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英  刘林琳  范文宇  李丽  蒋芳芳  贾志伟  白龙 《草业科学》2016,33(10):1989-2003
为了了解辽宁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于2010―2014年间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观赏草草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观赏植物分布于10科49属的103种,其中以禾本科(占56.7%)、莎草科(占16.3%)和鸢尾科(占12.5%)为主;这些资源生态适应性广,原生境以山坡草地、疏林灌丛为主(52.9%);有58.7%的观赏草具有耐旱性,部分耐盐碱;中等型株高的观赏草占50.0%,高大型的占22.0%,低矮型和微型的较少;51.0%的观赏草叶片以绿色为主,少数种会呈现异色或变色。不仅物种数量、生境变化及性状表现方面均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参评的103种观赏草中有37种与理想种的关联度在0.7以上,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芒(Miscanthus purpurascens)、大针茅(Stipagrandi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大狗尾草(Setaria faberii)、矮紫苞鸢尾(Iris ruthenica var.nana)、长白鸢尾(I.mandshurica)、粗根鸢尾(I.tigridia)、单花鸢尾(I.uniflora)、射干(I.dichotoma)、细叶鸢尾(I.tenuifolia)11种观赏草的综合评价比较高(0.8以上),可直接在园林绿化美化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观赏草因其具有独特的观赏性、适应性强、栽培容易以及养护成本低等优点,成为园林植物设计中常用的植物材料。本文阐述了观赏草的概念、特点,重点介绍了观赏草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以供园林建设者们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13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夏秋两季观赏价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观赏草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造景材料,日益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观赏性的综合评价也变得尤为重要。以成活率、生长状况、植株观赏价值、花序美感及叶片颜色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13种多年生观赏草夏秋两季的观赏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红叶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 cv.‘Red Baron’、花叶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var. picta、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花叶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cv.‘Silver Comet’、金叶苔草Carex oshimensiscv.‘Ver-gold’和欧根金线蒲Acorus gramineus cv.‘Ogon’7种观赏草观赏价值较高,且夏秋两季观赏价值变化不大;斑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 cv.‘Zebrinus’、蒲苇C.selloana、细叶芒M.sinensiscv.‘Gracillimus’、花叶芒M.sinensis cv.‘Variegatus’4种观赏草秋季花序盛开,观赏价值较夏季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蓝羊茅Festucaovina var. glauca叶片银蓝色,叶形色泽美观,初夏观赏价值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出现枯黄现象导致其观赏价值明显降低;细茎针茅Stipa tenuissima夏秋两季的观赏性评价均较低,不适合用于夏秋两季南京地区的景观绿化。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观赏草的适应性和利用价值初步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3科17属30种(27份从国外引进栽培的观赏草和3份南京本土引种的材料)观赏草外部性状、物候期、抗寒性、耐热性、抗病虫性和整株、花序、叶的观赏性进行跟踪观测,评价并分析其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和观赏价值,分成A-E 5个等级.A级:细茎针茅Nassella tenuissima、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 'Pumila',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南京地区适应能力,完全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B级:紫田根Saccharum arundinaceum、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Rehbraun'、发状苔草Carex albula、皱苞苔草C. chungii C.P.Wang、蓝灰石竹Dianthus gratianopolitanus 'Bath's pink'、甜茅S.ravennae、狼尾草Pennisetum、棕榈叶苔草C. muskingumensis、歌舞芒Miscanthus sinensis 'Cabaret'、芦竹Arundo donax、劲芒M. sinensis 'Strictus'、小盼草Chasmanthium latifolium,有较好观赏性和地区适应性,可以在南京地区推广;C级:宽叶苔草C.flacca、Sorghastrum nutans、金边苔草C. oshimenis 'Gold Strike'、巨针茅Stipa gigantea、斑叶苔草C.variegated、遍生芒M.sinensis 'Cosmopolitan'、花叶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Picta'、晨光芒M.sinensis 'Morning light'、拂子茅Calamagrostis overdam,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个别指标评分低,应用时增加保护措施;D级:桔红苔草C.testacea、红叶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Red Baron'、褐红苔草C.comans 'Bronze'、球茎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 subsp.Bulbosum、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iegata'、画眉草Eragrostis spectabilis,关于花序表现的几个指标评价均较低,影响总体评价,可以在南京地区推广但不适合观花,可以作为观叶植物;E级:金黄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 'Aureolineata'各项指标评分都较低,不适合在南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以观赏植物细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和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为试验材料,探究水分胁迫对这4种观赏草的生理特性。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两种处理,测定水分胁迫下4种观赏草的枯叶率、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C)、游离脯氨酸(free proline, Pro)、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4种观赏草的枯叶率、脯氨酸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细叶芒、披针叶苔草的枯叶率和REC的上升幅度均低于狼尾草和拂子茅,并且细叶芒、披针叶苔草RWC较狼尾草和拂子茅下降慢(共4种观赏草),S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狼尾草和拂子茅。根据隶属函数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细叶芒的抗逆性最强,在长期水分胁迫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叶片含水量,生长状况良好;其次是披针叶苔草;狼尾草在4种供试草种中抗旱性最差。因此,探究4种观赏草生理生化方面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揭示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宁波地区多年生观赏草观赏价值和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植株长势、观赏性、花序美感、叶片颜色及成活率等作为观赏价值评价指标,以抗旱性、抗寒性、抗病虫、耐热、耐涝及土壤要求等生态适应性为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分别对宁波地区13种多年生观赏草品种的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景观效果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蒲苇和矮蒲苇抗逆性较强,四季均能产生优良的景观效果。金线菖蒲和金...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4种观赏草枯叶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玲  刘君  杨志民 《草业科学》2010,27(11):26-32
以红叶白茅(Imperatacylindrica‘Red Baron’)、花叶芒(Miscanthus sinensis‘Variegatus’)、细茎针茅(Stipatenuissi ma)和金叶苔草(Carexoshi mensis‘Evergold’)4种观赏草为试验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析4种观赏草枯叶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推进,4种观赏草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增加,与枯叶率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与枯叶率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比较形态和生理指标后,发现4种观赏草的抗旱性依次为金叶苔草细茎针茅花叶芒红叶白茅。  相似文献   

8.
九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香茅、红叶白茅、细叶芒、花叶芒、斑叶芒5种暖季型观赏草和蓝羊茅、花叶虉草、细茎针茅、金叶苔草4种冷季型观赏草为材料,观测其在南京地区不同季节的生长状况,对其基本形态特征、物候期及观赏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红叶白茅、香茅不能正常抽穗开花外,其它7种观赏草在南京地区生长发育正常,适应性较好;冷季型草种在南京地区的适应性有所不同,部分观赏草种出现季节性休眠现象,如蓝羊茅夏季休眠,花叶虉草冬季短暂休眠,均降低了该季节的观赏价值;5种暖季型草种冬季休眠,其它季节观赏价值较高,适合用于南京地区的景观绿化。  相似文献   

9.
13种观赏草引种的生物安全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观赏草的盲目推广带来生物灾害,该研究针对引入的13个观赏草品种分别从种子、不定根、检疫性病虫害3个方面分析了是否存在生物入侵的风险,并就观赏草生态适应性和在景观应用中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种子无自播现象;距离原始植株0.1~1.0 m半径范围内无蔓发性根发苗现象;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水葱(Scirpus validus)和花叶水葱(S.validus ‘Mosaic’)与高抗逆性品种的关联度最高,为0.763 9,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和矮蒲苇(C.selloana ‘Pumila’)稍次之,关联度为0.748 0;13种观赏草在园林景观中造成火灾危害的可能性极低。以上结果证明,所引品种在宁波地区种植存在生物入侵的可能性极低,可以在宁波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地区10种区域性果树进行了观赏性的综合评价,以期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灰度关联分析法,选择了花量与花色、花期、果形与果色、挂果期、株形和株高6个指标,对四川地区10种区域性果树的园林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榴的观赏性与理想果树最接近。其次是荔枝、脆红李、甜樱桃、水蜜桃、柠檬、苹果、雷波脐橙、五星枇杷和红心猕猴桃,其中五星枇杷(γ5=0.5960)和红心猕猴桃的观赏性较差(γ6=0.5715)。石榴、荔枝、脆红李、甜樱桃和水蜜桃的观赏性较好,可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草原乡土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园林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地草原中出现86种植物,其中综合评价值在4以上的有6种,分别为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尖叶铁扫帚(Lespedeza juncea)、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野韭(Allium ramosum)、野葱(Allium chrysanthum)和石竹(Dianthus chinensis),这6种植物生态适应性强,抗旱性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辽西北及干旱寒冷地区植被修复、园林绿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观赏草在高尔夫球场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观赏草姿态优美,大多对环境要求粗放,管护成本低,抗性强,繁殖力强,适应面广,景观效果独特。这些特点使观赏草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要求。因此,观赏草在节约型园林建设特别是高尔夫球场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待于继续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区发展草牧业,在山西省孝义市煤矿沉陷区测定老芒麦、狼尾草、披碱草和无芒雀麦四种禾本科牧草的产量、鲜干比及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计算四种牧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牧草的产量及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采煤塌陷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结果 表明:无芒雀麦鲜草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4种观赏草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耐阴状况,选取蓝羊茅、崂峪苔草、拂子茅和披针叶苔草4种观赏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搭棚模拟遮阴法,对上述4种观赏草的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确定4种观赏草的耐阴性强弱。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后,4种观赏草的株高、冠幅、叶长、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随着遮阴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且较CK差异显著(P<0.05),而叶绿素a/b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降低,且较CK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在各指标变化中存在差异,蓝羊茅和拂子茅T1(遮阴度48.5%)处理的株高、冠幅、叶长、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比其他处理升高更显著,崂峪苔草和披针叶苔草T2(遮阴度70.0%)处理的株高、冠幅、叶长、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比其他处理升高更显著。在整个试验过程中,4种观赏草可通过增加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降低叶绿素a/b的响应机制适应遮阴环境。此外,4种观赏草对遮阴的响应机制和耐阴能力大小存在差异,崂峪苔草和披针叶苔草忍受遮阴强度为70%的中度遮阴环境,而蓝羊茅和拂子茅忍受遮阴度为48.5%的轻度遮阴环境。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知,4种观赏草的耐阴性大小顺序为:披针叶苔草>崂峪苔草>拂子茅>蓝羊茅。  相似文献   

15.
陈莹 《草业科学》2011,28(8):1435-1438
摘要:观赏草作为园林植物中独具特色的一类观赏植物,而日益受到国内外园林界的关注。本研究以1989-2010年观赏草研究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观赏草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文献作者、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观赏草研究领域分布以生理生化为主,占总文献量的39.10%,研究呈现活跃与多元化合作态势,近6年文献量明显上升,占21年来总文献量的61.80%。研究分布地区和作者较集中,但研究整体水平较弱势。本研究为今后观赏草研究人员确定研究课题、利用和探讨观赏草文献提供参考与借鉴,也为图书情报工作者的期刊采集、收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公路边坡草种适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中亚热带紫色砂岩地区护坡草种20个指标属性进行,得出其几个重要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是抗旱性,盖度,地上植物量,耐贫瘠性,地下植物量,抗寒性,绿期,根长。通过在新建公路边坡的种植试验,应用层次分析法,对4种豆科和19种禾本科牧草和草坪草的生态适应性和护坡效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叶色是观赏草最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本文以紫叶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Red’)、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在冬季为彩叶的三种观赏草为研究对象,基于Lab模型,分析了三种观赏草的叶色特征及叶色与叶绿素之间的关系,为观赏草品种选育的关键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色彩定量分析提供思路。结果表明:个体间,紫叶象草L值最低且a值变化较平稳,紫叶狼尾草叶色a值最大,白茅L值和b值最大;同一叶片上,紫叶象草叶片基部a值最大且与中部和尖部有显著差异,紫叶狼尾草尖部L值最大且三个部位L值均有显著差异,白茅基部L值和b值较大;同一株观赏草中,紫叶象草的顶端新叶a值最大且越低处叶片b值越大,紫叶狼尾草顶端和底部a值较大,白茅越低处叶色a值越大;叶色参数a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分析可知,每种观赏草的叶色变化不同,其中叶绿素是影响观赏草叶色红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植物配置时需充分考虑其叶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