次重复。青贮发酵完成后对其进行营养品质、发酵品质、瘤胃发酵参数、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及产气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营养品质方面:100%‘汾豆牧绿2号’青贮的干物质(DM)最低,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蛋白(CP)含量最高;拉巴豆青贮的粗脂肪(EE)显著高于‘汾豆牧绿2号’(P<0.05);100%全株玉米青贮的NDF、ADF和CP最低,EE最高。2)发酵品质方面:100%‘汾豆牧绿2号’处理下青贮的pH和氨氮(A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100%拉巴豆处理下青贮乙酸(AA)最低;100%全株玉米青贮的pH和AN显著低于其他比例(P<0.05),AA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5)。3)瘤胃发酵参数方面:90%全株玉米+10%‘汾豆牧绿2号’处理下青贮在瘤胃发酵中AN、AA、丙酸以及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最高;拉巴豆青贮的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汾豆牧绿2号’(P<0.05);100%豆科牧草的青贮在瘤胃发酵中pH最高,乙酸和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最低。4)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和产气量方面:从48 h开始,70%全株玉米+30%‘汾豆牧绿2号’青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一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汾豆牧绿2号’较拉巴豆的青贮在体外产气量更多;提高豆科牧草的混贮比例可显著降低青贮72 h的产气量(P<0.05)。综上,一定比例的混合青贮较全株玉米青贮更有利于提高青贮营养品质,改善青贮发酵品质,促进青贮的消化吸收,降低畜牧业的温室效应。70%全株玉米+30%‘汾豆牧绿2号’混贮模式为推荐混贮模式,为进一步在山西北部镰刀湾地区推广玉米-豆科牧草混贮技术及带状轮作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了麦后复种青贮玉米与饲用高粱2种作物的生物性状、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宜庆阳市麦后复种的高产、优质饲草品种。结果表明,麦后复种青贮玉米有效生物产量达47.76 t/hm~2,明显高于饲用高粱的43.58 t/hm~2(P0.05),豫青贮23号青贮玉米适宜庆阳市及同类区域麦后复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制作出优质青贮饲料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青贮玉米SC704与拉巴豆进行混播,研究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SC704与拉巴豆混播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与青贮效果.[结果]青贮玉米SC704与拉巴豆混播对其生育期没有影响.混播对青贮玉米SC704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的影响不大.青贮玉米SC704与拉巴豆混播能够提高CP和RFV的值,还可以降低NDF和ADF含量.[结论]青贮玉米SC704与拉巴豆混播可以改善饲料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生马铃薯条加工副产品与稻草混贮(以下简称“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以下简称“青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马铃薯加工副产品在养牛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0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61.33±33.47)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处理组为T20组(精料+20%混贮+80%青贮)、T40组(精料+40%混贮+60%青贮)、T60组(精料+60%混贮+40%青贮)和T80组(精料+80%混贮+20%青贮),各试验组饲粮精粗比和精料组成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1)不同比例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T2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比T40组提高了4.30%(P<0.01),比T60组提高了5.24%(P<0.01),比T80提高了6.01%(P<0.01)。T40组的料重比(F/G)最...  相似文献   

12.
大姚县青贮饲用玉米种植面积广阔,以青贮饲喂畜禽一方面提升农作物产品利用率,另一方面为确保供应优质畜产品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就青贮玉米的高产稳产栽培、收获与来料制作、科学鲜贮饲喂等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在实践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冀西北地区,通过研究青贮玉米与扁豆不同混播种植密度(青贮玉米∶扁豆设密度比1∶1、2∶1、3∶1)对混播饲草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较优混播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和扁豆混播比例2∶1为最佳模式,在该模式下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均可达到最佳水平,混播饲草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1.6%,粗蛋白含量得到明显增加,高出2.49个百分点。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技术简单,收益明显,必定会成为青贮玉米种植的一种新模式,在该地区奶牛粗饲料品质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聊城为研究对象,探讨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聊城地区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促进山东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混播栽培条件下,秣食豆播种时期与比例对玉米生产机能影响的机理,进一步研究混作方式下的光合性能,为提高作物混作栽培利用与生长特性提供有力依据,于2011年和2019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将秣食豆与饲用型玉米科多8按0:1、1:1、2:1、3:1混播比例和5月10日、6月11日2个播种时期进行混播,分析研究秣食豆混播时期和比例对玉米叶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秣食豆播期对玉米叶倾角无显著影响;混播比例对玉米叶倾角影响显著,叶倾角均表现出随混播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混作的叶倾角均高于单作玉米的趋势;播种时期与比例互作显著,从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和灌浆期4个玉米生育期来看,均表现为单作下叶倾角最小,混播3株秣食豆的玉米叶倾角最大,下层叶叶倾角均大于上层叶叶倾角.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同一玉米品种辽单565进行了玉米粮饲用带宽9 m:9 m间作种植试验,玉米粮用密度3 705株/亩,饲用密度5 558株/亩。玉米饲用田8月23日刈割青贮留茬高8 cm覆盖,粮用田9月25日收获秸秆站立覆盖。研究表明,玉米粮用界面1~3行籽粒平均比单作增产2.4%,饲用界面1~3行生物产量平均比单作增产3.9%。玉米秸秆覆盖到翌年下季作物播前粉碎直接还田,粮用带削弱近地表风速率达85%以上,土壤免受风蚀,浅层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11.4个百分点;饲用带削弱近地表风速率达77%以上,土壤风蚀率降低80%以上,浅层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6.1个百分点。风沙地玉米粮饲用带状间作是一种生态与生计友好型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夏播青贮玉米产量,获得优质青贮饲料,通过将夏播青贮玉米品种京科青贮301和富友9号按一定比例(2∶1、1∶1和1∶2)进行同行或间行混播混收,研究不同混播方式和比例对夏播青贮玉米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种植对群体内植株生育时期和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不同混播方式下地上部鲜重产量表现为富友9号间行混播京科青贮301同行混播,干物质产量则表现为间行混播京科青贮301富友9号同行混播,同行和间行混播中不同比例(2∶1、1∶1和1∶2)在生物产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可知,京科青贮301与富友9号以1∶1比例进行同行混播混收可在夏播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和品质,适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原料与马铃薯茎叶混贮后对其品质的影响。[方法]在马铃薯茎叶中添加一些生物制剂及其他的青贮原料进行混贮,研究不同添加物对其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添加生物制剂及其他的青贮原料后马铃薯茎叶的品质有所提高,且以添加70%全株玉米的青贮效果最好,其次为添加70%小麦秸秆的青贮料。[结论]为有效地提高马铃薯茎叶的利用率,可添加全株玉米提高其青贮的品质和适口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通渭县粮饲兼用及青贮型玉米抗旱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通渭县粮饲兼用及青贮型玉米抗旱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混播青贮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对青贮玉米不同品种及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混播组合产量、营养品质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以龙辐208+秣食豆、中原单32+龙辐208混播组合为最好,其次是中原单32+龙辐208+秣食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