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2月28日下午,北京市文联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型原创文艺演出《四季永定河》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影剧院精彩上演。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的文艺演出。《四季永定河》通过对一条河前世今生的艺术表现,展示和丰富了北京文化的历史源流。在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三个文化带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蕴含着最为多元的文化元素。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覆盖了从史前至当代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级别高,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市级等各级文物保护400余处。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要融会一山一水,彰显西山永定河文化魅力,结合西山、永定河生态环境,构建由重要文化遗产串联的文化脉、生态脉,打造一批有历史底蕴、有绿水青山、有乡愁记忆的生态文化组团,凸显其作为北京文明之源、历史之根的宝贵价值。”北京西山历史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和生态交相辉映,存有大量的生态文化资源。本文尝试以西山地区现存与生态建设相关碑刻为研究对象,挖掘西山生态文化,构建西山生态文脉。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要融会一山一水,彰显西山永定河文化魅力,结合西山、永定河生态环境,构建由重要文化遗产串联的文化脉、生态脉,打造一批有历史底蕴、有绿水青山、有乡愁记忆的生态文化组团,凸显其作为北京文明之源、历史之根的宝贵价值。”北京西山历史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和生态交相辉映,存有大量的生态文化资源。本文尝试以西山地区现存与生态建设相关碑刻为研究对象,挖掘西山生态文化,构建西山生态文脉。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科学回答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规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覆盖了从史前到当代漫长的人类和城市历史演变过程,是北京的文明之源、历史之根、文化之魂。西山漫长的生态演变过程深刻影响着北京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演化,而森林植被的变化又是西山生态演变的重要组成。我们尝试从西山森林植被的变化入手,找出西山生态变迁和北京文明演化之间的历史关系、山与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兴衰规律。本文作为开端,从西山地质讲起,回顾了前人对史前人类出现之前西山森林植被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冯宏斌 《绿色科技》2012,(10):32-33
指出了根据北京政府《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北京丰台永定河畔是“一轴一带多园区”中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在原垃圾填埋场上建设了一座生态环保的园博园,将修复永定河生态环境,打造北京生态修复新亮点和京西旅游的新景点,进而拉动丰台乃至北京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永定河是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河道之一,是北京的母亲河,为系统修复治理好永定河流域,北京市政府启动《北京市永定河生态走廊建设规划》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五园一带”项目规划方案》,并在永定河左堤内滩地上修建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受限于当时建园目的及投资影响,2013年建成的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是以郊野公园标准建设的。随着时代发展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提高,结合森林健康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首个公园,南大荒苗圃历经70年栉风沐雨,永定人几代人的无私奉献,实现了从苗木果树到林工商多种经营,再到绿水青山。永定园林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着时代的脉搏,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前行,将永定精神发扬传承下去。引种果树进军荒山提到北京绿化就得提到西山,可以说西山是北京绿化的发源地,说到为西山供苗的第一个国有苗圃就不得不提到南大荒苗圃,现在我们称之为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8.
<正>3月29日,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是一派春光好景致,漫山的山桃、山杏与初绽的新绿相得益彰,重现了“西山晴雪”的壮美画卷。稚嫩清澈的童声合唱《首都花园城市二十四节气歌》飘荡在西山花海之中,拉开了“花开北京·2024全民赏花季暨北京森林文化系列活动”的大幕。活动整合了北京公园春花资源,以全市1065个公园以及国有林场为主场景,有机融合家庭园艺文化内容,打造“游、赏、品、秀”的生态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9.
西山文化带的保护利用是新版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颐和园作为西山文化带中的最为重要的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应当明确自身在西山文化带中的定位,并在西山文化带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的查阅,首先理清了西山文化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颐和园在西山文化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炼出颐和园在西山文化带中的定位,并结合"全域旅游"的概念,提出颐和园在西山文化带建设中的面临的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美是什么?是推窗可见的蓝天白云,是伴着花香的清新空气,是看得见的群山如黛,还是吹皱一汪碧水的微风,涤荡万物的人间诗画,是清晨麦苗上晶莹的露珠,还是孕育生机和希望的田野。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推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力量。五月初夏晴空朗,清风拂面伴暖阳。5月7日上午,“汇聚力量做首都生态文化使者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生态主题摄影展”在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举行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大力推进门头沟新城建设中,门头沟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三个北京"、世界城市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西部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12.
正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距城区仅20公里,南起石景山区模式口,北至海淀区温泉乡,东起温颐公路,西至军庄、永定河谷;地跨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区;拥有昌华、百望、静福、凌云、北岭五大景区,小西山属太行山余脉,以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为基础,公园总面积5974.8公顷,有林地5196.8公顷,林木覆盖率87%。是京郊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3.
<正>春潮涌动,牡丹如约绽放。为更好地服务首都市民,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3年北京将继续打造“京·花果蜜”文化品牌,创新活动形式。北京牡丹文化节以“国色天香亮丽都城”为主题,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花卉协会联合主办,开设九大展区,展期将持续到5月31日,横跨“五一”小长假。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大兴区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小平原上,北京“母亲河”永定河在其辖区内穿流而过,孕育出了生机盎然的大兴。大兴区曾经是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扬沙严重。历史上,永定河经常发生洪灾、旱灾,曾因持续干旱造成沙道生态退化,大兴区60%的土地面积沙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为加快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永定河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出的新概念。和谐文化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位于北京西山的香山公园,是一座经历800多年的,融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皇家古典山林公园,是清代著名“三山五园”中的“香山静宜园”。它以香炉峰、碧云寺、双清别墅、红叶节等知名品牌闻名于天下,近年来又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以和谐理念、人性化方式美化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引来更多中外游客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绿化与生活》2013,(10):F0002-F0002
9月27日,主题为“放歌西山.纵赏红叶”的北京首届百姓森林合唱大赛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激情放歌。本次大赛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主办,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化委、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北京林学会、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单位承办。  相似文献   

17.
《国土绿化》2024,(2):10-15
<正>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北京市立即在全市启动森林城市建设,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了北京森林城市发展规划。随着“创森”24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2024年1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带动下,北京积极开展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建设,全市绿色生态空间大幅拓展,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蜿蜒于京城西北的永定河是北京最大的河流。然而北京人对她了解多少?她从起点奔流而来的一路上都遇见了些什么?为什么称她为北京的母亲河?带着这一连串问题,“十·一”长假期间,我们骑着自行车,伴随永定河穿越上百公里的官厅山大峡谷,从起点一直走到北京小平原,领略了这条母亲河及沿途景观。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13日,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权,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坚持勤俭节约,全面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社会进步,为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独特的遗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坚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被公认为21世纪世界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让森林走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已确定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和远景蓝图,“城市林业”是其中的一项战略目标。城市森林植被作为城市之“肺”,对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