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橘越冬冻害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在长春进行,2002年10月中旬温度骤降,造成越橘枝条成熟程度差。2003年4月撤除防寒物后发现部分品种不同程度受冻害,调查了高丛越橘品种斯巴坦、蓝丰、蓝乐,半高丛越橘品种圣云、北陆、北蓝和矮丛越橘品种北村、美登,比较了其基生枝、延长枝、2年生枝的受冻枝条数、受冻长度、花芽和叶芽受冻比例,韧皮部受冻级别。结果表明:越橘3种类型中,高丛越橘抗寒能力最低,半高丛越橘其次,矮丛越橘抗寒能力最强。各品种中,高丛越橘斯巴坦受害最重,其基生枝和延长枝受害枝条数和枝条受冻长度分别为82.5%、85.7%和88.0%、95.6%,远高于蓝丰和蓝乐2个品种;2年生枝受害数量和长度斯巴坦为85.2%和76.4%,而蓝丰仅为17.6%和5.5%,蓝乐仅为33.0%和0%;3个品种花芽和叶芽受害比例、韧皮部受害级别也表现出同样趋势。半高丛越橘按抗寒能力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依次为:北蓝>北陆>圣云。矮丛越橘2个品种北村和美登基本无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越橘园内78个品种(系)为试材,对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越橘平均单果重0.49~3.73g,其中高丛越橘为1.13~2.92 g,半高丛越橘为1.01~1.97 g,矮丛越橘为0.49~1.33 g,杂交品系为0.67~3.73 g。越橘最大果重可达4.89 g。(2)果型指数为0.661~0.992,果实均呈扁球形。(3)越橘果实成熟期为6月中旬—9月下旬。其中早熟品种(系):高丛越橘品种有4个,半高丛越橘品种有4个,矮丛越橘品种有8个,杂交品系有8个;中熟品种(系):高丛越橘品种有18个,半高丛越橘品种有7个,矮丛越橘品种有2个,杂交品系有25个;晚熟品种(系):只有高丛越橘品种2个。(4)越橘单株产量为8.23~2632.00g。其中高丛越橘为171.97~2325.00g,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种有14个;半高丛越橘为553.93~2632.00g,产量均高于500.00g;矮丛越橘为8.23~1278.17g,产量高于500.00g的品种有6个;杂交品系为393.30~2465.03g,产量高于1000.00g的品系有25个,仅1个品系产量低于500.00g。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在大连地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开花结果特性。结果表明,越橘当年生枝条以春梢中的短枝、中枝和二次生长枝(夏梢)为主,春梢数量多于夏梢和秋梢,但高丛越橘夏梢数量接近春梢;春梢生长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夏梢生长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生长量大于或接近春梢生长量。高丛、半高丛越橘成枝力较强,矮丛越橘成枝力较弱。3种类型越橘果实生长均呈双"S"型生长曲线,2次生长高峰持续时间均为2周,第1次高峰生长速率高于第2次;越橘果实生长发育从坐果到成熟需49~56 d;康维尔果实采收期52d,北陆和美登为16 d,北村和斯卫克为28 d;北陆和美登果实品质好于其他品种。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展越橘灌溉、施肥、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地区各栽培基地现有的高丛、半高丛、矮丛越橘的19个品种为试材,对其株高、冠幅以及生长状况在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其在结果期的生长状况,对比各地区之间的生长势,以期为各区域栽植适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丛越橘在通化地区长势良好,其中“蓝丰”、“埃利奥特”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地区;高丛越橘在安图地区的长势较差,不适宜在该地区栽植;半高丛越橘在柳河、通化地区长势良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栽培;矮丛越橘主栽品种“美登”在柳河、通化、靖宇长势良好,适宜当地栽培.  相似文献   

5.
<正>1园地的准备与定植1.1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蓝莓品种众多,目前主要有三大类:高丛蓝莓、兔眼蓝莓、矮丛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南高丛、北高丛和半高丛蓝莓。冀东地区适应种植北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蓝莓,推荐品种有蓝丰、蓝金、公爵、斯巴坦、北陆、北村、北蓝、美登、斯卫克。部分品种自花结实率低,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虽然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授粉和主栽品种比例以1∶1~2为宜,即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7 a生北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矮丛越橘在辽南地区棕壤条件下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以高丛越橘、半高丛越橘较大,矮丛越橘较小;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以1~3 mm的根系最大,其次为≤1 mm的根系,大于3 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根长密度以北村、斯卫克、康维尔较大,北陆、美登较小;不同径级根系根长密度占总根长密度的比例以≤1 mm根系最大,其次为1~3 mm的根系,大于3 mm的根系所占比例较小;5个越橘品种根系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垂直分布深度在30~40 cm以内,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其中康维尔和北村集中分布在0~10 cm土层中,美登集中分布在10~20 cm土层中,北陆和斯卫克在0~20 cm土层内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7.
<正>蓝莓,学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蓝莓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其果实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人工驯化的栽培种有3个类型,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蓝莓树体寿命比较长。一般栽后1~2年即可结果,3年进入盛果期。4月下旬开花,总状花序,花乳白色,坛状或倒钟形,花期可持续1个月以上。5-6  相似文献   

8.
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圣云和北蓝为材料,研究了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半高丛越橘以醇类、酯类、萜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北陆检测出16种,圣云17种,北蓝23种。2-甲基丁酸乙酯和β-芳樟醇是半高丛越橘的特征香气,构成了半高丛越橘特有的香气,同时乙酸丁酯、2-丁酮、D-柠檬酸为北陆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2-丁酮为圣云的特征香气,丁酸乙酯、乙酸己酯、己醛为北蓝的特征香气成分,品种间特征香气的差异形成了半高丛越橘品种间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9.
越桔开花结果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到大连地区的8个越桔品种开花结果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如下:高丛越桔、半高丛越桔和矮丛越桔的群体花期分别为9~11 d、10~13 d和18 d.美登、斯卫克和北陆单株花量较多,公爵最少.坐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半高丛越桔、高丛越桔和矮丛越桔.北蓝单果发育时间为68 d,北村为53 d,其余品种为60 d左右.果实生长曲线均呈双"S"型.果实发育的2个高峰持续时间、生长速度因品种而异.果实纵径发育动态与横径大致相似.越桔成熟果实品质特性因品种而异.这些结果为杂交育种和合理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高丛、半高丛、矮丛和红豆4种类型越桔中各选一代表品种研究其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光合作用年变化均呈一双峰曲线,高丛和半高丛越桔第一次高峰出现在7月初,矮丛和红豆越桔出现在7月中旬,第二次高峰均出现在8月下旬。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桔春季展叶后光合强度较高,9月中旬以后随着叶片变色老化迅速下降,而红豆越桔展叶后(5月26日~6月20日)光合强度较低,9月中旬以后仍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强度。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表现为高丛>半高丛>矮丛>红豆;呼吸强度则相反。光合速率以高丛和半高丛高于矮丛和红豆越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越橘属栽培品种及野生资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差异SNP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变异,了解不同类型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基因交流、群体结构,为越橘种质创新提供遗传背景依据。【方法】以越橘属9个种的62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seq)获得的基因组SNP标记比对到品种Draper参考基因组上,进行供试材料遗传研究。【结果】测序获得169.87 Mb reads数据,平均Q30值94.99%,包含172 513个多态性SLAF标签,筛选到高质量SNP标记4 133 595个,均匀分布在越橘12条染色体上。基于SNP标记的系统进化树准确反映了供试野生、北高丛和南高丛类群遗传差异以及品种间系谱遗传关系,反映出野生类型与栽培品种遗传差异显著,供试野生种具有独立的遗传背景且种间无基因交流发生,但野生种到栽培种存在单向的基因流;栽培品种类群存在明显的亚群结构,亚群间存在普遍的基因交流;半高丛品种北陆和南高丛品种军号与北高丛类型紧密聚类,矮丛品种美登、半高丛品种北村、黑珍珠遗传背景倾向于野生种。【结论】栽培品种近亲杂交和骨干亲本高频率使用导致品...  相似文献   

12.
高丛,半高丛,矮丛越桔和红豆越桔光合作用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亚东  吴林 《果树科学》1998,15(1):30-33
从高丛、半高丛、矮丛和红豆4种类型越舍中各选一代表品种研究其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光合作用年变化均呈一双峰曲线,高丛和半高丛越桔第一次高峰出现在7月初,矮丛和红豆超桔出现有7月中旬,第二次高峰均出现在8月下旬。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桔春季展叶后光强度较高,9月中旬以后随着叶片变色老化迅速下降,而红豆越桔殿叶后(5月26日-6月20日)光合强度较低,9月中旬以后仍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强度。光  相似文献   

13.
蓝莓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橘,属杜鹃花科越橘属(Vaccinium)植物,多年生灌木,栽培历史不到百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蓝莓通常分为三大类:高丛蓝莓、兔眼蓝莓、矮丛蓝莓。其中栽培和引种较多的是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单位先后从国外引进100多个蓝莓品种,并进行了栽培和育苗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越橘品种"蓝丰"(高丛越橘)、"北陆"(半高丛越橘)和"园蓝"(兔眼越橘)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pH 5~9的条件下胁迫70d后,研究不同pH值对3种越橘组培苗呼吸速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越橘组培苗的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pH值的增高而降低,丙二醛含量则随pH值的增高而升高。抗逆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3种越橘中,"园蓝"属于耐碱性品种,"北陆"属于较耐碱品种,"蓝丰"属于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近10年获得美国专利的越橘新品种及其主要特征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开展越橘育种工作提供参考。2007—2016年获得美国专利的越橘新品种共123个,包括86个南高丛越橘新品种、25个北高丛越橘新品种、10个兔眼越橘新品种、2个半高丛越橘新品种。其主要特征为树势强、树姿直立、早熟、产量高、果实品质好、耐贮性强。可以看出,近10年美国等国家越橘育种工作者更加重视开发具有更多优良基因的南高丛越橘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蓝莓的冻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对山东省成海市午极镇正甲夼村栽培的蓝莓进行了植株受冻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5个类型蓝莓的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半高丛、杂交品系、北高丛、南高丛和兔眼蓝莓.半高丛蓝莓品种中的‘北青'、‘北陆'、‘慧蓝'和‘奇伯瓦',杂交品系中的‘艾玛'、‘HL12'以及北高丛蓝莓中的‘蓝塔'、‘蓝丰'、‘北卫'和‘瑞卡'等抗寒性较强,且植株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禾韵2号’,由美国引入的越橘中选出,属半高丛类型。果实极晚熟,在吉林地区8月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呈蓝色,被白色果粉,平均单果质量1.8g,品质佳。结果枝条上呈串状结果,果穗紧密。抗病力和抗寒力强,丰产性好。该品种2010年10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吉林省土壤pH值4.2~6.0、冬季绝对低温不低于-30℃、无霜期110d以上、≥10℃积温2300℃以上的地区引种试栽,须简易防寒。  相似文献   

18.
越橘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对高丛越橘和半高丛越橘品种的糖酸组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橘品种的果糖含量在21.38 ~ 45.13 mg · g-1之间,平均为31.72 mg · g-1;葡萄糖含量在20.53 ~ 45.79 mg · g-1之间,平均为31.20 mg · g-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比值为1︰1.02。苹果酸含量在0.16 ~ 3.73 mg · g-1之间,平均为0.61 mg · g-1;柠檬酸含量在1.50 ~ 13.13 mg · g-1之间,平均为7.31 mg · g-1;柠檬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92.30%,说明越橘品种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越橘品种间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在14.25% ~ 95.45%之间,高丛越橘种内各组分变异大于半高丛越橘;各糖酸组分比较,果糖变异最小,苹果酸变异最大。  相似文献   

19.
以辽南地区种植的6个品种南北高丛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便携光合仪测量其在0、20、50、100、200、500、800、1 000、1 200、1 500、1 800μmol·m-2·s-1光合有效辐射梯度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参数,并用光合参数分析高丛越橘的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利用光强和适应强光的能力南高丛品种高于北高丛品种,依次为"库帕""奥扎克蓝""蓝脊""蓝鸟""卡拉""大粒蓝金",利用弱光的能力和表观量子效率多数北高丛品种高于南高丛品种,为"大粒蓝金"库帕"卡拉""蓝鸟""蓝脊""奥扎克蓝";多数南高丛越橘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北高丛品种,为"蓝脊""库帕""卡拉""大粒蓝金""奥扎克蓝""蓝鸟",北高丛品种"大粒蓝金"和"卡拉"蒸腾速率小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是节水耐旱的品种;研究结论旨在为我国种植高丛越橘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蓝莓(Vaccmium spp.)又名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蓝浆果亚属的多年生灌木植物,是一类重要的浆果。蓝莓的果肉细腻、酸甜适口、有清香味,富含花色苷、原花青素、绿原酸和黄酮等抗氧化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种植蓝莓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蓝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蓝莓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规范的栽培技术是蓝莓提质增效的基础,现将浙江地区优质蓝莓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简述如下。1品种选择蓝莓主要分为矮丛蓝莓、北高丛蓝莓、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5个品种群[2]。适合浙江栽培的蓝莓以兔眼类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