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尼龙网袋法进行秸秆还田的原位模拟,比较不同秸秆还田量在不同深度下还田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微团聚体有机碳及腐殖酸组分的影响。试验设置秸秆还田量R0(0)、R1(0.44%)、R2(0.88%)、R3(1.32%)和0—15(S1),15—30(S2),30—45(S3)cm 3个不同还田深度交叉处理。结果表明:0.25~0.02mm的微团聚体为优势粒级,秸秆还田使各土层0.25~0.02,0.25mm的团聚体含量增加,而0.02~0.002,0.002mm的微团聚体含量减少,且各粒级含量的变化幅度均在S1层最大。不同秸秆量处理下不同土层,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较无秸秆还田均有所增加。同时,施用不同量秸秆能提高土壤各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且在同一土层中随粒级减小,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增加,而在不同土层内,有机碳及腐殖酸含量表现为S1S2S3。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对于不同土层,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则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秸秆还田能促使土壤微团聚体向更大粒级的团聚体转化,有效增强土壤肥力的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为明确秸秆深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辽宁省半干旱地区进行了6年秸秆深还田小区定位试验,秸秆施用量分别为0(CK)、6 000 kg/hm~2(T1)、12 000 kg/hm~2(T2)、18 000 kg/hm~2(T3)、24 000 kg/hm~2(T4),将秸秆还入20~40cm土壤亚表层,利用干筛、湿筛得到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结果表明:秸秆添加与CK比可降低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土壤机械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 mm粒级,而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mm粒级,与CK处理比秸秆的添加增加了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MWD,随秸秆还田量增加,MWD值增大;秸秆深还田使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均高于CK,对2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碳含量的影响大于0~20 cm土层;秸秆深还田可增加玉米产量,随秸秆还田时间延长,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产量增加存在差异,2016年玉米产量测定结果各处理与CK比,T1增产4.66%、T2增产6.71%,T3增产5.37%、T4增产8.82%。秸秆深还田,能够提升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加土壤团聚体碳含量,对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了揭示稻麦轮作不同秸秆还田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不同秸秆还田年限(0,3,4,5,6,7,8,9a)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团聚体稳定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的影响,并研究其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大团聚体数量R_(0.25)、MWD和GMD均显著提升,分形维数D则显著降低,随还田年限越长趋势越明显,但短期秸秆还田(5a以内)对土壤MWD和分形维数D的改善效果不显著;长期秸秆还田显著提升了土壤总有机碳TOC,但短期秸秆还田(5a以内)与不还田处理差异不显著,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均对活性有机碳AC的提升效果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相比AC,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更能促进TOC的增长,GWD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拟合度最高,更适合用于揭示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比较,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P<0.05)。秸秆轮耕还田(SRT)比秸秆覆盖还田(SCR)能更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形成,但2个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轮耕还田与秸秆不还田相比较能显著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同时,秸秆轮耕还田比秸秆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提高>2 000μm粒径和<53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250~2 000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库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翻的轮耕还田模式促进了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和土壤结构稳定,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为东北黑钙土区较适宜的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6.
7.
通过连续3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化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各土层的田间持水量8.6%~18.0%,降低土壤紧实度6.3%~27.5%,且以秸秆深翻和深旋还田方式效果较好,同时这两种方式还能显著降低20~40 cm土层容重。连续秸秆还田后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无还田处理平均提高21.2%、8.6%、15.0%和17.2%。此外,在秸秆还田时配合适量氮肥施用更利于土壤养分的提高,其中秸秆深翻和秸秆深旋配施210 kg/hm2氮肥和90~120 kg/hm2钾肥可显著提升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春玉米穗长、穗粗和百粒重的增加,进而提高春玉米产量,是辽宁棕壤区春玉米生产中比较理想的一种农艺措施,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麦后复种花生田土壤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实现粮油自给的重要途径,小麦收获后直播花生是麦油两熟的主要种植方式。试验在前茬小麦收获后设计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2种处理因素,共6个处理:旋耕秸秆不还田(RT)、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不还田(NT)、免耕秸秆覆盖(NTS)、深耕秸秆不还田(DT)和深耕秸秆还田(DTS)。研究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在0—10 cm土层中,与深耕处理和旋耕处理相比,免耕处理增加了大粒径团聚体的质量比例,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而深耕处理主要改善了10—20,20—30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深耕处理还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在相同的耕作方式下,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增加了粗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DTS处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比DT处理分别增加了10.89%和14.65%,RTS处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比RT处理分别增加了10.00%和11.77%,NTS处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比NT处理分别增加了16.31%和19.82%。处理间比较,与其他5个处理相比,DTS处理不仅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而且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 相似文献
9.
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翻耕+化肥(T1)、翻耕+秸秆还田+化肥(T2)、旋耕+化肥(T3)、旋耕+秸秆还田+化肥(T4)、免耕+化肥(T5)、免耕+秸秆还田+化肥(T6)。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0—20cm土层免耕处理大团聚体(2mm)含量增加35.79%,中粒度团聚体(2~0.25mm)含量增加30.81%,微团聚体(0.25~0.106mm)含量增加25.80%。免耕+秸秆还田的T6处理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大团聚体(A1)、中粒度团聚体(A2)和微团聚体(M1)中分别比翻耕+化肥的T1处理高25.04%,28.55%,18.12%。传统耕作作物产量高于保护性耕作,翻耕+化肥的T1处理在2013,2014,2015年的水稻当量产量分别比免耕+化肥的T5处理高12.30%,13.22%,15.20%。免耕和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壤团聚体含量,增加了土壤固碳,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和小麦幼苗生长,降低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
连续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选取湖北省武穴市8年田间定位试验中的传统耕作(CT)、秸秆还田配合传统耕作(CTS)、免耕(NT)和秸秆还田配合免耕(NTS)4种处理,研究连续秸秆还田和免耕措施对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SOC)的影响。结果表明:CTS、NT和NTS均显著增加了表层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亚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MWD。与CT比较,CTS、NT、NTS处理的SOC含量分别增加20.83%,21.98%,32.76%。CTS和NTS处理显著提高了表层5,5~2,0.25mm团聚体中SOC含量,NT则显著提高了5,5~2mm团聚体中SOC含量;CTS显著增加了亚表层0.25 mm团聚体中SOC的含量。秸秆还田增加了表层土壤的碳(C)、氢(H)、氮(N)和氧(O)的含量,免耕降低了H的含量,增加了其他3种元素的含量,但是免耕处理增加了亚表层土壤中H的含量。NT和NTS处理较CT和CTS处理降低了土壤的H/C值,表明土壤的脂肪族成分在不断增加。秸秆还田主要增加了土壤中醇、酚类,芳香类,脂肪族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免耕主要增加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这些有机组分的增加有助于团聚体稳定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田土壤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西部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为该地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常规耕作、旋耕、翻耕、深翻和超深翻耕作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翻耕和超深翻耕作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降低了耕层土壤渗透速率、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但是增加犁底层土壤渗透速率、土壤容重和土壤紧实度。翻耕、深翻和超深翻处理耕层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SD)和土壤结构指数(GSSI)较好;翻耕、深翻和超深翻处理显著降低犁底层土壤的GSSI,增加STPSD;旋耕处理没有显著影响犁底层土壤GSSI和STPSD。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翻耕和超深翻分别增加玉米产量7.6%和6.0%。翻耕比超深翻玉米产量高10.9%。深翻处理玉米产量为5.58t/hm2,比常规耕作减产8.1%。[结论]在不完全打破犁底层情况下,在黑龙江西部地区翻耕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秸秆还田与覆盖对植烟土壤性状和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索干旱地区土壤保水的有效措施及提高烟叶品质,以烤烟品种云烟8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与覆盖对土壤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覆盖处理上等烟比例、均价最高,地膜覆盖处理产量、产值最高。团棵期之前,由于地膜覆盖处理,保温保湿,其生长量增加较快,但从旺长期至初烤期麦秆覆盖保温保湿较好,生长量增长较快,稻草覆盖处理次之,麦秆还田处理分层落黄较早。综合表现最好的是麦秆覆盖处理,其次是地膜覆盖处理,稻草覆盖处理居三。土壤中施入秸秆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表明土壤变得疏松,孔隙较多,土壤透水透气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可提高放线菌、磷细菌、钾细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而真菌、细菌、霉菌有害微生物的数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优化集成耕作模式对东北风沙土区玉米产量、肥料氮素利用率及去向的影响,探讨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为东北风沙土区玉米生产合理耕作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在东北风沙土区传统耕作模式(CT)、优化集成耕作模式1(ITP1)和优化集成耕作模式2(ITP2)小区内设置~(15)N标记微区框栽,以CT处理为对照,研究ITP1和ITP2耕作模式下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肥料氮去向。结果表明:2种优化耕作模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模式,分别增产30.10%和15.53%。3种耕作模式氮肥利用率介于27.10%~35.46%,ITP1处理和ITP2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5.46%和31.40%,比CT处理分别提高了30.85%和15.87%。与CT处理相比,IPT1处理氮肥残留量增加18.67%,损失量降低45.65%;IPT2处理肥料氮残留量介于IPT1和CT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IPT2氮肥损失率比CT处理降低24.36%,比IPT1增加39.17%。2种优化集成耕作模式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污染,IPT1和IPT2两种优化耕作模式适合东北风沙土地区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萝卜(品种为枇杷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探究了无秸秆还田(CK),秸秆粉碎还田(SC)、过腹还田(SM)、炭化还田(SB)、粉碎+过腹还田(SC+SM)、粉碎+炭化还田(SC+SB)、过腹+炭化还田(SM+SB)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萝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秸秆还田方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SC、SM和SB 3种还田方式不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而SC+SM、SC+SB和SM+SB 3种秸秆组合还田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萝卜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影响不同,除SC+SM处理萝卜肉质根鲜物质量、叶片SPAD值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他秸秆还田处理萝卜肉质根鲜物重量和叶片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秸秆还田处理萝卜品质较对照显著提升,6种秸秆还田处理萝卜维生素C、可溶性糖、总酚、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不同还田方式间无差异;秸秆还田还显著降低了萝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SC+SM、SC+SB和SM+SB 3种秸秆组合还田处理表现突出,硝酸盐含量降低36.04%~40.63%,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41.70%~56.11%; SC、SM和SB处理次之,硝酸盐含量降低15.15%~22.58%,可溶性蛋白含量提升16.61%~25.11%; 6种秸秆还田方式下萝卜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显著高于对照,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不同,其中SM、SC+SM、SC+SB和SM+SB处理萝卜DPPH值显著高于对照,SC和SB处理萝卜DPPH值与对照接近。综上所述,除SC+SM处理降低了萝卜产量外,SC、SM、SB、SC+SB、SM+SB等5个秸秆还田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改善了产品品质,其中SC+SB、SM+SB在降低萝卜硝酸盐含量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考虑到操作的难易程度,常规蔬菜生产中建议采用秸秆粉碎还田、过腹还田、炭化还田3种方式,种植根菜、叶菜等硝酸盐高积累型蔬菜时建议采用粉碎+炭化还田、过腹+炭化还田2种秸秆组合还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对滴灌春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通报》2015,(5):1155-1160
为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及配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干旱区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设置半量秸秆(S1)、全量秸秆(S2)、有机肥(M)、复混肥(CF)、全量秸秆与有机肥(S2+M)、全量秸秆与复混肥(S2+CF)配施6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配施肥(S2+M)、(S2+CF)对提高小麦的株高、单穗重、穗长和单株穗粒数效果优于单施秸秆处理(S1、S2);秸秆配施肥产量显著高于CK。秸秆配施肥显著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了0~20 cm土层阳离子交换量,而对20~40 cm影响不显著。秸秆配施肥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施秸秆处理,而单施秸秆处理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和复混肥处理。因此,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全量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或复混肥配合施用,能更有利于滴灌农田土壤肥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炭和秸秆施用对黄褐土生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河南省方城县的黄褐土田间定位试验为平台,监测生物质炭和秸秆连续施用4 a后小麦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性质变化及其与成熟期籽粒产量的关系,明确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土壤生化因子。试验包含6个处理,即分别在不施用生物质炭(–B)和施用生物质炭(+B)条件下各设置3个处理:(1)对照(CK),(2)单施化肥(NPK),(3)秸秆还田配施化肥(NPK+S)。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和秸秆施用对土壤生化性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基本上不存在交互作用。连续4a施用生物质炭后,小麦产量平均降低了17.4%。尽管NPK+S与NPK处理间平均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它们比CK处理产量分别增加了33.8%和37.4%。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PLS–PM)分别分析了拔节期和成熟期的土壤速效养分、活性有机质和酶活性对产量的影响,发现小麦拔节期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是氮素的供应是直接影响产量的最为重要因子;而成熟期土壤生化性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比较小。因此,为防止黄褐土上施用生物质炭和秸秆后小麦产量降低,需要特别注意小麦拔节期土壤氮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Straw incorporation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 that improves nutrient cycling and maintains soil fertility. To study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factor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available nutrients, a17-month(May 6, 2016 to October 6, 2017)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straw incorporation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under a three-factor(straw length,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five-level quadratic orthogonal rotation experimental design. Weight was assigned to each indicator for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and then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was established. Then, a second-order polynomial model of the three straw returning facto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esults indicated that17 months after straw incorporation, straw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Straw length and the interactions of straw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17 months after straw incorporation, the highest value of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of soil carbon and nutrients was achieved when the straw length, amount, and burying depth were approximately 17–20 cm, 740–840 g m~(-2), and 9–13 cm, 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recommended as the most suitable parameters for use in straw returning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