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曾士迈 《植物保护》1963,1(1):10-13
小麦锈病流行的特点——大区流行 绝大多数植物病害都能在一个较小的局部地区内完成周年侵染循环。大多数病原孢子在一个流行季节内的有效传播距离并不太远,即使有少量孢子被风传得更远,但在病害流行上作用不大,当年不能导致区间流行。小麦锈病由于大量夏孢子能在短期内远  相似文献   

2.
新蚜疫霉流行病的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丽绚  黄耀坚 《昆虫天敌》1989,11(1):1-4,11
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生物在特定空间中存在特征的数学描述。它反映了种群个体的散布状况以及对生境的适应,生境对生物影响的生态学关系。近几年来,国内关于昆虫、植物病原等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描述较多,但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却较为罕见。研究昆虫病原微生物的空间分布型,不仅有助于病原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探讨,而且对于掌握病原微生物的流行规律,进而提高预测预报质量,制定相应的生物防治措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豆锈病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锈病(Phakpsora pachyrhiziSydow)属世界性、气传、专性寄生病害,是中国南方大豆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902年日本人Nakanishiki首次在大豆上报道其病原,从而拉开了对大豆锈病研究的序幕.在大豆锈病病原、分布、寄主、流行、抗病机理、抗性遗传与鉴定,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人们对喜爱食用的大豆提出了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因此,作者通过对大豆锈病危害症状和发病规律的研究,提出合理化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李庆基 《植物保护》1982,8(4):42-44
在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即使致病的病原物与感病的寄主植物同时存在,甚至已经接触,但如环境条件不适宜,病害仍不会发生,或只是局部发病不致流行成灾。所以病原物、寄主植物与环境条件被称为病害流行的三要素。 环境条件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二大类;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包括气温、雨量、  相似文献   

5.
除苗圃中苗床外,线虫一般不被认为是林木的重要病原,大多数的林木病原线虫发现于土壤,且导致树木缓慢衰退,但不迅速死亡。可是,松材线虫在美国的最新发现,已使病理学家们改变看法,因为该线虫在日本森林已引起为害流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首先由Mamiya和Kiyohara(1972)描述。最初  相似文献   

6.
2003年4~6月武汉市东西湖区荷包湖农场、辛安渡农场、走马岭农场、东山农场梨锈病流行,致使4个农场共1400hm^2梨绝收。通过对梨锈病的症状、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田间调查,初步摸清该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进一步明确梨锈病流行与转主寄主桧柏的密切相关;提出在5km以内不栽转主寄主桧柏,并对梨树进行喷药保护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是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危害大、防控难。昆虫病原真菌菌种资源丰富,具有易流行、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突出优点,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应用潜力大。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在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重点指出了昆虫病原真菌在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发挥昆虫病原真菌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处,小麦上病毒病种类较多。先后发现的有小麦丛矮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小麦梭条花叶病(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kllow mosaic virus, WYMV)、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小麦“绿矮”病 (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其中小麦梭条花叶病曾大面积流行。2005年春天以来,江苏小麦上又发生了多种病毒病,除了以上4种,还出现了2种新的  相似文献   

9.
王廷泉 《植物保护》1963,1(3):119-121
由芜菁花叶病毒所引起的榨菜缩叶病,为榨菜的一种毀灭性病害。四川涪陵地区自1953年大流行以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成为发展榨菜生产上的重大障碍。关于本病的病状、病原、传播途径、寄主范围、病原特性以及影响发病的因素等,作者已另文报导[1]。本文仅就有关防治方面的几个问题,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0.
斑马片病是一种可对马铃薯等茄科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其病原为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主要通过马铃薯木虱(Bactericera cockerelli)等介体进行传播。该病害主要分布于美国、墨西哥、中美洲各国和新西兰等国家,虽然目前中国没有发生的报道,但具备该病害传入和发生的条件。本文对斑马片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病原基因组学、分子检测技术、防控措施及对我国的风险等进行讨论,对于全面了解该病害,防范其传入我国并在我国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灭幼脲Ⅰ号及其类似物对粘虫生长发育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Ⅰ号及其类似物是一类取代苯酰苯基脲类杀虫剂,又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据报道用敌米灵(Dimilin)处理大白菜粉蝶幼虫后,其内表皮中放射性标记酪氨酸的结合受到抑制,从而阻碍了几丁质的合成。多种昆虫组织培养的生物化学研究,也发现  相似文献   

13.
绿洲的发生类型及时空演变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本文阐述了对绿洲定义的理解,并就绿洲的发生类型、形成机制、时空变迁及开发建设转化条件诸方面较详细的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耕地资源与人口状况出发,分析黄土高原公元2000年与2025年粮食生产的趋势,并作出预测,估算该地区粮食产量对人口承载的状况,以及粮食增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梨树黑星病的发病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梨树黑星病是我国北方梨树最主要的病害。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与华东各梨产区;在东北地区自辽宁省至黑龙江省都有发生,但重点发生地区則有辽宁省的綏中、兴城、錦西、北鎮、义县和吉林省的延边自治区等。  相似文献   

17.
18.
食线虫担子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虫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物,常对农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线虫大多在土壤中危害植物的地下部.而目前使用的杀线虫剂对人畜的毒性较高,因此,植物线虫病害的化学防治不但费用高。而且极易造成更为突出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源污染和杀伤大量有益生物,使有害线虫和其它有害生物存在再度猖獗的风险,这不符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战略思想因此,植物线虫病害的化学防治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生物防治则成为有希望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9.
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辣椒为我国一种重要蔬菜。但因辣椒病毒病危害严重,对辣椒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已知在世界上危害辣椒的病毒种类有36种,我国的辣椒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以及马铃薯Y病毒(PVY)等引起。病毒侵染辣椒后破坏了植物养分在植株体内的输导,抑制植物生长,造成辣椒植株落叶、落花和落果,一般年份减产20%~40%,严重的年份减产达60%,甚至绝产。辣椒病毒病已经阻碍了辣椒生产水平的提高。为了防治辣椒病毒病,人们研究了许多防治方法。如选用辣椒抗病品种及种子脱毒等措施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利用病毒弱毒株系和卫星RNA…  相似文献   

20.
蔬菜肾形线虫的寄主范围和侵染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肾形线虫Reniforme nematode是为害蔬菜重要病原线虫之一,寄主范围广泛[1-4],分布普遍.通过在广州地区连续三年调查和室内接种试验得知,可寄生于11科29种蔬菜,寄生率高的有豆科、茄科和葫芦科中的各种蔬菜,其中苦瓜、节瓜、生菜、西洋菜、葱、蒜、姜等8种为首次报道。肾形线虫以年青雌虫从寄主植物幼根的伸长区侵入为害,一个侵染点常只有一条线虫侵染,侵染点周围细胞褐变。线虫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主要在0—20cm耕作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