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9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19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4.5、6.0、7.5、9.0万株·hm-2)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9的产量有显著影响.随密度的增加,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降低,穗变小,而穗数增加.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为y=-202.22x2 2790.67x 82.98,籽粒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密度由4.5万株·hm-2增加到7.5万株·hm-2,玉米籽粒产量逐渐提高;密度由7.5万株·hm-2增加到9万株·hm-2,玉米籽粒产量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密度对玉米品质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单4号为试验材料,在4.50、5.25、6.00、6.75、7.50万株.hm-2五个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产量在6.75万株.hm-2时最高,在4.5~7.5万株.hm-2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蛋白质、百粒重、穗长、穗粗、行粒数、秃尖长度达到显著水平,蛋白质、百粒重、穗长、穗粗、行粒数随之减小,秃尖长度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玉米的淀粉含量、脂肪和穗行数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密度对它们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对两个春播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盛49和奥玉3101的叶面积指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前期叶面积指数增长较慢,中期增长速率加快,到吐丝期达到最大,密度对两个品种的LAI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两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以及百粒重均与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其中穗数与密度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而穗粒数和百粒重与密度的线性关系表现为负相关;两个品种的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产量和密度之间呈二次回归方程。本试验条件下,强盛49的最适宜密度约为4.2645万株.hm-2,奥玉3101的最适宜密度约为5.374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两个品种的产量分别达到11 820.3kg.hm-2和11 225.55kg.hm-2。  相似文献   

4.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新品种‘九圣禾2468’在山西南部小麦玉米连作区的适宜密度,为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和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7种密度对‘九圣禾2468’玉米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九圣禾2468’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穗数增加,百粒重、穗粒数、出籽率均降低,空秆率上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群体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收获指数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产量显著提高。因此,在本试验生产条件下,‘九圣禾2468’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6.
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模式优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小麦/玉米带幅、小麦密度、玉米密度为变化因子的种植模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有显著的差异,间作小麦带幅1.6 m时产量最高,净增长率达26.35%,而在带幅为2.66 m(5:5)带型结构中间作玉米产量最高,其增产幅度达81.15%,总产量也最高,带田增产幅度达29.29%.相关分析得出带幅与总体产量、间作玉米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间作小麦产量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穗数对间作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97,其次为穗粒重,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决定间作小麦产量的最终因素为带幅、单位面积穗数、玉米密度、生物产量,这4个因素决定总体变异的0.896,决定间作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带幅和株高.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新品种扬辐麦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氮肥用量和4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扬辐麦4号产量结构和群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扬辐麦4号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在中低种植密度条件下,穗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较高种植密度条件下,穗数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氮肥用量为240kg·hm-2,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时扬辐麦4号产量最高,穗数最多;4)成熟期茎蘖数和干物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旱地春小麦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小麦品种甘春2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密度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逐渐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均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而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小麦的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375万粒/hm~2处理的产量最高,300万粒/hm~2处理的次之,分别比产量最低的525万粒/hm~2处理显著增加了4.12%、2.81%(P0.05)。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的穗数和穗粒数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3,而籽粒产量与密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497(P0.05)。通过关联分析可知,小麦种植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穗数、产量、株高、小穗数、千粒重、穗长、穗粒数,表明受密度影响最大的性状因子是穗数。虽然小麦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合理密植仍是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本试验条件下,甘春27号小麦品种的最佳播种密度为375万粒/hm~2。  相似文献   

9.
甜糯玉米鲜食商品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3414"试验设计,以甜糯玉米万糯1号为试材,研究了氮肥、钾肥、密度3因素对甜糯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鲜穗粗和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商品穗长和鲜穗产量增加,鲜穗粗则先增后降;当密度增加时,鲜穗产量增加,但商品穗长和鲜穗粗降低;密度是影响甜糯玉米鲜食商品性的主要风险因素;参试3因素分别与鲜穗粗、商品穗长和鲜穗产量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以标准商品穗长17 cm为目标穗长,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分析,获得了万糯1号鲜食商品化最优栽培措施组合,即施用N(130.3±14.3)kg·hm-2,施用K2O(74.4±6.8)kg·hm-2,种植玉米(52 759±1 017)株·hm-2。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鲁单818和花育22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花生3:4宽带间作种植模式,设置4.8万株/hm~2、5.4万株/hm~2、6.0万株/hm~2三个玉米间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玉米间作密度对花生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随着玉米间作密度的增加,玉米秃尖长增加,茎粗变细、穗长变短、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减少减轻;试验条件下,鲁单818最优间作密度为4.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嫩单18的适宜种植密度,发挥群体优势,获得高产,以玉米新品种嫩单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嫩单18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嫩单18的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逐渐增加,穗长、百粒重、单穗重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减少;群体干物质积累和群体产量显著增加;种植密度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在中等偏上的水肥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密度对高产玉米(>15 000 kg•hm-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揭示高产玉米产量形成机制,为玉米持续稳定高产提供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在新疆和宁夏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以1.5万株/hm2为一个密度梯度,设置从1.5万株/hm2至18万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充分满足水肥需求,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之上分析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特征。【结果】两年多点共68个处理,最低和最高单产分别为7 675.5和20 503.5 kg•hm-2,其中有47个处理达到15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对产量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要达到15 000 kg•hm-2以上的高产,最低、最高密度分别为5.25万株/hm2和16.28万株/hm2;最低、最高收获穗数分别为6.66万穗/hm2和13.84万穗/hm2;最低、最高穗粒数分别为365和657粒;最低、最高千粒重分别为237和404 g。【结论】密度与单产呈抛物线关系,以10.5万株/hm2密度处理单产最高;随着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出最适值范围变窄的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粒数呈增加并趋于不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张雯  刘翠荣  周玉梅  周皓  谢辉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2):2238-2246
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扁桃树体结构指标与间作区域光环境指标、光环境指标与间作冬小麦产量构成指标的相关关系,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下冬小麦产量的预估、高光效树形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树形树体结构指标、间作区域光环境指标和小麦产量构成指标;分析产量指标与光环境指标的相关性、树体结构指标与间作区域光环境指标的相关性、树体结构指标与扁桃负载量的相关性。【结果】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与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PAR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千粒重和单穗粒重与灌浆期日平均光照强度、及400~1 400 μmol/(m2·s)PAR持续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树体负载量与树冠体积、树冠投影面积和平均冠幅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冠高与树体西侧冠下株间区光照指标显著相关,冠幅对树体西侧冠下株间区和远冠区2个区域光照指标显著相关。【结论】灌浆期400~1 400 μmol/(m2·s) PAR的持续时长和冠幅可以作为新疆南疆地区果粮间作模式下,小麦产量预估、评级及高光效树形筛选的主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丰禾1(平展型)和郑单958(紧凑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两种株型玉米产量形成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密度处理下(丰禾1为5万株·hm-2、郑单958为6万株·hm-2),产量最高(丰禾1为9 896 kg·hm-2、郑单958为10 867 kg·hm-2)。随着密度增加,丰禾1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总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密度与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粗脂肪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淀粉含量达显著正相关。随着密度增加,郑单958籽粒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粗脂肪含量变化与之相反,籽粒总淀粉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密度与籽粒总淀粉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密度与肥料对苏玉糯1502主要农艺性状及鲜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株高、穗位高、秃尖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穗长、行粒数和鲜百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鲜穗产量则随着密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2)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条件下,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鲜百粒重及鲜穗产量均显著增加,而秃尖则有所降低;3)施用缓释肥条件下,密度为6万株·hm-2时苏玉糯1502鲜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王孔俭  邓飞  朱浩 《浙江农业科学》2014,1(10):1520-1523
对2005-2013年浙江省早稻联合品种试验高产组194个参试品种试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早籼品种产量的提升可通过在保持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选育大穗型、高千粒重的品系,同时适当地增加株高来实现。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产量水平达7 425 kg·hm-2的5个性状95%的置信区间,每穗总粒数为1306~1429粒,穗实粒数为1057~1150粒,千粒重为262~278 g,有效穗为2760万~2985万·hm-2,株高为859~912 cm。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粒用芸豆的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创造高产、优质的芸豆栽培模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以黑龙江省北部高寒条件下主栽大粒芸豆品种英国红芸豆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芸豆大田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商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地区种植密度与芸豆经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当密度为1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2875.67kg·hm-2,密度为35万株·hm-2时产量最低,为2131.33kg·hm-2;单位面积荚数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荚数、主茎分枝、茎粗和百粒重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芸豆的商品率和籽粒均匀度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因此,为了保证较好的商品率和较高的产量,播种密度应保持在15万~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随着拾花劳动力紧缺以及拾花价格上涨,棉花机械采收已成为主要的棉花采收方式,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十分必要。[方法]以‘新陆中5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18和24万株·hm-22个种植密度,副区为0、170、320、470 kg·hm-24个施氮量。[结果]当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施氮量320 kg·hm-2时,增产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3.64%和6.38 kg·kg-1,与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倒3叶宽、真叶数、果枝数、茎粗、主茎日增长量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增加;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以上性状呈降低的趋势。增施氮肥及增加种植密度均会延长生育期。在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时,叶面积指数、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24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增产率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结论]南疆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密度24万株·hm-2、施氮量320 kg·hm-2较为理想,增产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产量较高,农艺性状符合机采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不同种植密度对周单1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了7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周单11号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密度弹性较大,生产上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等性状也随之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茎粗、双穗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性状则随之减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研究化控剂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对不同种植密度(设置5、6、7和8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及抗倒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化控条件下,7万株·hm-2密度种植下玉米获得最高产量达13 290.95 kg·hm-2。穗长、百粒重、行粒数易受环境影响,变异系数较大,穗长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粒重;玉黄金能缩短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抗倒伏性能;玉黄金处理后明显改善茎部性状,增强玉米抗倒性能,茎秆性状优化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向地上部运输,提高茎秆对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