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欣 《今日农村》2004,(4):34-35
黄瓜菌核病最近几年在棚室栽培中发病较快、为害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发病率为30%~50%,严重的70%~80%,甚至达100%,病瓜率40%左右,而且目前尚无抗病品种,一旦发病,用药防治效果也不理想,造成减产50%~6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
赵德庵  曹颖 《新农业》2006,(5):44-44
辽宁省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其特点是发病时间早,发病率高,发病范围广,为害严重。主要原因是雨量集中偏多,造成苹果树枝条生长过旺,没及时剪条,导致膛内通风透光差。早期落叶病在7月中旬即陆续发生,防治偏晚、用药不及时以及用药质量差是造成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害花生的病害较多,其中叶斑病(包括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作为叶部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2种病害常在田间同时发生,可导致花生减产10%~20%。严重者达40%。现将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广大花生种植农户提供有效的防病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小麦颖枯病在我市为害加重,常与其它叶枯性病害混合发生。2003年,在我市中度流行,发病盛期在5月中旬。据调查,病田率100%,病穗率一般为30%-40%,最高达80%,颖壳受害率10%-50%,造成小麦减产5%左右,严重影响了小麦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5.
王少佳 《河南农业》2008,(15):19-19
一、发生概况 灰霉病在漯河市一般年份病株率15%~20%.重者达50名;严重年份病株率达40%~50名.重者达100%,减产幅度在10%~40%。灰霉病可为害茄科、瓜类、豆类、甘蓝、莴苣、韭菜等多种蔬菜,既为害叶片又为害果实,造成叶片枯死或瓜果腐烂,后期表面出现大量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6.
芹菜根结线虫病,主要在局部地区发病率高,轻者达20%~30%、重者可达50%以上、甚至100%土温25~30℃,相对湿度40%~70%、发病重。根结线虫寄主多,轮作困难,一旦有线虫发生,为害越来越严重。疏松砂壤土通气好发生重。  相似文献   

7.
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近年来在我市郊区发生、为害日趋严重。据调查,受早疫病为害严重的苗床,发病率达100%,病情指数达90。有的苗床发病轻的,移栽大田后如果管理不及时,病害发展也很快。因受早疫病的为害,有时减产60%左右。 为害症状 番茄的茎、叶、叶柄、果、果柄都能被早疫病菌侵害。病斑初呈深褐色或黑色圆形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直径可达1~2厘米,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苗期以为害茎为主,受害严重的病株,  相似文献   

8.
1杨树发生早期落叶的原因 1.1杨树黑斑病导致早期落叶1.1.1危害程度。以为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片背面出现针状发亮的小点,发病后期病斑发展迅速,并扩大连成大斑,致使部分叶片变黄、变黑,严重时整个叶片很快变黑,病叶可提早2~3个月脱落,严重影响杨树的正常生长,造成树势极度衰弱。7月初~8月上旬,如遇阴雨天气,发病最为严重,9月底停止发病。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蚕种场桑树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结线虫是分布最广,对植物危害严重的寄生线虫,为世界各国关注。1967年在陕西省蚕种场发现此病。桑树感病后根部受害部位肿胀、畸形,形成大小不等的瘿瘤,吸收根少或不发,植株矮小,叶黄,严重的引起大量落叶以至枯死。几年的调查发病率均达100%。重病与中度感病的田块占56%,损失率达24%~38%,实生苗发病更重,损失率达45%。国内报道,为害桑树的根结线虫有4种: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areharia)、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泰晤士根结线虫(M.thamesi)。  相似文献   

10.
爻纹细蛾在莆田发生为害严重,枝梢为害率一般都在28%-100%,果被害率达31%.84%,秋梢被害最重,不同品种被害率差异不显著。枝梢被害,侧芽多长,叶片减少。  相似文献   

11.
黑星病又称疮痂病、雾病,侵害梨树叶片、叶柄、果实、花序、芽鳞、新梢等部位。发病严重时造成果树大量提早落叶,果实遍布病斑,严重削弱树势,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黑星病对红南果梨为害十分严重,给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于2003-2004年对辽宁省凤城市红南果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苹果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纹斑病等多种病害,是我国各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的病害,为害严重年份.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这些病除危害苹果外,还可危害沙果、海棠等。  相似文献   

13.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苹果褐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以及圆斑病的通称。其中最常见和为害最严重的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苹果褐斑病。发生比较普遍,是生产中最严重苹果叶部主要病害,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病因,症状,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4.
甘芳 《农家科技》1997,(5):12-13
<正> 茄褐纹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只为害茄子,全国各栽植区普遍发生。苗期为害造成缺补,严重时缺株率达60%以上;果实发病引起果腐,一般果腐率达20~30%。茄褐纹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都可发生。幼苗感病,多在近地面茎基部产生褐色至黑褐色梭形  相似文献   

15.
茄子褐纹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褐纹病又叫干腐病,是茄子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为害更重。此病苗期为害造成缺苗,严重时缺苗率可达40%以上:特别是果实发病引起烂果,在茄子的生长、运输、贮藏中均可发生,一般可造成20%-30%的烂果,有时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和质量,病果不能食用,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山楂早期落叶病是山楂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在辽宁山楂产区普遍发生。在雨量充沛的丹东地区,发生为害尤其严重。据在岫岩、凤城、宽甸三县调查,在山楂采收前(9月中、下旬)落叶率达76%以上,由此引起落果43.4%,落地果比树上果重量减轻22.3%。此外,对树势、果实品质以及花芽分化也有较大影响。1983~1985年对该病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玉米顶腐病是黑龙江省一种新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主要为害叶片和茎杆等。发病玉米果穗变小,籽粒不饱满。今年受5月份低温多雨,玉米顶腐病在部分县市已开始发生。发病品种主要有龙单24、龙单18、江单4、吉单505、鲁玉6006、招玉2号等,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为5%~20%,个别严重地块病株率达70%~90%。  相似文献   

18.
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简称苹果叶枯病,病菌为叶枯炭疽病菌,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造成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和“麻面果”,使苹果失去商品价值,对苹果的生产威胁巨大。据相关资料记载。该病于2010年8月份在我国安徽、河南、山东等地首次发现,主要为害嘎啦、金冠、秦冠、乔纳金、甜黄魁5个品种。现将临猗县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生情况 苹果叶枯病2013年在临猗县首次发生。2013年7月上旬临猗县植保站陆续接到果农反映,嘎啦苹果树叶片发黄,大面积落叶,随后县植保站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果树叶片上病斑连接成片,病害蔓延迅速,园内落叶现象极其严重。有的叶片形成红褐色大斑;有的叶片呈红、黄、绿花叶;有的叶片变黑、干枯、脱落,酷似褐斑病;有的嘎啦果实向阳面出现了类似套袋果内红点病的症状,这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效益。紧接着植保站对全县果园进行了普查,发现大面积落叶现象不仅限于嘎啦果园,花冠、秦冠、锦绣红、乔纳金等果园内也有。发生范围广、面积大,为害损失极为严重。特别是6-7月未喷药的嘎啦、花冠、秦冠、乔纳金等品种,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达80%以上,病果率达50%以上。嘎啦和富士混栽园,落叶的只有嘎啦树,而同园的富士树并没有为害症状。经与果农沟通.降雨前园内叶片正常,生长旺盛,雨过天晴进地后,发现嘎啦树上叶片开始发黄,2-3天叶片就大量脱落,根本来不及防治。  相似文献   

19.
玉米黄呆蓟马近年来在南皮县春夏玉米苗期发生严重,一般地块虫株率为30%~45%,百株虫量600~1500头,严重地块虫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达2000~4000头,单株最高虫量达60余头,个别为害严重的地块造成毁种。  相似文献   

20.
1.1.1为害特点。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呈花叶状。病叶逐渐变黄,脱落。其病原菌在病芽、病叶中越冬,可借风雨传播。进入雨季后,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并少量落叶,8月下旬大量落叶。高温高湿,树冠郁蔽利于该病发生,干旱年份则发病轻或不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