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玉米大斑病在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冷凉玉米种植区都可发生,流行年份常常造成大面积减产,有时还会加重玉米根腐、茎腐等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给玉米大斑病抗病育种和生产上进行抗性基因轮换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2012—2013年,用田间人工接种玉米大斑病菌混合菌种的方法,对283份国内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抗性鉴定与评价。在加大玉米种质对大斑病菌种群的抗性选择范围条件下,鉴定筛选出以5级中抗为主的抗病种质116份。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差异。但总体抗病能力较低。国内玉米种质对大斑病的抗病能力强于新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的抗病能力。具Ht1背景种质的抗性丧失较为严重,具Ht2、Ht3和Ht N背景种质的抗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忻州滹沱河流域6个县(市、区)30年来玉米大斑病为害程度及发生规律的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趋势、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结合7月中下旬的天气预报和玉米抗(感)病品种的播种面积、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病株在田间的始见期、病害初期的发展速度及其他耕作管理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在7月中旬可以作出比较准确的发生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对玉米中、后期叶斑病(大斑病)有效的农药种类,从而为田间防治奠定基础,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室内抑菌率和毒力。结果表明,抑菌率较高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吡唑嘧菌酯乳油,均达70%以上;其次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和1 000倍液以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 000倍和1 200倍液,抑菌率均大于6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的EC_(50)较低,分别为0.022、0.150和0.512 mg/L。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EC_(50)值为对照,得出不同杀菌剂相对毒力指数,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25%吡唑嘧菌酯乳油对供试玉米大斑病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说明4种药剂对大斑病病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斑病的流行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2004年,玉米大斑病在忻州滹沱河流域的6个县(市、区)有4年大流行。其中2004年发病面积9万hm2,因病害减产约49500t。根据多年系统观察,发现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和作物茬口、品种抗病性、气象条件、耕作管理等密切相关。控制该病害,必须在选育抗病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秋深耕、轮作倒茬、增施农家肥、做好病情测报、适时喷药控制田间中心病株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根据原平市玉米大斑病多年的发生为害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和发病原因,提出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栽培环境、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喷药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受品种的抗病性、轮作制度、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减少玉米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在北京市的发生特点,着重分析了2012、2014年重发生原因,提出了种植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合理密植、加强健身栽培、适期开展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选用不同地区原生境下野生大豆不同器官分离的内生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鉴定了40株野生大豆真菌对玉米大斑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40株菌株间菌落形态差异较大;光滑程度显示,36份菌落表面不光滑,3份表面光滑并显浅黄色;菌落颜色分析显示,正面白色为主,其次是黄色和粉色,反面则以紫色为主,其次为黑色和绿色;菌落生长形态分析,大多数菌落呈白色絮状突起或羊毛状菌丝;鉴定和筛选出6株野生大豆内生真菌的抑菌率变化在62.5%~82.4%之间,抑菌率从高到低依次为Y4-S(Ⅰ)、Y6R-15-1、Y5-r(Ⅱ)-1、Y6S-26、Y5R18-2-1、Y5r-12。最强拮抗菌株Y4-S(Ⅰ)、Y5-r(Ⅱ)-1、Y6R-15-1显微形态相似,呈枝状,有隔,初步判断可能来源同一属。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系统观察的基础上,对忻定盆地2011—2012年玉米大斑病大流行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种植结构、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精耕细作、做好预测预报、药剂防治工作提前和强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对砂仁叶枯病流行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为研究砂仁叶枯病的流行规律进行了田间试验。利用所得的田间调查数据建立了不同时期病害流行速率的预测式。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般自然条件下该病害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2.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相似文献   

13.
 砂仁叶枯病是一种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该病有四种症状类型:叶枯型、斑枯型、星斑型和叶鞘病斑。以前者为主。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寄主范围鉴定为围小丛壳菌(C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分生孢子阶段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eosporioides (Penz.) Sacc.)。病菌生长量和产孢量依培养和光照条件而异。寄主范围广,在参试的23科39种植物中,有9科15种植物发病。  相似文献   

14.
水稻叶尖枯病病原种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江苏13个县市采集病叶标本,经分离、纯化后获280株菌。据鉴定结果和接种试验,稻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oryzicola Hara)为主要致病菌,占74.6%。此外,还分离到稻盘多毛孢(Pestalotia oryzae Hara)、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 Keissl.)、稻喙孢(Rhynchosporium oryzae Hash.et York.)、苍白弯孢(Curvularia pallescens Boed.)、新月弯孢(C.lunata(Walk.) Boed.)、膝曲弯孢(C.geniculata(Tracy et Earle) Boed.)、镰刀菌(Fusarium spp.)、平脐蠕孢(Bipolaris spp.)、稻黑孢(Nigrospora oryzae(Berk.et Br.) Perch)、球黑孢(N.sphaerica(Sacc.) Mason)等真菌。首次以透射电镜观察表明,稻生叶点霉产孢方式为全壁芽生单体式(hb-sol)。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由越冬带菌杂草的传病,是防治上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探讨江苏省扬州地区杂草带菌和越冬后的传病作用,作者于1979~1983年作了这项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77~1979连续三年在河南省浚县玉米小斑病严重流行地区进行试验。三年来均按相同的田间设计进行。采用中等感病品种洛阳白马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间隔不同时期喷施敌菌灵保护叶面,人为地造成不同程度发病,至流行终止期,各处理间有显著不同的病情差別。产量差异亦极显著。将三年试验结果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推导出二组经验回归方程:(?)=27.82-0.1368X_1-0.1435X_2……(1)及(?)=23.48-0.1368X_1-0.1435X_2……(2)此处(?)为理论产量,X_1、X_2分别为灌浆期和乳熟期的病情指数,而减产率(L%)则为:L(%)=(1-(?)/a)×100,此处a为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据分析,当玉米生育期(6月下旬至9月中旬)雨量较大,为300~365毫米,灌浆至乳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日较少、为3~6时,玉米产量较高,此种情况下,应选用常数值较大的(1)式;当玉米生育期雨量较小、为160毫米左右,灌浆至乳熟期雨日较多、为15日左右时,玉米产量较低,此种情况下,宜选用常数值较小的(2)式。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二病发生和为害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水稻生产。本研究以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损失为重点,与白叶枯病相比较,以探明在自然条件下细菌性病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制订防治指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蒜叶枯病[Pleospora herbarum(Pers. Et Fr.) Rabenhorst]是大理州冬春早熟大蒜上的主要病害。由于种植早熟大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在我州发展很快,1997至1998年,全州种植面积5500hm2,但叶枯病的发病面积达3500hm2,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自发现到现在已有90年的历史。由于发生地区广泛,为害严重,各国对此病曾做了大量研究。日本对它已研究了半个多世纪,我国也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但对其侵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仍有不同看法。我国最初认为种子传病是首要的。但在病区单抓种子处理还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又认为病稻草是病区次年的主要菌源。近年来,又发现在严格处理病革、病种子的情况下,仍然发病,故怀疑除上述两种传播途径外,还有其它传播途径。关于杂草传病问题,日本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和我国国内一样,对杂草带菌传病问题,意见很不一致。我们认为对这一传播途径有彻底弄清的必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病的侵染循环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对白叶枯病的彻底防治。如果这一传播途径确实存在,我们若不承认它,在防治上就会出现大的漏洞。如果白叶枯病确与杂草无关,盲目地采用相应的措施,也是多余而毫无意义的。这次试验是采用较直接的“离心浓缩针刺接种法”,其结果:第一年证实有马唐等六种杂草、黄豆和水稻根部能够带菌;第二年证实有车前等三种杂草和水稻根不仅带菌,而且可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第三年又证实在不同地区有马唐,狗牙根等四种杂草能够带菌越冬,并存活到次年五月中旬。另外,用病区杂草和水稻健苗混栽,结果稻苗上发病,而对照的不发病。通过三年来的试验研究,证实有数种杂草的根茎部不仅带菌,而且能传病。  相似文献   

20.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