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1个燕麦品种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高产燕麦品种的影响因素,研究选取11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分蘖数每小穗小花数单穗重株高枝梗数每穗节数穗长每小穗粒数每节穗数;逐步回归筛选出的7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做通径分析,其直接效应大小顺序为:有效分蘖数每小穗粒数单穗重每穗节数株高每小穗小花数穗长,而株高则表现为负效应;综合考虑,‘牧马人’应为当地首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相似文献   

4.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法对一年生新型饲用作物高丹草(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单株鲜重及其它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而且还对高丹草的6个杂交种进行了灰色评判。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同一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不同,同一组合内的不同性状与单株鲜重的关联度也不同,其关联度顺序为:茎粗(r=0.809)>分蘖数(r=0.789)>叶/茎(r=0.752)>叶宽(r=0.725),叶长(r=0.725)>穗长(r=0.694)>叶片数(r=0.639)>小穗数(r=0.638)>株高(r=0.632)>生育期(r=0.607);在6个杂交组合中,皖草2号和2003-GB为较好的饲用作物组合,其余4个为一般组合,在高丹草生产中可推广皖草2号和2003-GB。  相似文献   

5.
山西不同居群赖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山西省8个不同居群野生赖草(Leymus secalinus)资源,在山西太谷进行引种栽培,通过对其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的研究与分析,进而评价和筛选优质赖草种质,为野生赖草的开发利用、引种驯化以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赖草居群间除生殖枝数、单株小穗数、单株小花数和饱满种子数外,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种子繁殖性状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因子中特征向量最大的分别为穗长、单株小花数和生殖枝数,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81.09%;对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累积贡献率达87.89%的3个主成分,这3个主成分因子中特征向量最大的分别是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综合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来看,右玉和浑源2个居群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今后育种工作的重点选育对象。  相似文献   

6.
梁国玲  刘文辉  马祥 《草地学报》2021,29(3):495-503
本研究以590份皮燕麦(Avena sativa L.)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其穗部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为青藏高原高寒区皮燕麦种质资源的筛选、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粒色最高(1.48),芒型最低(0.65);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以花序长最大(2.06),小花数最小(1.71);变异系数空铃数(63.97%)最大,粒长最小(10.98%)。聚类分析将资源分为5大类群,其中第5类群可作种用型育种目标亲本,第3类群可作核心种质进一步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中主穗粒数和粒重、单株籽粒数和粒重载荷较高,第二主成分中小花数、小穗粒数和粒宽载荷较高,累计贡献率达50.59%。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境条件下冰草穗部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学角度,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14个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天然(种)居群的共计280个个体10个穗部性状(穗长、穗宽、每穗节数、穗轴第1节间长、小穗长、小穗宽、第1颖长、第2颖长、小穗小花数和第1小花外稃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4个种群在所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穗长、每穗节数、穗轴第1节间长和小穗长等性状差异表现尤为明显.揭示了冰草种内不同种群间及种群内的不同个体间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8.
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6个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株高相关不显著,而与另5个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绿叶干重>穗长>穗粒数>株高.有4个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贡献较大,其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绿叶干重>株高.株高的效应是负值.  相似文献   

9.
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坪型多年生黑麦草6个农艺性状与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株高相关不显著,而与另5个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绿叶干重〉穗长〉穗粒数〉株高。有4个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贡献较大,其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绿叶干重〉株高。株高的效应是负值。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优异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质资源,加快其抗落粒品种选育,本研究在前期资源筛选基础上,于2015-2016年对13份垂穗披碱草种质的落粒性及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中落粒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43%,穗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77%。13份种质中,PI619516落粒率最低,种柄断裂拉伸张力(breaking tensile strength,BTS)测定值达70.05gf,种质PI639855的落粒率最高,BTS值为13.99gf。BTS变异分析表明,种质PI639852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5.09%,表明该种质在落粒性方面存在较大的种内遗传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倒二叶长与旗叶长和旗叶宽,旗叶长与旗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每穗小花数与穗长和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BTS与穗长和茎粗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穗长和茎粗越大,BTS就越小,落粒率就越高。以BTS值为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份种质被聚为4类,第ⅰ类种质落粒性最高,第ⅱ和第ⅲ类种质表现出很高的落粒性,而第ⅳ类种质落粒性中等。15个农艺性状的综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份种质被聚为4类。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种质PI547394的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综合隶属函数值为0.55。本研究为垂穗披碱草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1.
老芒麦、诺丹冰草结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老芒麦Elymus sibilicus和诺丹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的结实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穗之间结实率的变化较大;小穗上各小花位置的结实是随机的,最顶部的可育小花结实率明显低于其基部小花.每穗中部所结种子重于顶部和基部种子,基部种子最轻.对每小穗而言,基部小花所结种子最重,由基部向顶部种子质量逐渐递减.种子质量的变化与穗部开花顺序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羊草种群生殖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松嫩平原羊草籽实的乳熟-成熟期,对翻耙样地和封育样地的羊草生殖蘖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生殖蘖株高、穗序长、节间长、穗节数和生殖生长比率5个性状较均匀整齐,籽实数、结实率、小花数和小穗数的生态可塑性较大.生殖蘖高度与穗序长、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比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穗序长与节间长、穗节数、小穗数和小花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节数与小穗数和小花数、小穗数与小花数、籽实数与小花数和结实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羊草生殖蘖数量特征的生态可塑性及其相互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羊草生殖蘖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协调发展规律.小花数随小穗数、籽实数随小花数和结实率在2个样地呈异速增长,是翻耙样地羊草生殖蘖籽实产量远大于封育样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国外引进鸭茅种质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种植的一种重要禾本科牧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等特点。以84份国外引进鸭茅种质为研究对象,对其11个形态学性状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筛选优良鸭茅种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鸭茅的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小穗数变异最大,小花数、茎粗次之,而叶宽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穗数、小花数、株高和内稃长4个性状是造成鸭茅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以11个形态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可将所研究的84份材料分为3类,每一类都由不同地域来源的鸭茅构成,表明鸭茅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由品种间基因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4.
羊草若干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羊草16个农艺性状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单株产草量和单株种子产量的构成进行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羊草单株产草量的重要因子有茎高、叶宽和叶数,它们不但与单株产草量的相关系数较大,而且直接贡献值超过了其他因子。影响羊草单株种子产量的重要因子为结实率和小花数,它们与单株种子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其直接作用也较大。综合分析结果,提出选用分蘖力强的羊草种群,增加种植密度能够有效提高羊草的种子产量和产草量。  相似文献   

15.
灌水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对新麦草(Psathy rostachys juncea)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次数的小穗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和千粒重间差异显著(P<0.05),生殖枝数和生殖枝小穗数差异不显著;从返青到收获,灌水4次(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生殖枝数和小穗种子数最高,其实际种子产量也最高,达593.3 kg/hm2;不同灌水次数对生殖枝高度和穗长影响显著(P<0.05);不同灌水量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天然肥披碱草种群生殖器官的数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混生群落肥披碱草大样本随机取样的调查与测定,定量分析了松嫩平原天然肥披碱草种群生殖器官的数量性状。统计结果表明,肥披碱草种群的穗状花序长为(15.55±2.13)cm,其生物量为(0.691 6±0.206 9)g/穗,子粒生物量为(0.527 5±0.164 1)g/穗,具有(26.63±3.35)个小穗/穗,(124.67±34.41)个小花/穗,(112.57±30.16)个子粒/穗,结实率为90.84%±6.23%。肥披碱草生殖器官各数量性状之间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小穗数/穗、小花数/穗、子粒数/穗随着穗长的增加均呈幂函数异速生长;生物量/穗随着穗长,子粒生物量/穗随着生物量/穗和小花数/穗的增加均呈线性同速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雄不育系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Z3A、V4A与黑壳、白壳、红壳、棕壳4种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种间杂种F1的育性状况、细胞遗传学特征和育种潜力,为杂交后代选择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定株观测、花粉粒染色,染色体制片镜检等方法,对杂种F1代的生长发育、主要农艺性状及染色体构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F1代植株生长茁壮,平均株高350~386 cm,显著超过其双亲;生育期较长(132~134 d),属中晚熟类型;分蘖数多达6.24~6.82个,呈偏父本遗传;穗型呈双亲中间型,每穗小穗数、穗密度均优于其父本苏丹草;茎叶比在3.10~3.33之间,明显低于其母本;株高140 cm时,F1茎叶鲜草氢化物含量很低,变幅为9.38~42.01 mg.kg-1;开花盛期主茎糖锤度值较高,在8.89%~9.46%之间,呈偏母本遗传;F1花粉可育率在94%以上,自然结实率在73.22%~76.62%之间,均不存在育性问题;F1代PMCM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平均构型为2n=2x=20(10Ⅱ),但其棒状二价比例较高(6.702~7.215),亲本间遗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F1鲜草产量明显超过其父本苏丹草,增产幅度为12.17%~28.28%,超亲优势幅度为13.86%~39.42%。试验确定出育种潜力最大的杂交组合是:高粱V4A×棕壳苏丹草和高粱Z3A×黑壳苏丹草。  相似文献   

18.
高寒山区细茎冰草生物学特性及经济性状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经过多年试验规察和生产实践调查分析整理而成:初步研究了细茎冰草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以及几项经济性状,发现细茎冰草的草质柔软,产草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为探索适宜高寒地区燕麦生产的氮肥运筹模式,以‘青海甜燕麦’(Avena sativa L. cv. Qinghai)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4个施氮水平(N1:187.5 kg·hm-2,N2:150 kg·hm-2,N3:112.5 kg·hm-2,N4:75 kg·hm-2)和2个施氮时期(D1:氮肥全部基施,D2:30%基肥+70%拔节期),试验以全生育期不施氮(N0)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同等施氮量下,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按比例分期施氮的种子产量、秸秆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氮肥按比例分期施用,单株小穗数和单株穗粒数的协同提高,获得较高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与氮肥全部基施相比,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分别提高了4.17%和0.47%。同一施氮时期下,种子产量、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为N1>N2>N3>N4>N0。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种子产量与单株小穗数、单株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相关。综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