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茶叶产业发展,在云和县县域范围内,选取了50份"黄金茶"样品,经乙腈做萃取溶剂超声波提取,用CARB/NH2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黄金茶中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50份样品中,均未有样品检出农药残留,表明云和县县城范围内"黄金茶"农药残留低。  相似文献   

2.
云和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已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秋旱现象,影响茶叶的生长。本文对秋旱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为云和县种植茶叶户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水稻在中国南北地区广泛的种植,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云和县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群众增收途径逐渐变得多样化,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给水稻种植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文主要结合云和县水稻种植情况,就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其他种植户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梅优质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云和县云坛乡为促进杨梅优质、丰产的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杨梅在当地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吉首地区的湘西黄金茶产业快速发展,为保证吉首地区湘西黄金茶的产业快速发展,本文对近5年吉首地区气象资料与湘西黄金茶产量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吉首地区湘西黄金茶产量自2017年开始快速增长。影响黄金茶采摘主要的气象因子是气温、降水以及日照。黄金茶最适宜的采摘时间是4月、6月中旬以及9月。  相似文献   

6.
正雷天清,浙江省云和县石塘镇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云和县茶产业的带头人。多年来,他通过不断摸索,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2000年,雷天清开始接触茶叶种植。当时,他当选了石塘镇联合村村委会主任,恰逢县里提出发展茶产业。虽然当时乡里有个别茶叶种植大户,但效益并不明显,村民种茶兴致不高、信心不足。于是,作为村委主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是湘西州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长期处于“有名茶而无名牌”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构建茶叶品牌形象认知模型,运用百度指数、Python文本挖掘等方法,分析消费者对湘西黄金茶的品牌形象认知。结果表明,湘西黄金茶相较于国内知名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其总体关注度较低,仅在湖南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消费者普遍对其本身的品质和口感等评价较高。因此,应实行母子品牌联动,提高品牌形象;推广生态化茶园种植,提升茶叶品质;强化标准化流程生产,把控产品质量等,以提升湘西黄金茶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超声波提取黄金茶多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法对超声波提取黄金茶多糖进行试验和结果分析;对黄金茶多糖提取的单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进行优化,通过测定黄金茶多糖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黄金茶多糖优化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65 W,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40,超声温度65℃;黄金茶多糖最高得率可达11.23%。黄金茶多糖对DPPH、·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低于Vc,差异极显著(P0.01);0.2 mg/m L多糖和VC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黄金茶多糖对·OH、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13 mg/m L、0.553 mg/m L。黄金茶中多糖的含量较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糖浓度越高,其抗氧化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9.
湘西黄金茶是湘西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茶香浓郁、茶色翠绿、回味甘醇的特点,是馈赠佳品。本文作者从茶园管理、加工工艺到贮藏保鲜等环节阐述了湘西黄金茶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要点,为湘西黄金茶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详细分析了云和县油茶种植现状,并剖析了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黄金茶为原料,通过超声波法提取黄金茶粗多糖。粗多糖经除脂肪、色素、蛋白等杂质,以0.3%Na Cl为洗脱剂经DEAE-纤维素柱纯化后得到纯度为65.4%的黄金茶多糖。利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扫描电镜(SEM)初步对其结构进行探究;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Sevage法对黄金茶多糖进行除蛋白工艺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3)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蛋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黄金茶多糖含有部分糖蛋白,含有#OH、#CH、#COOH、S=O、#C=O等官能团;黄金茶多糖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u)、半乳糖(Gal)6种单糖组成,且6种单糖的摩尔比为0.069∶0.148∶0.056∶0.051∶0.566∶0.102。黄金茶多糖的最佳除蛋白工艺条件为:Sevage试剂添加量为多糖溶液体积的1/3,振摇时间为20 min,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为4∶1。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2023,(8):30-31
<正>1.保靖黄金茶(图1)原产于保靖县,是一个古老地方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茶树资源。具有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制绿茶品质优等特点。春茶萌芽期比早生品种福鼎大白茶早10天以上,氨基酸含量高,加工绿茶具有鲜、绿、爽、浓的品质特点。已选育出保靖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黄金茶168号3个国家登记茶树新品种。在湖北、江西、  相似文献   

13.
云和县椴木栽培黑木耳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受椴木、场地等资源条件的制约,多以异地开发为主,或种植于偏远山区,阻碍了黑木耳产业在本地的发展。近年来,云和县改革了栽培工艺,成功开发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全县发展袋料黑木耳208万袋,创产值750余万元,获利500余万元;2004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测度了消费者对“湘西黄金茶”的品牌形象认知,发现“湘西黄金茶”品牌形象认知显著低于“西湖龙井茶”等国内知名茶叶品牌,在产品形象维度方面具有优势,但企业形象和消费者形象维度没有优势。因此,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绿色生态产品,系统提升“湘西黄金茶”品牌认知。  相似文献   

15.
云和雪梨是云和县传统特色水果始种于明景泰年间具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发展至今全县云和雪梨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是该县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种植和销售云和雪梨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雪梨种植主要病害是锈病(又称赤星病),发病在雪梨生长的整个过程,往往造成大量早期落叶或果实畸形产量损失可达40%-60%以上。过去防治锈病的药剂主要是三唑铜、咪鲜胺、苯甲醚环唑,品种单一出现强抗药性为了寻找更好防治雪梨锈病的药剂笔者在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在2016年7月用18.7%烯酰.吡唑酯(wg)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文娟  赵军凯  罗骏华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42-143,146
利用浙江省云和县1971~2000年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气候资料,通过计算云和县各月综合舒适度指数和温湿指数,分析评估了云和县丰富的旅游气候资源。结果显示:云和县有7个月为适宜旅游季节,其中5月、6月、9月和10月是云和县的最佳旅游期;从当年11月到翌年3月云和县气候寒冷,雷暴、暴雨、高温以及台风等天气是影响云和县旅游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黄芩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空心草、黄金茶、山茶根,以根入药,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之功效,可治疗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湿热黄疸、肝炎等。近年来,临洮县黄芩种植面积达到23 hm2,产值  相似文献   

18.
云和县2013年单季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和县对7个单季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512、甬优17的产量高,分别为8458和8 121 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20%以上;中浙优10号、甬优12和浙优18产量在7 670~7 894kg·hm-2,增产13%~17%,以上品种适合在云和县推广种植。而Y两优2号产量低于对照,可能与扬花期遇高温有一定关系,需要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云和县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主要分布在云和县的石塘镇、云和镇和云坛乡,全县面积在30000亩左右。其中,石塘镇有板栗面积10500亩,年产值500多万元,成为石塘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普遍偏低,致使部分农民失去精细种植的信心,造成部分果园失管。而板栗的生产技术较为简单,只要加强冬季修剪,培养较好的树形,一般能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为了使板栗重新成为石塘镇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4年我们局在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建立百亩精品果园基地,以加强冬季修剪为抓手,提高产量和质量为目标,实现增产增收增效,让石塘农民重新认识板栗生产在石塘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经过2004年冬季的强修剪,小顺村基地亩产量达到248kg,比其它果园亩产167kg亩增81kg,增幅达到32.6%。现将修剪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云和县发展生态精品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和县地少人少、生态环境独特,发展生态精品农业是云和县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云和县生态精品农业的发展,分析了云和县农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