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抗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新城疫疫苗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健康高产蛋鸡制备抗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卵黄抗体,并在40个规模化肉鸡场做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预防保护率达100%,治愈率为63%~85%。 相似文献
4.
5.
1明确卵黄抗体的治疗作用高免卵黄抗体在免疫学上属外源性特异性抗体,其作用为人工被动免疫。因为卵黄液是一种蛋白制剂,注射后可能会有变态反应,因此不能过分依赖高免卵黄抗体,而忽视养殖过程中疫苗的正确使用。2正确确诊是关键抗新城疫和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只能中和新城疫和法氏囊病原。因此,只有在确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对其它症状类似的疫病,则丝毫没有治疗作用。相反,由于注射过程的应激反应等因素,还会加重病情,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3治疗的时机宜早不宜晚有资料表明,卵黄抗体对发病早期病鸡的治… 相似文献
6.
7.
如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许多鸡场都普遍存在。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临床表现为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好走动,拥挤成堆,排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绒毛常有白色粪污,病鸡喜欢啄肛。剖检可见腿肌、胸肌有出血点,法氏囊高度水肿,明显肿大,浆膜面覆盖一层黄色胶状物。切开法氏囊可见充血或出血,内有较多的浆液、粘液或干酪状物。感染后期的病、死鸡,法氏囊则明显萎缩。腺胃、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肾肿大,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ND)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Ⅲ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Ⅲ、Ⅳ、Ⅴ组鸡无论对IBDV人工感染,还是自然感染,均有坚强的保护力;(2)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不干扰ND疫苗的免疫应答;(3)IBD弱毒苗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影响,在免疫初期能促进机体尽快对ND疫苗产生应答,但后期ND疫苗的HI抗体降低较快;(4)ND疫苗对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影响。作者提出,对雏鸡首免(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可采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进行免疫,至少可以保护到上笼后或开产前免受NDV和IBDV的感染,既简化了免疫程序,又可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Genetic resistance of native Egyptian breeds to 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vIBDV) and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experiment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birds from four breeds (Gimmizah, Sina, Dandrawi and Mandarah) were challenged with vvIBDV. The Mandarah chickens had the lowest mortalities (10%) compared to the Gimmizah, Sina and Dandrawi chickens (55%, 35%, and 55%, respectively). Antibody response, lymphocyte response to mitogen, and bursal lesions did not clearly correlate with the mortality rates.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the four chicken breeds were challenged with virulent NDV. The Mandarah chickens re-emerged as a resistant breed (20%, mortality), while the Sina, Dandrawi and Gimmizah breeds were highly susceptible (85%, 100% and 100% mortality, respectively).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are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3.
鸡IBD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自行分离的IBD超强毒株COB-C1株及CUIM、UNIVAX株混合研制的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经实验室6批次的安全试验,共接种成鸡48只,观察21~40d均未发生异常反应,采食饮水正常,效力试验结果保护率达91.6%以上。四年来在广东佛山,河北沙河等地广泛应用60万只份,结果证实该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麻雀、鸭、鹅等均可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4%(4/54),95.5%(363/380)和9.4%(11/117)。从鸭和麻雀分离到的IBDV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CPE,对SPF鸡有致病性。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有2条核酸带,5条蛋白带,毒株间的病毒核酸及结构蛋白电泳迁移率无显著差异,但其结构蛋白的相对含量不尽一致。经鉴定,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属血清Ⅰ型,为同源病毒。本研究结果提示,鸡并非是IBDV的唯一自然动物宿主,非鸡禽鸟类宿主的存在可引起IBD的传播和续源流行,也为IBDV的变异提供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成为诱导IBDV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弱毒疫苗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胚培养的鸡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株以及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株以适当比例混合为抗原,用蔗糖脱脂乳作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三联弱毒疫苗。通过三批疫苗室内外各项指标的测试,表明该三联疫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物理性状检验、无茵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用10倍大剂量接种15日龄雏鸡无不良反应;以常规量颈部皮下接种免疫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4d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对15日龄雏鸡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d,在-25℃保存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7.
18.
鸡新城疫卵黄抗体IgY的分离提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母鸡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种后产生并富集在卵黄中的抗体IgY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与优化,确定了去脂、提取抗体最佳工艺为:卵黄液用0.05mol/L,pH5.0的乙酸一乙酸钠缓冲液1:9倍稀释,搅拌15min,4℃静置10小时,抗体回收率为90%,去脂率为99%;该提取液用4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得到的盐析液抗体回收率为82%,纯度达到69%。盐析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00KD的有机陶瓷膜超滤后,截留液抗体回收率达到92%。纯度为85%。 相似文献
19.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 fectious bursa l d isease,IBD)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传染病,该病感染后不但造成重大的损失,还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给禽群免疫带来更大的困扰。作者对发生在河南某地区的IBD免疫失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鸡群免疫使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每瓶标识含量均为500羽份,发生严重免疫失败的A疫苗抽检的6瓶测得的0.1 m l疫苗稀释液的TC ID50分别是1-0 2.2、1-0 2.7、100、10-2.9、1-0 1.9、100,即每瓶实际分别含有3.17、10.04、0、15.9、1.3和0羽份。而当地市场使用效果较好的B疫苗和C疫苗每瓶疫苗分别平均含有485和453羽份。疫苗有效含量不足是该地区IBD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