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酶标仪)这一多通道光学系统的分光光度计,结合硫酸肼还原比色法,建立了酶标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批量测定水中硝态氮的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NO-3-N质量浓度0.015 mg/L;加标回收率在88.0%~109.8%之间,该方法与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的硝态氮结果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连续流动分析仪)=1.153X(酶标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0.255,相关系数R=0.987**(n=29,P0.01)。4个水样重复6次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酶标仪)-硫酸肼还原比色法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快速批量测定水中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2.
凯氏蒸馏法是土壤氮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但费时费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连续流动分析仪自动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氮测定。选择50个农田土壤和2个国家土壤标准物质(河南黄潮土GBW07413a和江西红壤GBW07416a),利用硫酸+催化剂(K_2SO_4∶CuSO_4∶Se=100∶10∶1)进行消煮,将土壤全氮转化为铵态氮,消煮液中铵态氮分别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和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测定结果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连续流动分析仪-N)=0.995 1X(自动凯氏定氮仪-N)+0.003 5,相关系数r=0.980(n=50,P0.01)。对3个土壤样品和2个国家土壤标准物质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分别重复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国家土壤标准物质全氮测定值与标准确认值一致。连续流动分析仪测试速度快,试剂消耗量少,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要求,可用于大批量土壤全氮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3.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植株全氮含量的经典方法,但费时费力。选择24个小麦秸秆样品,用浓H2SO4-H2O2消煮,分别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消煮液中氮含量,比较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探讨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样品全氮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测定的小麦秸秆中全氮含量无明显差异,彼此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回归直线方程为Y(连续流动分析仪-N)=0.892X(凯氏蒸馏滴定-N)+0.753,相关系数r=0.942 1(n=24,P0.01)。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的回收率在96.6%~102.3%之间,对5个样品消煮液中氮浓度分别重复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下。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速度快,消耗试剂少,可用于大批量H2SO4-H2O2消煮的植株样品中全氮含量分析。研究结果为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全氮含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2011—2014年,研究有关作物栽培的集成化最佳管理措施对径流水质影响。研究期间采集了两种集成化最佳管理措施的3份径流水样和代表农作物不同耕作措施的3份径流水样。水质参数包括总悬浮固体含量(TSS)、总磷含量(TP)、总氮含量(TN)、硝态氮含量(NO_3-N)、铵态氮含量(NH_4-N)和磷酸盐(PO_4-P)等。在4 a的研究中,集成化最佳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径流中总悬浮固体流失量,植物排水沟和植物沉沙池(SP)不能有效降低径流中的NH_4-N和PO_4-P,也不能有效缓解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5.
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氮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根培养的方法,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3种氮形态(NO3- -N,NH4+-N,50% NO3- -N+50%NH4+ -N)及其供应部位对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玉米生长的影响.水分胁迫处理16d后,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茎、叶、根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同一氮形态下,水氮同区处理(氮供应在非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6.
利用尿酶转化水溶液中的微量尿素 ,然后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溶液中铵的含量 ,从而换算出尿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关键是酶解时间要足够长 ,在 35℃酶解 5 0~ 60min为宜。该方法灵敏度和精度都很高 ,灵敏度 <0 .0 5mg/kg ,线性回归方程为 y =1 .0 0 36x -0 .0 0 37,R2 =0 .9999,相关性极其显著。此外 ,该方法成本低 ,适合大批量样品的人工或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氮肥对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不同深度氮素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贵  陈莹  施卫明 《土壤》2013,45(5):809-814
为了探明太湖地区氮肥施用对水稻不同生长期稻田土壤氮素渗漏的影响,利用渗漏管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①土壤各层(20 ~ 40、40 ~ 60、60 ~ 80和80 ~ 120 cm)渗漏液中铵态氮(NH4+-N)的平均浓度在水稻分蘖期较高,而硝态氮(-N)和全氮(TN-N)的平均浓度则在苗期相对较高。渗漏液中NH4+-N和TN-N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基本呈降低趋势。②以土壤80 ~ 120 cm深处渗漏量为进入地下水的氮素渗漏量,发现TN-N渗漏量占施肥量的比例为1.69% ~ 2.04%。分蘖期的NH4+-N渗漏量相对较多,而苗期-N和TN-N相对较多,总TN-N渗漏量中NH4+-N和-N基本无差异。③氮肥用量增加降了氮肥利用效率,加剧了土壤各层氮素渗漏风险。当施氮量由N 200增至270 kg/hm2时,氮肥表观利用率下降7.14%,下渗至地下水中的TN-N增加12.3%。  相似文献   

8.
不同硝铵比对霞多丽葡萄幼苗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沙培试验,设置了等氮条件下5种不同硝铵比营养液处理,探讨了氮形态对霞多丽葡萄幼苗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霞多丽幼苗的生长量以硝铵比70/30时最大,全铵营养时最低;植株根系氮的平均吸收量在硝铵比为70/30时为最大值,达到70.89%,全铵营养时为最低值;叶片中的氮浓度和总氮量以全硝营养最大,全铵营养最低,后者仅是全硝营养的61.8%和19.46%。霞多丽幼苗根系内NH4+-N浓度与营养液中NH4+-N的浓度成极显著正相关(r=0.9805),且当铵态氮比例超过30%时根系中NH4+浓度显著增加。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以硝铵比70/30最高,当铵态氮比例大于30%,再继续增加铵态氮的比例时,显著抑制了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而对根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明显影响。试验证明,硝铵比70/30是霞多丽较适宜的氮素形态配比,较高比例的铵态氮增加了植株器官中NH4+的浓度,抑制了霞多丽幼苗的生长及对氮素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体氮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用熏蒸-0.5mol/LK2SO4 直接浸取NH4+-N法 (简称薰蒸 铵态氮法 ) ,熏蒸 淹水培养法和熏蒸 通气培养法测定了有机质、全氮和C/N比差异较大的 15种土壤的铵态氮增量 (FN)。结果表明 ,它们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在反映土壤微生物体氮上有相同趋势。两种培养方法测定的FN 近乎一致 ,由此而计算的微生物体氮也几乎相同。对红油土铵态氮法测定值仅为两种培养法的 1/ 10。把铵态氮法中的FN 校正后 ,其结果与 2种培养法测定的微生物体氮同样近乎一致。用 3种方法测定的微生物体氮均与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淹水培养和铵态氮法水分条件易控制 ,又无NH3的挥发损失 ,比通气培养法更加优越。对培养试验和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样测定结果表明 ,土壤中易矿化新鲜有机物料也会使熏蒸 淹水培养法测定的FN 显著下降 ,由此而计算的微生物体氮也显著减少 ,但熏蒸 铵态氮法测定的FN 不受新鲜有机物质的影响。与土壤微生物数目进行比较后发现 ,土壤中含易分解有机物质少或微生物体氮含量低时 ,选用熏蒸 淹水培养法测定误差小 ;当土壤中富含新鲜有机物质时 ,熏蒸 铵态氮法测定的结果更加可靠。用这两种方法在同类土壤上测定的FN 的比值相对稳定 ,微生物体氮 (BN)的平均比值为 0.98~1.01,不受施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四种测定方法的对比和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浩  宋迪思  王翠红  周萍  张杨珠 《土壤》2015,47(6):1049-1053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不同测定方法之间可比性较差的问题,应用TOC仪法、容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了中亚热带丘陵山地6个土属共46个新鲜土壤样品的DOC含量。结果表明:参照TOC仪法测得的DOC数据,容量法一致性地低估20%~67%;比色法测定DOC含量较低的底土时(200 mg/kg)仅低估7%~27%,但在分析DOC含量较高的表土(600 mg/kg)时最不敏感,低估达53%~93%;紫外分光光度法在DOC含量较高时也存在一定的低估,但在DOC含量较低时高估65%~189%。4种方法测得的DOC数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统计分析获得的线性或指数方程可应用于将容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的测定结果向TOC仪法的数据转换,而且有必要针对表土和底土使用不同的转换方程或参数,这些经验转换方程的建立有助于增强不同研究结果之间DOC数据的可比性,也有利于推动土壤DOC测定标准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